纵横汉末-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主说了,治所暂时设在穰县,于湍水一带设防。”马良说道。
刘备听到这里,心底一松,只要不来新野,爱去哪里都行。
不过诸葛亮却是眉头一皱,因为他敏锐的发现了马良所说的话语中的关键字,“暂时”是什么意思,莫非他还有其他想法吗。
不过很快诸葛亮脸上露出顿悟的表情,随即笑道:“若我所料不错,三公子屯兵穰县一带,下一步便是直取宛城吧,到时候再把治所迁移至宛城。”
“呵呵,尊兄真是料事如神啊,没错,我主却有此意。”马良对于诸葛亮佩服的真是五体投体,要不是刘修亲自对自己说收复宛城的计划,自己还根本想不到。
马良之所以称呼诸葛亮是尊兄,是因为二人除了私交不错外,马良的堂姐嫁给了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为妻,所以二者其实多多少少还攀点亲戚关系。
“这……,不知道三公子现有多少兵马?”诸葛亮笑问道。
“刘荆州拨与我主三千人马,加上我主自行招募的五百精兵,有三千五百人马,不知道尊兄为何如此一问,莫不是怀疑我主无法拿下宛城吗?”
“呵呵,宛城城高墙厚,背依淯水,更有曹操上万精兵驻守,想要攻下宛城实在难于登天啊。”诸葛亮说道。
其实刘备一直待在新野小城,他又何尝不想攻下宛城这样的大城呢,这几年刘备休养生息,招兵买马,士卒也早有一两万人,手下更有关张赵等猛将,但是却根本没有把握攻下宛城,他已经输不起了,一招走错或许就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听诸葛亮一说,马良的心里也没有底,他知道诸葛亮说的是事实,不过很快他就想起了一件事情,本来是刘表写给刘备的信,让刘修赴任的时候拿给刘备看,不过此次刘修派马良出访刘备,便顺便让马良把信交给刘备,因为刘修早已知道信的内容。
只见马良站了起来,从怀中拿出一个用火漆封好的木匣子,双手呈上说道:“此行我还有一目的,便是替刘荆州给皇叔捎来一封信,请皇叔过目。”
第七十章鹿门山行
刘备和诸葛亮对视一眼,诸葛亮笑着点了点头。
有侍者从马良的手里接过了小木匣,然后恭敬的交到了刘备的手中。
刘备打开木匣,取出里面的纸条,然而看了一遍,心里却是泛起一阵嘀咕,刘备看望纸条,然后又递给了诸葛亮,诸葛亮扫了一眼,便笑道:“呵呵,刘荆州过虑了,三公子若有需要,我主必定全力配合,怎么敢怠慢呢。”
刘表的心思怎么可能瞒得过诸葛亮,虽然刘表在信中说的很委婉,先是问了刘备的境况,在新野过的怎么样,有什么需要,然而让刘备作为长辈,替自己照顾刘修之类的云云。
实际上刘表是怕刘备不配合刘修,还可能会扯后腿,所以才专门写了这封信,告诫刘备,大概的意思就是别忘了你还在我的地盘,刘修是我的儿子,你要听他的话,不然把你赶走,你就没地方可去了。
当然刘表做的也只能这么多了,毕竟刘备不是他的下属,而是借居新野,双方是利益关系,刘备需要地盘落脚,刘表需要刘备防备曹操,不存在施舍这种关系,所以刘备不可能用语太过强硬的。
马良没看过信的内容,所以听到诸葛亮的话,作揖道:“那我就代我主感谢皇叔和尊兄了。”
“呵呵,季常不必如此,我与景升兄亲如手足,到时候三公子需要什么,尽管开口就是。”刘备笑道。
“我此行主要目的是来个替我主传话,我主愿与皇叔结成盟友,互为犄角,共防曹操,倘若有朝一日,我主拿下南阳郡北方被曹操占领的宛城以及周边的县城,我主愿意将湖阳、比阳、武阴等数县再借与皇叔栖身。”马良直接抛出了一个很大的诱饵,这也是刘修对马良的交代,因为刘修知道以诸葛亮的聪慧,自然能够明白其中的利弊,而诸葛亮也知道刘修的意思。
“这……军师你看……”刘备一听这么大好处,顿时不知所措了,只能将目光转向了诸葛亮,询问道。
“呵呵,季常回去回复三公子,就说我主同意了结盟一事。”诸葛亮笑吟吟道。
“呵呵,既如此,那良就此告辞了。”马良见事情进展的很顺利,心里也松了一口气,便准备告辞。
“季常何须如此着急呢,在此休息一晚再回去复命也不迟啊。”刘备立刻挽留道。
“呵呵,是啊,季常你我好久没见面了,今晚正可以促膝长谈。”诸葛亮道。
马良犹豫了一下,作揖道:“既如此,就依尊兄与皇叔安排吧。”
将马良送到驿馆暂时歇息,刘备与诸葛亮相对而坐,刘备问道:“军师,你看三公子此人如何?”
诸葛亮眉头一皱,淡淡道:“从季常口中可以看出三公子此人不简单啊,必不可小觑。”
“何以见得?”
“此人年纪小小便具有高瞻远瞩的能力,而且十分清楚目前荆州的局势和自己的处境,又是个懂得借势的人,而且还很有魄力,不然也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允诺将数县借与别人,此人胸怀大志,智慧过人,若我们现在与他结盟固然会获得好处,可是将来一旦天下有变,他会变成我们的劲敌。”诸葛亮摇着羽扇,思索道。
“军师是不是危言耸听了,三公子虽然已为南阳太守,可他毕竟年轻,手里兵少将寡,怎么可能会成为我们的劲敌?”刘备有些难以置信道。
诸葛亮虽然这么说,但是心里也是没有把握,毕竟刘修的名字才刚刚兴起,还没有太大的名声和实力,除了在长沙有过惊奇一战之外,再无其他建树了,所以当下判断还有点困难。
“不过不管怎么说,暂时与他结为同盟,与我们的发展只有利没有弊。”
“万一他要我们一起出兵宛城,这可如何是好,我们现在势弱,经不起任何的损失,三公子若失败了,还有景升兄支持,若我失败了,就彻底没机会了。”刘备担心道。
诸葛亮淡淡一笑道:“主公勿忧,到时候亮自由办法应对。”
诸葛亮的话犹如安心丸一样,刘备顿时放心了许多,感激道:“有军师在,备如鱼得水也。”
……
话分两头,襄阳柳庄。
此时的五百士卒都已经拿到了文聘送来的装备,每人配备一把强弩,五十支箭矢,现在就剩下最后的五百柄格斗刀了,刘修相信等到这支队伍全副武装起来,绝对是一直强悍的队伍。
第二天,刘修便准备启程前往鹿门山了,不能再耽搁了。
鹿门山位于襄阳东南二十里处,北临汉水,南接霸王山,与岘山隔江相望,此岘山便是当年黄祖射杀孙权之地,周围有狮子、香炉等山并立,风景如画,云遮雾绕,可谓一处人间仙地,历史上因为刘表治理有方,荆州远离战火的缘故,各地名士纷纷迁入荆州定居,躲避战火,同时也在观望各诸侯的情况,其中便有颍川阳翟人,人称水镜先生司马德操、荆襄名士庞德公常年定居在于此。
而提到庞德公,便不得不提一个与诸葛亮齐名的人,此人被司马德操称为凤雏,得此人可安天下,此人便是庞德公的从子庞统庞士元。
可以说鹿门山此时聚集了一大批的人才。
如果按照历史记载不错,此时的庞统还没有远走东吴投奔孙权,应该还处于白身,而刘修此行鹿门山的最大目的便是希望能够见到庞统,将庞统招致麾下。
刘修骑着高头大马,一个人来到鹿门山,行驶在羊肠小道,这里钟林毓秀,苍山隐隐,清水潺潺,好一片世外景象。
现在是五月,可以随处可见的田地簇拥出青翠的绿苗,鸡鸣狗吠,百姓欢乐,若不是亲眼所见,绝对不会想到,战火纷飞的天下,竟然还会有这样的地方。
刘修的心情十分的复杂,即紧张,又激动。
就在这个时候,刘修听到一阵清脆的笛声传来,由远及近,很快一个六七岁的小孩骑着一头大水牛,沿着小溪边的树林慢悠悠的出现,手里拿着一根笛子正在吹奏着。
刘修大马而上,向着牧童行去。
第七十一章桃花美女
牧童看到一个身穿锦袍,十五六岁的华贵少年,骑着高头大马向自己这边行来,便停止了吹奏,好奇的打量着来人,一点也没有害怕谨慎的意思。
待到刘修来到牧童的跟前,便听到小牧童脆亮的声音说道:“你是谁呀?”
这到把刘修的问的一怔,随即哈哈一笑,这个小牧童真是有趣,自己还没开口,他到把自己盘问了起来。
“我叫刘修,你叫什么名字呀?”刘修俯下身子,打趣的问道。
“我叫庞焕,你来这里是找人吗?”牧童回答道。
刘修的心里一紧,姓庞的,不会这么巧吧,不知道他和庞统是什么关系,刘修知道庞氏一族便是定居在这鹿门山一带。
“是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猜的。”牧童回答的理所当然一样。
“哈哈。”刘修大声一笑,感觉这孩童有趣的紧,便故意笑问道:“既然你能猜到我是找人的,那你可猜得到我是来找谁的呢?”
只见庞焕拖着下巴想了想,随即道:“此间名气最大的便是我爷爷和司马爷爷二人,你肯定是来找他们的,想要拜入他们的门下。”
刘修的表情一肃,重新打量了一下这个牧童,这个名叫庞焕的牧童不简单啊,他口中的二人刘修也大概能够猜得到,一个是司马德操,另外一个是他的爷爷,莫非他是庞德公的孙子吗。
不过刘修处于谨慎,还是问道:“你爷爷是谁呀?”
出乎刘修的意料,庞焕没有回答他,而是十分生气的说道:“你这公子好没礼貌,我爷爷就是我爷爷,我怎么可以直呼名讳呢。”
“哈哈。”刘修被庞焕逗乐了,“你爷爷可是庞德公,庞老先生?”
“是啊。”庞焕认真的点了点头道。
得到肯定的答案,刘修的心里大喜,如果能够见到这位善知人的庞德公,让他推荐几个人才岂不是美事,要知道最早称呼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正是庞德公并非司马徽,而司马徽能够得到水镜先生的美名,也是庞德公给司马徽的称呼,可见庞德公当时的名气有多大。
只不过庞德公一生都隐居在鹿门山,实实在在的过着躬耕的生活,没有出仕,所以在后世可能很多人都以为当时司马徽的名声比庞德公更大,甚至有些人只认识司马徽而不知道庞德公的。
“不知道庞老先生是否在家?”
“不巧,今早司马爷爷来找我爷爷,二人一起出去了。”庞焕道。
刘修心下失望,便道:“那你可知庞老先生什么时候回来?”
“不知道。”
刘修十分的沮丧,要知道他此行的目的便是来寻访人才,如今鹿门山最出名,最德高望重的两位名士都恰好不在,此行的效果和意义就会大打折扣,弄不好还可能没有毫无收获。
就在刘修叹气的时候,一个甜美的声音传来。
“小弟,你在和谁说话呢,还不快回家。”
听到声音,刘修扭头看去,只见竹林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一个少女,十四五岁的样子,身穿蓝色的粗布衣服,背后一个竹篓中满满的都是桑叶。
看到少女的一瞬间,刘修的眼睛便再挪不开了,虽然对方穿着朴素,但是难以掩住其倾城的容姿,明眸皓齿,亭亭玉立,不施粉黛的面容如天然雕刻秀丽面容,这一刻刘修想起了后世形容女子的一句话,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轻风,这个少女给自己的感觉就是这样的。
“阿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