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乱三国之南汉复兴 >

第92章

乱三国之南汉复兴-第92章

小说: 乱三国之南汉复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婚事已了,刘琦让李严、孟达等人统领投降的四万益州将士,让其宣传荆州军纪,以逐渐锤炼出一支雄师。

先说李严领命而去,与孟达一道来到关押严颜的大牢,告知刘琦已经确定做益州女婿,决定迎娶吴苋后,严颜大惊,当即跑到大都督府,投降刘琦。

刘琦好生安慰之后,让其协助李严,统领新降的益州大军。严颜见刘琦不计前嫌,片刻就获得重用,当即欣然领命而去。

诸葛亮将刘琦准备迎娶吴苋消息告知吴懿后,吴懿先是一愣,当即随诸葛亮来到刘琦座;说之:“大都督不计较小妹曾经与刘瑁有婚约,懿替小妹谢过大都督的垂青。大都督一路广布仁义,虽然众人都感受到了,但是人言可畏,大都督攻取益州后,应该保全刘璋及其家人免收侵犯,如此众人才不计较大都督凭借巧力夺取益州亦。”

刘琦大悦,同意了吴懿请求,且说道:“众人皆曰子远是大将之才,有远谋,初时琦不信,今日方信之。”

当即让诸葛亮准备丰厚聘礼,随吴懿来到吴府。

吴府这几日一波三折,先是张任告知吴懿断后,生死未卜,害得吴懿的妻子大病一场。由于父母早亡,吴府除了吴懿妻子,再无大人,吴苋不得不强打起身体,照顾病中嫂子与两个侄子。

随后荆州大军围攻吴府多日,府中精壮都被纷纷抽调守城,吴苋只好每天守着重病的嫂子,安慰幼小的侄子。

昨夜荆州军攻破城池,害得一家人提心吊胆,兵荒马乱的,生怕出什么意外,大家都躲在家中后花园枯井之中。

后见荆州军虽然占领城池,对民宅秋毫不犯,刚刚爬出枯井,正准备熬点粥给嫂子吃时,突然前门鼓声大作,守门老头急匆匆跑来道:“小姐大喜,小姐大喜,公子活着回来的,随行还带着数百个人,敲锣打鼓的来到府上。”

吴夫人一听,吴懿无恙,当即大喜,病当即好了一半,与姑姑吴苋一个抱一个孩子,向大厅跑去。

感到大厅,看作满堂放满聘礼,吴懿与一个文官模样的人正在堂上谈话。

生死两重天,近日遭遇种种,各种委屈让吴夫人鼻子一酸,当即跑上去一把抱住吴懿大哭起来。

良久,吴夫人哭声方息,看到满堂的鲜花聘礼,一问方知刘琦决意娶姑姑为妻,眼前之人为刘琦手下头号谋士诸葛亮,大喜,连忙回到后院准备茶水。

吴苋看作满堂聘礼,先是一愣,后明白过来,听嫂嫂说乃刘琦准备迎娶自己,先是一喜,随后让嫂嫂找吴懿到后堂答话。

详细询问之后,吴苋说道:“哥哥,刘琦虽然为人中豪杰,但是伴君如伴虎,喜怒无常。妹妹嫁之甚佳,但是望刘琦立下重誓,需要善待蜀中百姓,需要善待刘瑁家人。”

当听到吴懿回报后,刘琦笑道:“子远,看来你等还是不知琦亦,琦讨伐曹贼,恢复汉室,不是因为我汉室刘家天下,而是为了我大汉百姓。战乱连连,北方路人相食,受苦受难的都是百姓。”

吴懿大喜,想不到刘琦竟然如此宅心仁厚,为自己命运多难的妹妹感觉高兴。

第107章就任益州牧

沉思良久,刘璋说道“吾父子在州十余年,无恩德加以百姓。百姓攻战经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而今荆州刘琦乃吾族侄,吾观之定能光复汉室,兴我祖宗家业,吾当资助之。观此子仁孝,想其定不负吾及子孙”

张松宽慰道:“主公,刘琦檄文不是说讨伐张任、郑度之徒,也许刘琦不是大家想的那样,不一定夺取我益州,到时主公与刘琦见面之后,看还有什么转圜余地?”

刘璋苦笑数声道:“在这乱世中,决战千里之外,让士卒用命,璋远不如这个族侄亦。既然我等兵败,璋只想能够终老山林,有何脸面再领这益州牧。

遂命令张松率领部将开城门,迎接刘琦进入城内,而益州官员想起刘璋往日恩德,听到这里莫不流涕。

正在大帐等待徐庶消息,突然见徐庶与一位中年文士来到帐前,正在思考应对之法,只见徐庶来到座前,面不改色心不跳道:“大都督,刘季玉已经决意投降,派出益州俊才法正法孝直前来荆州大营,商议投降之事。”

刘琦大惊,豁然站起道:“元直,汝说刘璋族叔决意投降?”

徐庶回答平静的答道:“回大都督,刘季玉已经决意投降,现已将益州城防交予张永年,特派法孝直陪庶商议投降之事。”

起身来到座前,绕徐庶与法正两圈,站在法正前面,双眼死盯着法正道:“汝就是名士法正法孝直,果然一表人才。”

法正抱拳一揖道:“臣法孝直参见主公,现在成都已经在张永年兄掌控范围,望大都督能够移驾城内。”

刘琦用双手连续拍在法正肩上,感到其心静如水,颇为满意道:“琦能够夺取益州,多亏了你法孝直、张永年、孟子度与元直,琦在此再谢谢诸位相助。”

双手再次拍在法正身上,感觉其内心颇为激动,哽咽道:“臣等非为叛主之人,臣等乃为大汉之臣,刘季玉虽然仁孝,但在这乱世中不能抵御张鲁之徒,几欲使益州落入他人之手。大都督乃高祖之后,世祖嫡孙,正应大展宏图,还天下一统,让大汉百姓再次永享太平。”

见其说完,刘琦再次拍了拍法正肩膀,感觉其心静如初,颇为满意道:“琦与孝直兄、张永年兄相交已久,到时望能与各位仁兄共同努力,恢复大业。”

法正再次抱拳道:“臣等敢不从命。”

回到座山,问道:“法孝直,刘季玉皇叔决意降我,不知有何条件?”

法正吸了口气道:“回主公,刘季玉皇叔没有任何条件,刘季玉皇叔自感在这乱世中不能给益州百姓以安全,决意请大都督就任益州州牧,以还益州朗朗乾坤。”

刘琦掩饰内心中的喜悦道:“琦本次起兵主要是讨伐刘季玉皇叔身边奸佞之徒,以集益州荆州之力,建立稳定的反曹贼同盟,就任益州州牧之事,等琦见季玉皇叔时再说吧。不知奸佞之徒如郑度者,夫若何?”

徐庶在下首答道:“回大都督,郑度老匹夫见阻拦刘季玉无效,抢了一名武士大刀,自尽于州牧府大厅。”

刘琦起身道:“这或者是他最好的归宿吧,虽然张任、郑度等人鼠目寸光,没有看到大汉危矣之现实,不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但是二人对刘季玉皇叔还是颇为忠心的。孔明兄,你看这样可以不,就让人厚葬张任、郑度等人吧。”

诸葛亮、徐庶、法正等人叩头道:“主公英明。”

当即让张飞、李严各率领一万兵马,在法正、徐庶指领下,分守主要城门。安排赵云、吴懿统帅大军驻守城外,刘琦与诸葛亮、黄舒、陈式率领五千铁卫缓缓向北门行去。

刘琦一路缓缓前行,途中斥候来报,张飞、李严等人已经控制成都主要城门之后,刘琦方加快行军速度,来到北门。

见刘琦率领铁卫来到城门,张松率领益州一行官员跪在城门前,张松捧着益州州牧印绶、震威将军印绶献于刘琦。

刘琦伸手拿过印绶,仔细揣摩片刻,放回道:“张别驾,此印绶为琦族叔所用,如今季玉族叔健在,我正可夺起印绶。”

张松知刘琦之意,当即回答道:“大都督替益州平定张鲁之乱,功在社稷,正应该受此印绶。”

刘琦面露不舍,沉思片刻说道:“如此说来,琦仍不能接受此印绶,有心人士或许要说琦平定张鲁之乱,是企求益州州牧印绶呢?”

张松大惊,片刻恍然大悟道:“益州富庶,四方强邻如凉州韩遂,许昌曹操都想谋划益州,大都督若不接受此印绶,益州恐为他人所取?”

刘琦一听,张松怎么说话的,我刘琦就是夺取益州的,怎么说我刘琦与韩遂、曹操之流阴险,面有不喜,惶惶答道:“琦自领兵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若是韩遂、曹操之流胆敢窥视益州,琦领兵破之即可,如此琦不能接受益州州牧印绶。”

张松大惊;沉思片刻方知自己言语有不对之处,慌忙答道:“如今曹贼乱权,天下纷纷。大都督乃高祖之后,世祖嫡孙,手提高祖斩杀白蛇之剑,不畏艰难,讨伐奸佞,恢复汉统,益州本属大汉之州郡,如今大汉复兴之希望已经找到,那就是大都督。故益州早该归大都督统属,以积攒力量,挥师北伐,完成天下一统。”

刘琦大喜,正准备接过印绶,旁边的诸葛亮慌忙用手一拉刘琦长袍,当即会意,古人讲究三请三让,如今只是二让,还需要做点表面文章,故慌忙将缩回手,沉思良久说道:“如此琦亦不能接受此印绶,益州为大汉之益州,刘琦治理可,季玉皇叔治理也可,琦何必担此分心力。“

张松跪在城门边,双手举起印绶,本以为这次是会同意的,谁知该死的刘琦这次居然仍然拒绝了,着实恼火。但是内心还是有份窃喜,刘琦虽然拒绝,但是一次比一次拒绝得不甘心,明显在做戏。思虑良久道:“大都督,益州百姓需要你。益州先是氐人叛乱,接着是张鲁起兵造反,如此连年征战,奥野千里的益州已经满目疮痍,非大都督不能带领的益州人民实现大治,望大都督不辞艰辛,不要抛弃益州百姓,答允臣等之请,做益州之主吧。”

这些前来迎降之辈,多为张松、法正、孟达之党,早有投降刘琦之意。或者与已经投降荆州将领严颜、李严、吴懿、黄权、杨怀关系亲密之士,见刘琦连连拒绝,张松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纷纷叩头要求刘琦答允所请,成为益州之主。

诸葛亮等人见火候道了,也纷纷叩头,请求刘琦答允所请,装着颇为无辜,刘琦连连摇头道:“既然是益州士民所请,琦勉为其难,暂时替季玉皇叔保管此印绶,等下见了他后,再归还不迟。”

当即收下印绶,交予旁边的刘坤,如此一行人完成交接仪式,来到益州州牧府。

此时黄舒已经带领铁卫接管州牧府,州牧府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静待刘琦与刘璋见面,正式接管益州。

大厅中央空着一个位置,刘璋百感交集的坐在左首,静待刘琦的到来。想到数月前会盟,自己还是益州之主,招待刘琦。想不到就是在这次会盟中,让刘琦找到起兵讨伐机会,短短数月,灭掉益州,而自己只能高悬白旗,请求刘琦允诺归降。

刘琦远远看到刘璋坐在左首,当即加快脚步,来到座前,抱拳道:“季玉族叔,琦今日有礼了。过去之事,望族叔能够见谅。”

刘璋正低着头沉思,突见刘琦如此言语,慌忙抬起头,起身扶起刘琦道:“贤侄,过去是族叔鼠目寸光,只着眼自家一亩三分地,没有考虑大汉周全,让贤侄受委屈了,望贤侄谅解。”

当即寒暄数句,刘琦见状,向右边走去,坐在右首。

诸葛亮见状,知道刘琦之意,当即起身说道:“主公,刚才你已经接受益州州牧印绶,理应高坐中堂,怎么能坐在右首呢?”

刘琦站起说道:“刚才大家强行要求琦接受益州州牧印绶,琦没有办法,只有暂替族叔保管,大家怎么如此,强行要求琦成为益州州牧。”

诸葛亮、张松等人知晓刘琦之意,当即再次跪下,请求刘琦就任益州州牧,刘琦环视四周,看到刘璋颇有不甘,不知道该跪还是不跪。

诸葛亮看到刘琦目光扫光,盯着刘璋。让人气恼的是,刘璋居然一个人站在大厅之中,非常不和谐,当即用手拉了拉刘璋衣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