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 >

第701章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第701章

小说: 帝国的朝阳 作者 无语的命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知道了!我马上下去!”

    这位记者挂断电话还是倒在了床上,这样的新闻是上不了《东亚日报》的,毕竟这里并不是三流的本地小报。

    “真是的,这种新闻也朝这里打,!”

    社会部记者嘀咕着、在那里抱怨着,不一会值班室又一次安静了下来。

    是的,在一个月前,刚刚庆祝日发行量pbtxt。 平板电子书万《东亚日报》不可能发这个什么“小新闻”,就是狗肉固然很香,但却上不了席面一样。……不过,此刻汪兆铭的睡意已经全消了。

    他只是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此时,他的脑海中思索的并不是新闻,而是在考虑着《民生报》的邀请——对方邀请他去出任总编辑,对于年近三十的他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毕竟《民生报》也是一家有着几十万读者的报纸。

    “要不然……”

    就在这时,突然的电话声再一次打断他的思绪,那边电话刚一拿起来,记者便是一头雾水,好一会才说道。

    “你等等……谁会广府话,谁会广府话?”

    显然电话另一头的人是在说广府话,作为广东人的汪兆铭自然会说广府话,于是他便推开门说道。

    “我来接吧!”

    然后他便走了过去,那部电话是提供新闻线索的电话。

    “喂……”

    接过电话的瞬间,汪兆铭便道出了许久未说的广府话,无论是在同文学校亦或是作为记者,家乡话他已经很少说了。

    “我是华侨协会副会长……”

    一开始的时候,汪兆铭并不觉得有什么,在新闻线索提供人的身份上,他并不怎么好奇,不过对方一上来便提到自己的身份还是让他觉得有些诧异,但接下来,对方的话却让他感觉惊讶。

    “你们的报纸今天定版了吗?现在更换版面还有的时间吗?”

    什么,什么?

    他在说什么?

    “我这里有一个大新闻,现在整个南京,外交部恐怕也是刚刚接到电报,现在他们肯定正在找外交大臣,陛下也应该会等到今天早晨才会知道这件事……”

    对方的刻意强调,让汪兆铭突然意识到,没准,这真的是个大新闻,于是他看了一下时间,时间是一点四十五分了,也就是说,还有十五分钟。

    来不了急了!

    不过汪兆铭并没有一口拒绝,而是拿着电话说道。

    “这要看是什么新闻,如果不是大新闻的话,可能要等到明天……”

    “明天,全中国的报纸都会在头版登这个新闻!”

    电话那头的话声让他的眉头一扬,难道真是什么大事件?

    华侨协会?

    外交部?是什么事件?

    “好吧,你告诉我是什么事件……”

    数百华侨惨遭屠杀——下一瞬间,这句颇具震撼性的字眼已经占据了他头脑的一部分。

    “什么?你说什么?几百名华侨被屠杀?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

    汪兆铭甚至都没有注意到,处于震惊中的他用的是国语,其余的人员所受到的波及好像都一样,于是连国外部记者、联络部记者在内的全体人员都纷纷被惊醒起床了,他们无不是惊讶的看着汪兆铭,他在说什么?

    在人们的议论纷纷中,汪兆铭连忙改用广府语问道。

    “你在什么地方?这个新闻是从那里传来的?”

    电话是从上海打来的长途电话,至于消息则是墨西哥华侨互助会发出的,为什么会由一位长年居住于南洋的华侨协会副会长打这个电话,就不得而知了,但汪兆铭隐隐猜出了原因——华侨协会试图借助新闻之手,向政府施加压力。

    现在,这个新闻是国家机要!

    也许,外交部长可能也是刚刚获知这一消息!

    换句话来说,现在,一个大新闻摆了他的面前,这不是个新闻,而是一个大事件!

    在放下电话之后,汪兆铭抬起头,看着身边的记者们,那些面孔无一例外的都带着愤怒的情绪,甚至还有些人哭了。

    “汪编辑,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的,汪编辑,是什么地方?是南洋?还是什么地方?”

    “是谁?”

    面对众人的问题,汪兆铭简单的将事件告诉了大家。

    “发生在托雷翁的惨案,现在还没有得到证实,我们还没有更多的消息,但是……”

    环视着众人,汪兆铭看了一下时间,只剩下十分钟了!

    “汪编辑,这个新闻我们发不发?”

    “发,一定要发!”

    周围立即有人响应着,面对群情激愤的同事们,汪兆铭点点头,然后说道。

    “我现在就电话,今天的印刊推迟二十分钟!”

    “好了,现在,我们还有半个小时,”

    看着众人,汪兆铭开始部署起工作。

    “我要求你们在半个小时内,第一,联络华侨协会,确认消息,不要联系所谓的线人,必须联络副会长以上的在京人士,要他们本人亲自电话确认……”

    曾经的军人身份和战场经历,使得汪兆铭做事可以说得上是雷厉风行,他几乎是在第一时间便作出了部署。

    “第二,立即联络驻外交部的同事,让他们立即行动起来,现在外交部肯定和平常不一样,他们肯定有办法获得一些消息,把消息告诉他们,让他们去证实一下……”

    出于对外交部的了解,汪兆铭非常清楚,现在外交部美洲司肯定已经乱成一团,数百华侨惨遭屠杀!这种事情无疑是外交部从未曾面对过的,美洲司里的动静是无法掩饰的,只要那些记者稍加留意的话,肯定能够得消息。不过驻外交部的记者最多只能证实消息,但这也就足够了,现在汪兆铭所需要的,仅只是通过这两个渠道去证实这个消息的真假。

    “第三,通知印刷部,让他们把头版改成一号版,嗯,五百字左右的报道!”

    在一一作出这些部署之后,在众人纷纷忙碌着的时候,汪兆铭又一次看着记录在纸上的事件描述,现在,他并没有更多的消息,甚至,可以说,就连外交部长可能也没有更为详细的资料,但作为记者,这并不影响他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在所有人纷纷忙活起来的时候,汪兆铭却是平静的拿着毛巾去洗脸了,几分钟后盥洗完毕的他回到编辑部时,看到刚才的社会部记者正在不断的打着电话,他们正在确认这些消息。

    “南美司司长丁太接的电话,称丁司长二十分钟前,突然离家……”

    好了,这是一佐证!

    在听到这个佐证的时候,汪兆铭已经坐在椅子上,他闭着眼睛,在脑海中思索着那简短的几十个字,他在想象着那里发生了什么,想象着屠杀是如何进行的。

    对!

    这是一场屠杀,而不是所谓的“大事件”。

    “华侨协会张会长证实了,消息是真的,他已经起床了,他将会在今天上午九点正前往外交部拜见外交大臣……”

    就在消息被确认的时候,汪兆铭已经抬起了笔,他的神情悲愤,双目通红,就像是亲眼目睹了那场屠杀一般,以至于泪珠几度浸透纸张,终于,几分钟后,沉浸于痛苦、悲愤中的他抬起头来,看着众人说道。

    “大家看一下,这篇文章可有需要改动之处?”

 第373章 虽远必诛(为新书求支持)

    (无语的新书《铁血宏图》已经同步更新,您的每一个推荐、每一个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ps:这推荐是为新书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错了!)

    弘武9年,5月15日,清晨,南京彤云密布,似兆不祥。

    虽说尚是清晨,但那些十四五岁的报童纷纷骑着自行车,拉着报纸将成千上万份报纸送到千家万户,送报对于许多穷苦人家的少年来说,是他们贴补家人生活,或者赚取学费的方式,全国上下,不知多少少年,正是靠着送报的微薄收入支撑着他们的中学学费,作为一个后进国家,这总是一种无奈。

    今天,这些少年们骑自行车的速度似乎快过往常,他们都在拼尽全力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报纸送到定阅读者的家门前,有些少年的眼睛微红,似乎刚刚痛哭过,而更多的表现则是愤怒。

    几乎是在人们看到报纸的第一时间,所有人都被从未曾有过的愤怒之意所笼罩着,满腔的怒火在人们心头聚集着,许多人更是恼怒的将报纸扔在地上,大声的吼喊道。

    “去墨西哥大使馆!”

    “去外交部!”

    “去总理大臣官邸!”

    ……

    人们之所以会愤怒,原因非常简单,正是因为报纸上的新闻报道——托雷翁惨案!

    作为普通的国民,他们几乎不敢相信这种事情的发生,数百华侨惨遭屠杀的事实,就像是响亮的耳光一样,打在他们的脸上,让人们从“****上国”的迷梦中醒来,他们惊愕的发现,原来,对于西洋国家而言,中国人依然是次等的有色人种,即便是小小的墨西哥都可以欺负“中国”的头上,这如何能不让那些在中俄之战后自以为“国家极为强大”的国人愤怒呢?

    愤怒的情绪瞬间便压过了人们的理智,使得人们纷纷走向街头,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表达对国家的支持,当然更重要的是表明他们的态度,以避免外交官员们“卖国”,毕竟那些外交官们“丧权辱国”的事情,已经干了不止一两次了。

    “怎么办?”

    当民众开始走向街头,表达他们的怒火时,京师警察厅的警察们都在待命值班,他们接到了明确的命令——维持国民队伍秩序,但同时,必须制止国民的过激行为。

    在这一天,当数以千百万计的百姓选择走向街头表达自己的爱国呼声的时候,在南京的皇宫内临时召开御前会议上,激烈的讨论从会议召开,就没有停止过了。

    “……开战的话很简单,就墨西哥那几艘破船,我们甚至不需要派出主力舰队,只需要派出一支巡洋分舰队,就足以全歼他们的海军,但是之后呢?”

    作为海军大臣的韩彻在海军中无疑是一个另类的存在,当所有人都在那里吹嘘着“中美对抗”的时候,他所主张的却是“中美调和”,他甚至认为为了减少美国对华敌意,可以在太平洋舰队的问题上作出一定的让步。

    “只要舰队的规模在,无论是驻于本土,亦或是珍珠港,实际上,对于海军而言,并没有多少影响……”

    正是这一言论使得韩彻曾遭到来自民间的指责,而主张调和论的他,实际上代表着海军的另一个派系,他们无疑更冷静一些,能够清楚的看到中国与美国的国力差距,甚至作为海军将领,他们认为,与美国的海上竞赛对中国是不利的,尤其是从长远角度出发,随着军备竞赛的进行,其势必将会对经济造成影响,而美国依托其强大的工业以及经济实力,其舰队规模超过中国根本就是时间问题,中国的暂时领先,不过仅仅只是“先发优势”。在这种前提下,通过谈判解决问题,限制双方的海军力量无疑是对中国最有利的选择。

    但他的主张并不为人所接受,海军内部接受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