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宋八百年 >

第146章

大宋八百年-第146章

小说: 大宋八百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披重甲足以与骑兵相抗,甚至比大宋的步人甲部队还要强上几分,绝对是步战王者,可惜,面对火器部队,他们同样没有什么还手之力。

这些调集而来的老毛子都是真心加入到自治区的外国人,而且这年头,大宋绝对是最发达,最文明的国家,令人向往之。

越强大,越开发,越文明,越包容,大唐战力无双,所以万国来朝,而大宋处于中华文明的巅峰,同样使得宋人心胸开放,一个胡人都可以在海关关长这么重要的位子上一坐就是几十年,何况是区区蛮人组成的部队呢,大宋人什么没见过,可不是现代人所想像的土包子。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现在是说不通的,大唐之时,无数的异族愿意为大唐战死,大宋之时,无数异族恨不能生在南朝,这个时代的民族自豪感已经达到了顶峰,否则的话也不会出现正史上崖山十万宋人投海殉国的壮举,也不会有崖山之后无中国之说。

这支新组建的毛子部队在长安城外稍做修整,分批进入长安城内,这也算是对他们的一种福利了,繁华的长安城几乎要晃瞎了他们的狗眼,经过数年的建设,长安城,绝对算得上是这个时代处于顶尖的城市了,当然,这样的城市都在大宋。

一到夜晚,长安主街上的路灯被点亮,似乎照亮了整个天空,整个长安就是一座不夜之城,这些老毛子几乎在长安花光了身上的最后一枚铜板,绝大部分都喂了自己的肚子,长安休整三天,让这些老毛子体重又增加了十斤,不过入城之后的老毛子都有一个统一的习惯,就是小心翼翼,绝不敢胡乱惹事生非,治安局可不是摆着看的,而且长安的治安部队率先装备了近卫枪,老毛子的体形再壮,也挡不住三十米内的近卫枪攒射。

这支毛子部队修整了三天,然后便接着上路了,他们也是一批赶往南方做战的部队,主要充当的就是火枪部队的防御保护的角色。

不过远途而来的重甲部队也只赶上了一个尾巴,根本就没有他们发挥的余地。

新武器,新战法,打得蜀地失去了骑兵能力的蒙古人措手不及,任你有千般手段,步枪三段射击之下,千军万马也冲不到阵前来,最终只能被打得千创百孔。

数万蒙古大军逃得溃不成军,而护**追得溃不成军,还要沿途抓俘虏,一路追到巫山脚下,把蒙古人打过了长江,护**这才停下了脚步,算是得到了长江口岸。

这支新式部队一路追到了长江口停便了下来,直接驻扎了下来,第一阶段的做战完成,做为最高指挥官的郭破虏算是完成了任务,卸任交给了副手,带着这一次的行动报告反回南部战区,而这支处于最南端的全热兵器部队,也暂时独立成军,驻守长江口。

这一段数百里的路程是自治区范围之内地形最复杂的地势,但是人力是无穷的,特别是在使用俘虏的时候,不用考虑到劳工的安全性,更加使得建设的速度更快。

自治区扩张的效果简单直接而又明显有效率,部队向前推进,推进到一定的距离就会停止,严重依赖后勤的部队绝不会与大本营脱离得太远,驻守之后,后勤部队联合工业部派出大量的俘虏劳工,调运大量的水泥修一条通天大道出来。

由于自治区已经有了初步完善的交通网,所以牛这种速度较慢的牲口已经被运输业淘汰了,多用于农业生产,转而使用力量稍弱,但是速度更快的马匹。

一般的运输方面,耐力长久,易饲养的蒙古马就可以胜利了,但是对于要转运大量物资的后勤和工业部来说就不够用了。

高加索重型挽马被引起,这种体形庞大,挽力惊人的大型马匹可以拖动数吨的货物,而自治区也随之出现了重型车辆,这种加装了轴承和减震钢板的重型运输车一车就可以带动二十余吨的货物,由重型挽马一路拖向南方,修建水泥大路。

自治区费了这么大的劲,这一次局部做战,由于使用了新型部队,光军费支出就达到了二百万贯,部队直接驻守长江口岸,图的就是取得一条入海通道,走水路,无疑在成本上会得到极大的降低,而且速度也要比陆路快得多,一次运输的物资也要多上很多。

在自治区修建一条通往长江的通道的时候,孙阳也派出了由行政院、商业部组成的联合使者团,前往大宋商谈借用长江水道的事宜,说是商谈,其实也就是一种变相的通知而已,其中真正难的,就是在入海口处取得一处造船和货物集散之地。

自治区现在忙得不亦乐乎,暂时将精力开始从北向南倾斜,以长江口为中心建设,甚至还要在长江之上架桥。

只是架桥同样遇到了难题,桥梁不是说架就能架的,江与海还不一样,海面相对平静一些,而江就不一样了,江面宽的地方水流缓,但是宽度越过两千米,窄的地方水流太急,石头扔下去都能冲出几千米远去,所以想要架桥,除非自治区有能力架起超过八里的桥梁来,暂时还不太可能。

如果不能架桥的话,以船只向长江的另一岸转运大量的物资可就难了,没有几个月都搞不定。

在这工业部提出这个难题的时候,孙阳不由得想起了现代,在偏远地区越江跨河的时候,使用的是钢索,只拉一条钢索而已。

这年月,长江与黄河都属于天险,在江的另一侧,蒙古大军依托着长江天险抵御着护**的进步,想要在长江上无论是架桥还是拉索,都需要在江对岸取得控制权,现在想在渡江做战,同样绕不过船只转运一途,火器部队刚刚成军,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孙阳也只能暂时放弃这个想法,饭要一口口的吃,路要一步步的走,不管怎么说,先修通一条主干道再说吧,只要把路修到了江口,蒙古人就算是再厉害,也不可能骑马在江面上奔行。

自从大宋方面暗中与蒙古人联合,支援蒙古人攻打五星城失败以后,终于让大宋方面清醒的认识到,自治区的军事力量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他们的想像,甚至要比大宋方面都要强大很多,大宋想在军事上收回自治区基本上已经是无望了,所以对于自治区之后的一系列动作,也保持着沉默,随你们折腾去吧,只要你们还是大宋的属臣就可以了。

而且自治区针对于蒙古人的一阵折腾,也让蒙古人将所有的注意力从大宋转移到了自治区,只不过自治区四大战区严防死守,再加上武器方面的优势,在东、北两地都吃了大亏,太行山防御关他们闯不过来,损失惨重,而五星城之战,更是让蒙古人伤筋动骨,想从西部进攻吧,还有格勒图这个要钱不要命的封疆大使在扯后退。

南面更不用说了,蜀地的那些蒙古人已经被独立分割了,连防御都难,还谈何进攻。

蒙古人现在已经陷入了一个尴尬的,甚至是危险的局面,历史上的蒙古人之所以能够纵横欧洲,成为上帝之鞭一样的存在,甚至纵马非洲大草原,除了蒙古人本身的战力无双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索取了大宋方面大量的财富进行支撑,现在自治区搞这么一下子,不但让蒙古从西域战场上调回来大量的精锐,而且这些精锐还损失惨重,几乎伤筋动骨,特别是对中央集权的打击更是致命的。

蒙古人粗糙的统治方式使得权臣倾野,领军大将无节制,各部拥兵自重已成为常态,现在中央势弱,各部蠢蠢欲动,连格勒图这模样的都想着要独建汗国成为一代大汗呢,更别提别人了。

现在连蒙古人的西征计划都被迫搁浅,无力再次进逼欧洲,让西方人也长长的出了口气,重新整治联合军队准备再战,一时之间让蒙元帝国四处起火,四处危机,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数年之前,从大宋固北军当中走出来,深入草原的五十九骑而已,世事无常,就连孙阳也经常会如此的唏嘘。

蒙元帝国甚至都没有时间再征战自治区,转而进行内部的各种整合与平叛,兵力进行了收缩,而大宋甚至有意借此时机收复失地。

而文瑞文少庄上书朝庭,大意是蒙古人虽然如今内乱不休,但是精锐仍在,大宋方面若要进攻的话,成不成是两说,损失必然会变得极为惨重。

文瑞虽然是文官出身,但是现在转职成了武将,在大宋,武将的地位可想而知,文瑞的上书并没有引起重视,上头考虑更多的是自治区的护**如今兵力更盛,兵锋所指,战无不胜,若是让护**打下了失地,只怕都会成为自治区的一部分,护**连蒙古人都能打败,自然战斗力比蒙古人更强,要想从自治区的嘴里抢回地盘来,只怕更难了,所以还是先下手为强。

当孙阳接到了安全部一局递回来的报告,忍不住苦笑了一声,太心急,这些朝堂上的相公们太心急了,太想去摘桃子了,这桃子却还没有成熟,只怕这一口下去,要酸掉几颗牙齿了。

护**给别人一个百战百胜的误解,数次大战下来,除了拼死打下八百里秦川这块地盘之外,几乎每一战大胜都是处于守势,只有南下长江口是一次进攻做战,而且还是在复杂地形,骑兵无法展开的情况下。

若是让护**与蒙古人进行野战的话,凭着蒙古骑兵的高机动性,在平原上打起来,就算是败,也不会败得哪此之惨,打不过还跑不过吗?护**强悍的战斗力仍然有一大半是依靠步兵打出来的,没有快速交通网进行布防,就算是孙阳也不敢说自己一定能抵得住蒙古人的疯狂反扑,现在这个时候,蒙古人还处于战力上升阶段,不像几十年之后,腐化得连弓都快要拉不开了。

“唉,他们要吃大亏了”孙阳抖着手上的报告说道。

李平也纠结起了修长的眉毛,同样叹了口气,“要不要知会他们一声?”

“你认为那些求功心切的相公们会把来自护**的军事报告看在眼中吗?”孙阳反问道。

“可也是,但是眼看着数十万大军就要吃大败仗了,这……”李平仍然忍不住叹了口气。

“让刘基准备一下吧,随时准备派出骑兵救援吧,咱们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孙阳叹了口气,摊开纸写起了军令信件。

正文221军事观察员

221军事观察员

大宋的兵力并不差,虽然大宋缺马,骑兵数量极少,但是却将步兵发挥到了极致,而且弓弩等也都发挥到了历代以来的最高点,大宋的三弓床弩,射程足有千步之远,达到了恐怖的一千五百米,弩箭就是一杯投枪,六百步外,可直接将箭支射到城墙之上,支撑士兵攀墙而上,可以说这种神臂弓的射程甚至比回回炮投石的距离还要远,只是稍逊于自治区的火炮而已。

步兵方面,步人甲全身披甲,甚至可以以步兵抵抗骑兵的冲击,而且军人多达六成以上都是弓弩手,漫天箭雨之下,一般的部队还真不敢靠到近前来,若是稳扎稳打的话,凭着大宋精锐之士,对上蒙古人,未必就没有一战之力。

但是大宋自太祖皇帝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以来,对武将的怀疑已经渗到了骨子里。

上头命文瑞大兵出击,但是枢密院却给了出了阵图,哪一场仗怎么打,都被写得明明白白,战场之上,讲究的是一个随机应变,如此死板的战术,也难怪大宋的军队在野战中败多胜少,也只有守城之战,才能创造六成以上的胜率,不过仅仅如此,也不简单了。

只是现在这仗,让文少庄如何去打,从大宋立国以来,似乎向北征战,还从来都没有胜的时候,哪怕是联金攻辽的时候,也被落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