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回明 >

第19章

回明-第19章

小说: 回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岳翎作为一个堂堂的吏科给事中,难道会为了别人不还钱而恼怒的投江自尽吗?

六科给事中在皇帝身边负责监察中央六部和天下诸司,各部各地的大员们也不敢不敬畏三分。即使碰到皇帝本人的错误指示,只要不合圣人之教、祖宗之法,给事中在名义上也有权“封驳”,顶回去不准下发。科道之官是官场上的鹰,是以各级官员的身家性命为食的动物。在科道任职,成为六科给事中或十三道御史的一员,乃是大明读书人的仕宦美梦,一个美梦成真的人何必自杀?

一切的一切,都随着高参那一刀而去,铁铉已经派人赶往京师报丧,顺便了解一下高参家中的情况,是不是真的那么缺钱。

不过这件高参自杀一案相对于朱允炆的《江南策》还是小事,在调查的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朱允炆带着他的手下开始筹备办学、通商和水军整顿的事务。

七ri后,派往京城调查情况的人还未回来,朝廷的圣旨已经下来了,对于皇太孙的《江南策》照准,同时调颖国公傅友德、广洋卫指挥使方明谦来太湖协助整肃水军,伺机清剿海匪倭寇。

至于办学,刘三吾、黄子澄、卢原质被调往苏州,教化愚民。至于朱允炆再次调方孝孺的请求,又被朱元璋以“不是用孝孺之时”为由拒绝。不过朱元璋大发善心,竟然从礼部调拨了白银一万两,作为办学经费。其余不足之处,皇太孙便宜行事。

前来传旨的是锦衣卫的人,将圣旨交与皇太孙之后。遂跪拜行礼,声称有罪。朱允炆一时莫名其妙,待到那锦衣卫说出缘由,他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名锦衣卫是代替蒋瓛前来认错了。高参一死,蒋瓛将其诬为畏罪自尽,想让此时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不过朱允炆的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诸事还未有头绪,也不想打草惊蛇,遂开解了几句作罢。

正文第二十三章办学

洪武二十六年六月,继皇太孙驻停苏州整肃大明水军的消息之后,又传出一个惊天的消息,当今大明储君竟要在苏州兴办义学。

为什么说是义学呢?在苏州府早有府学、县学等官府办的学校,而皇太孙办学却是没有将其混淆在其中,只是在城外西北虎丘山附近的七里堤购置了大量地皮,择ri开工。

兴办书院之开始的想法,景清他们看到苏州城内废弃的园林颇多。就建议太孙殿下选择几个修葺后就可以使用,但是得到了朱允炆的否定。

原因是苏州内废旧的园林虽多,但是也算是有主之物。只是主人大都被朱元璋放逐了。他不愿意办学明明是好事,却落得个侵占民产的名声,那样不利于今后收拢人心。更何况对于那些废弃的园林他还另有用处。

所以,他不顾众人的反对,坚持在城外重新选址建设。至于资金方面,一万两虽然远远不够新书院的建设费用,但是朱允炆一点也不担心,因为办学这件事情急不得,他把风声先放出去,重建是为了告诉苏州人,朝廷要善待你们。

朱允炆计划在姑苏山下建设两所大型义学。最少可以容纳两千名学生学习的书院,这两所学院中,其中一所是属于蒙学教育。另外一所取名“六艺书院”,是专门来资助贫寒士子学习的书院。

接受刘三吾、黄子澄等人的建议,六艺书院的宗旨以朱熹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教育思想。以孔子六艺为主。修习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皆通,并通过书院组织的考试直至合格,发于文凭推荐于太学肄业。另外,朱允炆为了打破十年寒窗只为官的传统,建议六艺学院除了六艺之外,另外加设律学、武科、农科、商科、冶科、水科和匠科等等,除了律学和六艺并存之外。其余学科皆为选修,学生可以随意学。不过想拿到六艺学院的文凭,至少要有一门选修科目通过。这样做无非也是想士子在仕途无望之后,有个养家活口之道。

而后,朱允炆发出通告,但凡家在苏州,又被迁移至临濠或者别处的士绅,想回乡祭祖归宗者,可捐资六艺书院,皇太孙可视其功德,报于朝廷,授予“国士”称谓和金牌,并铭刻其名于书院的影壁之上。凭借金牌可以定时回乡祭祖,一枚金牌可以送两名族内子女至六艺书院就读。国士见知府以下官员可免跪,其子孙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消息放出去后,苏州乃至大明一片哗然,当然,对于文人士子来说,这是一个千秋功业。在大明建国之初,皇上信奉的是“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政策。重视地方官学的复兴,而不倡导书院教育。在一段时间内,大明全国书院一片颓废。

于是各府、县均有学校,京城鸡鸣山下,有国学,科举进士及第者多为国学出身。各府学每年向国学推荐学生,府县幕佐散职也多出自官办学校。朱元璋认为北方沦陷于外族之手太久,人鲜知学,还特地派遣国学优秀生分散到各地教书。所以官办学校一直是读书人的首选,当官的终南捷径。不过因此也堵塞了不少贫寒学子的仕途。

所以对于一些官学无望的士子,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据可靠的消息。六艺书院的学生中设了奖学金,凡任何一科成绩受到全班师生一致认可的,皆可以享受按照等级每月一两到五两银子的奖学金。

自古以来,上学就要给学校、私塾银钱的,那里见过上学只要学习好,还可以挣钱的一说,听说此事的人都咋咋称奇,提及皇太孙的时候又多了一丝尊重。这个也是朱允炆在给朱元璋的《江南策》中所承诺的加强朱家大明的教化一说。

但是对于官场民间来说,无异于是对江南政策趋向和缓的信号。极大的刺激了江南儒林乃至大明各地儒林人士。

由于元末混战中荒废了的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和白鹿书院等所在之处,士子们纷纷要求当地布政使上书重新修建书院,恢复先贤旧风。

朱元璋闻之曰:大善,许之。

命皇太孙拟《义学策》以规范大明私学,朱允炆按照自己办六艺书院的规则,命景清仔细的写了一封奏折,除了这些,且建言道:“此策可在大明全境实行,但是不可能都能建六艺书院这般规模的义学,那样反而增加奢侈之风。”

改为凡建立容纳百名以上蒙童学习的义学,或供给五十名蒙童九年学习费用者才可以获得“国士”金牌,并可以享受其礼遇,并不趁机大肆扩张,因为物极必反,大肆的扩张之后势必造成监管的难度。容易给地方官员造成可乘之机。

为了迎合朱元璋的控制欲,皇太孙曰:对于六艺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和白鹿书院等大型书院,仰或是以后再筹建的大型书院。朝廷必须加强监管,并从国子监派遣得力之人作为院监,每年进行考核和审查。

地方官吏每年也要对地方建立的义学或者供给学子学习的款项进行审核,若有从中作假者,追回金牌,以欺君之罪论处。

朱元璋的反应令朝野一片大哗。被迁往临濠的苏州豪门大户立刻做出反应——纷纷捐资六艺书院。不盈月,皇太孙的书案上就收到原苏州大户捐资近十万两。这才是十九户的捐赠之数,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人在观望。

且不说朱允炆等人见到那么多的银子那种兴奋和惊讶的表情,坐在紫禁城御书房的朱元璋此时也露出惊讶之色。心道这班奸商,朕将你们迁移至临濠,你们还藏了那么多的银两,要不是孙儿用上这一招,朕还真的以为你们山穷水尽了。

心里的决心更甚,开始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此刻却是下了决心,办官学还要朝廷的银子、人力。现在不过是抛出一个虚名,一个镀金的牌子。就可以取天下奸商的财富,用之于百姓身上,还为我大明造就无数人才。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命研磨备纸,“六艺书院”四个大字一挥而就。遣人送到苏州,同时带去给孙儿的一封私信,里面写着:朕心甚慰……。。。

正文第二十四章水利

当傅友德和方明谦奉旨来到苏州,正是江淮一带梅雨肆虐之时。两个人站在皇太孙的临时行宫内,脸上惊疑不定,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他们带着皇命而来,是协助太孙殿下整肃水军,可是当他们来到时,才知道朱允炆将十三万水军尽数派遣至松江府疏通水道去了。

原来梅雨季节的到来,因吴淞江淤浅严重,黄浦口淤塞不通。造成水患,直接要影响今年的收成。松江知府心里有些发慌,今年的田赋可是朝廷拨给皇太孙整肃水军的粮饷,贻误军机之罪,他可是担当不起,最后师爷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让他直接呈报苏州,请太孙殿下定夺,到时间朝廷要是怪责,也好有个托词。

朱允炆得到奏报后,命铁铉找了些当地官员和熟知地势水利的人了解情况,才知道松江地处太湖流域碟型洼地的底部,地势低平,东南较高,西北偏低。本来就是天灾不断,不旱则涝,最好的办法就是疏浚松江南北两岸支流,引太湖水入浏河、白茆直注长江,再疏浚上海县城东北的范家浜,使黄浦从今复兴岛向西北流至吴淞口入注长江。如此水利之后,可保松江乃至浙江百年不受洪涝之灾。

但是工程所需人力、物力庞大,再则朝廷对于江南的政策有失偏颇,所以历任官员都不敢轻言动工。这次松江知府之所以找到皇太孙,不过是想推卸点责任,把有些比如减少税赋等话通过太孙殿下之口说出来而已。

谁找到朱允炆听到如此,马上就想起在太湖中无所事事的水军来,当下命令召集诸水军都督、指挥到苏州府议事,议事的同时,命诸军派遣本部斥候,迅速做出松江一带的沙盘出来。

没有再往南京请示圣意,反正朱允炆有着全权整肃水军之责。不到五天,就按照他后世分段包干的做法,将苏州河、松江和黄浦以及松江流域诸地分成若干小段。然后抽签决定去处,不到十天,太湖上除了留守官兵之外,其余的都已经赶赴自己的责任地段完成任务去了。

待到傅友德和方明谦来到太湖,面对空荡荡的大营,只有守戍的巡逻队伍。两个人不由大惊失色,军队乃是国之利器,却被太孙殿下调往去做徭役之事,要是被皇上知晓,不知道会对太孙殿下有何惩罚。于是就马不停蹄的赶往苏州城内,求见太孙殿下,希望能挽回一些什么。

但是朱允炆却是没有丝毫担心的样子,作为后来人的他,十分明白朱元璋的心理底线。无论这个太祖皇帝在当政之时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多么不好,残忍、嗜杀、仇富……。但是有一条最为出色,就是朱元璋本出身农家,深知民间疾苦。当上皇帝后,除了自家天下外,最关心的便是百姓吃饭和温饱问题。

地方官员往往揣测圣意,觉得皇上一向省民财力、节省工役,以图减轻百姓负担,所以不敢轻言大兴工程,但是朱允炆却是知道,只要与百姓有利,莫说自己动的是在大明如今形同鸡肋的水军,就算是动用卫所之兵卒,他也丝毫不会放在心上。

看着脸色有些着急的傅友德和方明谦二人,朱允炆不由一笑,登时将行宫殿内的气氛缓和不少,吩咐内侍为二人搬来椅子,招呼二人就坐。

不提调用水军疏浚河道之事,而是和二人聊起ri后整肃水军的方略来。

看着太孙殿下一脸无事的样子,不知究竟的二人还以为他已经得到了陛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