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儿的田园生活-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不,我爹也说了这话,这不,这两年,在家里光给表姐雕嫁妆了。”永芩笑着挤了挤眼睛。
“要死,四姐姐不在家,就你们两个蹄子来欺负我了,看我不好好收拾你们一顿。”嫣然说着便把手往永芩脖子里伸去。
三人在一旁互相取笑,永芩因也到了年龄,杨氏和子寿托了子福和刘氏几个帮着留心,正在给永芩相看,争取今年也定下来成亲,永樟是跟着书玮在海外,估计要等年底才能回来了,所以,这亲事,也只能先可永芩了。永芝还小,才十四岁,跟文琳一般大。
“文琳,你怎么不跟我们一起玩?”嫣然见文琳在一旁干站着,便问道。
“文琳去了山西几年,跟我们生疏了不成?小的时候,不是常在一起么?”永芩也问道。
“我记得呢,我那会在山西,可想你们大家了。”
“那你才刚想什么呢?”永芝不满地问。
“我想着,嫣然姐姐嫁了,是不是该轮到五表姐了,好容易我回来了,你们却一个个都离了这,我心里不自在,我也想四表姐了。”文琳说道。
“你别急,你也没两年了,可是,想当初大姐姐在的时候,还带着我们唱歌来着,那时,我们大家在后花园里,是何等的热闹和开心。”嫣然回忆道。
“不如,大表姐你发个帖子给她们,请她们回来做客,大家一块聚聚,好不好?”文琳说道。
“算了,要是我下了帖子,她们该笑话我等着她们添妆了,横竖她们总该来的。”嫣然想了想,说道。
“谁说我们就该来给你添妆?”永萱扶着肚子进来了,她已经有了五六个月的身孕。
“四姐,你有顺风耳不成?我们刚要打发人去接你,你就来了。”永芝拍手笑道。
“我哪里敢不来?这不,人家都惦上了,我说,我们这些人加一块,也没有你富裕,你还惦着我们这些穷人给你添妆,我可告诉你了,四姐可没什么好东西。”永萱上前捏着嫣然的小脸。
嫣然正要反击她。
“我可是大肚婆,你不会连大肚婆都要欺负吧?”永萱忙退后两步,跟来的丫鬟扶住了她。
“哼,你等着,等你生完了,我饶不了你。”嫣然只得止步,不过却伸出了手,“拿来,什么好东西?”
“我能有什么好东西?喏,给你。”永萱从丫鬟手里接过一个盒子,嫣然打开一看,居然是四个憨态可掬的小娃娃,是用羊脂玉雕的,四人或坐或卧或站或蹲,神态各异,清晰逼真,连脸上的眼睫毛都能数得清。
嫣然一看,还真喜欢上了,永萱笑着说:“表妹,你就照这个生,跟姑姑似的,也一口气生四个儿子。”
“要死,你成亲了什么浑话都敢说了?”永芩在一旁问道。
“可不,要不是看在你肚子里的孩子份上,今日非撕烂你的嘴。”嫣然瞋了永萱一眼。
“要撕谁的嘴?”永莲和永菱永蓉三个进来。
“今儿可真齐全了,还不用下帖子去接。”文琳笑着说道。
“她能想到去接我们?该不是惦记我们的东西了吧?”永菱跟嫣然熟识些,说了句玩话。
“这倒不是,她还能缺了好东西?从小,她玩的用的,哪一样不是人家挑了好的来,我就奇了怪了,你们说,那会妹夫才多大?就知道对嫣然妹妹好,别的人,他正眼也没瞧过,想起来我就不服气,你们说,等成亲那日,咱们该想个什么法子,为难为难他才好。”永蓉说道。
“可不,我赞成。回来大家好好想想,想好了互相知会一声,就是不能告诉妹妹。”永莲也笑道。
“大表姐,那会你成亲时,我们可没为难过大姐夫。”嫣然忙上前扯着永莲的衣衫。
“你们瞧瞧,人还没过去,心早过去了,一口一个我们,也不害臊。”永莲用食指点了嫣然的眉心一下。
永芝和文琳在一旁听了,都朝嫣然刮了刮脸,嫣然满屋子追着她们打,笑声都传到了外面的几个院子里。
李萍在院子里听见了,问书钰道:“妹妹这样在家玩闹,娘不会生气?”
书钰见她满脸的羡慕,怜惜地拉住了她的手,说:“你想这样玩闹,娘也不会管你的,这些日子,你还不明白吗?我家真的没有这些规矩。也罢,等妹妹成了亲,你跟我去松江府住一段日子,府里就你最大,你想怎么过,都随你。”
“可是,我这样子,能出这么远的门吗?”李萍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也是,你去了,我还要分心惦记你,不如,你就留在家里,我把那边的事情安顿好了,就回来陪你。”书钰也把手放到了李萍的肚子上。
“相公,你,你要不要带一个人去?”李萍低声问道。
“带人?带谁?他们四个已经先去了。”书钰一时没明白过来。
“我的意思,是女人。”
书钰看了看李萍的神情,总算明白了她说什么,不禁有些生气。
“我家没有娶小的惯例,连我妹夫都放弃了娶小,你还要给我安排这个?你心里不妒忌?你告诉我,你心里真的不妒忌?”
“我,我以为男人都像我父亲那样?”
“你自小就没得到过父亲的疼爱,以后,有我疼你,放心,我不会抛下你不管的,在这个家里,你想做什么,想说什么,都可以,只要我能做到,我都依你。”书钰抱住了李萍在怀里,一会,胸口便湿乎乎的了。
晚饭后,楚楚和方氏来约李萍去给嫣然添妆,林家的规矩,大的成亲后,给小的添妆是一万两银子,当然,东西不算在内。
李萍如今也是一个富婆了,子晴在年后也给他们分了出去,依书钰的意思,不想要家里的这三十万两银子,不过,子晴的意思是李萍吃了这些年的苦,手里有点银票傍身,心里肯定也踏实些。
书钰这才接受了这笔银子,不过说了,他用这银子来开厂子,就算他们兄妹五个的入股,将来的分红给大家,还有,家里的其他财产他不要了。
楚楚几个到嫣然的院子里,正好刘氏几个也都来了,东西早送来了,这次是给银票。
“还是我这大外甥女好,这一成亲,压箱底的银子就好几万两,你母亲还不得给你几十万两,这辈子,躺着吃都够花了。”刘氏笑道。
“姐姐把玻璃厂的股份都给了嫣然,这个就够外甥女花了。”傅氏笑道。
“哎呀,这我将来嫁女儿的时候,可要置办些什么?”子雨发愁了。
“小妹愁什么?这个可没法比,我那几个女儿,不都是二万两银子打发出门了。”刘氏笑道。
“可不是这样,我家也是,这就不错了,一般的人家也就这样。谁家不摸着自己的荷包做事?”陈氏说道。
“下一个,该轮到我家永芩了。”杨氏笑道,这两天,刘氏给她相看了一个,是一个乡绅,祖上也做过官,家境殷实,对方也看中了曾家的势力。男孩本身也是从西洋留学回来的,是书钰的同窗,一拍即合。
三十六、李翊迎娶
五月初五的晚上,沈氏说要遵照南边的规矩哭嫁,子晴哪会这个,便请来刘氏几个帮忙,她们也都没干过,见子晴发问,便说道:“放心吧,都听了那么多遍,横竖都是咱自家人,出了错,谁还笑话咱们不成?”
子晴听了便依了,一大家子女眷都围在嫣然的院子里,平辈的永莲几个和楚楚几个陪着嫣然在她的东边卧房,沈氏和刘氏几个加上子晴子雨在西边的屋子。 。 。
要开始了,刘氏问:“第一句是什么?”
“你问我,不是说你会吗?”子晴瞋了她一眼,看着沈氏。
沈氏想了想,说:“女儿要出嫁,娘来嘱咐几句话,后面的我也记不住了,多少年了。”
“女儿要出嫁,娘来嘱咐几句话,”刘氏一开口,像说唱,没有一点伤感的调子。
“不行,我不成,还是二弟妹来吧。”刘氏自己都觉得怪怪的,便推了陈氏出来。
“女儿要出嫁,娘来嘱咐几句话,后面是什么?”陈氏的调子也不大对。
“一要敬公婆,二要敬丈夫。”杨氏接了一句。
“后面的接着唱啊?”陈氏忙道。
“不会了,我娘只叫我牢牢记住这一点。”杨氏老老实实地答道。
众人听了哈哈大笑,哭嫁原本是挺悲伤的事情,愣是被刘氏和陈氏杨氏几个逗笑了。
“算了,说说笑笑也好,成亲本就是一件大喜事,加上我的大外孙女能嫁进皇家,可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不哭就不哭吧,以后,我们嫣儿的日子,也能像今天这样,乐乐呵呵的,我呀,就知足了。”
嫣然在那边听见了,忙跑了过来,给沈氏磕了个头,说:“借外婆吉言。”
“好,好,外婆知道,我们嫣然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外婆看了这外孙女婿这些年,错不了。”沈氏扶起了嫣然。
次日一早,刘氏几个争着要给嫣然梳洗,开脸,她们几个都是全乎人,都笑道:“能给王妃梳头送嫁,这辈子,也就这一次机会了。”
因而,这几个人,有净脸的,有梳头的,有开脸的,有化妆的,有插首饰的,有宽衣的,总之,每个人都抢了一样活,不是你抱怨我多做了,就是我嗔着你抢了我的活。
“大嫂,怎么又是你?才刚你刚给嫣然净的脸,这梳头,该轮到我了。”陈氏抢着上前。
“二嫂,这宽衣给我留着,开脸我不敢使劲。”杨氏忙道。
“这匀脸和腮红留给我,还有,这头饰也留给我。”傅氏也忙喊道。
“四嫂,你多做了,我做什么?”子雨也着急了。
…
诸如此类的话,此起彼伏,弄得嫣然身边乱哄哄的,这是从没有过的事情,嫣然也只好笑纳了。倒是冲淡了子晴要嫁女的悲伤。
夏文昌手里拿着个盒子站在门外,听着里面的动静,想进又不敢进,这些年,他渐渐明白,为什么李翊会不待见他,为什么他父亲会派到山西上任,原来是担心他觊觎嫣然表妹。
其实,夏文昌那会,根本还不懂男女之情,只不过是听他祖母的话, 要多跟嫣然亲近,在他少年心事还没懵懂开花时,李翊已经抢先跟嫣然定了亲,李翊的身份也随之揭晓了,谁还敢跟他争什么?
不过,今天,嫣然就要出嫁了,文昌想送一件礼物给她,毕竟也是兄妹一场。他在去年已经考中了秀才了,可是夏家不让他出洋。
“文昌,想给妹妹送什么,怎么不进去?”永松见文昌在外头站着,问了一句,他也是和永柏几个过来给嫣然添妆的。
“好像里面都是女眷,我怕莽撞了。”
“走吧,都是自己家人。”永松带头跨进了院子。
“表妹,你说,今天该怎么为难这妹夫?我们几个可是商量好了,也就今天,我们为难他,他不敢反抗,过了今天,借我们几个胆,也不敢。”永松笑道。
“瞧你这点出息,你不知道有一个词,叫秋后算账。”永柏白了他大哥一眼。
“还有一个词,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永枫笑嘻嘻加了一句。
“我不管,只要你们有这本事。”嫣然笑道。
“哟,小瞧人了不是?”永杉笑道。
李翊刚要从府里出来,突然觉得后背一阵发凉,看来,今天这关,可不大好过。本来,今天这婚事,李瀚说在宫里,依照宫里的规矩,是没有皇子亲自迎亲的,当然,也没有新娘子的外家送亲这一说。可是,李翊想按照民间的习俗亲自迎娶嫣然,是在他的王府里,是他和嫣然自己的家。
林家,大门外,永柏、永松、永楠、永杉、永枫、永梧、永桐等一溜人搬了凳子,坐在台阶前,正好堵住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