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晴儿的田园生活 >

第377章

晴儿的田园生活-第377章

小说: 晴儿的田园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看了就生厌,这个秀才,还是勉强考出来的,因为没有一个秀才的身份,他就是平民,做生意也改变不了他的出身。

“三哥,你不来找我,我也正想去找你。三哥,我其实想劝你去西洋看看,也跟着去学几年,像大哥那样,你不觉得大哥的变化好大吗?为人处事比先前沉稳自不必说,学业不必说,就是大哥思考问题的方式,大哥的谈吐,你不觉得差太多了吗?”

“我也知道,可是,妹妹,三哥肯定考不上。”

“三哥,你怎么不会变通,你考不上户部的选拔,可是,咱家在大不列颠有自己的生意,阿水他们每年都跑一两趟大不列颠,家里又不缺银子,你不会自己去求学?”

嫣然的话,犹如醍醐灌顶,令书钰一下豁然开朗,使劲抱了下嫣然,然后飞跑出去,正和进门的李翊撞个满怀。

“妹夫,我有急事找爹娘去,你自己去看妹妹吧。”书钰扔了一句话给李翊,便跑去找林康平了。

“书钰怎么了?”李翊进屋问道。

嫣然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三哥不爱学八股,不爱学经义,他倒是对挣钱有兴趣,小的时候,便说了,要办自己的厂子,办自己的什么民族工业,可是,这也不是闭门造车的事情,肚子里什么货没有,能开出什么样的厂子来?”

“妹妹,这一年的变化好大,说话竟有几分姑姑的口吻了。”李翊戏谑道,嫣然的话,长篇大套的,还让人驳不出话来。

“哥哥也来笑话我了?”嫣然嗔道,不过,没有像小的时候那样,再扑到李翊的身上了,虽然两人定了亲,可是,嫣然倒比先前自重多了,李翊颇为怀念那个小的时候可以随便抱在怀里的软软的身子。

“不过,书钰要想去,不如我来给他想个法子,怎么还是跟他们一起去,相互有个照应比较好,你说呢?”

“算了吧,这大风朝估计想去留洋的人也不少,你替他想了法子,万一被人抓着,总是个弊端,与你无益,我家也不缺这点银子。”对李翊有害的事情,嫣然是决计不肯做的,这点李翊心里也深为感动。

李翊听了嫣然这句“我家也不缺这点银子。”突然想到了一个法子,说道:“不如这样,看看每年朝廷要花多少银子送他们去念书,然后看看还有多少人考不上户部的选派,愿意自己花银子出去念书的,朝廷也可以给他们一个机会,这样的话,朝廷既省了银子,而且这批人留洋回来以后,一样可以给朝廷做事,不管是做官还是做生意,都是于朝廷有益的事情,你说呢?”

嫣然听了拍手道:“哥哥这法子好,不如就依哥哥说的,哥哥先回去向父皇请旨。”

李翊听了握住嫣然的小手,说道:“我才来看妹妹,妹妹就撵我走,不如妹妹陪我对弈一局,好些日子没陪妹妹下棋了,哥哥想看看妹妹进步了没有?”

嫣然听了,依言摆了棋盘,李翊哪里是想下棋,不过是借口跟嫣然多呆一会而已,嫣然毕竟还是孩子心性,惦记书钰的事情,总想着催李翊回宫办正事,哪里有心思陪他对弈?

等李翊出门时,嫣然又追了一句:“有消息了打发人来告诉我一声。”

不说李翊回宫找李瀚商量这事,书钰也在书房找到了林康平,求林康平让他自己花钱出洋念书。

林康平毕竟在海外呆了两年多,对书钰的提议还真仔细权衡了一下,同意了。毕竟,书钰真打算自己办工业的话,必须从海外引进人家的先进技术,尤其是那个什么蒸汽机的发明,这个,大风朝的技术师们听都没听过。

书钰见林康平同意了,一下激动地扑到了林康平的身上,“爹爹,太好了,我一定不会让爹的银子白花了,爹爹等着瞧。”

“先别高兴得太早,跟你母亲说的时候,和缓些,要是让你伤心了,我饶不了你。”林康平嘱咐道。

“知道,爹爹的心里永远是娘最重要。”书钰也有心情说笑了。

林康平听了笑道:“等你长大后,你也就明白了。”

书钰好容易盼到书睿回家,拉着他一块去见子晴,子晴还没开口,嫣然先把李翊的想法说了,林康平听了对子晴陪笑道:“孩子们既然有这想法,我觉得出去一趟也不是什么坏事,横竖也就是三四年的时间。”

子晴倒是对李翊的提议比较有兴趣,这孩子,这么小就懂得变通,目光还远,知道这些人回来,即便不做官,做生意,发展民族工业,也是繁荣了大风朝的经济,也给大风朝增加了税收,真是一举数得的事情。

书钰见子晴不知想些什么,便坐到了子晴跟前,拉着子晴的衣袖,说道:“娘,我保证三年后便回来,而且,我肯定能把这银子挣回来,不花家里的银钱。”

“我说了不让你去吗?不过有一点,不许给娘带一个外国的媳妇回来,娘不喜欢。”

众人听了哈哈大笑,嫣然笑道:“我也不要洋嫂子,听着就怪吓人的,黄头发蓝眼睛,好像妖怪,说话还听不懂,三哥,记住妹妹的话,不然,我就不要你这个三哥了。”

嫣然的话说完,书睿几个笑的更厉害了,书钰脸都红了,“娘,你看你说的是些什么?哥哥们走的时候,也没见你叮嘱这些,我就这么不让娘放心么?”

子晴摸着儿子的头,说道:“傻儿子,娘是逗你玩呢。”

子晴想到了多年前的沈氏,沈氏那会把子福几个一个个送出去,然后天天巴望着他们回家的日子,子晴可好,送的更远,居然一个个都送到海外去了。

一家人正要吃饭,李翊又进来了,“书钰,你可以去海外了,明日朝会便会商讨此事。”

“叫什么书钰,要叫三哥。”书钰这会也有心情教训李翊了,这些年的情分在,他们哥几个还真很难拿李翊当皇子看待,加上李翊一向对嫣然和子晴心重,这哥几个,都想着趁早先占李翊几年的便宜。

十四、书睿娶亲

李翊见子晴和林康平都在,倒也规规矩矩地叫了句“三哥”,谁叫他要娶的嫣然还这么小?

书玮听了李翊叫“三哥”,在一旁忙嚷道:“还有我,还有我,也叫句四哥来听听。”

林康平担心闹过了李翊不开心,毕竟,人家的皇子身份在这摆着,万一哪天不高兴了,来一个,“你们给我行个国礼。”这一家子还不都得跪在人家的面前,所以呵斥了书玮一句“起什么哄?”

“翊儿,来坐下来吃点相信,正好有两样你爱吃的。”子晴还能不知道林康平的用意?忙拉着李翊坐了下来,正好挨着嫣然。

子晴问了几句李翊详情,夸了他几句,书玮在一旁问道:“娘,我也陪着三哥去吧?这破秀才不考也罢。”

子晴还没说话,李翊笑着问道:“不考秀才,你就是一个平民,爹爹的官职也不能世袭,难道你愿意你将来的孩子也跟着你一样,是个平民出身吗?”

大风朝的惯例,中了秀才,便是读书人出身,读书人自然比平民要有一些优惠的地方,比如税收,比如见官不跪等。当然,如果能中个举子,兴许就能买个仕籍出身了。

书玮自然明白李翊的意思,也笑了笑,说:“我有你做妹夫,难道还没有一个什么爵位当当么?”

“闭嘴,这话也是你能问的,以后,再听见你乱扯,非打你一顿不可。”林康平又喝道。

见子晴也不明白地看着自己,林康平解释道:“这爵位,是皇帝赏封给贵族和功臣的,他一个幼稚小儿,不想着自己努力,就想着不劳而获。”

其实,书玮的话里的意思,是等着李翊做了皇帝的时候,给他一个爵位当当,这话,当然不能明摆出来。李翊也明白了书玮的意思,在座的恐怕除了子晴和嫣然,别人都明白了。

“好,功臣也行,我对行军打仗有兴趣,不如,我边关几年。”书玮说道。

这四个孩子里,书玮的武功学得最好,因为林康平回来时,他才六七岁,赶上了练武的好时候,跟着林康平很是练了几年。

“不行,娘可受不了,你要有本事,你先考了秀才,然后去西洋学几年兵器制造,学成后回国进兵部。你要有本事造出先进的枪炮武器,你就是大风朝的功臣,大风朝不缺好将军,可是缺造兵器的行家。”子晴说道。

“对,娘这话说的太在理了,书玮,你就去学造兵器吧。”李翊听了高兴地说道。

书玮见子晴不同意他去边关,想着造兵器也是一个不错的差事,大风朝不就是因为有人发明了炸药,才把倭国人赶出近海的吗?当然,打死他也没想到,这炸药出自自己母亲的手里。

这事,只有子晴、林康平和书睿知道,外面知道也只有李瀚、李翊、文三和罗驰四个,连那个跟着子晴学怎么做硝化纤维的技术人员,也没见过子晴的庐山真面目。

嫣然听了书玮也要什么大不列颠,看了看子晴,说:“娘,不如我也去,大哥说,那里的女子也是可以上学的,跟男子一样。”

“不行。”别人还没开口,李翊忙拒绝了。

这嫣然要一走三年,不说他舍不舍得的问题,一听嫣然要跟一群男子一起上课,朝夕相处,他就受不了。万一,嫣然被别人欺负了去,或被别人拐骗了去,他可真鞭长莫及,无处后悔去。

嫣然看了看李翊,李翊又说道:“妹妹想学什么,有大哥,还有娘呢,想找什么样的先生,哥哥都能给你找来,就是这个出洋不行。”

嫣然听了噘噘嘴。

饭后,李翊还担心嫣然没打消这个念头,想着嫣然居然有想出洋的疯狂想法,一点也不顾念他们之间的情分,又是生气又是着急的,拉着嫣然进了她的院子,嫣然见他还黑着脸,知道他真走心了。

“哥哥,你不用劝我了,我不走,我不过说着玩玩的。”嫣然也知道这不现实,她一个十一岁的定了亲的小姑娘,怎么可能家里会让出去跟男子一块学习呢?万一传了出来,会给李翊蒙羞给皇家蒙羞的。

“真的,你保证不动这个念头了?”李翊追问。

“不动了,真的不动了。”嫣然忙伸手去抚摸李翊脸上皱着的眉头,李翊趁机抓住了她的手,心脏归了位。

“以后,再有这样稀奇古怪的念头出来,哥哥生气可真的打你的屁股。”李翊抓着嫣然的十指纤纤素手,不舍得松开,自己把玩着。

嫣然见门口站着的大桃,红了脸,抽回了自己的手。

十一岁的嫣然,已经知道男女有别了,只不过她跟李翊从小的情分太深,加上两人又定了亲,子晴也没狠拘着她,两人还能在一块坐坐,说说悄悄话,不过,身边不能离了丫鬟,这个,子晴亲自叮嘱了嫣然的几个丫鬟。

五月份,忙完了永松的亲事,子晴开始预备书睿的亲事,因书钰已经定了离开,所以,书睿的亲事定在了八月初六。不光子晴忙碌,连嫣然也跟着忙了起来,家里的大小事情多了,来回话的,来支取的,来报账的,等等,不过,嫣然倒觉得自己学到了不少相信。

八月初五,子喜过来检查新房的布置,突然说道:“姐,明日上罗家迎亲,可别忘了多带些红包,这个罗大人,我早听说了,他要好好为难为难你们。”

“为难什么,聘礼已经送了过去,礼金足足给了两万,比钟家当年还多了一倍,他还有什么不知足?”林康平问道。

“就兴咱们当年作弄这个钟姑爷,不兴人家为难咱们的儿子?”子晴瞋了林康平一眼。

“娘,别忘了,罗叔叔还给我一万两银票当压岁钱。他还问过我此事呢。”嫣然在一旁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