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大科学家 >

第178章

重生之大科学家-第178章

小说: 重生之大科学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馆大有联手的意思,估计被逮住,至少也得吃上几个月的牢饭!于是大家狼奔豕突,四下奔逃。

莉莉丝早已赶了过来,一边用手帕擦拭孙元起浑身上下的蛋清蛋黄,一边哭着咒骂这伙“流氓”“暴民”。当孙元起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有几个学生被曰本警察掀翻在地。学生自然不甘被捕,逮住之后仍然奋力挣扎,拳脚推搡是免不了。曰本警察也不是礼貌绅士、好好先生,不懂得什么叫文明执法,见有反抗,抡起警棍就来了几记重的。

孙元起顾不上整理仪容,急忙来到牧野伸显身边,努力让自己显得很轻松:“牧野先生,放了他们吧!”

“?”牧野伸显有些不解。

“毕竟他们是年青人,在一时冲动之下,总容易做出过激的事情,其本意终究还是好的,希望大家能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再者说,尽管这群留学生给大家造成了一定的麻烦,但终究没有人因此受到伤害。所以我希望牧野先生能在不违背贵国法律的前提下,宽大处理此事。”孙元起说罢,朝牧野伸显鞠了一躬。

“……嗯,好吧。”牧野伸显和身边随从说了几句。又是一阵警哨,警察停下追逐的脚步,已经被捕的学生也被解除镣铐,任由他们四下散去。

这时,牧野伸显朝孙元起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非常对不起,孙先生。因为我们工作的疏忽,给您带来这么多的困扰,我代表大家向您致歉!”

孙元起连忙扶住牧野伸显,苦笑着说道:“牧野先生言重了!他们的目标本来就是我,和你们却是没有半点关系的。……对了,我要先回旅馆换身衣服,暂时失陪了!”

传说郭沬若在台上被人扔了一筐梨子,依然能将演讲说完,事后还能笑着用“妄把梨儿充炸弹,误将沫若当潘安”的对联加以调侃。孙元起没有郭沬若那么厚的脸皮,被人扔了几枚鸡蛋,便觉得羞愧欲死。事情一了,便欲告辞而去。

李家驹、牧野伸显等人见孙元起确实颇为狼狈,精神状态也不佳,便没有过多挽留。孙元起在莉莉丝、托尼等人的陪同下,登上马车,住进旅馆。

一路上,孙元起都是昏昏噩噩的,脑袋里一直盘旋着这样的问题: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我究竟做错了什么?

莉莉丝知道头发间沾染蛋清蛋黄,不能用热水冲洗,便放了一浴缸温水,让孙元起进去洗沐。因为他身上的衣服也要换掉,莉莉丝嘱托了几句,便起身去行李中翻检换身的衣物。

冬天水凉得快,等半个小时后她回来,孙元起依然躺在浴缸里,两眼空洞洞地盯着天花板,不知在想些什么。试一试水,早已变得冰冷。

入夜之后,孙元起便开始发烧。

作为事件的罪魁祸首,托尼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他心怀愧疚,把孙元起等人送进旅馆之后,便驱车来到曰本广播公司东京分部。很快,曰本民众就收听到这样一则广播:本台消息:本日下午3时许,著名物理学家孙元起博士在东京码头遭到该国留学生的鸡蛋袭击。

当时,孙元起博士乘船刚刚抵达东京,文部大臣牧野伸显、东京帝国大学总长滨尾新等人到码头迎接。在走出码头后不久,遭受到数枚鸡蛋的袭击。根据袭击者的口号,有理由相信该群留学生是来自一个名为光复会的非法暴力团体。

事件发生后,场面一度非常混乱。维持秩序的警察先后逮捕数名相关肇事者,但在孙元起博士的恳求下,都当场予以释放。

随后,文部大臣牧野伸显、东京帝国大学总长滨尾新,以及东京帝国大学教授田中馆爱橘、长冈半太郎等,分别代表曰本教育界和科学界对肇事者予以严厉谴责。而在场的中国出使曰本大臣、游学生监督处总监督李家驹则表示,鉴于发生此类恶性侍件,将进一步加强对留学生的管理,严厉制裁违法者,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出现。

孙元起博士不仅是一位国际著名的物理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自从1898年从美国学成返回中国后,先后在中学、大学任教,并在各级教育部门担任行政职务,积极推动中国的教育和科学发展。除了编写数以百种不同的教科书外,孙元起博士还慷慨无私地捐出自己全部家产,创立了著名的私立经世大学、IPRT以及数十所中小学,自己却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

据悉,光复会成立于1904年,这个非法团体主张以暗杀和暴动的手段,推翻中国现有政权。然而他们现在却高喊着口号,袭击这样一位品德兼懋的学者。这和1900年高喊着“扶清灭洋”口号掀翻铁轨、砍断电线的义和团暴民究竟有什么区别?甚至可能这些投掷鸡蛋的学生,正是读着他编写的教材,才得以到曰本留学的。我们不敢想象,这样一个连基本是非观念和道德标准都没有的团体,如果取得政权,会给国家和国民、乃至全世界带来多么巨大的伤害!

曰本广播公司在随后的一天里,每逢整点新闻,必然会播报这条消息。于是这个本来不为人知的事件,很快四散传播开去。并在次日,登上了包括《读卖新闻》、《朝日新闻》、《东京日日新闻》(《每日新闻》前身)在内几大报纸的头版,甚至《中外商业新报》(《曰本经济新闻》前身)也刊登了这则消息。

在《朝日新闻》著名的社论专栏名为“天声人语”中,还刊登了一篇名为《孙元起之被袭与支那科技之衰落》的评论员文章。作者认为,中国的科学技术并不是那么落后,事实上,在每个大一统王朝存在数百年后,包括建筑、冶炼、纺织等在内的科学技术也随之发展到一个高峰。但王朝更替之时,以暴民为主的起义军却摧毁社会的一切,科技传承也包括在其中。眼下,孙元起被袭击,就是历史重演的一个缩影。

第一七七章汉朝公卿忌贾生

在25日的早晨,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拎着几份早点还是一摞报纸,走进了曰本东京神田区锦辉馆。**大门一侧钉着个木牌,上面写着:政闻社本部。

甫一进屋,男子便喊道:“任公,您不是说今天要出门么?我买好了早点,赶紧下来吃吧。趁热!”

“好的,我就下来!”说话间,从楼上走下一位男子,不是梁启超还能是谁。

自1906年9月,清廷颁发《宣示预备立宪谕》,全国上下立宪呼声日益高涨,并愈演愈烈。素来喜欢凑热闹的梁启超怎么会错过这个好时机呢?1907年10月,按捺不住寂寞的梁启超,终于停掉了他在横滨的《新民丛报》,来到东京成立一个立宪团体——政闻社。并创办《政论》月刊,作为政闻社的机关报。

梁启超下楼,看见桌子上摆着热气腾腾的灌汤包、椰蓉饼、蛋挞,不觉食指大动:“孺博,真是辛苦你了!”

这个被梁启超唤为“孺博”的男子名叫麦孟华,字孺博。他和梁启超一样,都曾就读于万木草堂。不仅如此,他和康有为还是同科中举,并与康有为、梁启超一起进京应试、参加公车上书,算得上是康有为忠实弟子、梁启超知心好友。眼下,梁启超创立政闻社,麦孟华就担任社里的常务员。

麦孟华笑道:“有什么辛苦的?我们广东人,早上还是习惯吃早茶。无论走到哪里,我是改不掉这个习惯的。”

“是啊,我们广东人的生活里怎么能缺少早茶呢?离别家乡这么多年,我越发怀念肠粉的味道了!”梁启超被勾起了思乡的情愫。

麦孟华道:“不用担心,等立宪成功之后,我们回广东,天天吃肠粉!对了,我在路上买了几份报纸,你看看有什么重要新闻,等会给我们说说。我去叫相老和运奎。”

相老,是政闻社的总务员马相伯。目前,政闻社社长之位暂时虚置,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给康、梁二人准备的。只是现在这两人还在清廷的通缉名单上,政闻社又想尽快在国内落户,为以后实行地方自治和议会选举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只好把位子空出来。却又把马相伯这位名闻中外的神学博士、天主教徒抬出来,做政闻社的招牌,颇有几分“挂羊头卖狗肉”的意思。

至于运奎,则是政闻社另一位常务员徐佛苏。这位兄台早年参加华兴会,进行反清活动,还曾因万福华枪击广西巡抚王之春案被捕。谁成想获释后,他居然痛改前非,转而投入康有为保皇会的怀抱。在清末民初流行由保皇变革命的大潮中,也算得上是一位奇人了。

麦孟华说罢,到后院叫人去了。梁启超则拿起桌上的报纸,信手翻了起来。

事实证明,能在历史上留下大名的人物,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天赋技能。比如学习一门外语,普通人需要多长时间?从小学开始入门,到大学四年级,足足有十多年时间,没有过英语六级大有人在!

那么牛人呢?传说中,共产祖师马掌教52岁学习俄语,6个月之后,他就达到了能够阅读俄文文章和新闻报告的程度。

眼前这位梁任公也不逊色,据他自己说,中国人只要方法得当,“学曰本文者,数日小成,数月大成”,“慧者一旬,鲁者两月,无不可以手一卷而味津津矣”。估计听了他的话,日语系一半的学生可以直接跳楼了!

很快,梁启超被报纸上的一则新闻吸引住。这时麦孟华从后院转了回来:“任公,您等会儿还有事,就先吃吧。相老和运奎可能还要等多一会儿呢!”

“先前是有事,现在却没事了。我们等等他们二位吧!”

“哦?”

梁启超拍拍报纸:“本来,我今天打算去拜访孙百熙先生的——”

“孙百熙?就是被张啬翁、郑苏戡等人推戴为预备立宪公会会长的孙百熙?”麦孟华问。

“不错,就是他。之前我和他见过几回,虽然彼此间政见不同,却是一位很好相处的朋友。昨天他刚抵达东京,本来我打算今天去拜访他一下的,现在看来,得晚些时候才好。”

麦孟华急忙凑过头,在梁启超指示的位置看到“孙元起博士”“鸡卵”“袭”的字样。日语就这一点好,哪怕从来没学过,也能从其中几个汉字上猜到一丝信息。麦孟华瞪大眼睛:“怎么?他被人扔了臭鸡蛋?”

梁启超点点头:“报纸上说,他是被光复会的人扔了鸡蛋,当时颇为狼狈。也不是哪个愣头青干的?这一下,不仅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甚至可能是杀敌一百自损八千!要知道,孙百熙不仅在国内学界地位尊崇,在国际上也享有崇高声望,甚至泰西的人民是先闻孙元起,后知有中华。

“这一扔鸡蛋,不仅对光复会大不利,对于同盟会影响也不小。光复会和同盟会虽然名字不同,但在外人看来,却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如果不处理好,对它们以后筹款、宣传都会长生不利。可以想见,孙逸仙肯定一大早就急吼吼地赶过去赔礼道歉了。我嘛,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等事情平稳下来再说吧!”

光复会和同盟会之间的关系颇为复杂。

光复会成立于1904年。同盟会1905年在东京成立后,在日光复会成员多数加入同盟会——但也有部分会员独立活动,比如历史上的周树人(鲁迅)。这一阶段,两会因为在反满的立场上非常一致,呈现交互融合趋势。

到了1907年,陶成章在曰本因为经费问题,与孙中山发生分歧;接着陶成章到南洋募款,又受到当地同盟会员阻止,遂重新以光复会名义进行活动。1910年2月,由于宗旨异趣、弥隙难缝,章太炎、陶成章与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