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连环套 >

第4章

连环套-第4章

小说: 连环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窦二敦看师兄那自信样儿,笑着问道:“这么说,你和大师兄都能练了?”
“哈哈哈哈!”了净得意地说,“若不会,这四十年的功夫岂不白练了?还有何颜面当师父的徒弟呢!”
窦二敦十分敬羡地说:“今后还望师兄多多指点,哪怕能学到师兄的一半功夫呢,也就于愿已足了。”
了净听了,甚是不悦,心想窦二敦你也太狂妄了。他上下打量窦二敦一眼,鼻子哼了一声,说:“师弟,你可说得太轻巧了,慢说学我一半,就是一鳞半爪,又谈何容易!”窦二敦脸一红,尴尬地说:“兄弟年幼无知,自不量力,太冒昧了,望师兄海涵。”
这时候,众和尚已练完功,看见了净,都围拢过来。了净对众人说:“我给你们引见一下,这位是老方丈新收的弟子,我的亲师弟窦二敦。今后要与你们在一起练功,大家要担待他点儿。”
众人点头称是,唯独那个黑脸和尚粗声粗气地说:“这如何使得,咱们这儿习武的是全院的尖子,论武艺都在侠客之上,随便哪一个,都可以自立门户,广收弟子,恐怕这位师叔跟不上,反倒拖累了大家。再说,他也受罪,何必自找苦吃。求师父禀明方丈,收回成命。”
书中代言,这个和尚名叫知觉,绰号铁臂佛,是了净的得意门生。他有天赋,肯用功夫,在众徒弟中他的武艺超群,但是,此人性骄气傲,目中无人。头一面,他就没有看上窦二敦,只是看在老方丈的面上,不敢不叫声师叔罢了。
窦二敦听他这么一说,心里很不是滋味。人有脸,树有皮,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这不是羞臊人吗?窦二敦方才看过他们练的武功,心里早已有数。他想,你别门缝里瞧人,把人看扁了。只见他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很有把握地说:“请诸位放心,我想大概不会拖累大家的。”
知觉见窦二敦口气不小,冷笑道:“我说师叔,武功可是实打实要真本事的,岂容半点含糊!”
其实了净也认为窦二敦不配做他的师弟。可是,又不好明说,只是心里纳闷儿,师父何以收他为徒?听知觉这么一说,倒有了主意,便笑着对窦二敦说:“师弟,依我之见,倒不如在众人面前献献艺,露他几手,叫大家看看,免得他们担心,又委屈了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说话听音,锣鼓听声。窦二敦虽然憨厚诚实,也明白他的用意,心中很是不快,心想连出家人也这般势利,叹只叹自己寄人篱下,受人奚落。虽然师父慈悲把自己留下,倘若众人不服,也难以存身。为今之计,只得露几手叫他们看看。人常言,钱压奴婢手,艺压当行人。于是他笑笑说:“既然二师兄有话,小弟只好从命了。在诸位面前现丑,权当做个见面礼吧!”
众人闻言,正中下怀,赶快往四外一退,亮出了场地。有人给了净搬了把椅子,请他坐下在树荫下观看。窦二敦把宽大的僧衣脱下,又紧了紧腰中的布带,抬抬胳膊甩甩腿,活动完毕,这才稳稳当当地站在场地中央,面南背北,屏息凝神,二目平视,把气血压平。稍停片刻,忽然把双臂一钩,身子往下一锉,亮出螳螂捕蝉式,紧接着抽招换式,练开了老窦家最拿手的功夫—;—;螳螂十六式。
有赞为证:
螳螂拳,稳中疾,
恰似风雷闪电霹。
轻如棉,重如山。
击外伤内铁一般。
架式怪,招数奇,
变化玄妙鬼神迷。
蹿得高,跳得远,
犹如海燕空中旋。
上四路挖鼻抠眼,
下四路穿肋掏肝,
左四路折臂断腿,
右四路专攻骨盆。
使出螳螂十六式,
神人见了也胆寒。
窦二敦越练越快,身似螺旋,拳如闪电,蹿高蹦矮,滴溜溜旋转,众人看得眼花缭乱,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瞪直了眼,好像泥塑木雕一般。俗话讲,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当窦二敦收招定式后,众人高声喝彩,热烈鼓掌,不胜佩服。连了净也不得不点头称赞,此时,他方才明白师父为何收二敦为徒。
唯独铁臂佛知觉面红耳赤,心里很不是滋味。虽然他也承认窦二敦功夫不浅,可总觉着未必在他之上。窦二敦练毕,知觉连忙上前祝贺:“师叔武艺果然不凡,小侄算开眼啦。我有个请求,不知师叔肯赏脸否?”“什么事?你照直说好了。”
知觉道:“小侄有意跟师叔接接手,望多加指教。”窦二敦看出他嘴上谦恭,心里不服,是个难剃的刺儿头,若不把他的刺拔了,非扎手不可。遂答道:“好哇,我正欲向你请教呢!”
了净也猜出知觉的用意,但并未加阻拦。为什么?原来他对知觉的狂傲亦很讨厌,正想让二敦教训教训他。
当下知觉亮了个“童子拜佛”式,高声说道:“师叔请吧!”窦二敦无奈,亮了个“野马分鬃”,准备接招。
究竟两人胜负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豆豆书库收集整理
第03回 佛院弟子练苦功 镇台大人施淫威
    话说窦二敦和知觉二人站好方位,各亮门户,互相道了个“请”字。知觉先发制人,“噌”一个箭步跳到窦二敦面前,左手一晃,探右手就是一拳,这招名叫“黑虎掏心”,他想来个下马威,让窦二敦知道他知觉并非善碴儿。窦二敦却不慌不忙,待他的拳头快沾衣襟时。猛然跨步斜身,往旁边轻轻一闪,抬右手一抓知觉的手腕,左手一扬,使了个单掌开碑,指尖朝上,掌心朝前,向知觉面门便击。知觉赶快收回右手,双手交叉往上封。窦二敦又收掌抬腿,一脚奔知觉的小腹踢去,这招名叫“抽梁换柱”,变化神速,迅猛异常。知觉见势不妙,马上吐气吸胸,臀部用力往后一矬,“嗖”一声退出三尺多远,这才把脚躲开。他暗自庆幸自己躲得漂亮干净。哪知,窦二敦这一脚是虚实并用。你要躲不开,他就真踢;你要躲开,他的招就变了。这一脚还叫“问脚”,意思是试探对方怎么躲,往哪儿躲,然后再决定如何进招。这就是窦氏螳螂拳的绝招所在。
知觉哪里晓得此中的奥妙。他自以为躲开就完了,没料到窦二敦突然又使了个“鸡登步”,“刷”地一晃身子,飞一般地来到他眼前。探右手,平伸二指,奔知觉的二目抠来。这一招名叫“双龙戏珠”,所谓“戏珠”就是要抠他的眼睛。知觉再想躲闪,已经来不及了,无奈,他把眼一闭等死了。
众僧看得明白,无不大惊失色,了净也急得站了起来,心想这还了得。其实,窦二敦却无心伤害知觉,只是想打打他的威风,不要太妄自尊大了。随即,他把手收回来,往后一退身,说道:“恕二敦得罪了。”
当时知觉心想这下可要去见阎王爷了,吓得魂飞九天,手脚冰凉,浑身冒冷汗。听得二敦的话,这才睁开眼睛,原来窦二敦并没有伤害他。知觉既羞愧万分,又深受感动,他红着脸来到窦二敦面前,深施一礼,道:“阿弥陀佛,多谢师叔手下留情。请恕小侄有眼不识泰山,师叔的武功超凡入圣,我算心服口服了,今后求师叔多多指教。”
了净也走上前来,赞叹地说:“真人不露相,想不到师弟的武艺这般高超,咱文殊院又多了一根顶梁柱。哈哈哈哈!”窦二敦听了众人的称赞,并无得意之色,他只坦然一笑,说:“诸位过奖了。”
书中交待,从这以后,窦二敦在文殊院的威望大增,众僧不论长幼,无不刮目相看,敬之如宾。海靖长老得知后,也颇感欣慰。了净私下对了尘说:“咱们这位小师弟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深的武功,将来前途无量呀!怪不得师父收留他呢!”了尘也不无妒意地说:“看样子窦二敦以后必在你我之上,是师父的继承人了,咱俩是数黄花鱼的—;—;溜边的货。”
书说简短,此后不久,窦二敦便开始正式学艺了。因为他功底深,基础扎实,无须从头跟大伙一起练,都是海靖长老亲自传授,了尘、了净两人奉陪,他们练功专有一处地方,叫罗汉堂。这罗汉堂在文殊院后面的山坳里,群山环抱,十分幽静。这是一座宫殿式建筑,分前门和后门,厅堂宽阔,方砖铺地,练功的家什应有尽有。四壁挂满了练功图,凡江湖上各门派的绝艺,差不多都有,一招一式画得逼真,栩栩如生。其中有八卦掌、白鹤掌、银沙掌、棉沙掌、五行昆仑掌、大力金刚掌、乾坤掌、混元掌、百步神击无影掌;九宫拳、太极拳、大洪拳、小洪拳、黑虎拳、连环拳、五祖点穴拳、闪电风雷拳、南路拳、北路拳、东路拳、西路拳、螳螂拳、铁豹拳、中州神拳;还有软功、硬功、轻功、气功各种图解,最详细的是达摩三十六式和大力昆仑掌,这是五台山文殊院武术的精华,也是窦二敦必学的绝艺。此外,还有各种刀法、剑术和棍术等等,不胜枚举,令人眼花缭乱。
这天窦二敦随海靖师父及两位师兄来到罗汉堂,只见这罗汉堂大厅庄严肃穆,内有十八个门紧紧关着,门上有锁。窦二敦十分好奇,不知这里边锁着什么东西,看又看不见,问又不好随便问,心中甚是猜疑不解。究竟这里有何秘密,后文再作交待。
海靖长老见窦二敦虎背熊腰,膂力过人,适合于学硬功,便着重于这方面的训练。规定他每天都要举铁旗,拉铁车,顶礅子,提石锁,力举巨石和千斤鼎,此外不间断地跑山,转林,脚踢柏木桩。这些基本功练了一段后,海靖开始亲自传授窦二敦练气功。气功是武术大师的根本和灵魂,否则便流于形式,徒有花架了,不能超凡脱俗。海靖先教二敦吸气功、吐气功、运气功,后教其养气功、大口天罡气和小口天罡气,另又传授他用气和换气的方法技巧。
每天二更天窦二敦便开始练功,不管酷暑严寒,风雨无阻,周而复始,从不间断。常言说,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岁月的流逝,二敦的武艺日益精湛。了净和了尘也不得不心悦诚服,再也不敢小瞧这位小师弟了。但是,窦二敦虚怀若谷、谦逊礼让,从不恃才傲物。二位师兄也愿意同他一起练功,三人常切磋琢磨,取长补短,越练越起劲儿。
光阴似箭,暑往寒来,一转眼,二敦学艺已是十五载。初来时,他还是一个小伙子,如今已是胸有城府的成年人了。这十五年中,窦二敦淌了多少汗水,付出多少心血,闯过了多少难关,受过多少煎熬,无以数计。武林中的十八般兵器,他几乎样样精通,然而最得意的还是棍木。海靖长老投其所好,专门使铁匠给二敦打造了一条虎尾三节棍。这条棍是用纯钢制造的,分量加重,连钢环算上共有一百七十六斤,可防宝刀切削。海靖已将自己的功夫全部都传给了窦二敦,但还有一样没教他,这就是打暗器。海靖长老为人光明磊落,他以为武艺要靠真本领,用暗器伤人,算不得英雄好汉。所以,他的弟子没有一个会使用暗器的。
这天,海靖长老正与三个弟子谈论武功。突然,有个门头僧跑来,只见他慌慌张张,满头大汗地向海靖禀报说:“启禀方丈,太原府的总镇大人来了,叫你到前殿回话。”
海靖问道:“来了多少人?还有谁?”门头僧抹着汗说:“听说还有一个武术会的督办,加上卫队足有一百多人。”
海靖长老不禁一愣,沉默片刻,猜测着吉凶祸福,然后从容地站起身来,走出罗汉堂,直奔文殊院。窦二敦很替海靖长老担心,和了尘、了净紧紧跟随在后。他边走边想,十多年来,寺院一直比较安定。大清朝廷为稳定民心,曾下诏书,保护宗教和庙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