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武侠世界自由行 >

第32章

武侠世界自由行-第32章

小说: 武侠世界自由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蓉吃了一惊,小心翼翼地问道:“这人虽然讨厌,但是功夫确实厉害,我瞧着好像比我爹爹还要高出那么一点点,七公你没有受伤吧?”

洪七公笑骂道:“什么叫我有没有受伤?”

黄蓉吐了吐舌头,笑嘻嘻道:“那您老人家一定将姓杨的打的满地找牙,连叫饶命!”

洪七公哈哈大笑:“小丫头,你出身桃花岛,眼力应该是有的,既然见过杨易出手,就应该知道他的厉害!我与此人初见时,曾经连拼七掌,觉得自己与他相比,也就半斤八两,谁也强不过谁。后来过了一段时间,比斗了几次后,我觉得我们两个人应该是半斤九两才是。”

黄蓉问道:“哪个是半斤,哪个是九两?”

洪七公骂道:“你这小娘们坏的出奇,你心里已经知道了,竟然还故意问我!”说着手中碧玉棒扫向黄蓉,黄蓉笑嘻嘻的翻了个筋斗,小跑着躲到了郭靖身后,伸舌头瞪眼睛,对着洪七公作怪相。

郭靖脑子笨,对两人的问答不怎么明白,见洪七公作势要打黄蓉,吓了一跳,扭头看向黄蓉:“蓉儿,七公为什么要打你?”

黄蓉咯咯笑道:“七公与那个姓杨的比试半天,说他们两人是半斤九两,要知道一斤是十六两,他们一个是半斤,一个是九两,其中自然有一个不如对方,现在看来七公应该是半斤,姓杨的应该是九两。”

郭靖恍然道:“原来如此!杨大侠豪迈威武,一身功夫我现在想想都难以置信。七公不如他这也没有什么。”

洪七公听郭靖话里的意思,看来这个傻小子也不看好自己,笑骂道:“连你也觉得我不如他?”

郭靖挠挠头,不知怎么回答。

洪七公长叹道:“是啊,我确实不如此人!此人豪气干云,比当年的王重阳还要豪迈几分,武功见识、心机头脑都是世间一等一的厉害,莫说是我,就是你爹黄老邪也不如他。”

黄蓉见洪七公说自己的父亲不如杨易,有点不服气:“他就算是功夫好又能怎样?我爹爹奇门遁甲之术天下无双,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他杨易又会什么?只知道打打杀杀,粗人而已。”

洪七公眼睛一瞪:“臭丫头,按你这么说,我也是粗人一个?”黄蓉笑嘻嘻不语。

洪七公看着郭靖,对黄蓉哈哈笑道:“你瞧不起粗人,难道你身边这个傻小子就是一个精细人不成?”黄蓉看了看一脸迷惑的郭靖,伸手拉住他,甜甜笑道:“靖哥哥是粗人,但也是一个好人,姓杨的脑子转的太快,定然是一个坏蛋!”

洪七公骂道:“他脑子转的快是一个坏蛋,你脑子转的也不慢,看来你也不是一个好蛋!”

两人斗了几句嘴,洪七公正色道:“既然杨易已经伤了欧阳克,看来与老毒物欧阳锋的仇已经结下了,估计老毒物此时已经向中原动身。他们西域白驼山庄,用毒的功夫天下第一,以后见到了西域人士,你们两个要多加小心。”

随后洪七公叹气道:“我说我与杨易一个半斤,一个九两,这其实是自夸之言,你们不要当真。此人功夫之高明,实在可惊可怖,当年的王重阳也不如他。”他一脸感叹之色,但随即嘿嘿笑道:“老毒物这次若是想进中原为侄儿报仇,估计再想安安稳稳的回西域,可就有点困难了!”

第二十章轻功

如今中原大地,北方被金人占领,生灵涂炭,民不聊生。金人轻贱汉人如土狗,轻者责骂,重者打杀,汉人被贩卖为奴者数不胜数,惨事每天都在发生。

但是南方却是一片歌舞升平之景,有一首诗说的好,所谓: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的游人醉,

只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诗真真正正的写出了此情此景。

杨易此时虽然没有到杭州,但人到了南方之后,所见所闻都是一片清平景象,丝毫没有给人一种亡国灭种之祸即将临头的感觉。百姓照样过活,对国家失去了大半山河的事情少有人提及。

有时候在酒楼吃饭,听到最多的还是书生们谈诗论词的声音,偶尔也能遇到有几个读书人义愤填膺的讨论复国之策,还我山河的场面,杨易听了之后,只觉得这些酒囊饭袋满嘴喷粪,言行幼稚可笑,比孩童过家家都不如,便不再感兴趣。

天下五绝中,他已经见到了黄药师与洪七公,并分别与两人交过手,收获都是极大。这次与洪七公切磋武功,洪七公虽然没有将降龙十八掌传授给他,但是因为每日里用这套掌法与杨易比试拳脚功夫,对于发劲用力的法门毫不掩饰,待到下山后,杨易对这套掌法已经了如指掌,尽数学到了手中。

这套降龙十八掌与他的定江山拳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在气魄上逊色了不少,但精深奥妙却又比定江山高了几分。果然是一套了不起掌法。

杨易下山之后,一路上都是在推演这套降龙掌法的使用方法,一路行来,发现这套掌法虽然了不得,但是名字却起的有点不对,一招招一式式都是与龙有关,像什么亢龙有悔啦,飞龙在天啦,龙战于野啦,等等等等,这些好像说的都是龙怎么怎么样,却与“降龙十八掌”名字中的“降龙”两字不太有关联,若是叫做龙行掌,或者叫做龙掌才更为贴切,就是叫做龙拳也比“降龙”两个字合适,也不知道这套掌法的名字当初是怎么叫起来的,招式的名字压根与掌法的名字不符。

按照杨易的想法,就是将十八招掌法叫做“打龙头”,“扯龙尾”,“拖龙身”“揭龙鳞”等等名字,也比什么亢龙有悔等招式更为符合“降龙”两个字的意境。

他一路推演,已经将这套掌法吃透,于是变掌为拳,借鉴降龙十八掌的发劲方法,结合定江山拳法的气魄意境,苦思冥想之下创出了一套拳法,因为是初创,只有九招,杨易给它起名就叫做龙拳。

这套龙拳可说是他这几年对武学认知的一个积累与突破,能够自创拳法,这已经说明他已经有了一丝武学宗师的境界。

这天不知不觉到了苏州境地,天色已晚,四顾无有人烟,杨易随身带有自制的帐篷,当下取出帐篷正准备入睡,忽然听到一阵熟悉的箫音传来,不由的一愣:“这是黄药师的箫声!他这是要干什么?”他好奇心起,将帐篷重新放入跨篓里面,催马向着箫声发起处缓缓走了过去。

听着到了箫声附近,杨易将开始变得暴躁不安,一直打响鼻的黄马牵到远处的树上拴好,自己运气轻身功夫向前走去。

荒郊野外,野草丛生,明月高照之下,一个长衫怪人正稳坐在一棵大树的树颠之上。

这人的轻功高明之极,身子坐在树颠上,清风吹来,树枝轻摇,他的身子也随着树枝缓缓晃动,此时正口含玉箫,轻声吹奏。

树下群蛇乱舞,成千上万条青蛇昂着脑袋如同麦浪一般随着箫声不断起伏,有几个白衣男女在身上乱扯乱抓,衣衫凌乱嚎叫不休,压倒了不少青蛇,身上血迹斑斑,眼看不活了。更有一个女子端坐与地,定神运气,正在抵抗箫声。

那位正在打坐的女子,杨易隐隐有些眼熟,想了想已经知道她是谁了,正是当初在完颜洪烈王府中,被自己一戟挑飞的梅超风。

杨易已经知道这是什么场景了,应该是欧阳克驱蛇围攻梅超风的时候,眼看梅超风就要不敌时,黄药师一曲箫声将欧阳克吓跑,救了梅超风一命。这一个场景,杨易前世看书的时候,印象极为深刻,因此咋一见就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是欧阳克已经被自己斩了一条臂膀,怎么还有胆子在中原逗留?

他当初在金国的都城,二次杀进王府的时候,完颜洪烈与杨康已经不在,便是欧阳克、灵智上人等人也皆尽无影无踪,本来想将他们一举杀掉的杨易只能暂时放他们一马,没想到这欧阳克竟然跑到了南方活动,胆子倒是不小。

可惜看现在这种情况,欧阳克早已经不知跑到了哪里去了,想要杀他倒是不太好找,现在倒要先看看这黄药师要怎么处理梅超风。

过了一会儿,箫声停歇,梅超风站起身来,脸面朝树望空拜谢,树上却是没有一点声息。梅超风连连说道:“不知是哪位前辈出手相救,梅超风感激不尽!”一连说了多次,都无人应答。

杨易在旁边看的清清楚楚,此时的黄药师已经站到了梅超风的身后,但梅超风却一无所觉。梅超风威震江湖数十年,一身功夫少有人及,如今眼瞎,但是以耳代目,听觉比之与眼睛好的时候更加灵敏,但黄药师站在他身后,她却觉察不出,由此可以看出黄药师的轻功之高明。

杨易也是摇头赞叹,对黄药师的轻功极为赞赏,他本就是轻身功夫的大行家,一身轻身功夫还从没有遇到敌手,如今见了黄药师如此功夫,心中赞叹之时,好胜心也冒了出来,“黄药师轻功虽然高明,但我的轻功也不差,倒要跟他比上一比!”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杨易提气轻身,身子如同气球一般慢慢的飘向黄药师的身后,缓缓停住,似乎悬空站立,双脚如同不沾地一般,以黄药师之能,竟然没有察觉出来,就如梅超风没有觉察出他站在身后一般。

第二十一章穆念慈

梅超风在前面走,黄药师在后面跟随,杨易又在黄药师身后尾行,三人在夜里行走俱都是无声无息,若是被普通人看到,绝对会被当成鬼怪一般的东西而吓个半死。

三人中,梅超风察觉不到任何异常,倒也正常,黄药师因为轻功高明而梅超风眼睛又瞎了,他不让梅超风听到自己的声息,却也不是太难。其中只有杨易最为吃力,在此荒山野林之中,本就安静异常,而黄药师又是天底下顶儿尖的高手,若想跟随在他身后而不被他察觉,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只是跟了一会儿,杨易就有点受不了了,他必须呼吸轻柔舒缓到极致,并且控制心脏达到最为缓慢的跳动,同时提气轻身,使身子与周遭空气完美结合,利用身边轻微的气流使双脚微微登向地面,借着这股子轻微力道轻轻向前飘动,这样才能不惊动身前的黄药师。

但是习武之人灵觉远胜常人,就算是听不到身后的动静,但心灵方面却会有警示,时间一长决计不能瞒过黄药师。跟了一会儿,眼看明月皎洁,前面两人背着月光前行,在明月之下,影子拉的好长。杨易当即呆立不动,不在两人后面跟随,若是再在黄药师身后,必然会把他发现,毕竟他不是梅超风一样的瞎子,若是凭空多出来一个人影,便是一个平常人也会发觉出异常,何况黄药师。

杨易呆立一会儿,眼见梅超风、黄药师两人渐渐走远,方才回转身子将黄马牵了出来,沿着面前的小道向前走去。小道尽头乃是一个小庙,破败不堪,杨易将黄马拴在庙门前,仔细打量了一番,却是一个土地庙,庙中隐隐有呼吸声传来。

推开庙门后,月光倾泻进里面,月光之下,一个女子正五花大绑的躺在地上,嘴里也被塞上了东西,看到杨易推门,身子扭动不休,口中“呜呜”作声。杨易叹息了一声,拔剑将女子身上的绳索割断,他在月光下瞧的分明,这个女子正是穆念慈。

穆念慈却没有杨易的眼力,并没有看清楚眼前之人是谁。解开绳索后,来向杨易叩谢道:“多谢少侠救命之恩,小女子感谢不尽!”杨易叹道:“穆姑娘,我们又见面了!”

穆念慈“啊”了一声,身子差点摔倒,“你是杨天王?”

杨易在庙里找了一个地方坐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