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武侠世界自由行 >

第128章

武侠世界自由行-第128章

小说: 武侠世界自由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面黄二哥与过客之间的争吵声依旧响亮,“你奶奶,我要不是今天当差,非得让你知道黄二爷的厉害不可!”

那边不甘示弱,“你娘的,要不是老子今天着急做生意,非得打你个满脸桃花开!”

“你奶奶的,做生意了不起啊!小心老子不让你进城!”

“你娘的,你不让进城试试!”

“妈蛋,有本事晚上城内决斗场中见个输赢!”

“去就去,老子还怕你不成?”

……

……

大汉民风彪悍,以至于斯。

因为这么一耽搁,前面的杨慎行与长发道人已经走远了。杨易牵马走了一段路之后,到了一条长街之上,这条街叫做八方街,极宽大极热闹,青楼酒肆遍地开花,街边小贩多如牛毛,闹哄哄响成一片。

这条街上,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有,杨易有时候在太师府里憋得难受,便会扛着小药箱在街面上摆一个摊子,行医问诊,为人瞧病,因此对这条街道极为熟悉。在街上走了一段路,正与几个街边老熟人点头打招呼之时,迎面一个道人走了过来。

这是一个身材极高的老道人,白眉长挂,须发如银,双眼似有神似无神,混混沌沌空空荡荡,使人一眼望去,心神不自主的就陷了进去。

杨易看了他一眼。呆愣片刻之后,勉力收摄心神,儒道心法急速运转,闷哼一声,硬生生的将目光收回。

老道人轻声咦了一声,脚步前迈,手中拂尘一甩,笑道:“可是三公子?”

四周的喧闹声潮水般飞速远去,街边的摊贩、摊贩旁边的青楼、青楼旁边的赌场,全都在杨易视野里消失,只有眼前这个高大的老道人充斥其眼帘。

在道人突然出现在杨易眼前之后,杨易已经翻身上马,当道人发出惊讶之声之时,杨易已经抄戟在手,当道人询问“可是三公子”这句话时,黄骠马已经快速前行起来,疾冲向三丈外的老道人。

黄骠马快,只是一闪已经到了老道人的面前,但杨易手中长戟比黄骠马更要快上百倍,一戟下去,已经到了老道人的前胸。

看到杨易这雷轰电闪的一戟,面前道人更是惊讶,“噫!杨太师好手段!”手中拂尘轻轻一甩,拂尘上的一束白丝已经缠住了杨易刺来的长戟,又是一震,杨易手中长戟已经被他抽了出去,老道人笑道:“三公子如何这么大的杀气?”

“锵!”

杨易倚天长剑已经出鞘,直刺老道人的咽喉。

老道人叹道:“阿爽这丫头还说你不成器,我还担心委屈了她,不曾想杨太师一门三子,子子如龙,却是老道想差了!”

他说话的语速也不快,但这句话说完,杨易的长剑却还没有刺到他的面前。

老道人缓缓伸出右手,慢慢的在杨易快如闪电般的长剑上弹了一下,下一刻杨易长剑离手,随后杨易背后一沉,“刷”的一声传来,倚天剑被老道一弹之下,竟然飞回来剑鞘之内。

随后杨易腿边一凉,再一看,被夺走的长戟不知什么时候也已经挂在了得胜钩上。

眼前景物飞速变幻,街边喧闹声一如初始,刚才正给杨易打招呼的几个人继续给杨易挥手致意,似乎刚才只是一场梦境。

杨易浑身冷汗直冒。

“此人是谁?”

第七十六章太虚门主

长街之上,杨易催马缓行,脑子里疯狂转动,“这个老道人是谁?如此手段,比长发道人可要厉害多了!就是不知与自家老爹相比如何?”

如今天下间有十大宗师高手,大汉独占五成,在这十大宗师高手之中,儒道释魔每家都有一个代表人物,其中儒门高手尤其多。

其中又有三个无上大宗师,一个是儒门杨慎行,一个是魔门萧天动,另一个便是道门李真阳。

如长发道人之流,虽然也算得上是武道宗师,但距离大宗师的境地还差了十万八千里,更不要说与杨慎行这种无上大宗师之间的差距。

但即便这样,长发道人也已经是世间了不起的武学高手,遍数天下,也就二三十人能胜得过他。

这武学之道越往高处,越是艰难,即便如今武道昌盛,能达到武学大宗师地步的人也还是少之又少,三十多个国家里的武学好手,加起来也就那么十来个人,而能被称为无上大宗师的绝世高手,古往今来上万年的时间里,有记载的也就那么十多个。

但不知为何,如今大汉却是一下子出现了三个无上武学大宗师,这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叹。

杨易如今眼光已经与往常大为不同,一身功力也已经超越凡俗,不在普通武道宗师之下,坐在马上微微想了一下,结合刚才那个老道说的几句话,他对老道人的身份已经有了几分猜测。

天下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自己如此戏耍之人,恐怕除了十大宗师之外,盖无旁人。

功力高绝到如此地步,且还是与秦爽有关的道门子弟,此人定是太虚道门中人,而他亲切称呼秦爽如此亲切,应当是秦爽的授业恩师,太虚掌门李真阳无疑。

除了李真阳之外,杨易实在是不知道还能有谁有如此了得的本领,将自己玩弄于股掌之间。

回过神来时,已经到了太师府门前。

守门的几个门子到了杨易面前,将马缰接过,牵到一边,另一个门子对杨易道:“少爷,老爷说家里来了一个客人,要你去客厅拜见一下。”

“嗯?来人是谁?”

天下间能让杨慎行命杨易特意拜见之人可谓不。

门子见杨易询问,回答道:“是一个老道人!他还没有进府,刚刚到门口,老爷便从府里迎了出来,那老道瞧模样还很吃惊,说老爷越发的深不可测了,后被老爷请进来客厅里。”

杨易心中一动,“吓唬了我一下,这就找到家里来啦?”有心见识此人到底是谁,杨易大步前行,几个呼吸间已经到了待客厅前。

杨慎行的声音从客厅里传来:“易儿,过来见一下李真人!”

杨易迈步进门,见大厅内杨慎行正与一个道人相对品茶,这道人白眉长垂,须发如银,正是在长街之上戏耍自己之人。

未婚妻秦爽正乖巧的给两位长者奉茶。

老道士见杨易迈步进门,行走间龙行虎步气势非凡,对身边的杨慎行笑道:“杨兄生的好儿子啊!”

杨慎行笑道:“道兄过奖了,犬子无方,倒是让道兄见笑了。”

老道士摇头道:“如此龙子,何来见笑?”

他叹道:“爽儿在山上之时,说的最多的就是你这幼子之事,十年期满之后,她要下山回府,我曾多次劝阻,奈何她一心想要见未婚未,老道无法,只得由她。只是爽儿乃是我关门弟子,资质之佳百年难逢,老道实在是有点担心遇人不淑,可惜了她大好青春,心中挂念之下,终于还是下山来,看一下我这小徒儿。”

杨慎行笑道:“顺便还可以看一下我这个幼子到底是如何个不成器。”

两人对视一眼,都是大笑。

秦爽脸色发红,少有的显现出娇羞之色。

杨慎行对杨易道:“这是太虚门李真阳道长,爽儿的师父,你在路上应该见了他一面,现在正式见一下罢。”

杨易走到两人身前,冲老道人行礼道:“小子杨易,拜见道长!”

李真阳袍袖轻拂,笑道:“小家伙何必多礼?刚才你挥戟拔剑的劲头哪去了?”

杨易被他袍袖一挥便没有拜下去,闻言道:“我还以为道长对我不利,不得已只好先行出手以求自保。”

李真阳对杨慎行笑道:“惭愧,惭愧!我在闹市咋一见他,一时手痒便想试探一下这个孩子的底细,他的底细我倒是试探了出来,但杨兄在旁边看热闹,却把老道的底细也全都看清楚了,啊哈哈哈……”

杨慎行微笑举盏,“来,道兄,先尝一下爽儿的茶艺如何!”

李真阳将茶盏中的茶水咽了一口,叹气道:“杨兄,是我多心了!这碗茶里情思涌动,喜上眉梢,怀春少女之情,无需细品也能感觉得到,看来这丫头对你这幼子是死心塌地的喜欢上啦!老道倒是有点多此一举。”

杨慎行笑道:“师父关心徒弟,又有什么不对?道兄来的正好,如今四方宵小蠢蠢欲动,有些事情我想与道兄商议一下。”

李真阳讶道:“哦?难道又有谁敢在京都附近触犯太师虎威?”

杨慎行笑道:“今日上午我这孩儿差点被人掳走,几乎成了惊弓之鸟,不然也不会见到道兄之后,直接拔剑相向,不给道兄说话的机会。”

旁边的秦爽听了之后,“啊”的一声,差点将茶盏打翻,见众人都看向自己,不由大羞,跺了身边的杨易一脚之后,跑到了屏风后面,不敢露头。

李真阳动容道:“还有此事?何人如此大胆?是北方那几个老不死的么?”

杨慎行道:“此事后面迷雾重重,似乎是北方几人所为,又似乎另有推手在其中,我虽然已经擒住了捉拿我儿的武道高手,但他记忆似乎有点不全,被人暗中做了手脚,至于到底是谁来派遣他与我为难,现在还一时说不准。”

李真阳沉吟道:“难道北方真的又有异动?死了那么多人,还不安分?”

杨慎行起身道:“道兄,随我去书房一叙。”

李真阳也站起身来,道:“正有此意!”

往书房走的时候,李真阳不住称奇,对杨慎行道:“杨兄,你这孩子年虽不大,但目光幽深,心如古井,气度尤其不凡。不过最令老道不解的是,怎么小小年纪还一身龙气,举动之间,俨然帝尊当面,当真古怪!”

杨慎行道:“龙气不龙气,只有天知道!”

李真阳笑道:“说的也是,此事倒也做不得真。”

见两人都走出客厅之后,秦爽方才跑到杨易身边,“三哥,这是怎么回事?爹爹刚才怎么说有人想要掳走你?”

杨易笑道:“幸亏爹爹出手,不然恐怕我将会被人抓到北方苦寒之地,饱受折磨了。万一再被配上几个北方的野人婆娘,我可就真的生不如死了,哈哈哈。”

秦爽急道:“你还有心思说笑?以后不准单独外出,若真有事情,也得带我一起去!”

杨易笑道:“好啦,好啦,没事了!”

到得晚上,杨慎行大宴李真阳,云雾仙子的徒弟云裳也前来拜见,于大厅之内献了一曲新近排演的歌舞,以作饮酒之乐。

杨易见此女身姿美妙,舞曲脱俗,倒也真算得上是一代大家,比之在倚天世界的歌舞艺人强了不止一筹。

李真阳在太师府里待了三天,与杨慎行两人也不知到底商议何事,到得第三天早上,李真阳指点了秦爽一会儿武功之后,便飘然而去。任凭秦爽百般挽留,老道只是不听。

到了第四天,杨慎行把杨易叫到书房,取出三封信,“易儿,你今天收拾一下,明天出趟远门,替我给几位老朋友送上几封信。”

第七十七章玲珑玉牌

大汉十九州,其中中州为帝都所在,人杰地灵,乃是天下豪杰汇集之所,高手猛人不计其数,是当之无愧的天下之中。

而紧挨着中州的便是密州。

密州乃是水陆要地,大汉最大的运河大兴河便经由密州,每天都有海量的商船将全国各地的物资特产汇集到密州,然后又由密州转运到中州各地,但绝大部分物质都被送到了京都,因此这密州可谓京师咽喉,兵家要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水陆集散之地,自然繁华非常。各地商贾云集,青楼酒肆沿着运河两岸遍地开花。蒙蒙细雨之中,大兴河两岸酒旗斜矗,河面上一艘艘楼船一字儿排开,商船、官船、私家小舟将河面挤得无有插足之地。

杨易在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