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之钢铁基地-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敌人必须有完全的准备,吕梁也不知道原世界的那次战争会在什么时候爆发,华国的出现改变了太多原有的轨迹。德国因为华国的支援变得更强,英国因为远征舰队的失败变得有些虚弱,但是美国人因为华国的挑战加入军备竞赛。战争或许会提前,也可能会延后,不可预料,吕梁能做的只有尽快的完成战争准备。
失望而归的提尔皮茨和小毛奇登上护航舰队,他们将跨越大洋、回到德国,两人相信,即使没有与华国结盟,变幻的局势也会将华国推到德国一边。对此他们并不担心,唯一困扰他们的,还是资源短缺问题,回去后或需要修改作战计划,将罗马尼亚列为重点攻击目标。另外里海沿岸的巴库油田是世界上产方量最高的油田,也可以从那里获得石油补充。(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四章 科威特到手
湛江军港码头,海军装备部部长苏振一脸不舍的看着舰队远去,旁边湛江造船厂厂长陈清拍拍他的肩膀,有些得意,又有些尴尬。得意是因为四艘战列舰中的两艘是在湛江造船厂建造,三万吨级的战舰,也是造船厂的第一次,能顺利造出来,说明造船厂的技术积累、工人水平都达到相当的层次。尴尬,当然是因为骗了苏振。
苏振猛地回过头来,揪住陈清的衣领:“把我骗得这么惨,你得补偿我!”
“苏部长,是我对不起你,不过那四艘战列舰的建造属于绝对机密,真的不能说!不过苏部长你想想,我们既然能为德国生产四艘战列舰,也能为自己的海军建造更先进的战舰。不是不造、时候未到,苏部长安心的等着吧。”
放过陈清并不代表原谅他,那可是四艘超级战列舰啊,八门十五英寸主炮,如果全部加入华国海军,将使华国海军五岳舰数量领先英国。现在呢,只能临时去一个华文名字,穿过大洋抵达德国后就将成为德国海军的主力舰!
建造时被命名为g级战列舰的四艘战舰,驶出船台后没有经过海试,直接前往德国汉堡港,途中进行一系列的性能测试,找出问题后再在德国造船厂进行改装。战舰问世后自然对外公开,更名为“挑战级”战列舰,四艘分别为“挑战号”、“勇猛号”、“黎明号”、“大战号”。(即将转交给德国,所以随便取名字)
公布了四艘挑战级战列舰下水、并将进行护航/访问任务后,大批记者蜂拥前往护航舰队的出发地——广州港,想尽一切办法靠近四艘战列舰,试图拍下最清晰的图片。在严密的封锁下,记者、间谍都只能在一千多米外拍摄图片,不过,这些模糊的图片足以说明问题,各国技术专家们可以根据战舰的外形、主炮的大小等推测这艘战列舰的性能数据。
推测后得出的结果非常令人失望,华国造船工业在五岳级战列舰后再次证明自己的实力,一次开工四艘三万吨级的战列舰,即使英国人也要咬紧牙关。再次将华国工业实力的评估提高等级后,情报部门将推测出的性能数据交给军方,压力山大的军方则将其转交给造船厂,询问是否能够建造出同样水平或者超出挑战级战列舰的战舰。
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不合格,战舰就生产不出来,更别说类似战舰所需要的动力系统、装甲、主炮等都需要技术专家们攻克。
各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华国护航舰队张扬的驶向欧洲,本想给护航舰队找些麻烦的英国人,在舰队出发前一个星期却得到华国外交照会,如果英法为护航舰队提供沿途补给港口,华国将卖给两国的军火数量提高一倍。
英法虽然眼馋那些优秀武器,但更喜欢制造那些武器需要的技术,比如英国人提出的条件就是华国向英国提供飞机发动机技术、坦克发动机技术、五岳级战列舰发动机和主炮技术,法国人则提出要得到完整的坦克制造技术、陆军155毫米榴弹炮制造技术,华国火炮在历次战争中都体现出超越时代的水平,将敌人火力完全压制,甚至可以说是华军胜利的关键。法国人的眼光很毒,他们的条件也符合其战略需要。
这种核心技术一旦交出去,英法美等国就可以凭借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强大的制造能力,爆出比华军装备数量更多的武器。如果华国也是按部就班的攀登科技树,那吕梁绝对不可能将其交出去,不过凡事都不是绝对的,吕梁手里有更先进、压倒性的新式装备,只能北方几大工业基地建成,就会开始对军队换装。
华国同意出售的回复让人惊讶,不过再看看华国提出的条件就释然了。代表华国与英国谈判的华国外交官梁敦彦提出英国退出在波斯湾北部伊拉克,其势力范围由华国接手。英国人当然不会答应,伊拉克战略位置重要,关系到英国人的全球布局,关系到印度的安全,关系到阻拦俄罗斯人向南扩张,甚至关系到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伊拉克在这个时候名义上还属于奥斯曼帝国,不过早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奥斯曼,对英法在中东土地上的切割毫无办法,阿拉伯半岛南部地区大多沦为英法的保护国或宗主国,这也是为什么奥斯曼帝国倾向于同盟国,他想夺回巴尔干半岛、埃及、阿拉伯半岛等原本属于自己的土地。
奥斯曼帝国的野心和实力成反比,英华两国在奥斯曼帝国之外分割蛋糕。英国人严词拒绝出让伊拉克南部后,两国的谈判暂停,第二天梁敦彦提出将波斯湾西岸的科威特酋长国出让给华国、并补偿华国缅甸北部地区,英国人的反应更强烈,不是为了科威特,那个沙漠中的国家还没有那么重要。
让英国人愤怒的是缅甸,华国觊觎印度的野心昭然若揭,之前的缅甸独立战争好不容易压制下去,缅甸自由军在缅北苟延残喘。现在华国又想在缅甸做文章,难道之前支持缅甸自由军的事以为英国不知道吗?
“要不拿走科威特,要不你们的护航舰队就不要想通过苏伊士运河,也不要沿途得到任何一个港口的补给!”英国外交大臣斯特朗决定赌一把,不过心里紧张得很,英国人得到那些技术的愿望,要超过华国护航和访问的愿望。
很幸运的是,华国终于妥协了,那名难缠的华国外交官梁敦彦在请示国内后同意在科威特转让协议上签字。从1907年4月1日起,科威特酋长国成为华国保护国,1899年签订的《科英协定》废除。
1907年3月28日,华国外交人员抵达科威特,经过一番交易后,与科威特埃米尔穆巴拉克…本…萨巴赫签订《科华协定》。在该协定中,华国承认科威特是一个内政独立的国家,不干涉其内政,保护期不受外界侵略,并向其提供财政援助。科威特埃米尔保证,不把国家的任何部分租给或转让给华国以外的任何国家或臣民,未经华国同意,不允许任何外国的代表驻在他的国家。
一个月后华国和奥斯曼土耳其签订《海湾协定》,规定科威特在奥斯曼政府的主权范围之内,但政府不以任何方式干涉其事物,亦不派兵到那里去,奥斯曼帝国承认科威特是在华国保护下的独立国。华国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一个装甲团的武器装备、零件再加五十架战斗机。
军火换领土的行动让美国人眼红不已,扩张欲望膨胀的美国现在只有一块小小的古巴殖民地,远东地区的菲律宾因为财团和政府之间的龌龊而出卖给华国。现在再看华国先是获得德国人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后获得菲律宾,现在又把触角伸到了中东地区,虽然都是些荒无人烟的地区,但仍旧值得羡慕啊!
在这些地区的价值体现出来之前,确实是些不毛之地,只有吕梁和基因人们知道那些地方到底有多重要。获得太平洋上的德国殖民地后,华军就开始在塞班岛(美国在美西战争后将北马里亚纳群岛卖给德国)、帕努鲁鲁、新几内亚等地修建军事工事,虽然进度缓慢,但一直没有停止。也许当空军发展到一定程度,美国人就会发现这些岛屿的重要性。
对于科威特同样如此,类似捡漏的成功让吕梁心情大好。对于华军来说,军队需要海量的石油资源来推动,目前已经出现了油料短缺的迹象,海底采矿车数量有限,开采的海底石油还不够惠州石化厂一家公司的消耗。另外在北方的东北、山东等地的油田也正在开采之中,根据估计,北方油田开采后仅能满足迅速增长的国民经济和军方三分之二的需求。所以战略石油储备已经建立起来,每年都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的石油,为了防止美国石油供应在战时断绝,必须开辟新的石油来源。
科威特就是最佳的选择,从协定签署后,华国就在组织数量庞大的开采队和工程机械,他们将乘坐五艘运输船,同部分行政人员和一个步兵团的军队,随护航舰队一起抵达科威特。
组成护航舰队的有四艘挑战级战列舰,五艘巡洋舰和七艘驱逐舰,出发前舰队舰身通体涂成白色,被称为“大白舰队”。这支舰队的威慑力不亚于当初反华同盟的远征舰队,虽然数量较少,但战斗力十足。要不是华国事先向各国发出通告,估计会引起各国的敌视。
尽管如此,护航舰队驶入南海后附近就出现了英法等国的舰只,一些英法巡洋舰紧随左右,充当外围防御,舰船上不少技术人员就近观察这四艘战列舰。
第三百三十五章 笑话
1907年4月13日,大白舰队和开往科威特的运输船只分离,大白舰队将通过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开往欧洲。由两艘护卫巡洋舰和五艘运输船组成的船队通过霍尔木兹海峡,于4月16日抵达科威特。
英国陆军情报部劳伦斯少校与科威特埃米尔萨巴赫告别后,回到自己的居所,行囊已经被手下收拾完毕。自己和手下一百五十名军官士兵,将在华国船队抵达后与其交接,然后离开此地前往加尔各答,之后转船回国。
从英国成为科威特的保护国后,劳伦斯少校就一直呆在这里,负责指挥驻军、向科威特埃米尔交接物资金钱援助,并从酋长那里收获了深厚的友谊。
只是,政府的命令不能违背,尽管劳伦斯极端反对出让科威特,尽管这里除了沙漠之外一无所有,尽管自己和手下的英国人们受够了沙漠白天的炎热和夜晚的寒冷,劳伦斯仍旧认为出让科威特是一个极其错误的决定。
谁让自己人微言轻呢?他曾多次向伦敦汇报自己的建议,但都被客气的拒绝,伦敦方面为了补偿劳伦斯,甚至让他回国后担任情报部情报一科科长。
“少校,东西都收拾好了,我们现在就可以到港口,等华人一到,咱们就可以登船离开这个鬼地方!”与劳伦斯相比,他的副官显得很兴奋,而且所有的手下都和副官同样的表情。
劳伦斯摇摇头,他无法阻止伦敦的决定,也无法阻止手下们雀跃的心情:“就这么急着回国吗?难道对这里没有一点感情?”
“感情?少校,我不理解您的意思?您对这里有感情吗?我只是受够了每天身体沾满沙子,嘴里都不被风沙放过,晚上还因为缺水无法洗澡,白天还要面对身上发出恶臭的当地酋长。上帝啊,我恨不得现在就回到老婆的床上,让她柔软的身体抚慰我受伤的心灵!”
也能理解,除了恶劣的气候,劳伦斯等人在这里根本没有事做,一年之中没有几艘英国船只靠岸,每次见到英国同胞,这些手下就像见到了老娘一样开心。这里的食物糟糕至极,酋长曾今安排过一次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