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演讲谋略与技巧 >

第2章

演讲谋略与技巧-第2章

小说: 演讲谋略与技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形式美的第二个方面即形式诸因素组合的美,其中包括对称与均衡、调
合与对比,以及节奏韵律的多样统一。

将此移植于演讲形式的因素中来,即是指周围环境、气氛、情调、听众
情绪及演讲者表情达意、声音抑扬顿挫、体态、声音的高度和谐,以一种流
动的质感达成多样的统一而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享受。

四、五花八门的演讲方式

演讲属于艺术范畴,同许多具有非定义性概念的事物一样,其分类标准
也难以统一。在演讲界迄今尚未找到一种较为公认的模式,而且从发展的眼
光看,也没有这种必要。

若以演讲的风格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激情式、喜剧式、陈述式等多种
形式。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演讲往往充满激情,富有挑动性;而以
诚感人的陈述式演讲在赈灾演讲中或许更能打动听众的心。

若按演讲场所进行分类,则存在街头演讲、集会演讲、课堂演讲、法庭
演讲等多种情况。街头演讲必须抓住焦点问题来吸引听众,注重“煽动性”;
而法庭演讲则要求证据确凿、层次分明、逻辑严密。

按演讲内容进行分类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分类方法,其意义在于演讲时可
较好地做到形式和内容的协调、统一。一般可将其分为政治类演讲、管理类
演讲、学术类演讲、经济类演讲、法律类演讲、宗教类演讲等多种形式。我
们下面来看一下邱吉尔出任英国首相发表的首次施政演讲,其鲜明的政治倾
向、富于鼓动性的演讲风格,堪称政治类演讲的经典之作。

。。我要向下院说:“我没有什么可以奉献的,有的只是热血、辛劳、
眼泪和汗水。”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场极为痛苦的、严峻的考验。在我们面前,有许
多许多漫长的斗争和苦难的岁月。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要说:


“我们的政策就是要用我们全部的能力、用上帝所给予我们的全部的力量,
在海上、陆地和空中进行战争,同一个在人类黑暗悲惨的罪恶史上所从未有
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这就是我们的政策。”你们问:“我们的目
标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赢得胜
利;无论多么可怕,也要赢得胜利。”。。此时此刻,我觉得我有权利要求
大家支持,我要说:“来吧,让我们同心协力一道前进!”

又如朱光潜先生在《谈作文》的演讲中有这样一段,可以作为学术类演
讲的一种范本。朱先生用通俗朴素的语言,道出了做人、作文方面意味深长
的道理。学术类演讲要求语言准确而不晦涩,逻辑性强但又不给人故作高深
之感,实在不是一件易事。

写作如下棋,一种基本的训练是最紧要的,我们必须做到有话必说,无
话不说,说须心口如一的地步,也有人写出来的东西,与他人的思想感情并
不完全一致。这假如不是他人的表现能力不够,就一定是在存心说谎,若写
作能力不够,尚可补救,只消不断地练习必有成功之一日。但若有心说谎,
却是非常危险的!(风阁1996:2—3)

经济类演讲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经济类演讲一定要以诚信为本,
否则,即使你吹得天花乱坠,其结果仍然是一无所获。但诚信并不意味着低
三下四,必要的自信蕴含于不卑不亢的演讲之中,刚柔相济才能博得最终的
认同。原香港招商局的袁庚先生率团访问某国的答谢演讲中曾有过这样一段
精彩之作,使颇带几分偏见的某财团改变了主意,主动与之洽谈。他说: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国早在1000 多年前,就将四大发明——
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的生产技术,无条件地贡献给了人类,而他
们的后代子孙从未埋怨过他们不要专利是愚蠢的;相反,却盛赞祖先为推进
世界科学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现在中国与各国的经济合作屯并不要求
各国无条件让出专利,只要价格合理,我们一个钱不少给。。(风阁1996:
6—7) 

事实上,演讲的分类并无特别的意义,我们之所以提出来加以讨论,是
为了便于我们较好地把握各种类型演讲的特点,分门别类地加以研究和学
习。

五、“功夫在诗外”

宋代大诗人陆游写诗的深切体会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
并不是指可以忽视写诗的技巧。“诗”是一个人的人生阅历、知识学问以及
精神境界的结晶,后者是前者的根基、源头。若离开了这个根基与源头只追
求写诗的技巧,就是舍本逐未。

从这个意义上讲演讲与作诗即有着相同之处。

杨炳乾先生认为:“演说学是各科学之结晶,文化发达后最高之艺术。”
他强调的是,演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一种高级的说话。他还按照演说


与科学以及与艺术的关系,将其分为直接与间接两种。所谓直接关系,是指
演讲者必须具备的科学和艺术,其与演说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所谓间接关
系,是指即使表面上关系不大,但它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与修养,是演
说者必须了解、熟悉的科学和艺术。可见“演说之事体,罗括人生知识之全
部”。杨先生的这些论断,的确是颇有见地的。

与杨先生的意见相近,笔者也认为演讲这门神奇的综合性说话艺术,是
人世间多种知识学问的综合和结晶。在此,由于不能把演说中能起作用的所
有知识学问一一列出,因此,我们只将与演说关系最直接的若干类科学和艺
术举出,以供参考: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精神现象的学问。演说者若要让公众了解、
信服自己的主张,就必须要先掌握公众的心理。而且,心理学也有助于演说
者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加强自我,以便妥善处理自我与公众的精神关系。
其实许多演说的原理和原则,都是依据了心理学而产生的,由此可见,心理
学是演说所必不可少的学问。
2。社会学。对于向社会公众发表意见的演说,公众所密切关注的,大多
数是政治事件和社会问题。因此演说的事体,无不与社会、政治直接或间接
相关。因此,演说者应该熟悉国家、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知识。并且要有
超前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否则,他的演说便没有吸引力,更不能给人以启迪。
所以,政治、经济、法律、外交、公共关系等社会科学,都应视为演说者的
必修课。
3。哲学。哲学,被称为思想的归宿,原理的原理。一旦有了哲学根基,
对人世百态、万事万物就能高屋建瓴、洞若观火;若无哲学根基,则容易目
光短浅、见解偏颇,因而看不清事物的本质。所以判断一个演说有无价值的
标准,主要是视其思想有无价值。有哲学的根基,才会有成熟深刻的思想。
有成熟深刻的思想,才会有宏伟灿烂的言辞。由此可见,哲学之于演说,就
如灵魂之于肉体一样重要,若想成为演说家,则必须先当思想家。
4。逻辑学。逻辑学,是研究思维与语言法则的科学。如果演说者思维混
乱、语言暧昧、论证错漏百出,即使他在演讲时口若悬河,声情并茂,听者
仍不能准确地理解其意,甚至使他们对演说本身产生怀疑和反感,那么这样
的演讲又如何能使听者信服呢?所以演说也要求思维清晰有条理,语言准
确,合乎法度。
5。文学。文学与演说,关系极为密切。由于演说与一般的唠家常、聊天
根本不同,它是有目的、有准备、有组织、有条理的讲话。因此,无论是有
经验或是无经验的演说者,在登台前,都必须准备好演说稿。演说稿是演说
能否成功的前提,就如一出戏的剧本那样重要。没有好的剧本,就不会有好
的演出。那么没有好的演说稿,也就不会有好的演说。或许炉火纯青、精于
此道的演讲家并不需要把演说词写成文字只需打个腹稿即可出口成章。然
而,腹稿也是“稿”,只不过以心代笔罢了。可见演说就如同写文章,而凡
是写文章都离不开文学知识,更离不开文学的立意、选材、谋篇布局、起承
转合、语法修辞以及突出强调等技巧。好的演说应显得完整、得体、和谐、
井然有序、详略得当,并且能给听众以美的享受。而要做到这点,首先必须
有“落笔成文”的本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马克·吐温、林肯以及邱
吉尔等善演说者,几乎都擅长写文章,英国前首相邱吉尔还得过诺贝尔文学
奖呢。毫无疑问,在人类历史上对文学一窍不通的人是绝对不会成为出色的

演讲者的。

6。朗诵艺术。演说并不是朗诵,因为如果演说者用朗诵的腔调演讲,听
者一定会感到很别扭。但是演说者却仍然需要接受朗诵训练,并且必须具有
一定的朗诵功底,这样才能保证吐字清晰,音色纯正,音域广阔,使成百上
千的人都能听得清晰明了。并且,就是天生嗓音好的人也需要接受朗诵训练。
因为,这些人在小范围内交谈或发言时,嗓音或许比较清脆,而一旦走上讲
台对着成百上千的人演说时,情况就会变得迥然不同了,即使想竭力放大音
量,他的嗓音仍很可能由清脆变得嘶哑,由于口形不对头,本来口齿清楚的
人也会出现“吞字”的现象。如果演讲者的吐字不清,那么音量再大,听众
也只能听到一片模糊的嗡嗡声。没有经过训练的人,一旦激动或紧张,就会
掌握不好语言节奏,本来说话有条不紊的人有时也会发出连珠炮、机关枪似
的声响,使观众“耳”不暇接。而且,嗓子好并不能与语言表现力、感染力
划等号。总之,嗓音天赋再好的人,若不经过一定的朗诵训练,那么他一上
台演讲,其声音和情绪就会出现反常现象,而导致演说一败涂地。因此,朗
诵艺术也是演说者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7。表演艺术。演说也不是演戏。如果一个人在演说时带给听众的是演戏
般的感觉,那么他就别想指望其演说能获得大家的信任。但是演说又需要懂
得一定的表演艺术,否则你便不能从容自然、帘洒大方地走上讲台,即使走
到台前,你也不知道怎样才能站得潇洒,站得端庄。也许你还会感到困惑,
不知道手该往哪里放,眼该往哪里看,以及该怎样配合自己的声音做表情,
打手势。甚至你的脸上还会不自觉地露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表情。于是,不仅
你的头、你的肩、你的手、你的腰、还有你的胯、你的腿、你的脚,总之,
你的全身,就会出现一些习惯性的、多余的滑稽动作。或许,你以为只要尽
力控制住自己,在台上不哭不笑,不走不动便不会出现问题了吧。其实不然,
如果这样你只会变成一具会说话的木偶。而这样的演说,也只能成为听众的
笑料。因此,熟悉表演艺术是使演讲者能在台上轻松自然地演说的必要前提。
众所周知,前苏联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与美国前总统里根演说时都风度不凡,
因为戈尔已乔夫在大学读法律时,曾接受过严格的演讲训练,包括表演方面
的训练;而里根则曾是好莱坞训练有素的正牌演员。
演讲作为一门综合性说话艺术确实是“各学科之结晶。文化发达后最高
之艺术”。因此演讲者必须从各种学科和艺术中吸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