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在异国星空下:外交官看世界 >

第16章

在异国星空下:外交官看世界-第16章

小说: 在异国星空下:外交官看世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日下午,法雷斯派人来馆告诉我:今晨他的住宅遭炮击,原定明日晚上的宴请活动取消,请我谅解。

    4月10日上午,穆斯林首领沙姆斯丁紧急约见中、美、英、法、苏使馆的代办,就黎巴嫩当局请求联合国维和部队延期和扩大治安范围,要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予以支持。我坐的车由警车开道,并有治安军队持枪保卫。美国代办未敢乘坐外交车,也未敢悬挂国旗,他乘坐了一辆运货车,由他们自己派出的海军陆战队护送。我们见面之际,美国代办向我面带苦笑地摇摇头。当时黎巴嫩的社会秩序乱得难以言状,一切外交活动基本上都停止了。

    随着爆炸声和枪炮声,每天不知有多少黎巴嫩平民和外国侨民倒在血泊之中。当时我国在黎巴嫩唯一的侨民高礼,在一天夜间下班回家的归途中,也被枪弹击中身亡,年仅30余岁。

    外交官死于战火者不计其数,就大使来看,继美国大使遇难之后,法国大使被飞弹击中丧生,伊拉克大使随着大使馆一声爆炸,和全馆馆员一起埋葬在瓦砾之中,西班牙大使夫妇正在官邸同亲朋好友共进午餐,一发炮弹在餐桌旁爆炸,顿时横尸遍地。这一幕幕悲惨的图景,即使今天想起也令人不寒而栗。

    贝鲁特大逃亡开始了!

    市民们纷纷离家出走,有亲投亲,有友投友,由于飞机场早已关闭,他们只能从东区的久尼港口乘船到塞浦路斯,再转往其他国家。有的则乘车先去叙利亚,再转到其他国家。各国大使馆、领馆的官员、记者、侨民和家属每天纷纷驱车从这两条路线撤离。黎巴嫩的报纸、电台,天天报道各国驻黎巴嫩人员撤离的情况。

    各国使、领馆撤离时,有的留下一二人看守使馆;有的雇用外籍人守门;有的索性将门上锁空屋而去。

    日本使馆撤至塞浦路斯,南斯拉大使馆的馆员全部回国,行前,这两国的代办曾问我:〃你们何时撤离?〃我说:〃现在尚无此考虑。〃他们均疑惑不解。

    在贝鲁特这个错综复杂的外交舞台上,由于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维护中黎友好关系,各党各派、各级政府官员和黎民百姓,对我们都十分友好。我们在黎巴嫩只有朋友,没有敌人。不论黎形势多么严峻、恐怖,我们都泰然处之。我国的五星红旗始终飘扬在贝鲁特上空。

    1984年7月31日,我奉命转馆。当飞机徐徐腾空,我不由自主地回首临窗眺望,想再看一眼我生活、工作了360多个日日夜夜的城市。我的视线模糊了。我仿佛看到一个孤儿被遗弃在地中海的东岸,在颤抖,在呻吟,在哭泣……

    现在黎巴嫩人民已经盼来了和平,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复兴国家。我想在不久的将来,中东名城贝鲁特,一定会像火中的凤凰一样,在地中海之滨重新起舞、翱翔。

第三部分:巴黎嫩篇 〃人体炸弹〃惊魂记

    2001年8月9日下午2时,正是营业高峰时刻,耶路撒冷西城一家比萨饼快餐店顾客盈门,熙熙攘攘,一片欢笑。就在这时,一名23岁的巴勒斯坦男子,怀揣烈性炸药,神色自若,大模大样地走了进来,他不是来就餐的,他的目的是将这里变成废墟。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刚才还充满欢声笑语的一切都结束了,餐厅里的人连同过路者血肉横飞,18人被炸死,其中包括6名儿童,伤者逾百。这是自2000年9月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发生在圣城耶路撒冷最严重的一起自杀性爆炸事件。

    这起爆炸事件一时成为震惊世界的新闻。自然勾起我对驻贝鲁特大使馆往事的回忆。当时在我大使馆附近,就发生了一起〃人体炸弹〃,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使人不寒而栗。

    贝鲁特大爆炸

    1983年7月26日,我奉命赴我国驻黎巴嫩大使馆任政务参赞。

    黎巴嫩是中东的一颗明珠,其首都贝鲁特素有东方日内瓦之称。贝鲁特不仅是中东的金融中心,也是世界各国的情报中心,各国通讯社共有45家,各类报刊达130多种,它是中东的神经中枢。各国研究中东问题的专家云集这里。对外交官来说,这里是最理想的外交舞台。可是,当时的黎巴嫩,战乱频仍,在我任职期间,战祸之烈,达到高潮。对他乡异邦的人来说,黎巴嫩之行无异于〃死亡之旅〃。

    谁料就在这时,发生了震撼世界的贝鲁特大爆炸。

    10月23日(礼拜日)早晨6时30分,我刚睁开眼睛,准备起床,突然一声巨响,犹如山崩地裂,只觉得楼房摇动,房门被巨大的气浪冲开,两扇落地大玻璃门砰然崩塌,我简直被惊呆了,只见我夫人脸色苍白,踉踉跄跄从隔壁她的寝室跑来,她以为我们使馆被炸,向我喊道:〃我们的大楼被炸了!〃

    我慌忙穿衣外出,从使馆的南侧向前望去,在滚滚浓烟中,看到离我馆约100多米远的法国驻军司令部七层大楼,在一片硝烟中坍塌。周围居民的房舍也受到严重破坏,居民们在一片哭喊声中纷纷向外奔逃。

    这次大爆炸我馆90%的门窗和玻璃被气浪摧毁,楼前楼后落满了碎石。幸好这天是礼拜日,大家起床较晚,没有人外出,无人伤亡,真是万幸。同时发生爆炸的还有美军司令部的一座四层大楼,这两次爆炸的时间相隔只有三分钟。

    我馆当务之急是清理破玻璃,先将各楼层的碎玻璃从窗口推到楼下,然后用小平车推到后门西侧的垃圾场。我们组织了10多人,整整干了一天才清除完毕。估计光玻璃一项就损失10多万元。

    事后我走访了美国使馆代办皮伍,他向我介绍说:〃23日凌晨,有两个巴勒斯坦敢死队的青年,他们分乘一辆卡车和一辆小轿车满载烈性炸药,分头驶向美军司令部和法军司令部引爆,这两座大楼顿时夷为平地,美国海军陆战队241人,法国驻军共58人,无一幸免于难。〃

    〃人体炸弹〃是巴勒斯坦人对付以色列、美国的可怕武器。由于以色列以强凌弱,强占巴勒斯坦领土,屠杀巴勒斯坦平民,阻止巴勒斯坦建国,自然激起巴勒斯坦人民的愤怒,面对以色列强大的军事力量,巴勒斯坦人民无可奈何,只能采取这种极端的做法——以生命为代价,不断向以色列发动进攻。而美国因为处处庇护以色列,支持以色列,自然也成为巴勒斯坦攻击的目标。

    巴勒斯坦人将充当〃人体炸弹〃视为无上光荣,一旦爆炸成功,便被视为英雄,其遗属会受到优厚的待遇。当然,要入选〃人体炸弹〃的名单,绝不光是自愿就可以,还要符合两个条件,即:虔信伊斯兰教;没有犯罪记录。这样就不会引起以色列安全机构的怀疑。

    例如,22岁的胡塔里经过严密审查完全符合这两个条件。正如他父亲所说,他是〃一名虔诚的穆斯林,一丝不苟地实践着伊斯兰教所有教义〃。于是,他光荣地被选为〃人体炸弹〃候补成员。1999年,他离开约旦首都安曼郊外的扎尔卡,来到西岸城市盖勒吉利耶,以寻求美好生活。

    经过严密的训练,于6月1日他秘密潜入特拉维夫一家迪斯科夜总会,制造了以色列近四年来发生的最严重的一起自杀性爆炸事件,有21名以色列人被炸死。消息传开,村民奔走相告:〃胡塔里,好样的!〃人们载歌载舞,欢庆胜利。为自己村里出了一位英雄而高兴。

    他父亲高兴地说:〃我为我儿子的壮举感到骄傲。我儿子实现了先知的愿望。他成了英雄!请说说看,一位父亲还能再要求什么呢?〃

    邻居们在树上挂起了手持炸药的胡塔里的照片,并在屋外石墙上写下了〃21个,请点一下〃的字样。他们在各自的门前搭起了心形花坛和炸弹的模型,以表示对胡塔里的怀念。

    巴勒斯坦官员说,像胡塔里这样的青年之所以渴望献身,是受到以下承诺的诱惑:在他去世后,他的家庭将会获得经济保障,他本人则会流芳百世,在天堂他会有美女相伴。他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多地杀死或伤害以色列人,希望这样做会迫使以色列撤出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

    这些爆炸事件在以色列人中制造了恐慌和绝望。事实证明,这已成为巴勒斯坦人掌握的最可怕的武器。

    〃哈马斯〃运动一位发言人兰提西说:〃即便我们达不到迫使以色列人撒出被占领土的目标,但我们给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以色列人如果不停止占领政策,就得不到稳定与安宁。人体炸弹将是以色列的未来。〃

    自1993年以来,以色列先后发生了28起自杀性炸弹爆炸事件,近190人丧生,数千人受伤。

第三部分:巴黎嫩篇 从幼儿园就开始进行教育

    巴勒斯坦的不少年轻人甘心充当〃人体炸弹〃,他们前仆后继,视死如归。〃哈马斯〃随时都有5~20名年龄在18~23岁之间的男子在等待着执行人体炸弹爆炸任务的命令。谢赫·哈桑·优素福是〃哈马斯〃运动驻西岸城市拉姆安拉的高级领导人,他说:〃我们愿意从幼儿园起就对他们进行培养,直到大学。〃

    在〃哈马斯〃开办的幼儿园里,四处可见这样的标语:〃幼儿园的孩子是明天的'圣战英烈'。〃西岸一所大学和加沙的伊斯兰大学的教室里,写着这样的标语:〃以色列有核炸弹,而我们有人体炸弹。〃

    在〃哈马斯〃开办的一所穆斯林学校里,巴勒斯坦学生艾哈迈德说:〃我将把我的身体变成炸弹,去炸那帮犹太复国主义的畜生。我将把他们炸成碎片,使他们经受未曾有过的痛苦。〃他的同学们也群情激昂,表达了不惜一切代价杀死以色列人的决心。这种用〃人体炸弹〃对付以色列目标的做法一直是巴勒斯坦极端派别的看家法宝,而随着巴以这场空前规模冲突的持续,〃人体炸弹〃更是以前所未见的密度出现在被占领土和以色列境内,其中尤以哈马斯(伊斯兰抵抗运动)和伊斯兰圣战组织制造的〃人体炸弹〃居多。

    哈马斯和圣战组织一直推崇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主张彻底消灭以色列,这对巴勒斯坦这个伊斯兰社会的许多激进民族主义者来说有着双重的吸引力,使其提倡的〃牺牲〃和〃圣战〃思想深有根基。这正是有些年轻人甘当〃人体炸弹〃的原因。

    自杀式袭击让世界震惊的同时,人们发出这样的疑问:恐怖组织到哪里去找那么多心甘情愿的人为他们卖命?其实这些〃人体炸弹〃有的是自愿献身,有的是花钱买来的。恐怖组织只要出钱就可以把他们买到手!

    在〃人体炸弹〃献身后,他们的家人会从恐怖组织那里拿到钱,有的可以说是天文数字。许多恐怖组织制定了价目表,任何潜在的〃人体炸弹〃都可以根据这个价目表中计算出他在炸毁一辆坦克、一辆汽车、一个咖啡亭或炸死的人数后得到〃薪水〃。

    在20世纪90年代,〃哈马斯〃和〃杰哈德〃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劝说其追随者成为〃人体炸弹〃的组织。如今许多人都有可能成为〃人体炸弹〃,原因是〃招募者〃已经把他们的影响扩展到了社会各个方面,包括幼儿园、医院甚至饭馆。

    在自杀式恐怖行动中,恐怖分子最喜欢用〃沙克希德腰带〃,这种腰带的价格不高,每一枚约100美元,携带方便,而且在世界各地都很容易买到。然而,它的威力很大,每一枚足以摧毁数十条人命。不少恐怖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