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处方-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诊疗手记
1。何必纠缠于孰是孰非
这一家来我这儿似乎并不是想解决问题,而是要请一个外人来评评理。可是,我能做何评判呢?谁都自认为有理,可谁都又被指责为“罪大恶极”。谁是谁非,不仅当事人困惑,旁观者也会越看越糊涂。幸好,家庭指导师并不需要履行法官的职责,我们要做的只是引导当事人迷途知返,重新回到幸福的轨道。
显然,这个家庭的症结在于纠缠于“孰是孰非”这个问题不放。为了立起“是你对不起我”这个论点,他们各自翻陈芝麻,晒烂谷子,上纲上线地找论据。多年来,他们就陷入了搜集论据并不断制造论据的恶性循环中。
一句“谢谢”,化解多年积怨(2)
而事实上,在一个家庭中,搞清楚谁对谁错到底有何意义?家庭是因爱这个线串起来的,这包括夫妻之爱、亲子之爱和子女之爱。谁都不会天生对谁充满了恨,谁也不会有意去伤害谁。所有的过错其实都是无意的,所有的“罪大恶极”其实都是误会。
高举“理解”的大旗,彼此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怨恨;多一些感恩,少一些指责;多往前看,少算旧账;多一些憧憬,少一些清算。一家人手牵手向前走,就能找到幸福的路。
当然,大道理谁都懂,可是真的要放下纠缠了多年的“孰是孰非”情结,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需要有一个情绪疏导的过程。要让每个人内心压抑的情绪得到充分的释放,让每个人充分表达对家人的爱与恨。
当然,有人可能会疑惑:他们迫切渴望倾诉的好像只有无穷无尽的恨,他们还有爱要表达吗?是的,一定有的,只是在频繁的争吵中,他们心中的爱被隐藏了。有谁能说妻子对丈夫酗酒的唠叨不是源于她疼惜丈夫的身体、对丈夫的爱吗?有谁能说丈夫为了生意经常酒醉而归不是源于他对妻儿的爱吗?有谁能说儿子对父亲动武不是源于他对母亲的爱吗?有谁能说父亲对儿子的咬牙切齿不是源于他对儿子无奈的爱吗?
是的,这一家三口爱恨交织,太多的恨建交在太多的爱上。平时,他们已习惯于表达恨,恨因此产生了皮格马利翁效应;现在,我们要引导他们将爱说出来,让他们充分感觉自己是会爱而且被人爱着的人。
爱,只要说出来,就会大放光彩。
2。一句“谢谢”化解多年的积怨
我请他们一家三口站起来,并各自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站好。三个人排过来又排过去,最后形成了一种态势:妈妈面对爸爸,爸爸面对妈妈和儿子之间的空隙,儿子死死地盯着爸爸。
这个排列正好反映了这个家庭的真实状况:三个人各自有自己的观点互不买账;妈妈愤怒情绪的指向是爸爸,爸爸并没有明确的情感指向,他面对的是“空白”,这表明他内心有一种绝望感,儿子对酗酒的爸爸充满仇恨。
在这个家里,妈妈自觉心结是最深的,而且是最急不可耐要表达情绪的人。所以我首先引导她表达情感。
我问她:“你想先对谁说话?”
“他!”妈妈脱口而出。她的目光一直停留在爸爸的脸上。
我让她跟着我说,我说一句,她说一句。
“老肖,谢谢你做我的爱人!”
“老肖,谢谢你做我的爱人!”
“能和你做夫妻,我感觉我幸福。”
“能和你做夫妻,我感觉——”妈妈突然停住了,她犹豫地看着我,又看看“老肖”,感觉有些为难。
我向她点点头,示意她跟着我说,并将这句话重复了一遍。
这次,她没有犹豫,很认真地说了:“能和你做夫妻,我感觉很幸福。”
老肖的脸朝这边扭了扭,露出诧异的神情。但很快,他的脸又转回去了,好像有些不以为然。
“为了让我和儿子过上好日子,我知道你一直在努力,你对我的好我都收下了,谢谢你!”
“为了让我和儿子过上好日子,我知道你一直在努力,你对我的好我都收下了,谢谢你!”
我继续说:“你不能为我做的事情,我也能理解,我也不要了!”
“你不能为我做的事情,我也能理解。”妈妈停下来,沉默着。过了好一会儿,她突然提高声音,仰起头,一字一顿地说:“我——也——不——要——了!”当她低下头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她眼中的泪。
最后,我让妈妈向老肖深深地鞠躬,道一声:“谢谢你!”妈妈将这个动作做得很慢,弯着腰好半天都没直起来。
老肖嘴部的肌肉动了动,想说什么,可最后什么也没说,他缓缓上前一步,用手臂轻轻碰了碰妻子。
妈妈微微直起腰,掩面大哭,一边哭一边说:“不要了!不要了!你和你们家对不起我的事我都不强求了,我提了这么多年,你们仍然无法让我满足。那现在就一笔勾销吧,我不要了,不计较了……”
老肖和儿子站在一旁,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儿子几次欲上前劝慰妈妈。我都用眼神制止了他。
让妈妈尽情发泄吧!这么多年来,她心中积郁了太多的心结,她无处无刻不在申诉、无时无刻不在讨说法。暂且不说别人是否理解她,至少她最亲近的丈夫和儿子是对她持拒绝态度的。越是得不到理解,越要声讨,她因此陷在这些心结里不能自拔。也许,这些心结的确有理;也许,那只是她的误会,但不管怎样,事实上的结果是,心结的绳索已紧紧地捆住了她的心。如果自己不主动解开这些绳索,她就无法拥有开阔的胸襟和平和的心态,无法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一句“谢谢”,化解多年积怨(3)
约10分钟后,妈妈终于慢慢平静下来,她重重地吐了一口气,说:“突然像放下了千斤重担。”
接下来是妈妈对儿子倾诉。仍然是我说一句,她跟着说一句。
“晓凯,谢谢你做我的儿子!”
“晓凯,谢谢你做我的儿子!”
“妈妈能为你做的都已经尽力了。不能为你做的,也没办法,请你原谅!”
“妈妈能为你做的都已经尽力了。不能为你做的,也没办法,请你原谅!”
“谢谢你为妈妈做的一切。”
我让她给儿子鞠个躬。妈妈正要弯腰,晓凯上前一步,抱住妈妈,坚决不让妈妈鞠躬。
“不,你让妈妈弯下腰去,妈妈拖累了你,只要给你鞠个躬,妈妈心里才舒坦。”妈妈哽咽着说。
晓凯拗不过妈妈。在妈妈弯下腰的一刹那,这个1。80米的男孩突然嚎啕大哭。
这是对多年来积压于心的委屈的宣泄呢,还是对自己平时不逊言行的自责,抑或是对今日母亲的诚恳态度的感动?我想,应该是兼而有之吧。
接着,我同样让老肖向妈妈、向儿子表达了情感,并鞠躬;最后,让晓凯分别向父母表达情感,并鞠躬。
当这个体验式训练做完后,三个人都泪流满面。老肖的眼睛仍然望着别处,可是脸部的肌肉却变得柔和,好像有满腹的心事。这和先前不屑、不以不然、绝望的神情具有天壤之别的。
我问老肖:“为什么会流泪?”
老肖想了想,说:“结婚这么多年来,她一直都在抱怨我、指责我,好像我永远都是欠她的,好像我从来没有做一件正确的、让她满意的事。她说‘和我做夫妻,感觉很幸福’,这话说得有些做作,因为我们的确不幸福;但她说谢谢我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她是真心实意的。我虽然并不是一个很优秀的男人,但我还是有家庭责任感的,我也一直在尽心尽力地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她的一声‘谢谢’让我觉得我为家庭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妈妈接了话:“是的,当我对他、对儿子说‘谢谢’的时候,我就突然发现我真应该谢谢他们的,他们为我做了那么多事,我为什么没有看见呢?我为什么老是纠缠于他们的问题呢?我为什么老是觉得别人对不起我呢?其实,应该感谢的人和事有很多,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吃穿不用愁,生活条件还可以,也应该算作……算作比较幸福吧。”说到“幸福”这个词,妈妈还是有点勉强,但这次,毕竟是她主动说出来的。
我说:“解决一家人的矛盾说难也难,清官都难断家务事;说简单也简单,以理解为重,以感恩为重,什么事都没了。比如说,老肖酗酒的确不好,但是他为这个家也付出了很多,他为了生意醉酒或情绪压抑发泄于酒精都是可以理解的。再说,这个缺点也不是不能改正的,妻子对他多一些积极的肯定和关怀,少一些消极的指责和抱怨,这个恼人的问题就不成为问题了;妻子唠叨也的确不好,但是这是由于她心里有太多的委屈,丈夫多和她沟通,多多体谅她,这个问题也能很好解决。”
“别人都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不必客气,不过,我觉得,一家人还是要经常说‘谢谢’的。这样,我们就会更多的看到别人的好,少挑别人的刺,多想为别人做什么,少想别人应该给自己做什么,这样,心里才会觉得得舒坦。”老肖深有感触地说。
晓凯不停地点头,说:“以前我们家里整天吵闹一片,我常常有天快塌下来的感觉,觉得这日子过得一点意思也没有。刚才,爸爸妈妈向我鞠躬说谢谢我的时候,我非常内疚,我太对不起他们了,总是惹他们生气,要说谢谢的应该是我。本来他们是铁了心要离婚的,可是为了我,他们愿意来做咨询,他们不希望我成为可怜的单亲孩子。”
老肖忙说:“傻孩子,我们倒还真谢谢你了,如果不是说为了你,我和你妈绝对不会来这儿,也许早就办手续分开了。”老肖说完,看了一眼妻子。妻子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给他们布置了两道家庭作业:
(1)夫妻俩每星期至少做一次坦诚沟通。在互相理解、互相感激的基础上的沟通能极大地拉近心与心的距离,更能促进心与心的交融。两颗心在频繁的争吵中已离得很远,现在,他们虽然已从反目的战线转到了理解的统一战线,但是如果不及时沟通的话,他们也许就会变得生分、客气,虽然没有了争吵,但却形同陌路。坦诚的沟通能让两颗心慢慢走近,重新燃起爱的火焰。
一句“谢谢”,化解多年积怨(4)
(2)不要让孩子介入夫妻矛盾。夫妻之间有了矛盾,要自己解决,不要让孩子掺和。给予配偶充分的尊重,下一代没有权利去声讨、教训父母中的任何一方;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孩子没有义务帮两个大人处理麻烦,他的任务是好好成长,不要拖住了他成长的脚步。
婚姻处方
清官难断家务事,谁都有理,谁都又无理,如果纠缠于“孰是孰非”的问题中,那就会永远得不到答案。而事实上,在因爱而建立起来的家庭关系中,又会有什么真正的深仇大恨?又会有多少真正不可宽恕的错呢?
看在“我们曾经爱过,我们现在仍然爱着”的情面上,家人之间要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怨恨;多一些感恩,少一些指责;多往好的方面想,少在“问题”上打转转,日子就会过得舒坦。
1。放下你的心结
所有的心结都来自于那些不该有的要求。家人之间,即使是夫妻之间都没有责任和义务一定为你做某些事。没有谁规定公婆必须给媳妇带孩子、必须送给媳妇金项链,也没有谁规定丈夫必须让妻儿住上好房子。如果别人给你做了这些事,你要真诚地对他说声“谢谢”;如果他们没有做这些事,那也要坦然地说:“我能理解你,那我不要了。”全心全意地收下家人为你所做的一切,坦坦然然地放下你那些非法的要求,你会发现:生活所给你的,比你想象得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