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颜氏家训-人情世故大全 >

第7章

颜氏家训-人情世故大全-第7章

小说: 颜氏家训-人情世故大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方人不兴迎接客人,见面时只是拱乎而不弯腰,送客仅仅离开座席而已;
北方人迎送客人都到门口,相见时躬身为礼,这些都是古代的遗风,我赞许
他们这种待客之礼。

【注释】

①束带:整饬衣冠,束紧衣带。表示恭敬。
②至岁:指冬至、岁首二节。
③揖:俯身为礼。
【评语】

欲语说: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与人交往,文明礼貌是人的日常行
为规范,也是社会公共道德的基本要求。有助于相互了解,增进友谊,加强
团结和协作。

三八、自称其名方便得体

昔者,王侯自称孤、寡、不谷,自兹以降。虽孔子圣师,与门人言皆称
名也。后虽有臣、仆之称,行者盖亦寡焉。江南轻重①,各有谓号②,具诸
《书议》;北人多称名者,乃古之遗风,吾善其称名焉。

【译文】


过去,王公诸侯都自称孤、寡、不谷,从那以后,纵使是孔子那样的至
圣失师,与门人谈话时也都自称名字。后来虽然有人自称臣、仆,但这样做
的人不多。江南的人不论地位高低,都各有称号,这都记载在《书仪》这种
书中。北方人自称名字,这是古人的遗风,我赞许他们自称名字的作法。

【注释】

①轻:地位低。
②重:地位高。
③号:别名。
【评语】

自称姓名,不卑不亢,与人交往,方便得体。

三九、敬重祖辈勿谈家世

言及先人,理当感幕,古者之所易,今人之所难。江南人事不获已①,
须言阀阅,必以文翰罕有面论者。北人无何②便尔话说,及相访问。如此之
事,不可加于人也。人加诸已,则当避之。名位未高,如为勋贵所逼,隐忍
方便,速报取了;勿使烦重,感辱祖父。若没③,言须及者,则敛容肃坐,
称大门中④,世父、叔父则称从兄弟门中,兄弟则称亡者子某门中,各以其
尊卑轻重为容色之节,皆变于常。若与君言,虽变于色,犹云亡祖亡伯亡叔
也。吾见名士,亦有呼其亡兄弟为兄子弟子门中者,亦未为安贴也。北土风
俗,都不行此。太山⑤羊偘,梁初入南:吾近至邺,其兄子肃访偘委曲⑥,
吾答之云:“卿从门中在梁,如此如此。”肃曰:“是我亲⑦第七亡叔。非
从也。”祖孝徵在坐,先知江南风俗,乃谓之云:“贤从弟门中,何故不解?”

【译文】

说到先人的名字,按理应当产生哀念之情,这在古人是很容易的,而今
天的人却感到困难。江南人除非事出不得已,否则,在与别人谈及家世的时
候,一定是以书信往来,很少当面谈及的。北方人无缘无故想找人聊天,就
会到家相访,那么,像当面谈及家世这样的事,就不可施加于别人。如果别
人把这样的事施加于你,你就应该设法回避。你们名声地位都不高,如果是
被权贵所逼迫而必须言及家世,你们可以隐忍敷衍一下,尽快结束谈话;不
要烦琐重复,以免有辱自家祖辈父辈。如果自己的长辈已经去世,谈话中必
须提到他们时,就要表情严肃,端正坐姿,口称“大门中”,对伯父、叔父
则称“从兄弟门中”,对已过世的兄弟,则称兄弟的儿子“某某门中”,并
且要各自依照他们的尊卑轻重,来确定自己表情上应掌握的分寸,与平时的
表情要有所不同。如果是同国君谈话提及自己过去的长辈,虽然表情上也有
所改变,但还是可以说“亡祖、亡伯、亡叔”等称谓。我看见一些名士,与
国君谈话时,也有称他的亡兄、亡弟为兄之子“某某门中”或弟之子“某某
门中”的,这是不够妥帖的。北方的风俗,就完全不是这样。泰山的羊侃,
是在梁朝初年到南方来的。我最近到邺城,他侄儿羊肃来访我,问及羊侃的
具体情况,我一答到:“您从门中在梁朝时,具体情况是这样的。。”羊肃
说:“他是我的亲第七亡叔,不是从。”祖孝徵当时也在坐,他早就知道江
南的风俗,就对羊肃说:“就是指贤从弟门中,您怎么不了解?”

【注解】

①不获已:犹不得己,没有办法。阀阅:本作代阅。指家世。

②无何:犹言无故。
③没:去世。
④大门中:对别人称自己已故的祖父和父亲。以下所言“门中”,都是
称家族中的死者。
⑤太山:即泰山。
⑥委曲,事情的始未经过。
⑦亲:汉魏至隋,习惯于亲戚称谓之上加“亲”字,以示其为直系的或
最亲近的亲戚关系。
【评语】

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祖先的伟绩并不是自己的荣耀,父辈的低微,也
不是自己的羞耻。人生活在今天,希望就在明天,岂能在昨天的光环或阴影
中徘徊不前?振作起来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零做起,去迎接明天
的太阳。

四○、称呼得当于理为胜

古人皆呼伯父叔父,而今世多单呼伯叔。

从父①兄弟姊妹已孤,而对其前,呼其母为伯叔母,此不可避者也。兄
弟之子已孤,与他人言,对孤者前,呼为兄子弟子,颇为不忍;北土人多呼
为姪。按:《尔雅》、《丧服经》、《左传》,姪虽名通男女,并是对姑之
称,晋世已来,始呼叔姪;今呼为姪于理为胜也。

【译文】

古代人都称呼伯父、叔父,而现在多只单称伯、叔。叔伯兄弟、姊妹死
去父亲后,在他们面前,称他们的母亲为伯母、叔母,这是无法回避的。兄
弟的儿子死了父亲,你与别人谈话时,当了他们的面,称他们为兄之子或弟
之子,颇不忍心;北方大多数称他们为侄。按:在《尔雅》、《丧服经》、
《左传》诸书中,侄这个称呼虽然男女都可用,但都是对姑而言。晋代以来,
才开始称叔侄。现在统称为侄,从道理上说是恰当的。

【注释】

①从父:伯父叔父的通称。
【评语】

若要人敬你,你先要敬人。与人交往,称呼要寻当,即使对晚辈也不例
外,这既是一种礼貌行为,也是与人交往的基本要求,须时时注意。

四一、为人坦诚不事虚伪

别易会难,古人所重;江南饯送,下泣言离。有王子侯①,梁武帝弟,
出为东郡,与武帝别。帝曰:“我年已老,与汝分张②,甚以恻怆。”数行
泪下。侯遂密云③,赧然而出。坐此被责,飘舟渚,一百许日,卒不得去。
北间风俗,不屑此事,歧路言离,欢笑分首④。然人性自有少涕泪者,肠虽
欲绝,目犹烂然;如此之人,不可强责。

【译文】

分别时容易,再见面就困难了,所以,古人对离别很重视。江南在为人
饯行时,谈到分离就掉眼泪。有一位王子侯,是梁武帝的弟弟,将到东边的


郡去任职,前来与帝告别。武帝对他说:“我年纪已经老了,与你分别,真
感到伤心。”说完流下几行眼泪。王子侯装出悲伤的样子,却挤不出眼泪,
只好含羞而去。他因这件事被指责,在江边飘荡了一百多天,最终还是不能
离开。北方的风俗,就不看重这种事,在岔路口谈起别离,都是欢笑着分手。
当然,本来就有一些天性很少流泪的人,即使痛断肝肠,眼睛仍是闪闪发光;
像这样的人,就不可勉强去责备他。

【注释】

①王子侯:皇室所封列侯。《汉书》有王子侯表。
②分张:分别的意思。
③密云:无泪,指故作悲凄之态而不掉泪。
④分首:即分手。首,手同音通用。
【评语】

自古伤心多别离。“执手相看泪眼”固然感人,但欢笑分手亦不失多情,
“壮士一去不复还”则更显出几份豪迈。

四二、粉饰名称内外有别

凡亲属名称,皆须粉墨,不可滥也。无风教①者,其父已孤,呼外祖父
母原祖父母同,吏人为其不喜闻也。虽质于面,皆当加外以别之,父母之世
叔父②,皆当加其次第以别之;父母之世叔母,皆当加其姓以别之;父母之
群从③世叔父母及从祖父母,皆当加其爵位若姓以别之。河北士人,皆呼外
祖父母为家公家母④,江南田里间亦言之。以家代外,非吾所识。

【译文】

凡是亲属的名称,都应该有所粉饰,不可滥用。没有教养的人,在祖父
祖母去世后,对外祖父外祖母的称呼与祖父祖母一个样,教人听了不顺耳。
虽是当了外公外婆的面,在称呼上都应加“外”字以示区别;父母亲的伯父、
叔父,都应当在称呼前加上排行顺序以示区别;父母亲的伯母、叔母,都应
当在称呼前加上他们的姓以示区别;父母亲的子侄辈的伯父、叔父、伯母、
叔母以及他们的从祖父母,都应当在称呼前加上他们的爵位和姓以示区别。
河北的男子,都称外祖父、外祖母为家公、家母;江南的乡间也是这样称呼。
用“家”字代替了“外”字,这我就不明白了。

【注释】

①风教:教化。
②世叔父:世父和叔父。世父,指伯父。
③群从:指诸子侄辈。
④家公家母:母之父母为家公家母。
【评语】

虽是内外有别,但何必墨守成规?忽略内外区别,不正可以营造一种亲
切的氛围?何乐而不为?

四三、同宗同族何故不识

凡宗亲世数,有从父①,有从祖②,有族祖③。江南风俗,自兹已往,
高秩④者,通呼为尊,同昭穆⑤者,虽百世犹称兄弟;若对他人称之,皆云


族人。河北士人,虽三二十世,犹呼为从伯从叔。梁武帝尝问一中土人曰:
“卿北人,何故不知有族?”答云:“骨肉易疏,不忍言族耳。”当时虽为
敏对,于礼未通。

【译文】

宗族亲属的世系辈数,有从父,有从祖,有族祖。江南的风俗,从比以
往,对官职高的,通称为尊,同辈份相同的,虽然隔了一百代,仍然称为兄
弟;如果对外人介绍,则都称作族人。河北地区的男子,虽然已隔二三十代,
仍然称从伯从叔的。梁武帝曾经问一位中原人说:“你是北方人,为什么不
知道有‘族’这种称呼呢?”他回答说:“骨肉的关系容易疏远,所以我不
忍心用‘族’来称呼。”这在当时虽然是一种机敏的回答,但从道理上却是
讲不通的。

【注释】

①从父:伯父、叔父统称从父。
②从祖:父亲的堂伯叔。
③族祖:祖父的堂伯叔。
④秩:官吏的俸禄。引申指官吏的职位或品级。
⑤昭穆;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后亦泛指家族的辈份。
⑥中土:中原,汉以后以今河南一带为中土。
【评语】

家族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任何忽视家族存在的行为都会被
视为异端。然而,三百年前是一家,又有什么现实意义?宗法制只不过是维
护封建统治的一种有效手段。

四四、表亲称谓有章可循

吾尝问周弘让曰:“父母中外①姊妹,何以称之?”周曰:“亦呼为丈
人②。”自古未见丈人之称施于妇人也。吾亲表所行,若父属者,为某姓姑;
母属者,为某姓姨。中外丈人之妇,猥俗呼为丈母③,士大夫谓之王母、谢

④母云。
而《陆机集》有《与长沙顾母书》,乃其从叔母也,今所不行。齐朝士
子,皆呼祖仆射⑤为祖公,全不嫌有所涉也,乃有对面以相戏者。

【译文】

我曾经问周弘让说:“父母亲中的表姊妹,如何称呼?”周弘让回答说:
“也把他们称作丈人。”自古以来没有见过把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