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感谢折磨你的事儿 >

第29章

感谢折磨你的事儿-第29章

小说: 感谢折磨你的事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烟瘾的人都知道,越是没有烟,想抽的欲望就越大。无可奈何之下,盖蒂脱下睡衣,穿好了出门的衣服,在伸手去拿雨衣的时候,他突然停住了。他问自己:我这是在干什么?为了一包烟竟要在三更半夜离开旅馆,冒着大雨走过几条街,难道这一切仅仅是为了得到一支烟?
真是一件荒唐的事情!想到这儿,盖蒂马上下定决心,把那个空烟盒揉成一团扔进了纸篓,脱下衣服换上睡衣回到了床上,带着一种解脱甚至是胜利的感觉,几分钟就进入了梦乡。从此以后,保罗?盖蒂再也没有抽过香烟。
每个人都有一些坏习惯,能否改正也就是卓越和平庸之间的分界线。改变坏习惯的关键,便在于有意识地与潜意识沟通交流,如果再对它进行必要的校正,坏习惯就可以被新的习惯取代了。研究发现,人为地给自己设定一个结果,意识就会对坏习惯产生警觉,这样有助于你跳出某些习以为常的习惯。
改掉坏习惯需要充分发挥目标的积极力量。无数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那些坚持为自己设定目标的人,比那些从不设定目标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有效设定目标的能力将有助于我们改掉习惯,而制订计划则将进一步提高我们改变习惯的成功率。调查发现,善于制订计划的人的成功概率是从来不制订计划的人的3。5倍。
成功不是偶然的结果,它更依赖持续的、有目的的行动,依赖于他们把有助于成功所必需的好习惯坚持下来。成功其实很简单,对于那些真正的成功者来说,他们不过是养成了一些良好的习惯而已。然而正是这些习惯,不仅让他们着眼于行动,也让他们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变得更有毅力,使他们沟通更有效果、工作更有效率。
闭上眼睛想一想,自己都有哪些坏习惯,同时再想一想,自己还想拥有哪些好习惯?
我们不妨把自己的不良习惯一一列出,然后再有的放矢地让好习惯取代清单中的每一项“恶习”。好习惯很多且不分大小,只要我们把它们培养出来了,都是件非常好的、有益的事情了。
走出生活泥潭,从今天开始
人生逆境局面的形成,多和不良习惯脱不了干系。当吃尽了坏习惯造成的苦后,我们下定决心要将其祛除了,而此刻另一个坏习惯正向你逼近。拖延就是一种恶习,为了将其他不良习惯替换掉,你给自己制订了计划,而当你开始拖延时,整个计划便失去了执行的可能。你是一个有拖延习惯的人吗?
当我们开始替将要且必须做的事情找借口时,说明拖延已经在我们头脑中行动了。拖延是一种恶习,对于拖延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位成功学家这样说:“你的借口如果能换成美元的话,相信你的财富会超过比尔?盖茨。”
富兰克林说:“把握今日等于拥有两倍的明日。”而当我们把今天的事情拖延到明日时,完成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至少要超出正常时间的两倍。拖延是人性的弱点之一。作为一种消极心态,拖延来自于人的软弱、自私自利和犹豫不决。
曾有一个喜欢拖延的人,在其自白书中这样写道:
在我20多岁的生命里,曾有7年时间不知快乐为何物,因为我没有完成硕士学位论文,但又没有充分的理由。写论文之前,我离开大学城。此后,我的自我约束力日渐消失,但内疚、自责和失败感却没有离我而去。那真是痛苦的回忆。7年来,我没有读过一本书,因为我总是“应该”写论文。我把它看成无形的绳索,总是绕着我的脖子。
我真希望能告诉你,我不再拖延了,但我没有做到。我找到一份工作。老板公布了一项任命书“来福利,硕士,刚被任命为……”我看见这份文件时,脸色顿时变得苍白。我说:“可是,我告诉过你我还没拿到硕士学位。”老板温和地笑了,目光中透着坚定,“面试时,你告诉过我你的论文快要写完了,我希望你能拿到学位。”
我真的拿到了。我首先向学校申请延期,然后连续6周每天晚上下班后写论文。在飞回母校参加答辩的路上,我第一次愉快地读书消遣。我发誓再也不让拖延毁掉我的生活了。再次回到研究院,我决心给自己一点奖励,并且严格地定下完成论文的最后期限。作为奖励,我给自己安排了欧洲之行。虽说我不是一个早晨工作效率高的人,但我坚持每天早晨6点起床,然后不停地写作。欧洲之行令人愉快,我的论文很不错,让我顺利拿到了学位。直到今天,我都非常感谢老板对我的殷切希望。”
你是否像他一样,也经历过或面临着拖延的折磨?
不要总是自欺欺人地暗示自己:只需等待,美好的未来便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希望不在明天,更不在将来的某个时刻,以某种方式,在某一天出现。我们应该学着从今天开始,而不是用一个期待来画饼充饥。
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等于拖延,只能说明我们在思考,而拖延是意味着我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却不去做。对于习惯拖延的人来说,一个借口就可以让自己心安理得地把今天应该完成的事情,拖延到明天了。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喜欢拖延的人之所以拖延成瘾,关键在于他们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心安理得的理由。在一本《要结果,不要理由》的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很明确的观点:结果第一,理由第二。意思就是说,只要没有达到预定目标,任何理由都是没有说服力的。
拖延往往会使问题的解决难度增加,所以当我们开始为拖延找借口时,可以想想这样做的后果。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拖延的表现形式都有哪些呢?拖延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轻重也有所不同,其主要表现形式有:
把今天应该做的事情,拖延到明天甚至以后完成。
被琐事缠身,以致无法将精力集中到重要的事情中去。
做事情磨磨蹭蹭,有着一种病态的悠闲。
只有被上司逼着才向前走,不愿意自己主动解决。
反复修改计划,有着极端的完美主义倾向。
虽然下定决心立即行动,但就是找不到行动的方法。
著名作家玛丽亚?埃奇沃斯在书中写道:“如果不趁着一股新鲜劲儿,今天就执行自己的想法,那么,明天也不可能有机会将它们付诸实践;它们或者在你的忙忙碌碌中消散、消失和消亡,或者陷入和迷失在好逸恶劳的泥沼之中。”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行动者,那么,我们必须从今天开始做起。如果我们总是把问题留到明天,那么,明天也许就是我们的失败之日。
对于有拖延习惯的人,或处于拖延状态的人来说,其意志和毅力会被逐渐腐蚀,并使自己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之中。而此时,苦恼、自责、悔恨会随之而来,但都于事无补,我们只能在无力自拔中庸庸碌碌、一事无成。
你想走出拖延的泥潭吗?答案毋庸置疑,是肯定的。但这个念头在你脑海中出现了多少次了呢?我想,我想,我们一直在想,为什么不马上做呢?树上栖息着五只鸟,现在,其中的三只打算飞走。还剩下几只?还剩五只!打算飞走和真的飞走完全是两码事。
实际行动是实现一切改变的必要前提。如果不马上行动,而是想得太多,思考得太多,最终常以没有任何实际行动而告终。所以,不要把期待留在明天,从今天开始做起吧!
不要忽视身边的小事
百尺之台,起于垒土。想把坏习惯根除掉也不应操之过急。一步一步走,漫漫长路有尽头;一针一针缝,褴褛衣衫变天衣;一砖一瓦垒,铜墙铁壁耸云霄;一片一片积,万丈雪层高似山。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必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为了根除坏习惯,你下了很大的决心,喊出很响的口号,结果它依然在你身上,岿然不动。小毛病的不断重复积累是养成坏习惯的土壤,如果想将其改掉,也必须从小处着手,一点一点,不断重复,日积月累。此可谓: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事实并不像想像的那么简单,在我国很多人的思维意识中,都有想做大事的念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大事不拘小节。不少人一心只想成就一番大事业,而从不愿意或者不屑于做小事。到头来,往往是大事没做成,小事没干好。
老子曰:“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百尺之台,起于垒土,任何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的。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汪中求先生告诉读者:“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多数情况下,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很多坏习惯的养成都是从一些被我们忽视的小事开始的,是小事让我们养成了各种坏习惯。不过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对其视而不见,只是觉得那只不过一件小事,不会给自己造成大影响。
你忽视了它,它却从没有停止对你的侵蚀。正如刘备所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孔子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惜,我们常忘记了后面一句: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每个人都不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只要自己及时改正了小错就不会酿成大问题。如果自己知错不改,一犯再犯,那么就算是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给你带来大危机。
电视连续剧《暗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神秘大院701的故事。701是国家的一个高度机密机构,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破译,捕捉像风一样的电波,解出比看到风还难的敌方密电。这简直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然而他们却一次又一次地创造了奇迹。
凭什么呢?除了自己的艰辛和努力外,很多时候靠的就是抓住对方不经意留下的蛛丝马迹。而那些所谓的蛛丝马迹则是敌方的小毛病、坏习惯留下来的渺茫信息。如阿炳找对对方地台靠的就是对方发报员的不良习惯。
那些所谓的坏习惯在正常人眼中可以说是无法避免的,即发报时击打键盘的个人习惯,如某个发报员打哪两个字母时容易出错,哪个发报员以哪个字母结尾时会不经意地延长击打时间等。然而正是由于这些细微的疏忽,才让他们的阴谋最终破产。
这些问题的根源都和他们平时的粗心大意有关。粗心大意就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一个坏习惯,只因它还没有引发大的危机,所以他们并没拿它当回事。坏习惯也正是钻了我们轻视的空子,在不断重复、日积月累中,它终于大功告成,成了我们身上难以祛除的坏习惯。
忽视身边的小事,不注意小事给自己造成的影响是坏习惯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源。只有当坏习惯让我们陷入危机,给生活带来大的麻烦时,我们才幡然悔悟。
坏习惯是小事惹的祸。与日本员工的认真、精细比较起来,中国员工有大而化之、马马虎虎的毛病。生活中,“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好像、几乎、似乎、将近、大约、大体、大致、大概其,等等。
对于这一现象,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曾举了一个例子:如果让一个日本员工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员工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让一个中国员工去做,那么他在第一天可能擦六遍,第二天可能擦六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会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后来,就不了了之。
坏习惯的养成都是从小事开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