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1:辛亥前夜 >

第47章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1:辛亥前夜-第47章

小说: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1:辛亥前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想混乱的各级领导一边在心里骂袁世凯的八辈祖宗,一边排着长队去袁世凯的家中,给袁世凯送寿礼,连镇国公载泽都来了,他还在送给袁世凯的寿礼上落款:盟弟!

瞧瞧,瞧清楚了没有?载泽跟袁世凯是亲哥俩。

朝中御史怒不可遏,立即抓住这个把柄,再次群起而弹劾袁世凯!

豁出去了,奶奶的!

宗室居然与汉人联谱,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慈禧太后收到弹劾奏章,立宣袁世凯上殿。

袁世凯大摇大摆地去了,每一次言官弹劾,袁世凯都狂猛地升官,已经升到了一身兼九职,这一次还要再升多大的官?

然而,令袁世凯万分意外的事情出现了,这一次慈禧太后居然坏了规矩,不仅没有升官,还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

声色俱厉!杀气腾腾!

袁世凯傻眼了,不是说弹劾一次,官升一级的嘛,今天老太太这是怎么了?

滚!慈禧太后最后说。

袁世凯乖乖地向后一滚,叽里咕噜,顺着殿阶滚了下去,大家傻傻地看了半晌,才突然醒过神来,急忙奔过去搀扶起他,却见袁世凯一条右腿已经跌断,走不了路了。

受刺激了!

袁世凯心神大乱。

【12。是杀还是留?】

慈禧太后像宠儿子一样宠袁世凯,怎么会突然翻脸了呢?

理由很简单:慈禧太后知道自己活不久了。

有她在,纵然是大清江山风雨飘摇,但以她那过人的意志,强悍的精神,缜密的思维,过人的直觉,超乎寻常的权力运作技巧,对世事法则洞察一切的眼光,对国家政务的惊人娴熟与清晰,对人性透彻入骨的认识……再大的问题,再多的麻烦,都无足以撼动大清江山分毫。

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权力女性!

她以那令人胆寒的钢铁手腕,强拖着这垂危的大清帝国又走过了六十年。

如果没有她,早在洪秀全时代大清就应该灭亡了。

她在,则江山在。她那过人的统辖之术,具有征服一切的秉质。

她统辖过儒家文化在中华的最后智慧之花——曾国藩!

而后,曾国藩最心爱的弟子李鸿章,又在她的役使下沦为替帝国拉车的老牛,一直到死,都没有找到翻身的机会。

然后是北洋的合法传承人袁世凯,这个不学有术的家伙,大中国由帝制转向民国时代的所有创新,近乎完全是出自此人,可是慈禧太后却能够在谈笑之间,就轻易地摘下他的首级。

慈禧太后再也清楚不过,如袁世凯这种能力超群的人,也只有她才能够镇得住,若她一走,袁世凯必生异心。

她想杀了袁世凯!她好想好想杀了袁世凯!

但是她更知道,如果她杀掉袁世凯,那么,当她死后,也就是帝国灭亡之日,爱新觉罗氏那不成才的后代啊,你们怎么这么没出息呢!

绝望!

慈禧太后陷入了绝望之中。

杀袁世凯,帝国必亡!可要是不杀他,帝国必亡于此人之手!

就留着他,让他再替大清帝国拉两天磨……说不定,过几天爱新觉罗氏家族中会基因突变,冒出一个能够摄伏袁世凯的人物来……

就在这绝望的举棋不定之中,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前后脚撂挑子了。

帝后皆死,国失其主。

【13。欺负女生的大师们】

1908年12月2日,三岁的溥仪登基,改国号宣统。

流亡海外的康有为发来贺电,请诛袁世凯。

国内诸御史朝贺,请诛袁世凯。

满朝文武,千余名官员,只有一个学部侍郎严修建议别诛,剩下的所有大臣,都要求诛之。

隆裕皇后晋级为皇太后,她从谏如流:大家都说要诛,那就诛了吧。

载沣晋级为摄政王,他素来就恨袁世凯,诛之!

镇国公载泽说:诛是应该诛的……只不过,听康有为说,袁世凯不太好诛……

摄政王大怒:有什么不好诛的?

庆王爷急忙跳出来:诛袁世凯,容易,可是……万一诛了袁世凯,北洋军队造起反来怎么办?

摄政王载沣:先别说诛不诛的事儿……你们有谁见到袁世凯了吗?

没人见到他。袁世凯此时已经逃之夭夭。

由亲信张怀芝陪同,直隶总督杨士骧之弟、京津铁路督办杨士聪亲自提枪保护,袁世凯化装成山西煤老板,逃到了天津,火车一到站,他老兄就疯了一样地向着英租界狂奔,直到住进了英租界的利德饭店,这才松了一口气,急忙联系洋记者莫理逊,请求莫理逊帮忙联系,袁世凯要求去英国政治避难……

袁世凯这边忙碌出逃的事,朝廷那边发出寻人启事,到处去找袁世凯,并一再保证不会杀害他……这封寻人启事最先被前任直隶总督杨士骧收到,于是杨士骧急命自己的大儿子杨毓瑛跑步前进,去租界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袁世凯。

杨毓瑛呼哧呼哧跑到的时候,袁世凯正正襟危坐,接受洋记者莫理逊的专访。

要专访,一定要专访。

一定要通过专访的形式,让广大的英国人民知道在大洋彼岸,有一位中国的改革家袁世凯,他先进的宪政理念,与悲惨的个人遭遇,一定要让英国人民看得痛哭流涕……

时过百年,袁世凯的这篇专访历历在目,他的许多治国思想,现在读起来,拂去那历史的烟尘,却仍然有着不凡的价值:

莫里逊:“大清国的管理体制和民众从本质上都是趋向民主的。如果民主的历程一经启动,就将极大地增加帝国复兴的可能,您对此怎么看?”

袁世凯:“我们内部的管理体制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革,但这却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难的事情,因为它牵涉到要彻底改变甚至推翻现在体制的某些方面。而这个体制已经存在了许多个世纪,诸多因素盘根错节地紧紧交织在一起。就民意支持的状况而论,我感到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给我们时间再加上机遇,我们无论如何都能够实现改革的大部分目标。”

——看看袁世凯这番话,我们就知道他的脑子非常清晰,他知道中国政改所面对的最大困难是形成了数千年的传统习俗,这实际上是李鸿章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三千年未有之强敌”的理论浅说。

莫里逊:“最需要改革的是什么呢?”

袁世凯:“财政制度、货币流通体系以及法律结构。只有做好了这些事,大清国才能真正理清国家正常的经济和政治生活。这三项改革中的任何一项都与其他两项有着密不可分的依赖关系。”

——分析这段文字,我们至少要提起两个人物,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国学大师金岳霖。

民国年间,诗人徐志摩与金岳霖留学德国,当时徐志摩正在追求心目中的圣女林徽因,可是他的结发妻子张幼仪哭哭啼啼不肯离婚,而且张幼仪恰好有了身孕,徐志摩却冷酷地命令妻子:马上去把孩子打掉。

张幼仪哀求道:听说打胎会死人的。

诗人的回答是:坐火车还会死人呢,你是不是一辈子不坐火车了?

任徐志摩如何逼迫,张幼仪就是不肯听从。徐志摩苦思无策,就去饭馆请客,让大家帮他想办法,如何才能甩掉张幼仪。

参加这次饭局的,清一色的未来的国学大师,有陈寅恪,有傅斯年,有余大维,有罗家伦,有童冠贤,有毛子水……总之,众多的国学大师济济一堂,共商如何帮助徐志摩甩掉张幼仪。

这么多的国学大师欺负一个女生……唉,少年孟浪啊!

更气人的是,这顿饭还是国学大师们骗张幼仪掏钱请他们的客,众大师一边吃张幼仪,一边算计这个女生,不知是谁突然想起金岳霖老兄单身,还没有老婆,于是就建议干脆让金岳霖接收张幼仪,让他们俩凑成一对夫妻,腾出徐志摩去追林徽因,大家听了,纷纷叫好。

众大师只顾叫好,却没想到金岳霖也正在相邻的雅间吃饭,听到这帮家伙琢磨的这事,金岳霖探头过来,大叫一声,众大师大惊失色,纷纷落荒而逃……

现在我们说的就是国学大师金岳霖的学术贡献,中国改革开放后,大师金岳霖曾经推出了他的一个学术思想,他认为中国的封建政体之所以数千年不变,是因为国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这三者之间彼此构成了相互制约的三角关系,你若是想改革政治,经济和文化会限制你,你想发展经济,又会受到政治和文化的限制,就算是你想在文化上搞点创新,政治和经济又来限制你……

金岳霖提出这一思想的时候,已经是七十年代了,现在再让我们看看袁世凯的这番话,早在晚清时期,袁世凯就发现了中国的财政制度、货币流通体系与法律相互制约。你若是想改变清国的财政制度,货币流通体系和旧法律制约着你,你想改变货币流通体系,财政制度和旧法律会让你一事无成,你想动一动法律,财政政策与货币流通体系又让你举手无措……

国学大师弄出个学术思想来,那太正常了,可是袁世凯书没读过几本,却竟然也搞出了学术思想,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看待袁世凯。

袁世凯的这个专访,其价值超过了大师的几部学术专著。

【14。不要太欺负人哦】

听说朝廷不诛自己,袁世凯再度使用易容术,化装成为一个农民企业家,趁夜黑人静潜入北京城中,悄悄地回到了自己的家,假装自己从来就没有逃跑过的样子……

袁世凯回来的第三天,摄政王载沣发来了上谕:

袁世凯现患足疾,步履难行,难胜职任,着即开缺回籍养疴,以示体恤之意。钦此。

诏书发布,满朝寂静,整整五分钟没有一点声音,突然之间轰的一声,就见顶戴花翎,黄袍马褂,抛得满殿都是,激动不已的群臣们泪流满面,有的情人一样抱在一起痛哭,有的哲人一样坐在一边默默流泪,有的诗人一样飞奔狂叫,有的女人一样嗷嗷怪叫……

大快人心!

袁世凯这个家伙,他欺负人欺负得太厉害了,从来就没见过像他这么欺负人的,法律他也懂,行政他也懂,金融他也懂,财政他也懂,经济他还懂,就连修个铁路,都离了他不行……他一人身兼九大要职,让别人还怎么混?

袁世凯,不要太欺负人哦。

北京城中,锣鼓喧天,鞭炮轰鸣,说是普天同庆也差不多,按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才死了没几天,不应该这么闹腾的,可是老百姓顾不了了,太兴奋了,大奸贼袁世凯终于被削了官,下一步就该满门抄斩了吧?大家紧张地期待着……快点快点,袁世凯这个家伙,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就在这充满了期待的紧张之中,一个消息突然传来——张之洞死了。

说起张之洞这个人,他是和李鸿章齐名的人物,对于大清帝国的作用也同等重要,但是他不像李鸿章那样拼命往前冲,相反,张之洞很讲究策略的,他提出了中体西用的策略,意思是说……大家别担心,别担心,以前咱们怎么玩,现在还怎么玩……他这样做,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因为强国理念而引发仇视,应该说,这样做的效果非常明显,至少他的名声要比李鸿章好多了,不像李鸿章受累受气还要挨骂。

张之洞垂危之前,摄政王载沣来病榻前探望,亲切地问候道:中堂公忠体国,有名望,好好保养。

张之洞回答说:公忠体国,所不敢当,廉正无私,不敢不勉。

载沣眨巴了半天眼睛,也没弄懂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就站起来说:告辞。

载沣走后半晌,张之洞才流泪道:国运尽了,希冀此辈一悟而未能也。

语罢,死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