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1:辛亥前夜 >

第25章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1:辛亥前夜-第25章

小说: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1:辛亥前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弄清楚了是怎么一回事之后,胡秉珂立即跑回去,告诉了名单上的同学们,众同学闻知是那四人盗取盟据告密,无不大惊,相互议论说:让那四个家伙抢了先,我们就危险了,莫不如……

于是众同学就去找告密的王相楚四人,对他们说:其实我们当时也只是玩玩,现在我们和你们一样,也都退盟了……我们和你们一样,都是热爱大清国的……

大家正在纷纷表态,这时候来了一个人——朱中和。

此人将出任未来的民国陆军参谋部第二局局长。

他把王相楚四人拉到一边,问他们:你们知道孙文是什么人吗?

四人摇头:反正我们不想被满门抄斩……

朱中和:孙先生是江湖中人,洪门中的红棍,手下兄弟无数,皆是快意恩仇,杀人如麻之辈……

四人神色大变。

朱中和:你们偷到了江湖豪侠身上,敢情是嫌自己命长了吗?

四人大恐,想起了驻法公使孙宝琦的态度,若非杀人不眨眼的绿林豪侠,那驻法公使的态度岂会如此暧昧?想到这里,四人汗如雨下:朱兄救我……

朱中和:若想保命,易尔,只要你们四人对此事守口如瓶,再也不要提起就是了……

此后四人,果然再也不敢提起此事一个字。

解决了这个问题,朱中和就召集同盟会的学生们开会: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日本宫崎寅藏先生来信,请孙先生赴日,据说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革命运动大有发展……你们能不能想办法弄点钱?给孙先生买张船票,总不能让孙先生因财力不举而困住吧……

【14。大清皇室的基因突变】

群雄渡海,志士东来。

黄兴的华兴会,孙文的兴中会分路向东京集中,而暗杀团的志士却离开日本,潜入国内,开始了行动。

吴樾!

中华第一死士!

吴樾其人,与秋瑾、徐锡麟同属于暗杀团成员,这个组织是共和革命中流血最多的,付出牺牲最大的,对中国共和革命贡献也是最大的……所以中国人对暗杀团遗忘得最快也最彻底——志士们争相赴死,没人替他们做宣传,所以国人趁机忘却了他们。

暗杀团的成绩基本上都记到了同盟会的账上,但事实上,暗杀团与同盟会没任何关系。

此后暗杀团将更名为光复会,与同盟会的关系更是水火不相容。

此次归国,除吴樾之外,尚有暗杀团成员赵声。

赵声说:此番北上行刺,当此任者,非我莫属。

吴樾问赵声:舍一生拼与艰难缔造,何者为难?何者为易?

赵声说:舍生者易,缔造者难。

吴樾道:君为其难,我为其易。

他又说:异日提大军北上,而为某兴问罪之师者,必定是君。

这是吴樾说的最后一句话,说完了这句话后,他就吞服了哑药,从此再也无法发出声音。

虽古之专诸、豫让,不过如此。

此次吴樾刺杀的目标,是军机大臣铁良。

铁良其人,实在是大清皇室中的基因变异之物种,爱新觉罗氏入关一百七十年,其子孙是越来越差劲,酒囊饭袋就算是出息的了,庸庸碌碌之辈,不在话下,全靠慈禧太后拿了鞭子,赶着袁世凯这个家伙替大清拉车,但等得铁良其人一出,皇室气色顿时为之一变。

铁良此人的能力不在袁世凯之下,被革命党称之为“亡汉族者”,意思是说将来灭亡汉族希望的人,一定是他,因为这个家伙有可能重振爱新觉罗氏,说不定会把清廷的统治再延续个一二百年……

总之,铁良这个人太优秀,能力太强了,如果不干掉这个家伙,革命党的驱逐鞑虏,就不会有任何希望。

事实上,盯上铁良的不只是吴樾一个人,早在安徽志士万福华行刺退休老巡抚王之春未果之后,就有湖南科学补习班的一名“科学爱好者”王汉,曾持枪追杀铁良。

湖南的科学补习班是吴贞禄、朱中和及胡秉珂这几个人的朋友李步青所创办,目的是为了对群众进行科学普及教育……实质是一个秘密机关,但此机关遭两湖总督张之洞所破获,宋教仁也因此而暴露。

张之洞宣布:开除宋教仁同学的学籍,就算处理完了。

宋教仁跟黄兴等人逃去了日本,科学补习班的学员王汉却发了飙,提手枪一支,埋伏在汉口大智门车站,准备干掉铁良,未成,于是王汉不辞辛苦地衔尾追踪,一直追到河南彰德,铁良此去河南彰德,是去观看彰德秋操,秋操是由北洋段祺瑞带队,大战由黎元洪带队的自立军,两支军队十数万人,一支南守一支北攻,打得天地变色走石飞沙,这时候王汉突然冲了出来,给了铁良一枪。

没有击中。

再来一枪?

来不及了,这里有十几万的军队,突然发现一个刺客,霎时间十几万人疯了一样向王汉扑将过来,王汉拼了命地奔逃,却又如何逃得了?幸亏前方突然出现一口枯井,王汉一头栽了进去。

王汉跳井自杀,铁良逃过了一劫。

【15。天下人的死仇大敌】

吴樾谋刺铁良,与其说是替王汉复仇,莫不如说是替袁世凯那厮扫平道路。

概因铁良这个家伙是皇室成员,对汉人警惕性极高,防贼一样地防着袁世凯,再加上他本人的能力并不在袁世凯之下,于是他任由袁世凯训练他自己的新军,而铁良却自去训练旗兵,也好打消袁世凯的“不臣之心”。

为了训练旗兵,铁良这厮几乎将东南财税搜刮一空,他从上海制造局弄走了八十万,从江海关提去了七十八万,又从其他各地敛得百数十万不等,搞得袁世凯这边捉襟见肘,却硬是不敢吭一声。

这个时候袁世凯府中出了一桩怪事。

有刺客潜入袁府。

袁署护卫兵夜间拿获一革命党,并搜出手枪炸弹,袁屏退从人,与之座谈良久,予以百金善遣之,戒左右人勿声张,恐骇人听闻云。

很清楚的一件事情是,袁世凯这厮已经和革命党人走在了一起,不唯是他,兵部侍郎徐世昌经略东北,有革命党找上门去,要求老徐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与清朝划清界限,反戈一击。徐世昌请来人大吃了一顿,赠送两千金,让党人足足地赚了一票。

相比于徐世昌的大手笔,湖北立宪派头子汤化龙就吝啬到了家,这老兄一再急切催清政府速速立宪,否则他“将欲起事”,于是就有党人闻讯赶来,要与汤化龙“共襄义举”,汤化龙却只给了党人二十元钱,连买身像样的行头都不够,这叫人家还怎么革命?

再看驻法公使孙宝琦向孙文买好示媚,可知这大清天下,早已是离心离德,而此时铁良则成为了大清的中流砥柱,不唯党人想做了他,最希望铁良死的人,袁世凯当排在首位。

所以袁世凯家中出现的刺客,以及他处理的方式,这就耐人寻味了。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吴樾的刺杀行动与袁世凯有关系,但是此后,吴樾就颇繁地出没于铁良府邸,寻找机会。

这机会却是不好找,此时铁良已经成为了全体汉人的死仇大敌,他自己心里清清楚楚,当然会更加严密地保护自己了。

吴樾在北京街头逛来逛去,见不到铁良,倒是看到全国各地的立宪派组成商团,纷纷进京上访,游行示威,静坐闹事。

按说立宪派闹事跟吴樾没关系,你闹你的事,我杀我的人,大家各干各的,谁也碍不着谁……可是闹着闹着,就闹出事来了,最终把吴樾给卷了进去。

叫立宪派不停地这么催促,慈禧太后就坐不住了,于是就决定顺应民意,加快宪改步伐。

五大臣出洋考察!

五大臣者:

镇国公载泽,此人系皇族中优秀分子,可知在朝廷中的分量。

户部右侍郎戴鸿慈,大清国唯一由军机处入相者,沉稳之风,可窥一斑。

兵部侍郎徐世昌,袁世凯幼年好友,未来民国时代的大总统之一。

户部署理右侍郎绍英,此人名气不大,但却是立宪的积极推动者。

湖南巡抚端方,大清国与袁世凯、张之洞齐名的能臣,后因潜入皇宫偷拍小寡妇隆裕太后,引发了共和革命。

……

闻知这五大臣意欲出国考察,吴樾心急如焚。

倘若清廷快上一步,先行立宪,必可赢得国人之心,到时候你再号召“驱逐鞑虏”,那谁还乐意跟着你干?

朝廷立宪之举,将使革命失其依据,如之奈何?

1905年9月24日,五大臣兴高采烈地告别朋友家人,出国考察。

早已吞服了哑药的吴樾,带着另一名志士张榕,也登上了火车。

他要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狙击清廷的立宪。但他不知道的是,此时对清廷立宪的狙击,早已在大中国全方位地展开。

刀锋所向,矛头所指——袁世凯。


第五章 日本的黑社会

【01。老婆救了你的命】

袁世凯,这位中国政改第一人,自从出任北洋大臣以来,他就一直走在生死线上。

他之所以存活了下来,是因为除了他,再也没有第二个人可以担当起如此众多的国家责任,这些责任包括了: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兼管长芦盐政,

——督办关内外铁路,

——参预政务大臣,

——督办商务大臣并会议各国商约,

——督办芦汉铁路公司事宜,

——督练八旗兵丁,

——督修正阳门工程,

——督办电政大臣,

——会订商律大臣,

——会办练兵大臣。

史有公评:以上十一种,莫非任大责重之事,铁路、商务、练兵、电政各有专门,参政务,订商律,又不仅专门学识,尤须通中外情形,明社会习惯。凡此种种,以一人而能胜任愉快者,敢一言定之曰:不但非袁世凯无此才略,即东西各国旷古今亦无其人……

总之,袁世凯这个家伙,是个举世罕匹的旷世奇才,他不仅精通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建筑,法律……他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什么都敢干,这世上没他不敢干的事……

何以袁世凯什么都能干呢?

说透了,袁世凯如此能干,这也是被逼出来的。

要知道,袁世凯是没有功名之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没文化,没有学历和文凭。即使是现在,一个没文凭没学历的人,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也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更不要提晚清时代了。

没有学历,没有文凭,袁世凯只能走“事功”路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强调他的个人能力,但不管他的能力有多强,没文化的这顶大帽子却死死地扣在他脑袋上,想摘也摘不下来。所以袁世凯只能是咬紧牙关,偷偷地跟着有专业能力的人拼命死学,越学他的能力越强,地位也越高,弄到最后他一人身兼十一职,可还是个没文化,仍然让人瞧不起。

朝中群臣眼见袁世凯如此能干,大喜,纷纷上书:

——“袁贼所为,乃二三大臣专权!”

——“内外皆知有二三大臣,不知有天子!”

——“袁贼所行,大臣专制政体也!”

——“……臣恐大权久假不归,君上将拥虚位,臣不胜惶恐,泣血叩首,请诛袁贼,以谢天下……”

弹劾袁世凯专权的奏章,雪片也似的飞往朝廷,慈禧太后见了大喜,袁世凯这个王八蛋,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你现在知道在中国干点事儿是多么难了吧?

袁世凯却也不傻,立即哭哭啼啼上书,乞请丁忧。

不准!

你忧个屁啊忧,谁不知道袁世凯老爹死了多少年了!

圣旨下:

袁世凯奏请开去会办练兵差使一折,现在时事艰难,练兵为当务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