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明 >

第723章

调教大明-第723章

小说: 调教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臀颐悄奥妨恕!�
    “唉……”吕绅叹息一声,说道:“观操守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度量在喜怒时,石拱辰到底还是棋差一着,操守,度量,皆有不足啊。”
    吕绅在万历朝是赫赫有名的“三君”之一,可不是东林八君那样自吹自擂的名气,和郭正域两人一样,都是实打实的名声,若非是能力和操守到一定境界,绝不会有这样的气头出来。此时他这般评价石星,当然是失望之极。
    “我们也不必管,已经尽了人事,只能由得他去了。”
    “倒是那些小兄弟,难免会有心浮气燥的。”吕绅微笑道:“还得景元你去多调和,莫再朝中生事了。”
    “是。”李甲当仁不让,笑道:“我一定尽力而为。”
    他和杜礼胡三省等人已经是中生代官员中的佼佼者,除了在朝的吕绅和梅国桢外便是他们这一群,而且和辽阳的关系更加紧密,维持张党,保持镇定,当然是当仁不让。
    吕绅微微一笑,右足轻顿,他的马车车夫甩动响鞭,车马迅速离去。
    李甲在他身后,亦是登车,不过却是往着杜礼家所在的方向,急速而去。
    ……
    ……
    兵部大张旗鼓,预备彻查苏州一案,朝中的动向也是一直指向辽阳,甚至已经有御史在弹劾张惟功,大家也明白,辽阳现在的情形朝廷已经没有办法完全控制,辽阳总兵已经封侯,拜平虏前将军,麾下总兵好多个,有将军号的总兵就有仨,九边之中有将军号的也没几个,辽阳一镇的实力等于辽镇蓟镇大同山西这些九边加在一起,朝中有些低层文官不明白,只以为辽阳的实力稍强,如果朝廷痛下决心还是能整治的,只有熟知内情的上层人物心里才清楚,辽阳早就势大难制了。
    真撕破脸,朝廷还真没有把握拿下辽阳,现在闹到这般地步,无非是朝廷面子下不来,也是万历有意放纵,拿这事来恶心惟功一把也是好的。
    圣心如此不堪,底下的人却不知道,石星更是亲力亲为,半个月时间不到就将人选定下来,并且预备上奏之后,择期出京。
    到六月上旬,辽阳却是塘马急报,直送御前。
    万历手拿塘报一脸阴沉,朝廷这边正在大张旗鼓的要彻查辽阳那边,结果惟功假装没事人一样,丝毫没有反应,只是在御史弹劾时上过奏折,言明自己远在辽东,苏州之事如何能牵扯到辽阳,如果是因为顺字行在那边的生意纠葛,辽阳方面表示可以将商行全部撤回。
    这一表态,别人没急,江南的京官就先跳脚了。
    现在江南已经水深火热,顺字行真的一撤,辽阳肯定有损失,但江南就彻底完了。
    他们已经被绑上车,半途把他们一丢,叫坐过车的人重新走路,别说追不上坐车的,就算心里也根本无法接受。
    朝中已经成一团乱麻,就在万历不管不顾的当口,辽阳这一次的塘报算是正式出招。

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
    “诸先生,你每怎么看眼前这事?辽阳出兵之事,是真是假?”
    万历神色阴沉,他罕见的召见阁臣和本兵,加上兵科都给事中等相关官员,也是因为感觉颜面有失,不得不设法挽回一二。
    听到他的询问,内阁诸人面面相觑,一时竟无人作答。
    前首辅申时行狼狈窜回,后来是王家屏接任,被张惟贤搞的焦头烂额,最终黯然离去,两任首辅都落了个没下场,虽不似张居正那样差点被挫骨扬灰,但亦十分狼狈,王锡爵接任首辅不及数月就有求去之心,后来家中屡次言及老母病重,王锡爵一个月内连上二十二疏,最终万历无法,将此老放归,由他回乡侍疾去了。
    王母病重,估计不久于世,王锡爵肯定顺理成章的在家守制,赵志皋说是暂代首辅,其实最少也能任职近三年,内阁中浙党有赵志皋和沈一贯两人,沈一贯善于逢迎帝意,对上柔媚,对下也能拢住人心,是一个权术十分高超的官僚,有此人相帮,赵志皋的首辅当的还算稳固,只是上任不久就遇上这一档子事,感觉自是十分尴尬。
    首辅有首先奏对的权力,不过赵志皋默然不语,他当首辅不久,眼前这事也不大了解内情,而且与他的权力基本盘没有什么冲突,税监和矿监派出之后,各地都叫苦连天,相反浙省因为没有税监,虽然矿使也惹事,引发的反弹还是很小,在这件事上浙党就不打算发声了,免得有占了便宜卖乖之嫌。
    赵志皋不出声,内阁旁人当然也不会出来顶雷,万历面如冰霜,看向石星,问道:“本兵事前毫无预闻?”
    石星上前跪下,低头道:“臣确未闻知辽阳有这般计划。”
    他这一次是最尴尬之人,对内已经与张党划清界限,政治理念虽有相同之处,但石星却是万历一手提拔起来,昔年情份,自问也还的差不多了,象沈榜和张梦鲤等人位列总督巡抚,兵部该管之处不少,向来都是十分照顾,现在理念不同,决裂也势所必然,只是兵部大张旗鼓要查辽阳,结果辽阳就来了这么一个大出兵的计划,实在叫人无可奈何。
    辽阳塘报已经奏报分明,此番辽阳打算打击科尔沁各部,包括嫩江部和阿鲁部在内,地域数千里,人丁十余万人,科尔沁披甲肯定只有几千人,蒙古现在已经出现衰落的迹象,但与科尔沁相邻的插汉部必定来援,还有巴林,敖汉,奈曼各部,皆在打击之内。
    此番辽阳动员十五个步兵营,五个骑兵营,两个炮兵营,若干辎重营和战斗工兵,加上动员的兵夫,光是大车就动员了一万五千余架,光是民夫和大车的数字就足以吓死一大片人,最少兵部的人完全难以想象,一镇之力,怎么动员这么多车马出来的。
    万历和内阁中人却是最难接受辽阳动员的营伍数字。按明朝军制,总兵直领正兵营,副将领奇兵营,参将领援兵营,游击领游兵营,各有信地分别驻守,规定也是十分严格,象游兵营可以随意移动,别的营伍就不行,每将各领一营,如果军镇要练兵备选,也有专门的团练总兵,不可擅自练兵,有督抚的地方,还会有督抚标营,文官以文驭武,手中亦要掌握直接武力,一个正兵营不到三千人,就是一镇总兵的直领,战时总兵能够节制诸将,安排防备和战事,但别的营伍总兵无法插手管理,这是防止出现藩镇的举措,一直到明末时才彻底败坏,督抚无兵,总兵势力开始膨胀,但此时才是万历年间,辽阳以一镇之力一次就出动几十个营伍,而且很明显都是张惟功直接所领,表面上是出动了王辅国和郭守约等大将,实际情形如何,万历和这些朝中大佬都是心知肚明。
    二十几个营的战兵和骑兵,辽阳的营制又是大营制,主力战兵都在十五万人以上,远超蓟镇和辽镇的帐面数字,再去掉必有的空额数字,还有装备和训练的差距,万历的脸色之难看,亦就可见一斑。
    “本兵荒唐,下去!”
    “臣该死!”
    石星感觉脸火辣辣的十分难受,此番事情完全是咎由自取,辽阳这般大举出兵,打击蒙古各部,兵部对辽阳的调查势必无法进行,而辽阳进行这般规模的动员大战,兵部事先毫无预知,他这个本兵被斥责也理所应当。
    当下碰头退出,惊慌之时,差点在越过殿阶时跌倒。
    待他昏昏沉沉出了午门时,一个太监却是在后追了过来。
    “石大人,皇上口谕,着石星左顺门候见。”
    石星闻言不敢怠慢,赶紧又往左顺门去,左顺门是文华殿往内廷关键,是以以前的天子多在此召见大臣,不过万历怠政已经有十年之久,文华殿几乎荒弃不用,现在皇长子又未封太子,讲官们还不能到此讲书,是以左顺门这里也闲置很久不用了。
    待石星登上城门,远远看到万历坐在椅上,他赶紧跪下叩首,心中也是七上八下。
    “此番辽阳之事,实与本兵无涉,但朝廷不能没有负责之人,本兵职份所在,朕加以斥责,卿受委屈了。”
    石星闻言一震,赶紧道:“臣奉职本兵,辽阳事与臣职份有关,皇上纵将臣下狱治罪亦是理所应当。”
    万历闻言脸色稍霁,他对石星加以抚慰,可并不代表皇帝真会认为自己错了。所谓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只是说说罢了。
    当下皇帝踌躇了一会,终道:“以卿对辽阳和张惟功的了解,他此番是真的往击北虏,异或有什么异动?”
    石星沉吟片刻,终是道:“张惟功桀骜不驯之态尽显无余,然则应无异志。不过,他此次出兵地界,未有喀喇沁蒙古地方,亦不从辽镇地界过,就是用意明显。然而朝廷不得不防,臣意,当着令辽镇,蓟镇,宣、大,一起戒严。”
    “这般是否妥当?”
    自己治下的军镇出兵狂殴北虏,这边却是全境戒严,而且明显是要往京师方向倾斜,万历也是感觉老大的不好意思。
    “北虏他部或有异动,臣觉得防范未然较好。”石星一咬牙,又道:“此番兵部将向各镇和各巡抚直接下令,以免耽搁。”
    兵部的军令一般会规定好日期时期,还有接令者应为何事,比如规定大同某参将在四十天内赶到山海关驻防,从接令日起算起,如果逾期不至可以治罪,当然治何罪要视情形,比如下令勤王赶赴京师,逾期不至后果就十分严重,轻则丢官,重则会被斩首。
    崇祯年间一次就斩过巡抚,若干名总兵,副将,参将,游击,一次处斩数十人之多。但就算这样,王朝崩坏之时也完全无法维护朝廷法度了。
    此时当然无问题,石星所为,是为了防范与辽阳关系较好的辽东巡抚郝杰及蓟辽总督张梦鲤。
    万历至此放心,他的判断是石星曾经与张党关切极佳,但一旦反目,以石星的自傲脾气反而会走的更远,此时他彻底放下心来,点了点头,说道:“好做,朕一切皆依卿意。”
    ……
    ……
    至万历十九年八月,辽阳动员已经近两个月,兵锋也是直指科尔沁腹地,插汉部图门汗亦下令插汉本部和附属八部总动员,去年是黄台吉替各部报仇,打的辽镇十分狼狈,今次辽阳再来,插汉各部也是鼓足了劲,意欲在辽阳身上报仇雪恨。
    两边集结了超过六十万的人马,在千里地域展开厮杀,战报如飞雪一般一直不停的送往京师,兵部门前的辽东提塘官几乎每日都将战报送到通政司并内阁,每日都有数百颗人头的斩获战报,辽阳上回大战,一直到打完才有战报送到京师,震动天下,此番一改前次策略,塘报十分详细,将各部浴血奋战的情形不停的送到京师并各处,由顺字行各地的分行印成报纸,刊行天下。
    此番做法当然是为了惟功的声望更上一层,朝廷就算明知亦无有办法,六月不到出师,再到八月时算算斩首已经超过两万,这一段时间,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关注在辽阳。
    与此同时,兵部开始在九边沿线调兵,不停的将军令颁发下去,一个个参将游击副将分领营伍,开往蓟镇和辽镇的地盘。
    说是为了防朵颜蒙古异动,但朝廷在山海关到蓟镇摆了十几万人马,到底防的是谁,不问自知。
    “朝廷也是糊涂了。”李如松麾下的两协和各分守参将也开始接到调令,不过他都以宣府总兵的身份压了下来,连大同的兵都过境不少了,宣府兵几乎没有动过。
    看到新的调兵命令,李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