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嗜血的皇冠--光武皇帝之刘秀的秀 >

第89章

嗜血的皇冠--光武皇帝之刘秀的秀-第89章

小说: 嗜血的皇冠--光武皇帝之刘秀的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奉将自己的愤怒,归罪于阴氏家族。是他们为阴丽华许下了这门亲事,他们看重的是自己的面子,而并不在乎阴丽华是否真正快乐。这些老人,他们的来日已经无多,还偏要以折腾后生为乐。他们自以为真理在握,证据就是吃过的盐很多,论点就是麻木照样过活,于是心安理得地安排着子女的命运,既不反省自己是否会偶尔眼光失准,更不担心是否会被子女怀恨。

关于这门婚事,邓奉总是一厢情愿地以为阴丽华是被强迫、被牺牲,并对她寄予深深的同情——人一旦成长,便无法不变得残忍,不是对别人,而是对自己,在众多的义务和压迫下,开始对自己不负责任、漠不关心,至于宝贵的生命,也不再是为了经过,而只是为了完成。然而,且请长久凝视镜子中的自己,着衣或裸体随意,关键是看着自己,那可是可怜的转瞬便逝的小玩意!

邓奉不得不这么想,这是他活下去的全部希望。

风吹过,花瓣迎空飞舞,体态轻盈,暗香浮动。天色向晚,寒意渐起,阴丽华拢衣而立,暗暗拭泪。邓奉见状,于心不忍,道,“你想让我去昆阳看看吗?”

阴丽华又惊又喜,“你真愿意去?”

看着眼前的明媚笑靥,邓奉心如刀割。你担心刘秀死在昆阳,难道你就不怕我也会死在昆阳吗?

在隐秘的内心深处,邓奉暗暗期望刘秀战死昆阳,刘秀一旦战死,婚约自然作废,一切障碍不复存在,阴丽华将再次属于他。然而,阴丽华的要求,他怎能拒绝?为了她,他不惜一切,包括拯救情敌。

邓奉尚未回答,阴丽华却已马上说道,“不,你不能去,昆阳形势太过危急。无论如何,我不能再失去你。”

然而晚了,伤害已经造成。邓奉掩饰着内心的痛苦,大笑道,“不用担心。我也该出门走走了。太久没出门,群众们都开始有意见了。”

他还能怎么做?他只能以毒攻毒,不断地用更大的失望和痛苦来代替现有较小的失望和痛苦,就像滚雪球,或者非法集资的链条。明知太过危险,明知终有崩溃的一天,但无所谓了,反正他已然身处绝境,而结局仿佛注定,他只能目送她慢慢淡出他的生命。

桃花在手,轻如泪,红如血。

感恩,小到一碗稀粥,大到一场爱情。

 第147节

日期:2010…03…3003:34:56

【第十二章,昆阳大战】NO。12:战场中人(后半增补)

六月初一,昆阳攻守之战的第十一天。

王邑面对已是断壁残垣的昆阳,意气甚逸,一切只是时间问题,针对部属之厌战心理,乃作如下晓谕:尔等乃空前绝后之大军,亘古未有之伟力,功勋已为尔等备下,只需伸手来取。荣耀已为尔等降临,而且与日俱增。此刻无需心急,且慢慢享受征服之乐趣。我不会变着法地虐待你们,没有敌人,我会和你们一样高兴,我不会硬去拉几个敌人来,塞到你们中间,让你们杀个你死我活。天下太平,大家开心。赌钱吃酒养老婆,三者备也;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以贯之。随行的政府官员感激涕零,匍匐在地,小心启奏道,“大将军,我们把天地煮来吃了吧。”对这个建议王邑嗤之以鼻,你到哪儿找那么大的锅去?

昆阳城内的汉军将士,在求生不得之后,已是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心理学中有所谓的疲乏律,他们已承受了太多恐惧,如今反而不再恐惧。他们彼此鼓励,勇气用之不竭,顽强地迎击来犯官兵,当战争成为一种习惯,人反而无比坦然:只要能比官兵晚一秒死去,我们也可以大声宣告,我们赢得了胜利,然后各自托梦给倚门而望的亲人,告诉他们,我们胜利了,我们将永远胜利。再深入地幻想一下,援军终归会来,他们已经在路上了。他们带着粮食和美酒、鸡鸭牛羊,戏班子、说书的,还有那个以风骚和浪叫闻名于整个京城的青楼妓女。

也正是这一天,刘秀带着他的承诺以及从郾城、定陵搬来的数千援兵,如约返回昆阳。翻过最后一道山岗,居高远眺,郾城、定陵诸将顿时傻眼,心中一分是喜,九分是惧。喜的是昆阳城居然仍在坚守,惧的是官兵竟然如此之多:但见昆阳城外,黑压压铺满大地,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钲鼓之声闻数百里。如此阵势,看看都让人发虚,这可是冷兵器时代,这么多官兵就算站着不动,任你砍杀,砍到刀卷刃、手抽筋,也杀不过来啊。这仗怎么打?没法打。

刘秀也是大吃一惊,他突围时没这么多人呀,殊不知,那时抵达昆阳的只是官兵的先头部队,如今官兵悉数集结,规模和气势自然加倍恐惧。诸将心灰意冷,说,此间乃死地,不如回。刘秀在最初的心惊过后,细细看了官兵阵势,大笑道,身处死地者,非我等,乃王邑也。

诸将不解,问道,刘将军何出此言?刘秀扬鞭一指,道,官兵围攻昆阳,有如大饼铺开,取重重包围之势,此乃满月之阵也。然而,满月之阵本是防守之阵,乃是身陷敌人重围之后,不得已而收缩自保,内无后顾之忧,而锋芒一致向外。王邑在昆阳坚城之下布此满月之阵,可谓是自置于死地,昆阳未曾攻下,则满月之阵中空,此阵命门,已在我军之手。我等进击于外,而昆阳守军反攻于内,两路齐进,内外冲溃,满月必变残月,残月必变月食也。

刘秀一番言辞,诸将不为所动,阵法什么的他们不懂,但他们很明白,这一仗怎么看都是飞蛾扑火,吉少凶多。刘秀见诸将无意出击,于是叹道,奇功唾手可得,而诸君却欲不战而退,窃为诸君可惜。诸将好奇心起,道,请刘将军言之。

刘秀道,王邑顿兵坚城之下,连攻十日不克,师旅老弊,军心疲惫,此一可战也;官兵大多仓促募集,其心不齐,其志各异,未经战阵,号令不习,虽有百万之众,其实难堪一击,此二可战也;官兵曝师旷野,无险可据,此三可战也;官兵列营百数,阵势紧凑,不留余地,其调动响应必然迟缓,此四可战也;昆阳城坚守至今,其中必然尚有数千将士,此五可战也;官兵尚且不知我等之来,敌明我暗,此六可战也;官兵布下满月之阵,呆滞笨重,而我等轻骑健卒,灵活机动,此七可战也;我等一旦攻击,官兵不知虚实,必以为宛城大军来袭,定然疑惑不安,军心浮动,此八可战也;官兵虽众,但只要我等兵力集中,击其一隅,局部便能以多战少,此九可战也;官兵防线长达数十里,我等以侵扰战术,不断易地而战,屡积小胜,终成大胜,此十可战也。

刘秀舌灿莲花,诸将将信将疑,亏你刘秀想得出,一口气便编排出十大理由,真是难为!嘴上谈兵何其容易,然而理论归理论,实际归实际,一旦交战起来,就等于先把自家性命抛了出去,万一收不回来,后悔都来不及。刘秀见诸将仍是狐疑不安,慨然道,“人可以战死,不可以吓死。我等日夜兼程,既已来昆阳,无论如何,终须一战。倘若一战而败,再退不迟。我愿先行,为诸君开路。”

诸将见刘秀主动请缨打头阵,无不大喜,道,“刘将军请,我们会暗中保护你的。”刘秀也不多话,径领步骑千余,奔下山岗,向着百万官兵直冲而去。

在中国气象史上,当时乃是较为寒冷之时期,然而毕竟已是六月盛夏,炎阳炙烤大地,空气中满是欲望和焦虑。昆阳战场,三方聚齐:王邑,约五十万兵力;昆阳城中,兵力剩下五千余;刘秀,兵力八千余。整个帝国已经屏住了呼吸,期待着即将开场的大戏。

 第148节

日期:2010…03…3103:23:06

【第十二章,昆阳大战】NO。13:初试锋芒(有修正)

昆阳城,地处两水之间,城北为滍水,城南为昆水。十二天前,刘秀正是从昆阳城南门突围而出,涉昆水而过,折向东方,前往郾城、定陵求援。如今,刘秀率步骑千余,自山岗猛冲而下,走的仍是同一路线,直奔昆阳城南。步骑冲驰正急,眼看离昆水只有半里之地,刘秀却忽然勒马不前,下令安营结阵。部下军士皆困惑不已,问刘秀道,“我等既然追随将军,生死早已置之度外,理应一冲到底,直捣敌阵,何故半途而废?”刘秀遥望昆水对岸的敌营,神情严峻,道,“我等不必主动赴敌,官兵自会前来邀战。”

昆水在不远处静静流淌,水清见底,波光安详。刘秀望着昆水,心却忽然回到了太学,回到了长安城边的渭水,他在水边向邓禹慷慨言说:“我就是这水,而我必将抵达!”那时他正年轻,被激情蒙蔽着眼睛,不相信世间会有命运。七年之后,他率领着一千多骑兵步卒,策马于昆水之滨,迎战几乎不可能战胜的百万官兵,水依然是水,不变的氧化二氢,命运却已不容否认。他用了二十九年的时间,终于第一次站在了命运面前。胜则名垂青史,败则尸骨无存,两者不可得兼,这既是命运之无情,更是命运之庄严。

此时的刘秀,名义上仍是偏将军,但却已经成了事实上的主将,这是属于他的战争,这也将是属于他的命运!

再说刘秀驻军昆水,早有探子飞报王邑。王邑正与严尤围棋,绞杀正酣,随口问道,“来了多少人?”探子答道,“千余人。”王邑皱眉道,“才这么点人马。为首之将是谁?”探子答道,“其人七尺许,须眉甚美,不知是谁。”严尤在一旁道,“此必刘秀也。”

王邑一愣,刘秀?这名字耳生得很。

严尤道,“刘秀,乃刘縯三弟。”王邑哦了一声,又问道,“此刘秀在汉军中现居何职?”严尤答道,“太常偏将军。”王邑自语道,“官衔居然如此之低?”说罢,手敲棋子,陷入沉思。

昆阳久攻不下,官兵诸将无不怀愧在心,闻听刘秀前来,而且才千余人马,正是立功的大好时机,于是纷纷向王邑请战。王邑伸手指点诸将,大笑道,“轻浮,轻浮!”说完,问诸将道,“倘若给你们千余人,命你们前来和我百万官兵交战,你们敢不敢?”诸将摇头,不敢。王邑道,“你们不敢,刘秀凭什么敢?”诸将拍马道,刘秀想必是觉得能够死在大司空手上,虽死犹荣。王邑面色一沉,道,“依我看来,刘秀后面,必有大军。”诸将恍然大悟,还是大司空见识高远,就是说嘛,没有大军在后面撑腰,刘秀哪来这么肥的胆,敢以一当千,向官兵叫板!

王邑道,“我攻昆阳,已逾十日,犹不能下,可谓大错。为今之计,索性来他个将错就错,利用昆阳作饵,引诱汉军来救,我则以逸待劳,围城歼援。”

诸将闻言,无不称妙,即使是惯和王邑唱对台戏的严尤,也不由得微微颔首,王邑此前的那些昏招,譬如不肯救援宛城,拒绝昆阳投降等等,因了围城歼援这一策略,此刻都显出妙味来了:留住昆阳,把昆阳变成一个无底洞,诱使汉军不断派兵来救,然后凭借官兵绝对的兵力优势,在野战之中,将汉军援兵渐次吞噬干净。

王邑再道,“所谓战略,也是因敌而设,因敌而异。围城歼援,对付赤眉不会奏效,对付汉军却正好恰当。赤眉胸无大志,流窜游击,一见官兵,辄遁逃而去。汉军则不同,汉军主帅刘縯,一时枭雄,观其用兵,攻城略地,步步为营,显然志在天下,定会寻机和我军正面决战。”

王邑再道,“然而,想诱使汉军和我百万大军决战,便必须要给汉军以决战的勇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