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时光里的欧洲 >

第13章

时光里的欧洲-第13章

小说: 时光里的欧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为什么?
  米兰是一个重要所在。

()
  米兰是基督教发扬的地方。之所以这样说,除了《米兰敕令》和官方修订国教这两件大事,还有两个人是至关重要的。一位是米兰的安布罗斯大主教,另一位是基督教神学家圣奥古斯丁。他们二人和君士坦丁堡的圣经翻译家杰罗姆并称为基督教三博士。
  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乏追随者甚重的大人物,也不乏声称自身拥有神谕的民族领袖,然而其影响力能穿越一个世纪以上的,历史上不外乎寥寥几人。基督教从一个以个人魅力和门徒追随为基础的小小流派,发展为一门影响深远的学说,其间的改变和理论拓展是至关重要的。正如孔子的门徒记载了他的言语,而后世儒家又拓展了其中的理论,基督教的体系也由门徒记录的言语和后世哲人拓展的理论组成,尤其是后者,没有这些,就没有基督教的发展。罗马的保罗和米兰的奥古斯丁是最早的先驱。
  从耶稣的一些只言片语看,他预言了上帝的天启和审判即将到来,届时将天下大乱,而上帝的现身将给信徒以公正的永生。耶稣预言了世上将建立新的国度,十二门徒将拥有统治十二个国度的权柄,而最后的审判将惩罚不虔诚与不正义。这样的预言是最初信仰的基础,然而随着时间一天天推移,最后的审判仍然没有到来,预言本身开始受到动摇。善与恶是否能各得其果是人们困惑的焦点。而与此同时,早期基督教内部对善恶本质的观点也众说纷纭,很多人将善恶之争看成实际世界的光明与黑暗的势力斗争。这些观点属于现实世界的拯救,不得不受现实政治制约,当现实政治与预期不符,理论体系就受到极大挑战。
  是奥古斯丁扭转了这一切。奥古斯丁出生在北非,年轻时风流不羁,受古典宗教和其他教派影响甚重,30岁到了米兰,改信了基督教。当他重新阅读了《新约》和早期圣徒的书信,他对神义有了不同的理解。他写下了著名的《忏悔录》和《上帝之城》,将神学从外界政治带入对心灵深处的探索。他并非将善与恶置于世界中,而是放入人的灵魂,恶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是自私、贪欲、恶意和无法转变自己的软弱无能,是每个人生来都具有的深处的瑕疵,是人的生物属性,而善是改变这一切的愿望,是用信仰提升自己的力量,是人性向神性靠拢并克服生物性的修炼。在奥古斯丁之后,基督教才真正转变成|人心灵的宗教,而不只是期盼社会变革的人的宗教。《上帝之城》书写了两座城市,一座是人间王侯将相统帅的地面城市,另一座是上帝指引的人的内心城市。这样的改变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罗马帝国后期,帝国之外的蛮族崛起,对帝国发起一次次冲击,帝国领袖先是镇压,然后容忍,最后是反抗最有冲击力的一些蛮族,例如哥特人和旺达尔人,帝国的统治岌岌可危。在这种时刻,人们开始讨论国度的衰落,一些人把原因归罪于基督教的崛起,认为人们信仰基督,放弃了罗马本身的保护神,放弃了传统,因而受到惩罚。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写成,从基督徒的角度驳斥这些责难,认为帝国的灾难正是对多神教信仰的惩罚,是罗马人精神堕落的灾难,而非反之,同时认为这样的历史时刻将是上帝之城——人类精神国度——降临人间的时刻。
  对奥古斯丁影响深远的有两个人,第一位是保罗。保罗是公元1世纪最重要的传道者,他在罗马向异族人传教,书信被纳入《新约》,成为宗教经典。是他第一次突破犹太种族,把向异乡人传播教义当作自己的使命。这样的努力起初不被理解,但最终,历史成就了基督教的威名。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神与英雄随着罗马帝国覆灭而被民众遗忘,然而基督教却顽强地生根发芽,不仅征服了最后的罗马帝王,而且征服了入侵罗马的蛮族。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率先皈依,之后占领欧洲绝大部分土壤的蛮族王国几乎都陆续皈依了天主。
  另外一位对奥古斯丁影响深刻的人是米兰的主教安布罗斯。安布罗斯主教是将奥古斯丁引导入基督教的人。据《忏悔录》记载,安布罗斯主教的深沉和善,在当时吸引了众多追随者。公元387年,奥古斯丁在米兰接受安布罗斯洗礼,正式加入基督教。
  安布罗斯在基督教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是劝说狄奥多西皇帝确定国教的人。他是天主教会传统的奠基人,他除了改变了罗马帝国的信仰,还开创了教会与国家的独立关系,他在与狄奥多西皇帝的书信中辩论了教会是否应当从属于王权统治,尽力为教会争取地位。他也是欧洲音乐的重要开拓者,希腊罗马传统的音乐雏形在中世纪大多失落殆尽,教堂音乐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到了近代发展成西方古典音乐。教堂音乐的起始正是由安布罗斯主持的圣歌吟唱,安布罗斯素歌是早期圣歌,最终转变为西方古典音乐的雏形。
  安布罗斯在米兰受人爱戴,直到今天仍然不时有信徒凭吊。来到圣安布罗奇奥修道院,可以亲眼目睹安布罗斯的遗体,可以看到有虔诚的信徒在这半地下的小房间低头祈祷,一坐就是几十分钟。圣安布罗奇奥修道院不算宏伟壮观,但是建筑和院落都宁静优美。它是观察宗教建筑演变的最好场所,其中一部分是罗马帝国时代会堂遗留,一部分保留拜占庭帝国的马赛克金顶,一部分是文艺复兴之后修建的近代风格,几种风格统一协调,毫不显得突兀。教堂主体已经具备了后世大教堂的基本结构,一本圣经翻开在阳光里,壁龛中有圣女祈祷的白色雕塑。教堂外的走廊清静无人,偶尔有修女经过,庭院安宁,绿草如茵。
  387年,正值罗马帝国的多事之秋。
  在那之前,378年,帝国军队大败于哥特人,瓦伦斯皇帝死于战场,步兵对骑兵的全面告负也标志着古代战争艺术和军事制度的消亡。379年,狄奥多西皇帝继位,通过谈判协商和哥特人签订和平协议。哥特人总在友好和制造麻烦之间摇摆,逐渐成为帝国的主宰力量。而与此同时,国内的篡权者马克西姆斯带领军队夺去了意大利,狄奥多西不得不亲率军队征伐。平定虽然成功,但军队是由雇佣来的蛮族士兵组成的,两个法兰克人统帅,而这两个异族统帅在388年杀死马克西姆斯之后,转而成为帝国最终的破坏者。
  对帝国来说,这是一个结束。对宗教世界来说,这却是一个开始。此后社会制度、文化、习俗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古代世界的一切都未曾重演。罗马帝国和汉帝国走向最终的不同,两片大陆的命运在结点之后终于漂移。
  从回顾的角度看,在君士坦丁之前,基督徒基本上是以赴死的姿态走入历史舞台,他们被屠杀,被迫害,被压制,在一种近乎自杀式的壮烈中完成自己。迫害得越惨烈,信仰就越坚定。基督徒相信这是接近上帝的方式,信仰因而以一种奇异的能量生存下来。
  为什么基督教会如此顽强,在后世传播最广?
  之所以有这种坚定的顽强,除了神迹的传说和时代背景,恐怕主要的原因还是来自耶稣本身的话语。神迹的传说在当时并不罕见,政治背景最初也不利于基督教传播,然而基督的话语最终还是超过了当时的所有其他领袖,流传到今天。在世界曾经和之后的许多宗教中,强调的重点有的是空,有的是公平,有的是忠诚的勇气,有的是秩序,但耶稣强调的重点是爱。福音书中说神永远爱你,人应当爱神,也应当永远爱他的邻人。这样的理论最终流传,对我们这些在基督教文化之外而不信教的人也有重要启发。也许永恒的不是天国,而是人心深处对爱的渴望。
  早期的基督徒和中国的墨家很像,主要群体是穷苦的手艺人、鳏寡孤独、游荡的无业者、社会的下层。他们都奉行艰苦简朴的生活哲学,相信天下的兼爱,在团体内部公有而互助。两个群体也都强调清贫中坚韧的个性,都在创始人死后不断有一代又一代信徒。但是墨家的信徒中有很多是仗剑走马的游侠,与权贵拼死相争,容易折损。而基督徒在最艰苦的日子里靠着内心的希望默默忍耐,终于度过一次次迫害,流传至今。这其中的好与不好,可能谁也无法说清。
  【旅游指南】
  交通方式:
  国际航线众多。市内有三条地铁,价格便宜。米兰景点较集中,步行可至较多地方。
  推荐景点:
  1。米兰大教堂:米兰的象征。始建于1386年,1813年完工,历经5个世纪的精雕细琢,有法国、意大利、日耳曼各地建筑大师参与,最终落成为具有135座尖塔、3000余座雕像的巨大建筑,共占地12000平方米,气势雄伟,规模庞大。教堂至今仍保留着极强的传统,游客若穿着完全露出手臂的上衣和膝盖以上的短裤则禁止入内,必须罩上外套。参观教堂免费,可以花钱登上教堂顶,俯瞰米兰城市,是极好的旅行之选。
  2。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达·芬奇最著名的壁画《最后的晚餐》画在这座修道院多米尼克餐厅的后墙上,餐厅对画作做了极为科学和细致的维护修复工作,每天承载的参观数量也有限,一定要提前在网上预约。
  3。圣安布罗斯教堂:379~386年始建,圣安布罗斯感化奥古斯丁的地方。9世纪扩建,11世纪扩大,具有伦巴底风格,至今仍是米兰主要的宗教场所之一。
  4。国家应用技术科学博物馆:达·芬奇的木头模型,重新设计的飞行器等等各种奇思妙想。
  推荐阅读:
  《教会史》
  '古罗马'优西比乌(260~339) '美'梅尔英译◎何光沪、瞿旭彤译
  优西比乌的生平不甚清楚,教育背景我们也只能略知一二,但是他的著作《教会史》却是为我们理清楚人类历史的最重要著作之一。如果说希罗多德是世俗历史之父,那么优西比乌就是宗教历史之父。他这部十卷本的著作是记述早期基督教信仰的珍贵记录。
  《教会史》对于基督教内外的人都是值得读的书,因为它讲述的不仅是宗教,也更是历史。《教会史》并不是《福音书》,它并不直接无条件宣扬信仰,而是对每个环节加以追问,试图确证信仰。他考证过四部福音书的由来,区别过基督教经典与打着宗教名义的骗子,作过对信仰对历史的反思。
  “基督有两重特性:一方面,好比我们身上的头,他是上帝;另一方面,好比我们身体中的脚,他为了拯救我们,披戴上人性,成为与我们有一样性情的人。

()免费电子书下载
  “没有任何一种语言足以描绘基督的起源、本质和特性。
  “保罗和彼得差不多同时殉道。据记载,正是在尼禄统治期间,保罗在罗马被斩首,彼得也被钉上十字架;罗马当地至今还遗留着彼得和保罗的墓地。”
  《上帝之城》
  '古罗马'奥古斯丁(354~430) 王晓朝译
  比起《上帝之城》,《忏悔录》可能是奥古斯丁更好读的一本书,尽管艰深,毕竟是个人史。《上帝之城》厚厚的两卷本,探讨多个历史社会问题,让人难免望而却步。《上帝之城》是非常值得一读的,它探讨的是罗马帝国的衰亡,从历史到精神,从广阔到内心。
  之所以叫做《上帝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