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重遇未知的自己 >

第5章

重遇未知的自己-第5章

小说: 重遇未知的自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体如果不健康,就相当于房子的结构、框架有问题;心理如果不健康,就像房子装修的品位很差,而且塞满了垃圾(各种负面思想和情绪),那么房子的空间就无法很好地使用,或是房子看起来很不好。住在里面的人,一定不会舒服、开心。
同样的,当我们的心里充满了情绪性的垃圾,每天都在抱怨,不知道感恩、欣赏我们所拥有的事物时,我们的内在空间就会很小,难怪我们会不快乐,不舒服。
聪明的你也许已经知道了,内在空间指的就是我们的心灵,是需要我们去培养、滋润的。要不然,即使房子再好(身体再健康),装修得再漂亮(有很多物质来满足我们心理上的需求和享受),但如果没有空间(我们不去注重灵性的培养),那么我们也住得不舒服。
那灵性的空间如何培养?首先,别让太多的负面思想和情绪霸占了我们的内在。我曾多次提到,大家应该学习“观察自己”,不但要了解自己此刻的情绪状态,更要了解自己脑袋里的声音在喋喋不休地说些什么。
当我们的内在不再受到负面情绪和思想的控制时,我们的内在空间,也就是灵性,会逐渐扩大。这时,我们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喜悦与和平,这是外在的物质世界无法给予我们的。
当然,提升灵性空间是有很多实际方法可行的,大家可以参考《活出全新的自己》这本书。德芬的话
真正的自由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我觉得人生模式就像绑在我们身上的绳子一样,让我们动弹不得,而且让我们像一个傀儡娃娃一样活着。你只有一点点地剪断人生模式给予你的牵制、制约,你才能真正获得自由。
让至善的力量拥抱你的不舒服
虽然知道是我的投射,但是别人的有些行为真的让我很难受。虽然知道与我无关,但是别人的言语真的触痛了我。虽然知道我不该这样想,但我还是一直逃避着去面对它。虽然知道愤怒、悲伤没有用,但我还是无法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
虽然我们是如此地身不由己,主要还是因为惯性的情绪在操控。深沉的行为和情绪模式,就像计算机里的程序一样在操控我们。我们之所以会让情绪操控,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去面对情绪后面代表的痛苦。也许是因为不被尊重引起的愤怒,愤怒之下是我不够好的悲伤,之下又是无价值感的痛苦。也许是嫉妒引起的愤怒,愤怒之下是童年里的心碎误以为妈妈爱弟弟妹妹多一点儿的痛苦!也许是被抛弃的愤怒,之下是孤独的恐惧,之下又是童年被遗弃、忽视的心碎。就这样,每个造成我们不舒服的感受后面都有一个故事。
故事最终又会指向一份无价值感的悲伤:被抛弃的痛苦和不想再经历的心碎。
可是,我们越是不想去面对的,越是在我们的生命中不断出现。不断由周边的人、事、物带来信息,提醒我们,一个“古老”的伤口正在等待被疗愈。
疗愈之后,你会更开心、更自由,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因为你收复了一部分被抛弃、压制的自己。
这里有一套简单的方法,大家可以试试看,每当生活中有让我们不舒服的事情出现时,用这套自我安抚的方法来面对。
1.当你不舒服时,试着接受自己的不舒服与对方无关的这个事实,而试着去体会,这是你一个内在多年的旧伤被触动了。
2.与自我对话:告诉自己,不舒服的经历是让你更加了解自己的必经之路。它没有对错,不需要你去抗拒或是否认。它出现的目的是要帮助你成长,不是来找碴儿的。
3.慈悲地观照自己:去觉察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有紧绷或是不舒服的感觉,将呼吸轻柔而慈悲地带到那里,轻轻地安抚它。
4.与不舒服的感觉和平共处:通过你的自我安抚,把不舒服的感受全部包容在自己的身体里,不去批判或是压制。这时,你可以寻求更高的力量来帮助你。“更高的力量”可以是一种神。,或是你内在的至善力量,你的“高我”、宇宙等。
让更高的力量把光带进来,拥抱不舒服的那个部位,像抱着一个受伤的脆弱小孩一样,温柔而慈悲地上面的第四个步骤,是借由高频率的正面能量来中和你低频率的负面能量。在它们整合之后,你就穿越了自己一直不敢也不想面对的负面情绪和痛苦,进而看到真正的自己。德芬的话
勇敢地面对你的脆弱,这是从受害者牢笼中走出来的唯一途径。脆弱会让你感觉受伤、痛苦、恐惧……所以你会想要逃避它。记住,这是你唯一的出路。深呼吸,把呼吸带到你感觉痛苦的地方。呼求光,呼求爱。想象有一道光从你的头顶投射进来,随着你的呼吸进来,进入你脆弱而痛苦的核心所在,让这个高振动频率的能量来整合你低频率的能量。这样,你就能整合自己内在的脆弱和痛苦。
“我是谁”其实没有答案
我们这个有形有相的世界,它的起源是无形无相的世界,也就是老子说的“道的境界”。在那个合一的境界中,一切都是混沌不明的,但它是永恒的、不可摧毁的。而且老子说:“无名,天地之母,也就是天地之始。”它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因为语言是属于下面那个世界的。在这个“一”的境界中,你无法体会到自己,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合一的、无相的,都在喜悦、平安与爱中。
因此,所谓神创造世界,或是地球大爆炸,就是让我们这些灵体带了一丝宇宙意识下到了凡间,就是黑线下面的那个世界。我们有了一具形体,在有黑白对错、是非曲直的世界中诞生,并且认为我们和其他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一同在这个有形有相的世界中挣扎求存。我常觉得,这条黑线,就是我们中国古老传说中的断魂桥,每个人经过那里的时候都喝了“孟婆汤”,忘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而到了二元对立的世界中来玩耍。
问题是,我们下来以后,由于失去了自我感,所以一直在有形有相的世界中寻找自我。很不幸的是,在这个有形有相的世界中,所有被我们用来赖以认同为自我的东西,都有一个特性:无常(非永恒),这就是我们人类受苦的主因。
当你问“我是谁”的时候,这个问题其实是没有答案的。因为,所有你的回答,比如说“我是个女人”“我是个母亲”“我是个作家”,甚至说“我”是个灵体、灵魂、意识等,都是在二元对立的世界中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你。
真正的你是在上面的那个境界中的:无形无相,而且无法用下面世界的语言来描述。因为一旦你为自己的身份贴上一个标签,它就又属于二元对立的世界了。
德芬的话
我们失去了与真我的联结,但人类还是要有“自我感”,于是我们向外发展,认同我们的身体、情绪、思想和角色、身份等,而所谓的“小我”“自我”于此产生,汲汲于追求外在的、物质的东西,以寻求满足。
没有你的故事,你是谁
每当我们感到痛苦或不悦的时候,我们会一直想要改变外在环境或是事件本身,殊不知,不管是外界环境还是事实本身,都是我们无法改变或控制的,我们唯一有把握改变和控制的就是自己的观点。
很多人无法觉察到这点,即使知道了也无法改变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因为我们有的时候是如此执著,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想法或是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而所谓的灵修,就是要帮助我们看进自己的内心,知道它才是造成我们痛苦的主因,而不是外境。明白了这个道理,又愿意去回观自己内在信念的人,才有机会真正离苦得乐,自在解脱。
我所知道的最快解脱的方法就是去理解、看清你的本来面目,弄明白你究竟是谁。如果你就相信自己是这具身体,一个可怜的人,每天在这个世界上汲汲营营地奔波,只为生存而挣扎,那么你很难逃脱自己的牢笼。
我们需要提升自己的意识,上到更高的层次来看待我们的生命,这样就比较容易改变你对事物的看法。
最可悲的是,我们无法体会到另一个层次的生命,所以紧紧抓着目前我们所能拥有的身份认同来冒充我们自己。所以,灵性导师拜伦?凯蒂常问:“没有你的故事,你是谁?”
如果你放下自己现有的身份,不再挣扎,你是否会失去所依而找不到自己该依附的东西或是身份感?如果你放下老公的外遇事实、孩子的学习问题、你的健康状况,你在事业方面的挣扎、工作的不顺利等,你是否会觉得无所适从,好像失去了对抗的目标,人生没有意义?
如果放下我们的痛苦、故事、虚假的身份,你会感到空虚,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好像没有归属一样。因此,不妨随便抓住任何一件让我们有自我感的东西,即使那个东西让我们一点儿也不快乐,也比空无一物来得好。
国外著名的灵性作家杰克?康菲尔德的著作《智慧的心》(台湾张老师文化出版社),是一本非常能引起我共鸣的书。里面有三段话,我想和大家分享:
“每当我们执著于自己的身体、心智、信念、角色以及人生处境时,我们便会创造某种自我感。这种认同在我们把自己的情绪、念头及看法紧抓不放,当成自己的时候,就会无意识地一再发生。”
“你每天都会检查自己的物资是否充分会去看冰箱的食物够不够。那你何不检查自己看待事情的心态?要知道,审视自己的心灵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课!”
“我们认同自己某部分的经验,将那些感觉、信念、内在的对话与经历都当成‘我’以及‘我的’。一旦产生这种认同感,便会产生狭隘的自我观念,造成我与他人分离的幻象。”
我前面说过了,最快的解脱方式就是看到我们的本来面目,知道我们是永恒存在的灵体,而不只是受限于此生的这具身体。要想体会这一点,最好的方法就是要认识到:凡是你能观察到的都不是你,你是那观者、觉者,也就是能感知到的意识。外在瞬息万变的心境和经验都不是我们,如果我们能安住于这些状态的意识中,我们就能把自己和我们的想法、故事、情绪分开,从而得到自由。
杰克?康菲尔德提出了很好的忠告,他建议我们不妨试试以下方法:“假装自我不存在,把所有的经验都当成一场电影或是梦境。别做电影中的主角,假装你是个观众。观看所有角色的演出,包括你自己在内。让身心放松,抛弃执著的自我感,心灵安住于觉知中。仔细观察当你放掉紧抓不放的心情后,生命自身会如何呈现。”德芬的话 我们一般人对自己的身体只有5%的了解和控制,95%是在潜意识的状态下由自动导航系统操控的。所以,找回与身体的联结,就可以帮助我们把5%的版图扩大,找回更多的自己。怎样找回与身体的联结呢?跟你的身体对话,倾听你身体的信息。
放下你的故事,走出信念的阴影
在信念方面,我们每个人都有三大阴影:
一、我不够好。
二、我无足轻重,不重要。
三、我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由于这三个阴影的影响,我们在生命中会创造出大量的“故事”来迎合我们的信念。唯有作出决定,用故事爱我们自己,而不是用故事打击自己,才能运用自如,发挥当初我们设计故事的真正用意。
我就常常遇到这样的读者,有很多的故事要说,每一个都很冗长,而且悲剧性特强。我不知道如何告诉他们,只有停止“改变”故事,停止“修改、转化”你的故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