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福王 >

第229章

大明福王-第229章

小说: 大明福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集团的支持,一旦离开了这个他们只不过是群跳梁小丑。乔允升丝毫没为这么点小事而自豪,只是例行公事般地应付道:“多谢皇上夸奖!”

“行了,你也就别太过谦虚了!朕可是赏罚分明的……”崇祯也觉得人家可是正人君子要是赏赐点金银珠宝什么的那也太过俗套。想了想道:“听说骢弟在倭岛抓了不少女奴,要不朕就送你几个出生好又长的漂亮的?”

“谢皇上恩典!然微臣受之有愧……”上了年纪的人这身体就一年不如一年了,要是在平定辽东的时候崇祯说出这话乔允升还能高兴一下,但如今的他实在是没那兴趣。“此策乃启泰所出,臣不敢夺他人之功!”

“孙爱卿?你成天四处乱蹿的,到底是想去哪啊?”崇祯就闹不明白了,那家伙明明就是个理学大家书也写了好几本,为什么就是静不下心来教书育人呢?前些天跑去跟人争外交部的职位,现在居然又参合起刑部的事来了。

我又不是老鼠,什么叫蹿啊?应该叫知行合一才对!被点到名的孙奇逢背地里腹诽一番。很是无奈地站出来解释道:“臣这不是前些日子看那些腐儒都快无法无天了,才想到这招的么。既然他们都崇拜朱子,那还不如借此把他们给引出来,利用舆论帮他们树立更多的敌人……”

“行了,你也别说了!朕可没那闲工夫听!说吧,你想要点什么?”崇祯这也是在故做大方,那些倭女的批发价可是一两银子一个,他送给乔允升那是因为知道这老头不会要。但孙奇逢正值壮年,想要也得给钱才行。

对于崇祯这昏君有多薄情寡恩。在场的皇党奸佞们是再清楚不过了,孙奇逢也不会傻到把这种随口的许诺当真。“臣之学乃以心学为本,以慎独为宗,以体认天理为要。以……”抬头看了看,却发现皇帝有昏睡过去的迹象,正侃侃而谈的孙奇逢也故不上显摆学问了,直接了当地道:“臣想去倭岛。去镇国将军身边!”

“不准!”崇祯放跑一个南居益就够后悔的了,他可不想变成那些腐儒一样躲在家里哭鼻子。“骢弟那里成天打打杀杀的,你一个文弱书生去干嘛?没事就老老实实地在朝中呆着!”

“可……”不都说天子一诺千金么。这还没找你要钱要权呢,怎么就被拒绝了?孙奇逢心尤不甘地控诉道:“皇上您刚才不还……”

“朕刚才只说让你有要求尽管提,但可没说会答应!”崇祯为了不影响到自己刚刚树立起来的英明形象,耐心地威胁道:“如今这朝中六部你想去哪都可以,但若再提倭岛行程,朕就把你给踹去打理昭狱!”

“谢主隆恩!”还没等孙奇逢说话,乔允升就先跳了出来。根据规划昭狱那可是属于他刑部的管辖范围,要是皇帝真把这么个当世奇才给扔了进去,那自己会傻乎乎地看着这么个得力助手在那里过清闲日子?

“皇上,请皇上三思啊……”这世界还讲不讲点道理了?刚洗脱了骂名的孔衍植也顾不上对乔允升表示感谢,就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开始控诉起来。“启泰原为国子监祭酒归属我教育部管理,如今这大功未赏先罚过可是会让天下人寒了心!依老臣之见,不如仍把他留在老臣身边接受圣人教化以观后效?”

“孔大人,您这话可就不地道了!”刚从南方赶回来的熊文灿再也坐不住了,要说缺人才他负责的外交部才是最急迫的。别的部门随便去哪里拐点饱学之士就能凑合一下,惟独他要的必须是满腹经纶口若悬河,没脸没皮能随时准备说话不算的才行。“所谓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如今启泰加入我外交部,您又何必横加干涉呢?”

“熊大人此话差矣!年轻人么,心性未定受到外界干扰难以抉择这是很正常的……”说这话的同时,孔衍植还狠狠地瞪了一下熊文灿,那意思也就再明确不过了。

“孔大人不愧为当世大儒,下官对您这话也深表赞同,不过这到底是谁在鼓惑人心恐怕还得……”这老家伙还敢跟我抢人才?不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大明的外交官,这几年还真是跟着那小胖子白混了。熊文灿当即开始了他的反驳,不但含沙射影地指责孔衍植,还顺道替他负责的外交部打起广告,让旁边那一票正在犹豫该去哪里折腾的新时代奸臣不由得怦然心动。

“胡言乱语……”崇祯朝司空见惯的辩论大会又开幕了,不过这次参加的比较少,也就是正义凛然的乔允升,学富五车的孔衍植跟能言善辩的熊文灿而已。

“各位大人……”孙奇逢也很想跟皇帝一起在旁边看戏,但这三个家伙也太过过分了点,居然把他这个早过不惑之年的优秀人才贬得一文不值,就跟街边那些流着鼻涕挂着屁帘的小孩一样容易上当。

“一边呆着去,等我们说完了再决定谁要你!”争吵中的三个人很有默契地回头吼了一句,把他们正在全力争夺的孙奇逢当成了出气筒。

“孙爱卿啊,不是朕要刻意责备你。有什么好计策直接写成奏本不就行了?非得到处显摆,这下引火烧身了吧?”手下大臣们吵架崇祯也不好意思去跟着凑热闹,把孙奇逢召到身边道:“记住了,下次学聪明点!”

“是!是!臣愚钝,臣……”孙奇逢是真后悔了,原本只是希望露两手引起皇帝的重视,然后借机邀功溜达到倭岛去跟那边的小胖子和南损人鬼混几天,增加下自己的见识,却惟独忽略了现在大明朝中全是无耻之徒。“但皇上,您是不是也给阻止一下,让他们这样吵下去……”

“没事,先让他们热热身!”掏出一份奏折,崇祯笑道:“那边的事已经准备就绪,你先给看看,若发现有什么不妥什么就赶紧提出来。也好让朕在呆会讨论正事的时候占得先机?”(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七章商贾云集

在大明王朝建立之初,以武立国以文治国的朱元璋为了尽快地笼络天下士人之心,不得不采取重本抑末的政策纳重拾圣人之言,倡兴百业而独薄商人,将那些士人口中的逐利之辈当作牺牲品贬为贱籍。同时也为了报复在平江决战时那些江浙富绅把他这个假和尚视为乱军却捐粮捐物支持当地盐贩张士诚,他不但以商户为贱业还定下过江浙之人不准户部为官的规矩。使得自秦以始的重农抑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商人们又不傻,他们也会合理地利用游戏规则来提高自己的地位。他们尊师重教依靠庞大的家产修建家塾和私学,加大对子弟的教育投入从而培养出一批非常优秀的人才,渐渐也走上了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就连东林党的创始人顾宪成也是出自商贾之家。到了天启年间,那个商户为贱的说法早就名存实亡,商人们不但有钱而且变得有势,他们的一句话甚至能左右大明朝廷的决策。

既然是说法过时的说法那就干脆不说,性格多疑的崇祯决定主动捅破这最后的一层窗户纸,在孔衍植的建议下取消了贱籍制度,给那些老是在背后搞小动作的商人一个正大光明走到前台来的机会。

一个国家的崛起只靠朱由骢的血腥掠夺也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而国策的施行,时势两者缺一不可。既然朱元璋能够在宇内一清扫除荆棘后裁撤锦衣卫尽焚刑具,对臣民示之以恩,而成祖又能在夺位成功后重组锦衣卫大索天下,同样是是朱家子孙一代帝王的崇祯,为什么又不能抬高商人地位从而借势呢?

当然了,崇祯要借的这个势不是让商人们勾结官员盘剥百姓,继续把持朝政搞土地兼并。在听取了朱由骢的胡扯并参考范贼遗书后,他与皇党奸佞们要的是借商人逐利本性。把他们手里捏着的大量商业资本转换成工业资本,用丰厚的利润去吸引他们主动推进技术创新。然后再激发起他们埋藏在心底那种最原始的贪婪,让他们走出国门把原本在私低下进行的海外贸易变得名正言顺,为大明王朝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如今,参观完德昌郡王朱由崧在山东承水边峄县建立的那些个示范工厂后,商人们已经垂涎三尺急红了眼,就等着朝廷下令全国推广呢。即便是没有资格获得贷款的原朝廷大臣也明白,如此庞大的商品产出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然而有那个没人敢惹的死胖子率领百万雄师镇压着,他们也不敢越雷池半步只能按规矩来。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么巨大的利润诱惑没人可以做到不动心。所以走出了朝堂的士人即便知道了那些谣言的背后是什么,也不会主动去揭穿。相反的,他们还会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一切资源,主动替朝廷背起黑锅,把那些依然顽固不化的腐儒诋毁得一无是处,让百姓们即使以后知道了所有的真相也只能骂他们。

既然人家都这么配合了,如果崇祯再不表示一下那也显得太过小气。于是,在崇祯六年的二月二十五,在原本用于学习朝见天子礼仪的朝天宫内。集结了大明王朝最富有的一群人。

当然了,说富有那只是相对的,毕竟有了那个最会折腾的朱由骢在,这些人即使把所有身家凑一块也做不到富可敌国。要知道。即便不计算已经花去的银两,大明的国库里也还存着三万万两白银!但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周延儒等江浙士人,扈锡彝等早就投靠皇帝家中藏银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的传统富绅,出自洛阳王府游走各地坑人无数的奸商小常子。在辽东做完大爷又在最近与西夷交易中继续发挥余热的陶业……就这些家伙,随便拧一个出去也能让人不敢小觑。

“周大人,您说皇上把我等召集起来。是为了什么啊?”在场的不少都是老熟人,而且大家都已经作出了共同的选择,当年那些不愉快也都可以一笔勾销掉了。扈锡彝之所以还对周延儒保持着恭敬,那只是因为他想套人家的话,早点知道朝廷的打算。

“可当不得这大人的称呼了……”周延儒很清楚,如果不是在朝廷的历次行动中他都比较识趣,那绝对不可能有机会站在这里。回了个礼道:“如今这朝堂上的事,老夫也是看不明白。不过当今圣上既然召我等前来,恐怕与日前流传出来的那个小道消息还是分不开!”

“要开始了?”即便是家产万贯的扈锡彝听到这话,也禁不住眼前一亮。那个小道消息?不就是大明王朝即将重新开始海外贸易,而他们这第一批收益者可以背靠强大的军事实力到处坑蒙拐骗吗?哦不对,按照人家德昌郡王的说法那应该叫做公平贸易,还是不能跟大明海商讨价还价的那种公平。

“定不会如此之快!”为人更谨慎的温体仁在旁边插话道:“如今将军刚平定倭岛,那边除了挖银子也没什么需要我等效力的。所以这贸易的对象恐怕还得是我们那些西夷盟友,但最近可没听说山东那边的海军基地闹出什么大动静……”又指了指旁边一大群衣着整洁却在这里显得相当寒酸的百姓道:“若是为了海贸之事,朝廷断不可能把他们也召集起来。”

“长卿言之有理!”看到那群百姓,周延儒才想起现如今所有的农副产品都属于管控商品,大明朝廷已经采取了最严格的贸易配额制,想卖粮食根本不可能,即便是茶叶那也得看运起好不好能不能抽中签。想跟前些年一样玩走私?真当驻扎在新安基地的大明海军还是那些打鱼晒网的旧水师?跟他们玩这套的结果只能是船还没起锚,炮弹就砸过来了。

而另外两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