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边戎 >

第451章

边戎-第451章

小说: 边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岳殿上登时发出哦、哦、呃、呃的声音来,李阶等众人稍稍安静下来以后,这才问卢彦伦:“那么你认罪了?”
    “罪?我有什么罪!”卢彦伦声音一高,指着杨应麒叫道:“有罪的在那边!在皇后身边!杨应麒!他才有罪!是他囚禁了主上,是他谋害了太子,是他欺瞒了皇后!有罪的不是我,不是萧大元帅!是他!我们是忠臣!他才是奸臣!”
    全场登时哗然,代表们或看着卢彦伦要瞧他如何辩驳,或望向杨应麒要瞧他作何反应,同时还不忘留意完颜虎的神色,却见完颜虎低眉不语,杨应麒却若无其事。
    郭浩道:“卢彦伦!事到临头,你还要狡辩!”
    “狡辩?”卢彦伦叫道:“什么狡辩!”
    胡寅道:“陛下因伤需要静养,这件事情皇后在四岳殿交代过了,大家也都已经谅解,与杨执政并无关系,你不必妄图东拉西扯为自己洗脱罪名。”
    “哈——”卢彦伦笑了起来,道:“好!囚禁主上这一条,是他做得高明!虽然实际情况如何我们并不知道!但是太子呢?你们问问他,太子在哪里!”
    胡寅道:“太子出走,执政确有照顾不力之嫌。但你们也不能因为这个原因而起兵叛乱!”
    “出走?出走?”卢彦伦哈哈大笑,笑了足足有一刻钟,这才叫道:“皇后!皇后啊!难道你真的相信太子是自己出走的么?说什么扬帆出海,说什么要去东大陆——这样的鬼话有谁会信!就算太子真的要出走,就算太子要留下书信,为什么不留给皇后?难道皇后不是太子的亲生母亲么?就算是由于皇后乃是长辈,太子不好启齿,那为什么不留给公主?公主难道不是太子的胞妹么?结果皇后也没有收到书信,公主也没有收到书信,偏偏是一个和太子八杆子打不着的林舆——我们杨执政的私生子收到了书信!大家想想,这合理吗?假的!假的!这封书信的字迹就算伪造得再像!也肯定是假的!”
    他的话还没说完,全场已经耸动起来。实际上对于太子出走一事,众元国民代表至今没有释疑,此时再次被提起,加上卢彦伦这一番分析正中要害,整个事件便疑云倍增,甚至就连完颜虎也有些犹豫起来,竟摸了摸藏在怀中的那封信,只是不好当场拿出来看而已。她望向了杨应麒,却见杨应麒依然冷着脸,没有一丝表情。
    卢彦伦嘴角忽然泛起了一丝微笑,似乎在嘲笑杨应麒做错了事情!若杨应麒以非常手段将自己直接处决了,那何必有今日的尴尬?
    四岳殿鼎沸的人声在李阶的惊堂木连响下渐渐平息,胡寅道:“卢彦伦,你所说的太子一事,涉及的是另外一个已有定论的事件,你不必多作纠缠。总之,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理由,按照大汉的法律,大元帅萧铁奴在没有经过枢密同意、没有得到虎符签押的情况下就对京师用兵,这已经是叛乱!你私自出京入陕,不但没有劝阻萧铁奴元帅,反而推波助澜,那便是罪加一等!”
    “罪?我没罪!”卢彦伦叫道:“没错,大元帅起兵,是没经过中枢同意,但自古京畿出现重大危难,诸侯从权行事,起兵勤王,此乃千古定制!这又有什么错了?”
    胡寅道:“京师何曾有难?若是有,也是你等作乱所致!”
    卢彦伦哈哈大笑道:“作乱?作乱?我们什么时候作乱了?不见萧大元帅大旗指处,河东望风归附么?大家为什么会归附?因为道理站在我们这一边!那些阻拦我们的人,全都是被杨应麒收买了的无耻之徒!至于说京师之难……嘿!皇帝陛下被囚禁中,监国太子生死未卜——难道这还不是中枢有难?难道真要等王莽之变大起才算危难么?那就什么也来不及了!可笑!可笑!萧大元帅一片赤胆忠心!却别你们说成叛乱!”他指着台下所有人道:“还有你们!你们全都害怕这杨应麒,全都在怕他!你们全都被他控制了!他怎么说你们就怎么做!什么元国民代表——狗屁!不过是姓杨的手里的木偶、傀儡而已!国家依靠你们这帮人若是不乱,那就是天瞎了眼!”
    但是卢彦伦这次的长篇大论却没有达到他预期的效果,甚至没有像之前那样引发大家的窃窃私语,四岳殿中竟然鸦雀无声,因为杨应麒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起来了。所有人都提着心吊着胆,要看杨应麒如何发作。
    不过杨应麒却没有说话,甚至连神色也依旧平静得犹如古井之水,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也没有人知道他要做什么!他背着手,眼睛没有落在任何一个人脸上,但又似乎落在所有人脸上,让看得见他那双眼睛的人都觉得他是在看着自己!代表们忽然不敢说话了,四岳殿中,竟是静得可怕。
    卢彦伦仿佛也感受到了杨应麒的压力,但他仍然在挣扎着——不是身体在挣扎,而是精神在挣扎,挣扎着大叫:“看看!看看!你们看看!好威风啊!好威风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可你将士林的口都堵住了!好威风!好威风啊!你们看看!这样一个操莽,还老摆出一副周公诸葛的样子!可是大家不妨问问他,成王在哪里啊?后主在哪里啊!”
    郭浩喝道:“住口!”
    卢彦伦听见郭浩这句话失声笑了出来,指着郭浩道:“看看!大家看看!走狗长的什么样子,大家看清楚了!”
    郭浩一听脸上犹如涂了一层狗血,就在这时李阶又敲响了惊堂木,他的修养这时已经登堂入室,毫不理会卢彦伦的谩骂,便依照程序,有条不紊道:“卢彦伦,刚才你提出来的那些都没有证据证实,更无法帮你洗脱罪名。你还有其它证据为自己辩驳么?”
    卢彦伦大笑道:“证据?证据?哈哈!什么证据!反正你是听杨应麒的,你就判好了!反正不管你怎么判,都将是大汉青史上最大的冤案!最大的笑话!”
    李阶点了点头,便裁定卢彦伦有罪,正要量刑时,杨应麒忽然开口了,叫道:“等等!”
    四岳殿数百人一起屏住了呼吸,连卢彦伦也停止了谩骂,要看杨应麒如何对付自己,不想杨应麒却是为他辩护,说道:“卢彦伦图谋不轨,身为下野大臣拥边将犯京师,这固然是罪无可恕。不过在叛乱期间,他曾多方限制萧字旗武将以武犯民,对保全河东元气也算是尽了一点有良心的官员应有的责任。在此我特以枢密使的身份向法官求情,希望量刑之时这一点能予以斟酌。”
    李阶尚未回应,元国民代表们却已面面相觑,卢彦伦也为之一怔,随即摇头狂笑道:“来了!来了!伪善来了!杨执政!我不需要你帮我求情!因为我知道你在沽名钓誉!现在你已经控制了四岳殿!控制了法院!你想怎么捏我就怎么捏我!可是……”他转向众代表叫道:“可是你们!你们听好了!我接下来要告诉你们的是即将发生的事情!我们的杨执政已经铲除了军方所有反对他的势力!朝廷上的要害部门全部都掌控在南派的手里!他现在就在等着!等着大家把折氏给忘了!到时候他如果要做王莽,那就是直接黄袍加身!如果拉不下这个面子,要做曹操,那他就会给他的儿子铺路!”
    卢彦伦说到这里连完颜虎都变了颜色,李阶惊堂木连响,却没法打断卢彦伦高亢得有些疯狂的笑声。
    众人再看杨应麒时,却见他已经坐下了,脸上还是一点表情也没有。
    最后杨开远终于站了起来,走上两步,卢彦伦注意到了他的举动才停了下来。杨开远走到栏杆边,拍了拍栏杆对卢彦伦道:“卢大人,太子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也许你比杨执政还清楚!萧大元帅是不是叛乱,你心里也比谁都明白!所谓诸侯从权行事的行为,那只能是外患入侵、大军围城,中枢失灵时才可以容忍。但萧铁奴起兵之时,中枢这边四岳殿、皇宫、枢密、相府无一不全,京畿内外交通无阻,在这等情况下他萧铁奴竟然还要起兵,那不是叛乱是什么?若连这也不是叛乱,以后边疆将帅谁都能用这个借口带兵进京了!卢大人,你是否定罪,该定何罪,自有大法官来判,服不服在你自己,至于这些扰乱人心的话,你就少说两句吧!没用的!”
    ——————
    不敢说不看《边戎》是一种损失,但看边戎而不看边戎的书评绝对是一种损失!其实我每天都等着边戎书评区的更新……
第三五四章 审判(下)
    欧阳适在房间里暴走。不是因为明天萧铁奴的审判,而是因为刚才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事情!
    他刚刚从枢密院回来,杨应麒跟他说,由于太子暂时失踪,阿鲁蛮战死,萧铁奴待罪,七执政只剩下四个,若再遇到什么变故,中枢凑不齐四个执政将无法行使君权,那样大汉的决策层将瘫掉一环。为了预防出现这种情况,杨应麒建议召开元国民会议,讨论一下增加两位执政的事情,又建议在折允武失踪期间,太子的执政权由公主折雅琪暂摄。
    当时杨应麒还没有说完,欧阳适就已经极度郁闷,这等大事,本该是杨应麒过四岳殿来与他商量才对,现在却是叫他欧阳适到枢密院去,那感觉,就像自己被使唤着一般。而且杨应麒开出来的执政候选名单,更是让欧阳适感到胸口都要炸开来了!
    候选名单上有四个名字,两文两武。文的是杨朴、陈正汇,武的是刘锜、种去病。论资历论功勋,这四个人也算是当下大汉文臣武将中的佼佼者,可是欧阳适见到这四个名字之后胸中却犹如被一团火给堵住了无法宣泄!
    “杨陈刘种……”欧阳适觉得,这四个人无论是谁上来,都等如将这两个执政名额控制在杨应麒自己手里!“雅琪一个女孩子,有什么主意!大嫂又什么都听他的!若再加上这两个人,他以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
    还有一个欧阳适不敢去碰却又偏偏不断地冒上心头的念头:“到了那时,老七还需要我么?”想到这里欧阳适忍不住冷汗直流。
    忽然之间他有一种冲动:赶紧收拾东西,到塘沽坐船出海,逃得远远的!这个想法冒出来以后,欧阳适忽然想到了折允武:“他当时是不是也这么想呢?”
    陈奉山和欧阳济在门外求见,他们也看到了欧阳适的郁闷,但这一次欧阳适没有见他们也没有和他们说发生了什么事,他觉得这两个过气的老头实在帮不了自己什么了。
    欧阳总议长在房间里呆坐到半夜,睡又睡不着,整个人憋屈得慌,便换上了一身便服,从后门偷偷出府溜达。京师有一处不夜之所在叫长乐坊,格局模仿汴梁之大相国寺,京中不眠之徒多往那里去。欧阳适也知道长乐坊的位置,只是近来烦忧太多,已经很久没去了,这时便服夜行,不带一个从人,心里堆满了事,脚下便自然而然地朝长乐坊走去。秋夜的风渐渐冷了,欧阳适穿得不多,冷风刮得他有些痛快,但到了长乐坊时人却冻得有些僵了,便寻了个二三流的酒肆,叫了一碗热酒驱寒。
    “喂——你说太子是不是真让执政给害了?”
    欧阳适一听这话不由自主地转过头去,旁边那桌的两个穷酸书生看见欧阳适那异样的眼光便都住了嘴,其中一个瞪了另外一个一眼小声道:“你疯了!说这话!”便匆匆付了钱,拉着他的同伴走了。
    “看来民间的谣传很多啊……”欧阳适喃喃自语,似乎想到了什么,却又捕捉不到一个实在的思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