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741章

三国之江山美人-第741章

小说: 三国之江山美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的日子,王旭仍然陷入无尽的忙碌之中,半月后经过诸葛亮等人力谏,又任命凉州降臣苏则正式就任敦煌太守,傅干为天水太守。傅干是汉末旧臣傅夔的儿子,当年王旭和傅夔也是有深厚的情谊,自傅夔死,傅干投奔楚国后,王旭一直没想过将他外调,常年都负责公车司马署的事物,掌管着楚王宫的车架、马匹和出行,从未出过差错。
    此次也全是因为诸葛亮力谏,王旭这才兴起年头,并且随后还亲自询问了傅干的意思。
    没想傅干非常乐意,甚至还主动言说,他父亲曾经做过汉阳太守,也就是现在的天水太守,所以他也想回去治理好天水这个地方,况且天水距离他的家乡北地很近,他辗转这么多年,对家乡也甚为思念,更希望能回去帮助治理家乡地区。
    王旭虽然有些舍不得,但却也谅解对方的情怀,最终还是点头允诺。
    此后,王旭的精力也逐渐转移到楚国发展和北伐备战两件事上,虽说凉州还是有几郡太守空缺,但已经不算特别严重的问题,有凉州刺史杨阜坐镇全局,两大主力军团也在那边,单是梳理政务,那么暂时由各郡郡丞代理也勉强可以,好些合适的人选都还在考察中,因而急也急不来。
    只是,当他将余下的人才任免事务交给尚书台去考察处理后不久,南方却传来一封让他又喜又愁的捷报……
    ps:抱歉抱歉,今天傍晚电脑cpu持续高温,自动关机,真是够倒霉,修电脑说是cpu老化坏了,郁闷得我干脆换了电脑,耽误了多长时间,晚上才开始赶工,熬夜也只能写上一章了,见谅!(未完待续)
   

第八百六十章 称帝(上)
    公元二一二至二一三年,当楚国集中精力于平定凉州期间,黄权和吴班率小部精锐交州军,乘民用船只从徐闻县出海,远征朱崖州,拔除了当地驻留的贼寇和海盗势力,得到广大百姓拥戴,重新在那里建立了政权体系。
    朱崖州始建于武帝年间,武帝在平定南粤后;随之遣人从徐闻横渡海峡;并在朱崖州设置了朱崖和儋耳二郡。昭帝年间,其下令省去儋耳;合共为朱崖郡,直至元帝时,其听从贾捐之议;这才抛弃了朱崖。
    时至如今,黄权和吴班竟然又将这朱崖州拿回来,实在让王旭始料未及,高兴的是收复华夏故土,担忧的是朱崖的重建和发展对楚国会是又一笔沉重的负担,而更为重要的是,这次征伐他根本就不知情。
    看过捷报后,他没有急着下定论,随之召诸葛亮和庞统二人至勤政殿询问。
    “孔明、士元,这黄权和吴班远征海外是何时之事,怎么从不曾听闻?”
    诸葛亮拱手回道:“那时主公尚在凉州,战况不明,因而未曾向主公禀报!”
    “可这般出兵总需要给我一个理由!”王旭淡漠地看着二人说。
    庞统听出其语气中的不满,急忙接过话道:“回禀主公,近年来霸占朱崖州的贼寇势力越加强大,时常抢掠边境,沿海百姓不堪其扰,黄权和吴班二将坐镇交州边陲。担忧匪患持久会引得交州百姓不满,军队也疲于应付,因而决定远征海外。永绝后患!去年主公西征凉州在外时,恰逢朱崖贼寇再度抢掠沿海,黄权和吴班果断出兵打击,并随之渡海远征,臣与孔明认为其此举乃是行驶保境安民的分内之权,又寻得良机,因而召集尚书台议定认可。”
    “原来如此!”王旭释然。
    在楚国。直接领军的将领若无授权,是无权擅自调兵和征伐的。但也有例外,若是为履行本责而进行的军事行动,便不在此列。黄权交州军的职责是维护交州的安定,那么他如今的举动就是分内之事。有这个权利。
    默然考虑了下朱崖的情况,王旭的眉头也再度皱了起来。
    “虽说黄权和吴班剪除匪患乃是好事,可朱崖州地处边陲,地广人稀,贫瘠异常,我们现在该如何处置?”
    “依臣以为,当设立郡治,永不遗弃!”诸葛亮摇摇羽扇,微笑着接过话去。
    “可朱崖的治理对楚国又将是一个负担!”王旭凝神细望。正视着诸葛亮的眼睛。
    诸葛亮从容自若,丝毫没有躲避的意思,羽扇轻摇:“弊端自有。可利处亦大!”
    “何解?”
    “原因有四!”诸葛亮微笑着站了起来,徐徐走到挂着地图的墙边,用羽扇指着南海之地道:“主公且看,朱崖地处南海,位于国之边陲,若弃之。内陆海岸将缺少前沿之地,易生海匪。若有此地,楚国对南海的掌控将更为完备。”
    “此点我亦知晓,但以现在的局势,不足以让楚国付出那么大代价,其二呢?”
    “其二,九真、日南等郡扩张速度极快,若单是陆路联系,已经不那么方便,若有朱崖此巨岛为中转,拓展海路行驶,必将对南方的发展极为有利,如今我楚国船只发展速度极快,甚至带动整个华夏和周边地区,已具备持续拓展水路的基础。”
    “其三,朱崖当地族民对主公极为拥戴,恳求楚国的庇护和管理,若治理得好,可以对南方蛮荒之地的族群起到更多影响,不但可以让南海周边更加安稳,更能影响其它族落接纳和朝拜楚国,有助于主公结百族而共造盛世的大志。”
    “其四,主公多年前就曾说,欲建真正可以驰骋于大海的水军,若治朱崖,南海安稳,何不着手实施?臣早前听闻范统将军等说过,如今的船舶已初步具备往深海行驶的能力。再者,马钧、郑浑等人也常抱怨,言船舶的铸造技术专研需要更广阔的环境,现在这南海不就是个理想之地吗?”
    “驰骋于大海?”
    王旭眉毛轻轻跳动,真的有些心动了,这句话算是说在他心坎上,毕竟海军在他心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
    几乎只是数个呼吸的考虑,他的心就选择了认可。
    “好!有此四点综合,朱崖倒是值得楚国付出代价,此事便由你亲自统筹督办,在不影响楚国大局的情况下,可以倾尽所有,但五年内,我一定要看到初步的成果,十年内海军至少要成型,不说能漂洋越海,但至少要能在近海范围尽情驰骋!”
    “臣等必竭尽全力!”
    王旭点头。“那对于朱崖州的太守一职,你们又有何建议?”
    诸葛亮和庞统二人似乎早有准备,庞统立刻朗声回道:“臣以为,稳定和发展朱崖必须充分借助当地人的才能,这就需要赴任的太守能善于发掘人才,心胸豁达,经验丰富,然以臣之见,王连、王文仪便是最佳人选。”
    “南阳王连?”
    王旭倒是听说过此人的名声,想了想,应允道:“好,便依你们二人之言,尽快通知王连赴任,但有所需,尽量满足!至于海军将士的训练就暂且交由范统负责,交州军上下全力协助,镇东将军陆逊亦要督办担责。”
    “诺!”
    诸葛亮和庞统应命而去,王旭却独自坐在殿内怔怔出神……
    此事后不到半月,谍影对武都太守彭羕的调查也传回襄阳,凌婉清亲自汇报,落实了其荒废政务、出言不逊、辱骂同僚的罪责。最重要的是。他在武都那个敏感之地无作为,间接导致不少归附的族群心生厌恶,有离心的迹象和举动。好在发现的早,暂时未造成严重后果。
    可即便如此,王旭在听闻后也是大怒不止,即刻下令将其革职免官,贬为庶人,永不录用,同时急令名臣程畿仓促奔赴武都就任。务必稳住形势。
    与此同时,他有意称帝的消息也越演越烈。魏、吴两国开始大肆散播鼓动,公开发布榜文斥责。
    名存实亡的天子也颁下圣旨,削掉王旭的楚王封爵,收归所有权利。并勒令楚国各州郡即刻脱离楚王宫管束。
    一时间,各地文武全部都将视线投向静默的楚王宫,等待楚王的还击,他们同样担心楚王究竟会怎么做!
    事实上,楚王宫远不如表现出来的那般平静,在京的尚书台群臣连日集议,商讨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以及应对之法。
    此时的形势下,王旭不称帝是不行了,已经走到这一步。如果服软,那么后续的隐患将多不胜数,并且魏国和吴国都不会放弃这样动摇楚国凝聚力的机会。楚国需要一个立足的理由。
    至于尚书台商讨的问题,主要则集中在称帝后必然面临的影响。
    经过数日的密议,尚书台迅速落实了计划。
    远在凉州的西方军团和白虎军团暂停统一境内各族部落的军事行动,全面管制凉州各地。
    镇南将军邓芝亲赴交州,南中边军大部调往交州,进驻各要害城市。交州军进入全面战备。部署争对吴国的防御。
    西军全线退回益州腹地,入住成都、江阳等各处重要地区。太尉徐庶秘密前往益州主持大局。
    大将军赵云奔赴函谷关,左尚书令郭嘉奔赴并州,右尚书令庞统奔赴雍州……
    可以说,整个楚国的军队几乎全部动用。
    接下来两三个月,楚国除军队外的一切重大事宜都被暂时搁置,高层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到了称帝一事。
    这期间,楚王宫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沉默到令人诧异。
    百姓不解,各方文武官员同样不解,各种议论传遍大街小巷,可楚国官吏接到的命令却只有一个,不准管!
    这种宁静中带着混乱的气氛,一直持续到公元二一三年十月初八!
    这注定了是个被历史铭记的一天,注定了其不平凡,当百姓仍然如往常那般从睡梦中醒来,走上大街的时候,目光再也无法从那些榜文上移开。
    楚王明确要称帝了!
    每一张榜文都写满密密麻麻的内容,上面陈述了楚王对天下、对百姓的功绩,同时也揭露汉末以来的朝纲失统,甚至将诸侯割据的本质也一一写明,百姓知道的,不知道的,全部都用简要的语言揭露。
    至于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段,则是王旭的自述,核心只有一个!
    重整河山,重振华夏!
    楚王宫长达三个月不出声,可一出声就掀起惊涛骇浪!
    早前人们只是猜测,只是推敲,无论他们怎么议论,传得多么邪乎,可终究与楚王亲自承认完全不一样。
    数日后,魏、吴两国很快做出了反应。
    天子下诏,号召天下所有人共讨楚王。
    曹操亲手草拟讨贼缴文,拟定明年三月挥军伐楚!
    吴国出于利益,为合力打击楚国,同样宣布遵从天子命令,以汉臣的身份讨贼,与魏国共同起兵。
    两国都是以汉臣自居,以奉天子命而为,当真营造出一幅大汉仍在,共讨叛逆的景象。
    同时,很多老人和腐儒被两国找了出来,这些读书人不明国事,但却引经据典,慷慨陈词,没日没夜地书写文章,整日四处聚众宣扬,几乎将楚王骂得体无完肤!
    这不仅仅是魏国和吴国,楚国境内也逐渐冒出不少这样的人,还有许多地方大族也渐渐意图不轨,多地都有魏、吴两国的奸细频繁活动,流言四起,质疑声渐大!
   

第八百六十一章 称帝(中)
    这一切当然早就在楚国高层的意料之中,汉朝四百年的统治,儒学大盛,终究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而王家四世三公,世食汉禄,此时之举确实有太多可以被利用的地方。特别是魏、吴两国借助天子之力,营造出忠君爱国的氛围,这种无形的力量本身就是一场战争。
    正因为有所预料,因而楚王宫才迟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