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景帝纪事 >

第44章

景帝纪事-第44章

小说: 景帝纪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他日与她毫无血缘关系的新帝登基时,她这太后怕也只是摆设。 

所以,这个孩子无论如何都不能是一位皇子,否则的话,她不敢想象她日后的下场,她谢家日后的颓势。 

景帝刚出了永和宫福吉就附了过来,请安后在他耳边悄声说了几句。 

“严重吗?”景帝听了这个消息后,皱起了眉头问道。 

“奴才打探过,只是有些受凉,不碍事。”福吉,也就是高庸调教出来的大徒弟,听了皇帝的问话后马上低声回道。 

“回宫去。”景帝顿时没了其他心思,开始苦恼放还是不放卫衍这个问题,就这样直接放了卫衍回去根本就是全线溃败输得一败涂地他当然不甘心,若是继续硬着心肠就当不知道这回事日后怕也会有些麻烦。 

景帝在为难中回到寝宫,入了内殿,还不曾开口,卫衍就直直朝他跪了下来。 

“陛下,求求您放臣回家。”话音刚落,就对着他重重磕了个响头。 

“没这么便宜的事。”景帝看他这样不知为何突然恼怒起来,边将他从地上拉起来边恨恨地说道,“朕说过不答应朕的条件,朕不会放你出这宫门的。” 

卫衍听了这话,不敢置信地望着皇帝,不相信到了此时皇帝真的能硬下心肠这样对他。皇帝的表情中似乎有些恼怒,他不知道皇帝到底在恼怒什么,但是皇帝与他对峙的眼中没有一丝软化的痕迹,平时只要他稍微哀求一下就会答应他的人此时却显得格外冷酷,皇帝有耐心和他继续耗下去,他却没有这个资本,终于还是绝望地低头。 

“臣答应。” 

第四十五章恼怒 

经过两个多月的僵持后卫衍终于肯低头认输,景帝再次大获全胜,只是此刻他的心里没有一丝取胜以后应有的快慰感觉。 

明明一开始就知道,卫衍有太多放不下的东西要顾忌,所以起初不敢推开他,所以后来任由他胡作非为,所以无论他提出多么荒谬的要求卫衍都会答应。就如这一次,他早就预料到卫衍为了家人会向他低头,但是真的发生了还是忍不住感到非常恼怒。 

是的,非常恼怒。恼怒于卫衍为了家人向他下跪,恼怒于卫衍为了家人向他磕头,所以他坚持要卫衍低头,但是卫衍真的低头了他却更加恼怒,恼怒于卫衍为了家人终于肯放弃自己一直坚守的东西。 

这种心态也许很矛盾,其实也不难理解。卫衍为了家人愿意做出任何牺牲,却不肯为他作出哪怕一点点小小的让步,景帝能不恼怒吗? 

而且除了恼怒之外,似乎还有些别的情绪在心头翻腾,特别是卫衍此时的神情,让他的心里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奇怪感觉不断往上涌。 

景帝曾经看到过卫衍露出那种表情,从起初的不敢置信到最后的绝望然后终于低头。那时候他端坐殿上,冷眼旁观,淡然筹划,恣意自如,何等潇洒。而此刻,卫衍脸上的表情却让他心中沉甸甸的,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沉默了片刻,伸手将他的脑袋按入怀里,好像这样就可以不用去面对他的神情。 

怀里的身体僵硬着,不肯稍作软化。 

景帝无声地叹了口气,将手掌按在他的后颈处,慢慢安抚。 

“别这样,朕没有要你一辈子都不许娶妻,到时候朕会亲自为你赐婚。”如果有一天,困扰他的那些莫明迷恋烟消云散,终成过去,他会亲自为他赐婚,帮他成家立业,看他娇妻美妾儿孙满堂。只是现在,让他看着他去娶妻成亲,他还做不到。 

怀中的身体还是僵硬着,似乎在无声地谴责他的霸道。 

“如果你是喜欢孩子想要孩子,要不朕先赐你几个美人?不过等她们有了身孕就不许再碰。”即将初为人父的景帝突然觉得卫衍可能是喜欢孩子,所以才会反应这么激烈。好吧,他可以忍一忍做出最大的让步,但是仅此而已,卫衍休想再得寸进尺。 

怀里的人又沉默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臣不要。” 

“朕赐的,你敢不要?”皇帝赏赐的,人也罢物也罢,都应该高高兴兴谢恩收下,哪容得有人说不要。景帝听了这三个字,第一个念头就是卫衍是想和他讨价还价,刚才故作大方的姿态顿时维持不下去了,口气不由得又严厉了起来。 

“臣不要。”卫衍重复道,声音中有了一丝哑意。他不知道皇帝到底是在想什么,不肯让他娶妻却要赐给他美人,这到底打得是什么主意。他已经到了这般不堪的地步,怎么可能再拖无辜的人下水?就算真的要去娶妻也会缓一缓再说。 

刚刚应承的时候是绝望,但是被皇帝抱在怀里他开始觉得很难受,感到很委屈。他一直以为皇帝不可能对他那么狠心的,但是事到临头,皇帝却还是硬下了心肠这样逼迫他。他难受,却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不是在为承诺本身难受?他委屈,却不清楚自己是不是因为皇帝刚才冷酷的姿态才感到这么委屈? 

这个人是他的君王,惟我独尊,恣意妄为是他的权力。他的命令自己必须要服从,根本就不该感到难受和委屈,但是此刻他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嗓子眼里好像堵了什么东西,声音莫明的沙哑起来。 

“好,不要就不要。”景帝听见他的声音,很怕卫衍会当场哭出来,马上放软了口气,“你不要着急,朕派人打探过了,你的母亲只是受点凉,不碍事的。” 

“嗯……”卫衍应了声,又沉默了半晌,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恢复正常,“等以后……求陛下以后将臣外放出京吧。” 

如果有一天,如皇帝陛下所言厌了后会放他出去,他不想再留在京城,希望能被皇帝远远的打发了。 

“哦,你想去哪里?” 

“岭南漠北陛下觉得哪里合适就让臣去哪里。” 

“好。”景帝对日后的安排中自然没有这么一项。也许有一天他会对卫衍的身体失去兴趣,但是卫衍对他的忠诚是勿庸置疑的,就算没有了肉体牵扯也不妨碍他继续将卫衍留在身边。不过他现在是在哄人,当然要顺着他的话头说,至于到时候,就是到时候的事了。 

当下又安抚了一阵,命人收拾了卫衍这阵子在用的各种药草用具,又派了小内侍跟着去服侍顺便看着他不许他丢三落四偷懒逃避才让人送他回去。 

卫衍前脚刚走,景帝就拿高庸是问了。 

他明明下过不准私下为卫衍传递消息的命令,怎么一个个都把他的话当耳边风? 

他不在的时候,其他人等根本就不许靠近内殿,除了高庸之外,没有旁人能为卫衍私传消息。卫衍这么快就得到消息,肯定是高庸搞的鬼。 

“老奴也是为了陛下好。”高庸很爽快地承认是他告诉卫衍他母亲生病的消息,不过他真的是为了皇帝好,卫衍不肯低头,皇帝就没法下台,这样磨下去到哪里是一个尽头,现在乘这机会了结此事也算是皆大欢喜,反正卫衍就算真的受了委屈,皇帝最后看不下去也会去哄他的,“卫大人的脾气陛下也知道,就算陛下真的欺负狠了,只要陛下肯花点心思哄哄,等过段时间他也就不放在心上了。只是这事牵扯到他的家人,若陛下瞒着他万一有什么不妥,到时候卫大人伤心,陛下看着他这样心里也难受。所以老奴就自己拿主意把这消息告诉卫大人了。” 

“这么说朕不该罚你反而要赏你才对?”景帝当然知道家人是卫衍的死穴,真的有什么万一要想哄好他就不是一件易事了。不过他这里的人一个两个都拿他的话当耳边风,非常驳他这个皇帝的面子,又笑着骂了几句才算揭过此事。 

此时,景帝并没有想到卫衍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他想着又不是多大的病,有个四五日的时间也就差不多该好了。等拖了十余日卫衍母亲的病还是没有起色,卫衍始终以要在母亲病榻前侍奉汤药为由不肯回到他身边的时候他才醒悟过来,这大热天的会受凉显然从一开始就透着几分诡异。 

第四十六章情深 

当然,这一去不复返只是景帝等了又等终于等到耐心全无时的夸张之语,还有卫衍的不肯奉诏回宫也仅仅是景帝郁闷时的诛心之论。他不过是在等得实在不耐烦的时候派了内侍去卫家赐药慰问顺便打探一下卫衍何时能回宫,既无口喻又无明诏何来卫衍不肯奉诏之说? 

至于对此事诡异的揣测倒是有几分根据,只是就算这事真的诡异万分,景帝一时也想不出好的办法来应对。 

为了堵人口实景帝对于卫衍这段时日的失踪用的一直是派他外出办事的名义且有明档记录,这次允他回家后在近卫营的文档上留下的当然就是卫衍因母疾而告假的记录。这样的记录对付旁人很管用,但是自己要想推翻也有点难度,直接导致了此时无论口喻还是明诏命卫衍回宫都实为下策。 

景朝以孝治天下,卫衍因母疾而告假回家侍奉汤药这种孝行他做皇帝的理应褒奖才对,断没有不通情理蓄意破坏的道理,况且卫衍又不是什么国之重臣,朝政离了他一日就不行,充其量就是皇帝一个人离不开他,就算要召回他也缺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若是没有一个妥当的说法一意孤行的话只怕卫衍还没有回到他的身边,言官御史督促他修正帝德的奏折就可以将他淹没。 

景帝倒不是真的惧怕言官御史的罗嗦,从善如流这种美好的品德只有需要的时候他才会具有。只是他可以不在乎朝堂言论,但是他却在乎卫衍的感受。怜其孝心这四个字对景帝而言很多时候仅仅是四个字而已,只是到了卫衍身上,这四个字就拥有了它本来的含义。再说,他要召卫衍回来,可不是为了整日看他忧心忡忡愁眉苦脸的模样。虽然卫衍因他的作弄而愁眉苦脸的时候很好玩,但是那种苦恼更多的是生活中的乐趣,若卫衍真的为母疾而忧心苦恼,就非常不好玩了。 

所以说,卫衍母亲的这病是真是假其实并不重要,不需要骗过其他人,只要卫家能让卫衍这个笨蛋相信这病是真的,就已经达到了所有的目的。景帝在拖了十余日后,眼见着卫家那里还是没有什么动静,便派了田太医去卫府看过,田太医回来后向他禀告的时候话说得颇巧妙,“以臣看来寒症不足为虑,卫夫人实乃忧虑成疾”这句话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就是所谓的心病还要心药医。毫无疑问,卫衍的莫明失踪就是那心病,而卫衍此时在跟前侍奉就是那心药。 

景帝有时候也很纳闷,卫家怎么敢笃定他就会怜惜卫衍的孝心而放他回家,又怎么敢笃定他因为要顾念卫衍的感受绝对不会当着卫衍的面去拆穿这病的真相。或许卫家只是无法可想之下想要赌一把,结果很明显,他们赌对了。景帝就算明知卫衍的母亲在装病,也不能去拆穿,因为如果就这样拆穿了某个笨蛋到时候肯定会钻牛角尖,不知道要自责到什么地方去。 

所以,他现在只能忍,并且衷心希望卫家能够适可而止见好就收,否则等到他忍无可忍的时候,就不要怪他出手太狠。 

这世上的事向来就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景帝为卫衍的事情烦心的时候,上次被他用肃清吏治搪塞过去的采选一事又一次浮出了水面。 

这一次是皇后亲自上表开启了此事的序幕,很快便有朝臣跟进,迅速在朝中形成了强大的舆论,硬是要逼景帝点头答应。 

为皇帝挑选秀女充斥皇帝的后宫是皇后的职责之一,当然皇后力主此事倒不是由于她有多么贤惠,纯粹是因为危机意识出于利益考虑需要一些新的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