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突击营-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叉着腰在问他话。
“问你呢,没听见?”小孩有点不耐烦的样子。
稻叶定了定神,小声地问道:“你的,小孩子,这么晚,在干什么?”他勉强学过几句中国话,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日常对话。
小孩说:“我在捉田鸡呢,晚上捉田鸡最容易了。”
稻叶见小孩没有害怕的意思,不禁有些奇怪:“你,小孩子,没听到打仗的声音吗?”
“打仗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这里天天打仗,可没劲了。”小孩不以为然地说。
稻叶有点发蒙,不知道什么地方不对。身后中国士兵正在草丛中搜寻他,他必须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小孩,这个送给你。”稻叶从手上摘下手表,递到小孩的手上,“你给我带路,往山上去。”
小孩贪婪地接过表,在耳边上听了听,似乎挺高兴的样子:“好吧,我带你走。”
稻叶担心有诈,跟在小孩身后,看着小孩的脚往哪落,他也往哪落。小孩似乎什么也没想,只顾往前走着。
“这是往什么地方走?”走了几百米,稻叶有些狐疑地问道。
小孩答道:“上山呀,这是一条近道。”
稻叶打起精神,高度警惕地观察着左右,周围没有什么动静,小孩看起来也是天真可爱的样子。
“你继续走吧。”稻叶说。
“注意,这个地方踩稳了。”小孩吩咐道。
“好的……”稻叶随口答道,话音未落,他只觉得脚下突然一软,咕咚一声便掉进一个陷井里去了,在掉下去的一刹那,他还在纳闷着:刚才这个小孩就是从这个地方踩过去的呀。
“哈哈,捉到一只大田鸡了!”小孩呵呵笑着跑回来,趴在陷井口对着里面喊道。
原来,这个小孩正是沈红英的宝贝儿子刘冬,趁着母亲不在家,他偷跑出来看打仗,不料竟遇到了逃跑出来的稻叶。在见到稻叶的第一眼,他就知道这是一个日本鬼子,但带着初生牛犊的心态,他从容不迫地打消了稻叶的怀疑,把他带到了儿童团平日偷偷挖好的一个陷井上。这个陷井的盖子能够承受一个像刘冬这样重的小孩,但稻叶一踩上去就塌了。
“小孩!巴嘎!”稻叶在陷井里狂骂着,“陷井里是什么东西!”
比陷在陷井里更可怕的事情,就是陷在一个散发着恶臭的陷井里,此时的稻叶正在遭受这个噩运。他的脚陷在半米深的糊状物中,通过裸露在外的皮肤能够感觉到,这种糊状物非常滑腻,而且散发出一股令人窒息的浓烈臭气。
“小鬼子,便宜你了,你知道我们整个镇的儿童团员拉了一星期的屎,才凑够这么一个陷井,你就在里面吃个饱吧!”
“巴嘎!”稻叶绝望地惨叫起来。
“冬伢子,你又在这淘气了!”刘冬正在欢喜时,耳边响起了母亲的责骂声。
“妈,我抓了个鬼子!”刘冬对沈红英喊道。
沈红英是在突击营结束了战斗之后,带着民兵出来搜寻漏网之鱼的。听到刘冬的声音,便跑了过来。当听说刘冬抓了一个鬼子时,沈红英吓得心脏都快不跳了。
“冬伢子,哪来的鬼子,你快过来!”
“没事,鬼子已经掉到陷井里去了。”刘冬不以为然地说。
沈红英跑过来,一把揪住刘冬,上下看了一遍,发现刘冬安然无恙,一肚子的担心立即变成了怒火,抡起巴掌在刘冬屁股上使劲打了一下。
“我抓了鬼子你还打我?”刘冬跳了起来。
沈红英骂道:“你知道有多危险吗?我叫你不许出来的,你还出来,而且还敢跟鬼子耍心眼,你真把我吓死了。”说着,挥动巴掌又准备开打。
“大嫂,别打孩子呀。”旁边伸过来一只手,挡住了沈红英的手,沈红英扭头一看,不由得笑了起来:“小静,你怎么来了。……哎呀,还有罗营长。”
罗毅走过来,说道:“我们回来了,怎么啦?为什么打孩子啊。”
沈红英说:“这孩子,可把我吓死了,这外面打仗,他还跑出来看,而且竟然引了一个鬼子到陷井里去。这万一有个闪失可怎么办啊,我怎么跟他爹交代啊!”
罗毅对刘冬招招手:“冬伢子,过来,说说,是怎么回事,鬼子在哪。”
“呶,就在那个陷井里。”刘冬指着陷井说。
“哦?”罗毅有些紧张,拔出枪走到陷井旁,对着里面用日语喊道:“放下武器!”
陷井里没有回音。几名警卫都跟了上来,对着陷井里一通猛喊,陷井里依然一点声音也没有。由于情况不明,谁也不敢探头去看。
“冬伢子,你真的引了个鬼子进去?”罗毅认真地问道。
“当然,你没看陷井是被踩塌的吗?”
“怎么没声音啊?是不是当时就摔死了?”
刘冬说:“没摔死,刚才还跟我说话呢,我看了一眼,他还在那跳呢。”
“他没开枪打你?”
“没有。”
邵平在一旁不耐烦了,拔出手枪,对着陷井壁连放了几枪,陷井里还是悄无声息。邵平探头一看,喊了起来:“是有个鬼子,好像已经死了……哎呀,这个陷井怎么这么臭啊。”
听说陷井里的日军已经死了,几名警卫一起都探头过去,然后七手八脚地把稻叶从陷井里捞了上来。邵平忍着臭气上前摸了一下稻叶的鼻子,对罗毅说:“没死,就是晕过去了。”
罗毅捂着鼻子说:“我都快晕过去了,估计这个鬼子是被臭气熏晕的吧。”
“这就是我们儿童团挖的臭气洞,用来抓鬼子最好了。”刘冬乐滋滋地介绍着。
罗毅笑着对沈红英说:“红英,赶紧把洞口再封上,然后弄条管子把这些气接家里去,这种气能直接点着了做饭用。……这就是传说中的沼气池啊。”
214 论功行赏
边上就有小水洼,几名警卫战士提来了一些水,把稻叶身上的脏东西冲了冲。邵平凑上前,翻看稻叶的军衔,不看不知道,一看不由得大喜过望:“中将!营长,这小子是个中将!”
“稻叶!”罗毅乐了,“肯定是稻叶。我说这小子跑哪去了,原来呆在洞里当熏鱼呢。”
邵平呕了一声,说:“营长,你行行好吧,听你这样一说,我再也吃不下熏鱼了!”
沈红英乐坏了,在刘冬脸上吧嗒亲了一口:“冬伢子,你可真是立了大功了,你抓住了鬼子最大的官。”
“真的?”刘冬也得意起来,“那我以后是不是天天都可以晚上出来玩了?”
经过这一通折腾,稻叶悠悠地醒了过来。他看到身边都是穿着军装的中国军人,叹了一口气,伸手想去摸自己的指挥刀,结果摸了个空。
“稻叶吧?想剖腹吗?”罗毅用日语问道。
稻叶答道:“没错,我就是稻叶,请问阁下是什么人。”
“我是新四军江东突击营营长罗毅,过去两个星期里,就是我的部队在与你的部队周旋。我们互相已经不陌生了。”
“江东突击营?”稻叶念叨着,“在南京江边,以区区百人与第3师团一个联队战斗的,就是你们这支部队吗?”这一仗也算是打得天下闻名,敌我双方都记住了江东突击营的名号。
“没错,我是那场战斗的指挥官,也是那场战斗中仅存的几名幸存者之一。”
“想不到你如此年轻,真是前途无量。如果我们不是敌人,我非常愿意结识你这样一位后起之秀。”稻叶感慨道,“罗先生,你我都是军人,请你尊重我作为一名军人的选择权,我不希望成为俘虏,请你成全我。”
罗毅呵呵一笑:“这个,我爱莫能助。有人出了赏金,如果活捉你,赏10万元;如果抓到死的,赏5万元。你说我能让你自杀吗?”
“这是对我的侮辱!”稻叶抓狂地喊道。
“带走!回头卖给白长官去。”罗毅命令道。
罗毅等人回到竹园镇的营部时,陆双勇带着人也回来了。这一仗,全歼了稻叶的200名卫兵以及联队长青木,但突击营自己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有40多名士兵阵亡,重伤的也有这么多。大量伤亡都发生在最后的肉搏战阶段,稻叶的卫兵武功比寻常的日军士兵要好得多,如果突击营不是以多欺少,恐怕伤亡还要翻上两番才够。
“这么大的伤亡,真是太可惜了!”罗毅自责地说,“早知如此,干脆让国军来办这事就得了。”
许良清劝慰道:“罗子,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我们以100人的伤亡,歼灭了200名鬼子,应当算是不错的战绩了。”
“唉,话虽这么说,每次看到士兵们伤亡,我还是很难受。”罗毅郁郁地说。
得知突击营抓住了稻叶,白长官驱车来到竹园镇,何继春陪着他,给他当导游。看到竹园镇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白长官很是震撼。
“报告,江东突击营营长罗毅率全营军官在此迎接白长官,请白长官训示!”
罗毅在竹园镇的镇口摆开架式,迎接白长官的到来。不管突击营和白长官之间有什么疙瘩,人家的军阶在那放着。以白长官的职务,能够去视察一个师的驻地都让人觉得不胜荣幸了,今天跑到一个营的驻地来,罗毅岂敢怠慢。
沈红英心里别别扭扭的,但也被白长官的官衔吓住了。在罗毅的要求下,她半推半就地组织了一支迎接队伍,舞着红绸子,在镇外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之类的口号。不过,在所有百姓中,也就是沈红英觉得不舒服,其他人都觉得能亲眼见这样一个大官是很不容易的。中国百姓不管信仰如何,对于大官都有一种天生的崇拜感。
“免礼免礼。”白长官向罗毅回了一个军礼,然后向欢迎的群众拱了拱手:“各位乡亲,白某此行是来向大家致谢的。各位毁家抒难,帮助国军围歼第6师团,白某甚为感动。在此,我先向大家报告一个特大喜讯:在我抗日军民的齐心努力下,今天上午,日寇第6师团的残部已经被全部歼灭了!这是抗日战场上,我军第一次完整地歼灭日军一个师团!”
所有的人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罗毅更是热泪盈眶。在真实的历史上,第6师团虽屡次遭到中国军队重创,但终究没有被全歼。在整个八年抗战中,中国军队未能全歼过日军的师团一级单位,这是中国人民的千古憾事。自己这次穿越,终于改变了这段让人遗憾的历史。
白长官向大家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正色说:“委员长专门发来了贺电,对我抗日军民表示表彰,其中,尤其提到了我们浠春县的全体民众,以及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江东突击营!”
“委员长万岁!”
“白长官万岁!”
许良清带着士兵和群众们一齐喊了起来,没办法,这种场合下,这种表忠心的仪式是必要的,也是十分自然的。罗毅偷眼看看沈红英,见她一脸不情愿的样子。再看袁静,这丫头的小嘴也微微地撅着,在一片口号声中,她既不愿意跟着喊,又不便显得特立独行,便假惺惺地拿出一个小本,装出在记录什么东西的样子。
把这些仪式都折腾完,罗毅把白长官一行让进了突击营的营部。白长官在营部里四处看了看,对突击营使用的地图表示了一番表扬,又夸奖突击营在竹园镇搞乡镇建设成就菲然。罗毅知道白长官是想显得随和一些,当下也诺诺连声地附和着。
“小罗毅,这次阻击中村联队,真是十分凶险啊。老卓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