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仕妖娆-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凤梧冷笑一声,“殿下说草民置大宋于危难之中,这倒是让人好生迷惘,敢问殿下,草民又何时做出了祸国殃民的罪事?”
赵惇冷哼一声,“北伐失利,我大宋正欲和金国和谈,你却做出如此侮辱金国颜面的事情,想来那金国知晓,定会恼羞成怒,大兴兵马南下侵犯我大宋疆土,数大宋将士将因血洒疆场,数大宋子民也将因此家破人亡,这还不是祸国殃民,嗯?!”
一番话说得正义凛然,好似金国已经挥师南下了般。
李凤梧暗暗骂娘,卧槽,这样也可以怪到我身上,那百年之后蒙古铁骑南下,是不是也要怪我没有每日一盒蒙牛或者特仑苏,导致蒙古经济危机才南下侵宋?
我特么倒是有很多特仑苏,貌似耶律弥勒尝过……
我特么也不是岳飞,甭想靠莫须有害死老子!
看了一眼江淮宣抚使张浚,李凤梧咳嗽一声,道:“北伐失利,宋金和谈,焉能因此等小事便再兴兵马,且我大宋国势昌盛,边疆将士齐心保家卫国,又怎会惧怕金国铁骑,难道殿下以为,就因我和耶律弥勒之事,就能祸国殃民了?”
顿得一顿,意气风华指点江山:“金国国势动荡,力南下,又有两淮宣抚使坐镇建康,北伐刚过,金国哪能再兴兵马,殿下如此认为,是说张相公力守护边疆?是说薛护军能么?这姑且不提,但说一点,我大宋人心皆图恢复,又有昌盛国力为盾,即使和谈,也将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何惧之有?”
赵惇瞠目结舌,这小子满口大义,叫人好难辩驳。
尤其是那番话将张浚和薛岭也牵扯了进来,自己若是坚持李凤梧和耶律弥勒苟且会引来金国南下,也可能确实能给他扣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但代价呢?
张浚和薛岭必然因此怀恨在心。
这让一心登上太子宝座的赵惇有些犹豫了,张浚和薛岭,都是军政界的中流砥柱人物,不提被父皇看重的江淮宣抚使张浚,单是那中护军薛岭,统率的江淮南营等诸多兵马就有四万呐!
他们如今倒是中立,看不出倾向于赵愭还是自己,但要是因此让他俩倒向赵愭,自己就算能因此杀了李凤梧,也得不偿失。
和天下相比,区区一个李凤梧算什么。
赵惇沮丧的叹了口气,罢了,这次放过你,颓然说道:“既如此,那你也不应作出此等龌蹉之事,本王仁厚,且不追究你的责任。”
李凤梧长出了口气,妈蛋,真怕这货来个鱼死网破。
到时候真强行给自己按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在头上,虽然不至于掉脑袋,但至少会有很大的麻烦,叔公张浚和老师陆游必然要大费周章才能救下自己。
如此一来,必然会导致自己过秋闱。
万幸这货怂了。
所以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赵惇顿得一顿,看着辛弃疾,没好气的道:“辛弃疾通敌一案纯属小人构陷,本王与邓王皆认为其有功于大宋,暂时待制于建康,本王会和邓王上奏父皇,你且听候发落,魏国公和薛胡军以为如何?”
张浚和薛岭自然点头,本该如此。
辛弃疾立即起身,“谢殿下大恩。”
赵惇心里一万个不爽,妈蛋,本想杀辛弃疾,没杀成,又杀李凤梧,还是没有如意,这建康真不是我赵惇的风水宝地。
又看向耶律弥勒,“耶律弥勒为金国柔妃,虽非细作,但身份特殊,收押在昭明宫,随本王前往临安,听候父皇发落!”
反正这女人是要送返金国的,收押在昭明宫,只要能避开赵愭耳目,还不肆意让自己玩弄。
金国柔妃啊……被我大宋皇子玩弄几场,也算还了一报。
只不曾想他还没得意须臾,便听得那个让人恨之入骨的声音朗声道:“殿下,草民斗胆一问,我大宋哪条律法规定,草民的小妾罪反而要关押在昭明宫,且还要带回临安,既然罪,难道不应该释放么?”
李凤梧手执画扇,笑眯眯的看着赵惇。
这一刻脸上神色清淡。
夏日微风拂来,撩动儒衫。
神清气爽,一切都变得云淡风轻。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且容他猖獗一回
对仗皇子而不悚。
若说士子风流,此当为大风流!
这一刻的李凤梧,在耶律弥勒心中,便是经天纬地的大男子大英雄。
我有霓裳舞,十年人知,今夏初甩袖,便得郎君心。郎君若何意,豪气峙盘龙,风卷儒衫动,人间大风流,且看今紫极。
耶律弥勒眼里满是柔情,眼里再天地,只有那昂让挺立轻摇画扇的李家小官人。
赵惇怒不可遏,好你个李凤梧,给脸不要脸是吧,竟然还敢得寸进尺,本王还就不信了,就凭你也想留下耶律弥勒!
不怒反笑,“金国柔妃,怎么就成了你李凤梧的小妾了,且此女子事关两国和谈,怎么就不能押送临安了?”
反正都和这货撕破脸皮了,李凤梧也豁出去了,略薄的嘴唇扯起的幅度,比赵惇的神经质浅笑更招人恨,“在金国燕京,人不知人不晓,海陵王柔妃已自缢身亡,姑且不论真假,且与一点草民不明白,我大宋何时到了需要仰仗一个金国女子在和谈上大做文章,自建炎南渡后,我大宋在大理、西夏、西辽、金国、吐蕃诸部等各国眼中,皆被视之为弱宋,然上皇励精图治几十年,大宋境内一片繁荣昌盛,又有当今官家的尧舜之风承前启后,我大宋国势只会蒸蒸日上,正当是雄姿摆脱弱宋恶名的大好时机,怎的还需要女子外交,殿下此言,心里还有上皇否,还有当今官家否,遮莫在你眼里,上皇和官家治下的大宋盛世竟然如此不堪一击的么?”
顿得一顿,豪气万千:“大宋之威,当不能损于耶律弥勒临安之行!”
这番话铿锵落地,赵惇顿时语结。
张浚和薛岭相视一眼,都觉此子惊艳,明知他所说并非全部正确,但却偏生反驳不得,尤其是作为皇子而言,你要是反驳那就是在打你父皇和皇爷爷的脸。
陆游也着实有些震惊,自己这学生知识面宽的有点吓人啊,哪像个蜗居建康的士子,倒像是个居庙堂高远的重臣,熟知天下大势。
赵惇气势顿时弱了下来,咬牙切齿的道:“纵然如此,这耶律弥勒也是金国皇亲国戚,按礼循制,也只能迁居于临安。”
李凤梧哦了一声,轻摇画扇,甚有装逼的风度,“殿下似乎忘记了,草民说过,金国燕京人不知人不晓,耶律弥勒已自缢身亡,殿下有何证据证明,紫极殿上的女子就是耶律弥勒?”
所有人都愕然。
张浚曾除枢密使,薛岭是前护军,受朝廷节制的边军大臣,赵惇是皇子,都是国家政权的中枢人物,自然知晓金国那边的一些事。
早在去年,海陵王死后完颜雍登基不久,确有海陵王柔妃自缢身亡的谍报。
而众人也心知肚明,眼前的女子确实就是耶律弥勒本人,但却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毕竟这里不是燕京,除了辛弃疾没有任何人能证明。
况且辛弃疾的供词中,说的是张玉儿而不是耶律弥勒。
天下叫张玉儿的多了去了。
赵惇哼哼冷笑,“金国上京自缢的耶律弥勒只怕是掩人耳目,此时紫极殿中谁不知晓,这女子就是耶律弥勒!”
李凤梧撇撇嘴,不屑的哂笑,“证据呢?”
赵惇并不怎么抱多大希望的看向辛弃疾,果然,辛弃疾轻声说道:“此是我义姐,卑职只知她姓张名玉儿。”
赵惇心中微凉,大势已去。
这里毕竟是建康,是李凤梧这贱民的地盘,如果没有江淮宣抚使张浚和建康知府陆游,自己便能说黑是白说白是黑,但偏生这两人不会让自己得逞。
这关太子争夺的站队,只因这两人一是其叔公一是其老师。
且还有一直没说话的赵恺。
天时地利人和,自己都没有。
早知如此,就不该先将赵愭气走,若自己联手赵愭,岂能让李凤梧舌绽莲花。
不过这是不现实的,区区李凤梧怎能和赵愭相比。
赵惇沉吟不语,片刻后才道:“虽然辛弃疾不能证明,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么,此女子定是金国柔妃耶律弥勒疑!”
李凤梧哈哈一笑,“殿下这话倒是莫须有的很,没有证据便强行断定,岂是皇子所为。”
赵惇越发被动,“虽然没有证据,但是本王知晓——”
李凤梧第一次打断赵惇,“那就是不能证明了?既然不能证明,且张玉儿又罪,如果没事,请殿下宣判罢,时候也不早了,草民需要将这小妾带回府上调教——哦不,是管教。”
调教和管教一字之差,意义却大不相同。
急死你个赵惇,急死你赵愭,顺便也急一下赵昚,让你们惦记着我的耶律弥勒!
赵惇心里怒火炽烈,却发作不得,憋屈得极其难受,“她怎的又成了你小妾?”心里倏然警觉起来,这个李凤梧真心有些可怕。
就算法证明张玉儿是耶律弥勒,但她在大宋亲故只有辛弃疾,自己要是作难一番,大可以将她赐婚给辛弃疾之类的,作为奖赏,也能堵住天下人的嘴,他李凤梧更是话可说。
他却说耶律弥勒是他小妾,这直接断了自己这条下策。
李凤梧笑了,事情到此,虽然当中略有变故,但最终还是回到正轨上,按照自己和叔公、老师商议的计划而行。
“张玉儿初到建康,寻不得辛青兕,亲故又身分文,便自己将自己卖入李府,草民见其有几分姿色,便将之纳为小妾,殿下若是不信,此是纳妾文书,请殿下过目。”
从怀里掏出纳妾文书,一旁便有黄门小太监接过,送至赵惇手上。
赵惇大概看了一眼,心顿时沉了下去,这果然是张出自上元县衙的纳妾文书,白纸黑字做不得假,耶律弥勒——张玉儿竟真是李凤梧小妾。
不能证明这女子是耶律弥勒,那她就只能是张玉儿,她既是张玉儿,又罪,便只能当众释放,自己再不甘,也不敢当着张浚、薛岭和陆游的面罔顾大宋礼仪和律法。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就算是父皇来也力回天,君为天下表率,若天子皇子都不能循礼守仪,这大宋安敢再自称礼仪之邦?所以说,两宋是读书人的天堂,这句话真心一点没有。
这其中的轻重赵惇自然分得清楚。
暗叹一声,特么的好生不爽啊。
非常不爽!
赵惇此刻很想杀|人,恨不得将那张薄情的嘴唇扯个稀烂拿去喂狗,然而现实却是拿李凤梧一点办法也没有,这大宋毕竟不是皇子一个人说了就能颠倒黑白的大宋。
唉……牙痒啊……痒啊!
赵惇心里长长的、郁闷又奈的叹了口气。
罢了,且容他猖獗一回。
第一百三十章 上火的赵昚
当日下午,从昭明宫内两封奏折被送往临安,出自杨世杰之手的案审记录在建康府衙备案之后,也随着奏折从驿站送往临安。
这是官家赵昚的意思。
与此相反的是,庆王赵恺查证符离之溃的真相迟迟未果。
不提昭明宫内两位各怀鬼胎的皇子何等恚怒,都将李凤梧视为了心头钉,且说两位皇子的奏折和案审记录两天后到达临安,摆上了赵昚的御书桌。
此时赵昚刚从大庆殿大朝会退朝,正打算在垂拱殿小憩一会看看书。
看见两位皇子的奏折,挑了挑很是好看的飞凤眉,“这么快就审理了,这两孩子倒是齐心了一回。”
拿起奏折细阅,眉头渐渐拧了起来。
旋即放下奏折,将那封出自杨世杰之手的案审记录拿起来细看,眉头时凝时舒,显是心情跌宕起伏,看完之后叹了口气,沉默许久不语。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