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仕妖娆-第4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凤娘嗯了声,“说。”
“善己,善人。”
李凤娘不屑的冷哼了一声,“既然已知晓你意思,再说下去也是益,只希望到了那一日,你莫要后悔。”
李凤梧哈哈一笑,“那也得等恭王成为太子你再如此自信也不迟。”
顿了一下,“现在还是镜花水月的事情,谁知道恭王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庄文太子呢。”
李凤娘吃了一惊,“你敢?”
李凤梧摇头,“不敢。”
“那……”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
李凤娘不言语,“靠岸罢。”
在花船靠岸,李凤娘走过舢板,登岸的那一刻,回首对李凤梧轻声道:“我等着你从万丈青云上坠入地狱的那一天,到时候你一定会后悔,为什么还活在人世间。”
李凤梧哈哈一笑,“大宋不会有人彘。”
李凤娘认真的盯着李凤梧,声音很是冷漠,“会有的。”
到头来,自己和他之间,依然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他为什么就不愿意辅佐恭王赵惇,之后再成为自己的助力呢?
李凤娘想不明白。
这也是她直到死那一天,都始终没想明白的事情。
李凤娘走后,李凤梧独自坐在黑暗里。
以李凤娘的性情,等到赵惇从玉皇山回来,她大概就会对影子动手——除掉影子,对于自己而言,是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毕竟李巨鹿都防不住这个女人。
当然,更重要的是,必须得有这么一个环节,自己接下来才更好实施反击。
只是愁苦的是,等赵惇回来,大概就会有人提立储。
而自己和赵恺的处境只会越发艰难。
花船猛然一沉。
李巨鹿从岸边跃上花船,来到船中,对李凤梧说道:“小官人,李凤娘回了王府。”
“可有人发现她的踪迹?”
“没有,那个李承祖确实尽心尽职。”
“那行,那些事情都办好了?”
“放心吧小官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只是……”
“怎么?”
“还要瞒着庆郡王殿下吗?”
李凤梧想了想,“必须瞒着,不是信不过他,而是有些事情,越少人知道的越好,也避免官家最后来个大清洗,大家都讨不了好。”
从这方面来说,赵恺被幽禁,还真是帮了大忙。
李巨鹿沉默了一阵,才轻声道:“小官人,大娘子说过,让你晚上回去,不要留宿西湖了。”
李凤梧苦笑,家里的女人有怨言了啊。
起身,“那回家罢。”
回家,多么温馨的字眼。
家里有娇妻文浅墨,有贤妻文淑臻,有艳妾耶律弥勒,还有魅妾朱唤儿……更有一个心肝宝贝李梦华。
自己这一生,都为她们而活。
顺便再做一点小事,争取让大宋的敌升级之路不会被草原铁骑打断。
虽然有点一厢情愿了,但自己毕竟努力过。
接下来几日,云淡风轻。
秘书监那边诸事都已安排妥当,朝堂各部门都在给自己小鞋穿,李凤梧也难得去管,拜访了魏府后,双方都开始为婚礼做准备。
李凤梧去信建康,让父亲李老三,母亲叶绘和二娘周月娥三娘张约素一起来临安。
这一次的婚礼,就在临安举行了。
在籍田祈年礼最后一天,大内来了个黄门太监,宣召李凤梧垂拱殿觐见。
李凤梧换了朝服,前往大内。
貌似已经有好些日子没有被官家赵昚宣召了。
今日似乎并什么事,赵昚在垂拱殿中,并没有处理政事,而是坐在一旁的榻上,摆上了黑白棋局,等李凤梧见礼之后笑道:“陪朕捉局厮杀几局?”
“官家有雅致,臣等尽力,不过官家您得手下留情。”
李凤梧是有点蛋疼,自己其实很不喜欢围棋。
赵昚哈哈一笑,“彼此彼此。”
这点还是清楚的,棋艺这方面,自己和李凤梧只能说半斤八两,高也高不了多少,若是李凤梧全力,自和他还真有得杀。
不过赵昚也明白,李凤梧就算棋力差,也会让着自己一些。
所以大凡棋局,总是自己杀的他丢盔弃甲。
君臣对弈,边下边聊。
赵昚落了一子,笑道:“近些日子不好过吧?”
李凤梧点头,“确实不好过,官家应该知晓,现在给臣小鞋穿的人不要太多,人心啊……”停顿了片刻,“不过估计等恭王殿下入主东宫后,臣的日子会好过一些。”
赵昚点头,“这些事情朕也帮不了你,也确如你所说,立储之后尘埃落定,大概就没人刁难于你了。”
李凤梧苦笑,“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臣的苦难日子才刚开始,还不知道何时是个尽头。”
赵昚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这就看你自己的能力了,如果你连这都坚持不了,朕凭什么重用你。
就如之前的汤思退。
一个人撑起主和派的一片天,和主战派相斗不落丝毫下风。
否则朕早就换了相公。
李凤梧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从来没有怨恨过赵昚,毕竟站在他的立场上,考虑的事情更多,而不仅仅局限于几个看的顺眼的臣子。
赵昚落下最后一子,将李凤梧的大龙吞了后说道:“告诉你一事,好教你有个心理准备,有人提立储了。”
立储!
第四百五十章 重臣齐聚,且立储!
李凤梧面表情。
很有点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度,点点头,“臣已料到,所料不,大概是六部或者宗正寺,官家心中也有了决断的罢。”
重新布局后,李凤梧依然执黑。
赵昚呵呵乐了,放下一子,这一次没有再从中路布局,而选择了剑走偏锋,“你倒是精明。”
李凤梧苦笑,回了一子,“大局如此。”
赵昚没有说话。
几个回合之后,才道:“李睿掌控的天逐军,如今有重骑一千五百,备用战马两千匹,已具有初步作战的能力。”
李凤梧吃了一惊,“这么快?”
旋即哂笑,“有钱办事就是快。”
赵昚忍不住一脸得意,“那是,朕可是耗费了数心血在这只重骑军身上,天逐军虽然人数极少,但绝对是一柄重剑。”
李凤梧想了想,“要对付金国铁浮屠,似乎还差了很多。”
赵昚点头,“不急,反正我也没想过,就依靠天逐军能大败铁浮屠,天逐军如今的功用,是震慑和牵制铁浮屠。”
李凤梧闻言心中一惊,“官家,您是打算……”
赵昚笑了笑,“卿以为何?”
李凤梧沉默了半响,才淡淡的说了句,“金国完颜雍治政明要,如今更是睿智的选择防守策略,但官家一手打造出了盛世,如今军心、民心、臣心、将心、君心结向北,人和在手,若能有时机,自当恢复江山,打造千秋盛世未有之伟业。”
赵昚哦了一句,看透了李凤梧的心思,“其实你是不太赞成立储之后就北伐的?”
李凤梧能说不赞成么?
“没有,官家如何想,臣便如何做,愿尽一切。”
赵昚满意的点头,笑了笑。
“朕也不是穷兵黩武的天子,卿且放心,朕会再仔细斟酌。”
忽然顿了下,“如果兴兵过河,我想让你负责一路兵马,有信心?”
李凤梧大惊,“臣恐力有未逮,负了官家厚望。”
赵昚笑了笑,没有再说这个话题,之后说了些其他政事,最后累了,让李凤梧陪同吃了个午膳,临走之前,下了道旨意。
开国男李凤梧,加封开国子。
在恭王赵惇即将成为太子的时刻,官家这个加封,摆明了是告诉朝臣。
虽然李凤梧和未来太子不对付,但他是我赵昚的朝臣,你们要给他小鞋穿,也得把眼睛擦亮了……
李凤梧对此真的感恩得不要不要的。
赵惇回来了。
意气风华。
籍田祈年礼一事,他办得比漂亮,数朝臣为其请功。
就连上皇也公开赞誉,恭王善事,甚有储君风。
这就是公开支持赵惇成为储君了。
有了上皇的发言,一向孝顺的赵昚也很会做人,很快一纸圣旨降下,邸报全国:恭王、开府仪同三司赵惇,籍田祈年礼有功天下,恩赐云云……
赵惇已封可封,恩赐的都是些更加昭彰他身份的东西。
这并不是多么好的恩赐,只是在告诉天下人一个信号,也在为储君入主东宫打下基础。
立储,并不是提了就立。
在立储之前,会有很多事情来为储君入主东宫埋下伏笔。
比如籍田祈年礼,就是一种伏笔和信号。
其后几日里,临安又发生了一些事,都是些和赵惇有关系的事情,最后甚至连李凤梧的秘书监也没能幸免,国史院几位官正中,有人提出太微恒闪耀,当是储君入主东宫之时的天象预测来……
天时地利人和。
得了,赵惇的风评立即攀升到顶峰。
赵昚心知肚明,开始交办了一些事情让赵惇去办。
毕竟是未来的储君,可以让他先熟悉一些事务。
但是……
赵惇坐不住。
他不会等待太久,深恐夜长梦多。
一日不入主东宫,他心里便一日不踏实。
于是在李凤梧和魏杞两家人忙着准备婚礼的时候,大宋相公汤思退,于大朝会上提出立储一事,其后兵部尚书汤硕、刑部尚书江君烈、户部尚书王佐附议,宗正寺、鸿胪寺、御史台等部门,大量官员同时上折子附议。
之后席卷了整个临安的朝堂。
礼部尚书洪遵、礼部尚书史浩也开始附议。
除了枢密院保持着安静,其余部门,就是李凤梧执掌的秘书监,也有人上折子,附议当立储君赵惇,入主东宫,为官家分忧。
在这种局势下,上皇和吴太后也公然宣称,今年当立储君。
于是赵昚顺势而为。
在李凤梧大婚前半个月的时候,赵昚宣召了重臣前往垂拱殿议事。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左仆射、太傅汤思退。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右仆射、金紫光禄大夫张杓。
参知政事、翰林大学士、银青光禄大夫周必大。
枢密使、端明殿大学士、金紫光禄大夫蒋芾。
同知枢密院事、太尉、特进、银青光禄大夫魏杞。
礼部尚书洪遵、兵部尚书汤硕、刑部尚书江君烈、吏部尚书史浩、工部尚书王望北、户部尚书王佐,御史大夫赵作仁,殿前副都指挥使赵珲、宗正寺卿赵恬……
甚至连被贬为郡王的赵恺,也被宣召到垂拱殿。
偌大的垂拱殿里,聚集了大宋所有重臣——除去地方上的节度使宣抚使,垂拱殿里的一群人,便是整个大宋的中枢。
任何一个人拿到地方上去,都能引起一番轰动。
这种阵容,所有人心知肚明——这是要走立储的程序了。
而且很可能立储之后,就是加封。
比如汤思退,估计会在太傅之外,再加封一个太子太师——恐怕为了补偿主战派,蒋芾或者是枢密院的一些主战臣子,也会加封。
任何时候,大宋的天子都不会忘记制衡。
而且恐怕还有个人也要加封:庆郡王赵恺。
随着恭王赵惇成为储君,庆郡王估计也能重新成为王……只不过这个封王大概属于安抚性质,而且很有可能,赵恺封王之后就要被外放到地方上去担任一军节度使。
这便断绝了再起争储风波的根源。
垂拱殿重臣齐聚,立储之事,可阻挡的乾道六年春中,拉开了黑暗乾道六年的序幕……
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凤娘与影子
垂拱殿里很热闹。
恭王府也很热闹……只有一个人显得很冷静。
王妃、定国夫人,即将成为太子妃的李凤娘。
房间里还有另外一个人。
一个男人。
一个绝对不会让赵惇吃醋的男人,一个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