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宋仕妖娆 >

第273章

宋仕妖娆-第273章

小说: 宋仕妖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云书社本来人就不多,正副社长李凤梧张观,知事史弥大,这三人就已经将事情和权利全部瓜分,韩侂胄这个社监几乎事可干。

但韩侂胄不这样想啊,这是一个好的开局。

以自己的能力和学识,还怕掌控不到青云书社?

是以天天和张观腻在一起。

心思也不隐晦,就是要把张观拉到他那一边去。

李凤梧由得他去折腾。

青云书社几乎是张观一手建立,别说他韩侂胄想搞青云书社的鬼,就是自己想让青云书社关门,张观也不会允许的。

不过近些日子,李凤梧倒是敏感的发现了一件事。

自从庄闲事件后,李凤梧对青云书社多了一份心,也才发现这一点:从那日宴请,庆王赵恺来到和大家一起喝酒后,赵汝愚就几乎没在青云书社出现过了。

也曾让张观去问过,赵汝愚的回答中规中矩,闭门读书,为下一进士大科做准备。

进士科三年一次。

今年才考过,现在就为之准备,是不是太早了点?

不过读书人嘛,终究非一日之功,李凤梧也能理解,只是心中总是有那么一点不安。

眼看年关将近。

随着西辽郡主带着使团回国,又随着回访使团带着西辽国书的回国,其后不久,吐蕃诸部也趁着年关将近,遣使臣携国书来大宋之后,临安朝堂因为陈康伯重新入仕而刮起的浪潮被带了过去。

大宋和西辽正式建立盟约。

大宋每年以高出市价一成的价格,从西辽购买战马一千五百匹,并通过西辽,从草原蒙古诸部购买战马两千五百匹。

大宋和西辽互开商路。

随着大宋西辽两国的国书送递吐蕃诸部,吐蕃那边也是爽快,没敢和这两大帝国较劲,愉快的同意开辟商贸走廊。

于是大宋、西辽针对金国的盟约成为了隆兴二年继宋金第二次大战之后的最大惊闻。

对此,大宋天子振奋比。

在和西辽的盟约之前,大宋每年从大理购买滇马三千五白匹,如今又每年从西辽购买一千五百匹,从蒙古诸部购买两千五百匹。

大宋一年可新增战马七千五百匹!

少者五年,多者十年,大宋就可建立起一支庞大的骑军!

有此骑军,足以撼动金国的铁浮屠和拐子马。

赵昚的野望,一步一步开始实现。

这种家国大事,是赵昚心中的重中之重,但对于三位皇子而言,重中之重是争储。

随着钱端礼辞参知政事,陈康伯出仕接任,史浩、王十朋等人接连受到重任,赵愭和赵惇越发坐不住了。

如果父皇一直励精图治意图北上,那这就不是三五年的事情。

想当年父皇虽然等待了三十年,但这三十年,他都是太子啊,除了恩平郡王给他造成了一点威胁,其余时候,他都是铁板钉钉的大宋储君。

但自己三个人不一样。

如今三个人似乎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若是自己不争取,说不准哪天储君这个位置就被另外两个兄弟用手段拿了去。

夜长易梦多。

要想稳当,只有先成为太子。

一旦成为太子,便会成为群臣表率,成为大势所趋的拥戴之人,另外两个兄弟纵然是封王,也只能徒呼奈何。

要知道大宋,是得臣子人心者得天下。

于是乎,邓王府内,恭王府内,都在悄悄筹谋着打击对手的事情。

反正宋金大战刚定,国库空虚,父皇要想再北伐也得等上个三五年,这个时期,就是自己争储的大好时机。

想当年仁宗找赵祯,那么不情愿,就想自己生个儿子,结果还是在群臣的逼迫下立储。

父皇又岂能幸免?

第一百五十八章 出使大理

赵惇和赵愭有此想。

赵恺当然如此,就连李凤梧也如此认为。

虽然第二次大战大宋惨胜,官家雄心再起,但随着国内社会安定,经济腾飞,大宋的臣子从来都是不甘寂寞的。

为了自己的权势,必然要在立储上做文章。

也许明年,立储的事情就又要被提起。

如今三王在同一起跑线,赵恺的机会大增,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打击赵愭和赵惇,等赵恺得天独利的时候一提立储,大概就成了。

但怎么也没想到。

就在年关将近的时候,官家一纸旨意降下,中书舍人和给事中也没有驳回,于是成了既定事实:三日内组建使团,前往大理。

而秘书少监李凤梧,赐封承事郎,为使团正使。

接到这个旨意,李凤梧脸都青了。

你妹……搞了一大圈,又回到了承事郎这个原点上了,若非自己有从五品的秘书少监一职,那才叫搞笑。

然而真正让李凤梧不爽的是,赵昚你个狗|日的,快过年了你让我出使大理?

没有出使西辽。

但李凤梧早就知晓,出使大理一职自己肯定跑不掉。

虽然名义上借着春节代表大宋去为大理皇帝庆贺,但尼玛这也太那啥了吧,就不能春节之后再去,而且,赵昚你是怎么选的使团人选的?

正使是自己,两位副使,一位竟然是赵愭幕僚钱象祖,另一位豁然是因和西辽使团谈判而立功的柳子承。

这也就算了,竟然还让堂堂光化军统制李睿为使团护将。

赵昚这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啊。

钱象祖和柳子承自己不怕,但光化军统制李睿是李凤娘亲弟弟,要是这货听了李凤娘怂恿,在去大理那些的路上,找个偏僻地方把自己办了的话——

特么的柳子承和钱象祖肯定乐于见到这种状况,自己就冤死了啊。

不行,不能让赵昚这么干。

李凤梧决定去见官家。

似乎早就料到李凤梧会来一般,赵昚一点也不意外,对李凤梧道:“人选是陈相公定下的,朕也不好逆了陈相公的意。”

李凤梧有些吃惊,陈康伯?

才到临安几天,这么快就摸清楚了临安朝野的形势?

相公之力,果然不可小觑。

但李凤梧来见赵昚,并不是说服赵昚换人,而是要再带几个人保证自己的安全,于是道:“臣并没有说陈康伯选人不妥,只是觉得,此次使大理,既要彰显我大宋国威,仅一个光化军统制李睿,似乎说服力不够。”

去你妹的说服力啊,李凤梧说完之后自己心里先开骂了。

赵昚这个腹黑的家伙。

你见过一个帝国让几个文臣带着大战之中的功勋大将使他国,而同时这个帝国又将大军陈于你边境来给你说理的么?

这就好像牛高马大的孔夫子带着一帮二流子徒弟,拿着砖头配着剑,逮着人就给你说道理,我们是以理服人的。

这不是很违和么?

赵昚想了想,笑了,知晓李凤梧担心什么,道:“那你以为如何?”

李凤梧早有想法,直接说出来,“臣以为,李睿虽有千里纵江淮之威,但仅此一人,不足以让大理正视我大宋兵威,若有一位能以寡破众,万军丛中取敌人上将头颅的尖刀之锋芒,效果必将奇佳。”

赵昚若有所思。

话说到这个地步,宋金两次大战中,做到这件事的只有一个:宗平。

当初他便以四千破一万,甚至三人三骑叩城。

论声望,这完全就是当世赵子龙,想必大理那边早就有他的事迹。

但是自己当初在用李凤梧之时,是调查过这小子的,因为他身边那个丫鬟朱唤儿,李凤梧和宗平貌似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他现在忽然请求宗平同行出使大理,就不怕宗平和李睿一起把他阴死在途中么?

旋即转念一想。

李睿敢这么做,是因为他背后有个当宣抚使的老爹李道,还有当恭王嫡妃的亲姐姐,就算事后自己猜到是他做了李凤梧,自己还能把他杀了不成?

但宗平不一样。

虽然其曾祖父宗泽是大宋功臣,但如今的宗家已没落。

宗平就算再大胆也不敢对李凤梧怎么样,甚至还得竭尽心力保护李凤梧,免得到时候李凤梧出事自己迁怒于他。

想到这赵昚恍然,思忖片刻,道:“如此也行。”

虽然李凤梧这小子不厚道,但终究是难得看得顺眼的年轻臣子,况且大宋使团出事大理,若是正使在路上嗝屁,这传到四夷怕是要被笑掉大牙。

对李凤梧道:“朕即宣召安丰军统制宗平进京。”

一个光化军统制,一个安丰军统制,一个千里纵江淮大破铁浮屠和拐子马,一个四千破一万三人三骑叩城,怎么看都是大宋双壁。

这样一对军中名将同时出使大理,自己再陈兵边境,就不信大理不屈服。

李凤梧松了口大气。

又听到赵昚说道:“兹事重大,且莫误了。”

李凤梧应喏。

魏杞两使金国,如今已是太尉。

自己使了一趟金国,再出使一趟大理,怎么看都是耀眼到极点的履历,按照这个仕途下去,就算赵恺当不上太子,赵昚任内,自己怎么也能混到一二品去啊。

一旦奋斗到一二品成为士大夫,哪怕赵愭赵惇登基,自己也不用太担心。

只是后辈有点凄凉。

话再说话来,就算赵愭赵惇登基,没准也当不了多久就禅位了,赵惇不就只当了五年被被赵扩逼着禅位了么。

话再说回来……再等不到百年,蒙古铁骑就南下了。

这宋仕,终究是要妖娆一回的。

从大内回到梧桐公社,便看见朱唤儿和耶律弥勒两女情绪黯然,李凤梧心中清楚,她们是在担心自己出使大理的事情呢。

今时的大理,属于偏远山区,所以在古代王朝中,很少有帝国能真正掌控大理。

西域、四川都比大理要好掌控一些。

而且此去大理,路途遥远,比自己之前使金到毫州远了两倍不止,仅是往来一趟,大概就得三四个月,再加上和大理谈判事宜,少不得半年的时间。

第一百五十九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李凤梧出使大理。

正使李凤梧,副使一个是邓王府幕僚钱象祖,一个是本科进士柳子承。

柳子承是七品宣奉郎,职中书省下右正言,此次出使,官家又将其升为正七品朝请郎。

钱象祖并没有官职,不过在邓王赵愭的力荐下,官家赐其进士出身,又册封为八品的中书省录事。

当然,李凤梧是正八品承事郎。

这个使团怎么看档次都有些偏低。

官职最高的从五品秘书少监。

阶官最高的是柳子承的七品朝请郎。

不晓得的人还以为官家不重视这件事。

实际上官家另有打算。

就靠这三个毛头小子出使大理,一点也不放心啊,是以咨询了相公汤思退后,又找了位经验丰富的老臣,时任谏议大夫的王之望。

这下资格足够了,当然,王之望也升了个官,升为银青光禄大夫,职使团大使节。

大使节这个职,也是赵昚和汤思退临时起意。

正副使并称使节。

但此次出使,官家是想锻炼年轻人,因此给王之望说得很明确,你就是挂个职,免得大理的人说闲话,诸事多照拂正副使。

光化军统制李睿、安丰军统制宗平分别为正副护将。

护将这个职位,是出使金国、西辽不曾有过的。

而出使大理,论是蜀道那边进入,还是从广南西路进入大理境内,都要经过荒人烟的大山,没有护将,就一百来人的文臣使者,骨头渣子都剩不下。

广南西路至今也有贼寇。

所以说,赵宋想要从大理多买滇马,还是得靠使团的嘴皮子。

陈兵边境?

这其实就是个说法,真是那么容易就将大军陈于大理和大宋边境,大理也不会这么惬意的在两宋过着富足的小日子。

鉴于这个使团的阵容,临安还是轰动了一下。

自两宋以来,大凡臣子出使,立下功劳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