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宋仕妖娆 >

第189章

宋仕妖娆-第189章

小说: 宋仕妖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颗棋子就这样罢。

该动的时候,自然会给柳子承一个晴天霹雳。

如此,万事俱备。

准备第二日出发,前往京西南路辖境内的襄阳府。

赵恺已赴任安丰军。

赵愭、赵惇也离开了临安,前者前往建康,后者前往扬州府。

妖娆的宋仕画卷,徐徐展幕。



第五章 襄阳尚在,独不见射雕郭靖



战争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从动员、辎重、粮草,到斥候的放出、地形勘测、以及战略计划的指定,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除非你已准备完全。

比如隆兴北伐。

所以说,闪电战总是能往而不胜,这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当然,最耗费时间的还是大军开动。

很多时候,人没有亲眼看见,就会想当然的以为。

觉得几十万大军都会很听话按部就班的行动。

实则不然。

尤其是在古代,几十万大军的队伍,从主帅的位置传个军令到最前方的先锋部队都要半天的条件,有多大的能力才能将大军完美掌控?

大军的开动,绝对不是主帅一句简单出就能带过去的,从斥候到先锋到主力,哪一个不需要运筹帷幄的计划。

寻常时候,上千人的共同行动都极难协调。

何况十万大军。

人越多,就越考验主帅的能力。

比如韩信,留下了韩信点兵多多愈善的谚语,这是帅才的极致体现。

若是寻常将领,你来掌控三十万大军的调动,不出问题才有怪事。

所以又有兵败如山倒的说法。

上万人的军队,如果前方溃败,那么后续部队就会大乱。

隆兴北伐符离之溃中,李显忠之才便不足以掌控数万人的撤退,被金人追着杀得丢盔弃甲,比狼狈。

是以散仆中义的十万大军开动之后,大宋这边依然有条有理的进行相应布置,完全没有大军即将到达阵线的绝对紧张感。

这种情况下,尤其是寻常百姓,哪里知道这些家国大事。

依然惬意的过着悠闲的小日子。

如果说在临安还有什么是李凤梧放不下的。

是自己手上那把画扇的主人,是那双淡蓝色如深海一般的眸子的主人。

那一抹异域风情。

李凤梧犹在牵挂。

一路西行前往京西南路,完全没有看见兵荒马乱的迹象。

没有千里人烟的荒凉。

当然,也没有临安的繁华。

偏安的南宋饱经战乱,虽然如今人口略有回升,但终究达不到处处见村郭,日暮皆炊烟的盛世和平景象。

四月初夏,风景如画。

一路山清水秀,却洗不走李家小官人的苦闷。

从临安出时,又听到一个不好的消息:官家不这货不知道在想什么,竟然同意了柳相正的奏呈谏言。

朱文修通判襄阳府!

这纯粹就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啊。

柳相正奏呈朱文修通判襄阳府,明显是让他带着任务来的,就是要掣肘自己,给自己小鞋穿。

这货通判襄阳,瞬间变成了自己的上司。

蛋疼的紧。

李家小官人心情哪里好得起来。

此次赴任襄阳府,李凤梧依然带了朱唤儿和李巨鹿,并去信建康,说明了一切情况,让原本打算来临安找自己的耶律弥勒暂时不要出来。

一旦打仗就会兵荒马乱,呆在建康要安全许多。

临安到襄阳,直线距离近一千公里,再加上东绕西转,完全的行程约莫一千三百多公里。

好在大宋官道修得极其达。

一路晃晃悠悠,几乎用了半个月时间,才进入京西南路境内。

又三日,抵达襄阳。

襄阳府城位于汉江中游平原腹地。

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汉水穿城而过,分出南北两岸,一岸襄阳府,一岸是襄阳县辖境内的樊城。

当然,此时的樊城规模极小,否则也不会在绍兴五年并入襄阳县了。

襄阳是著名的历史古城。

刘备三顾茅庐、隆中对等故事就生在这里。

李凤梧有两个职官,一个襄阳府观察推官,一个襄阳知县。

赴任襄阳的邸报早一步送达。

在距离襄阳城尚有十里的长亭,襄阳县衙全部领导班子就已经恭候自己多时。

这并不意外。

毕竟自己走马上任襄阳知县,这些人都是自己的下属。

李凤梧不意外,可襄阳县的主簿、县尉却十分意外。

哎哟卧槽,咱这新任知县好是年轻。

看样子,没及冠啊!

没及冠的知县……听说还是本科探花郎,真是个大开眼界。

主簿和县尉顿起轻视之心,心中窃喜。

咱这知县肯定不如其他的县令,小小年纪,比较好拿捏。

今后的工作应该不难。

知县和县令,其实是一个职位,严格来说没什么差别,但又有细小的差别。

知县是京朝任官,县令是幕职州县官任。

从出身上来说,知县的前途远大多了。

知县很多情况下就是来镀金的,大抵熬不到三年便会被朝廷令派他用,至于县令么……自己慢慢熬吧,出头之日漫长着呐。

在一众人众星拱月之下,李凤梧来到襄阳城外。

远远看见襄阳高大城墙,汉水东绕。

李凤梧感叹万千。

襄阳在眼前,却不见射雕郭靖,也没有万能小黄书的女主角黄蓉。

襄阳,我来了!

来到城下,这下轮到李凤梧出乎意料了。

襄阳县衙全部官员出城十里迎接自己,还算礼仪之内,可此时襄阳府治的诸多大佬们出城迎接自己是要闹哪样?

自己在府治,不过是个**品的观察推官而已。

属于仅仅刚入流的幕职。

哪值得襄阳知府、推官倾城而出。

两位襄阳大佬身后,黑压压的站了一片人,签书判官厅公事、节度判官、观察判官、节度掌书记……

幕职官尽数到齐!

这尼玛的感觉好像迎接的不是一个知县、观察推官,而是一个知府!

好在京西南路的招抚使、招讨使、制置使、安抚使、镇抚使之类更高一层的官员没来,要不然李凤梧真要承受不起。

头皮一硬。

得了,既然来了襄阳,那就入乡随俗。

襄阳知府、推官如此礼遇自己,原因很简单,稍微想一下便能明白过来。

襄阳是重镇,不仅有襄阳县衙、襄阳府治,京西南路的大佬们也尽数在襄阳,招抚使治便和襄阳府治两两相望。

能在襄阳府治里当官的,没几个庸人。

大抵在朝中会有点人脉的。

距离东华门外状元唱名已经一个月,襄阳府的人不可能不知晓自己这个探花郎,更不可能不知晓自己曾和官家同桌对饮、共游金明池。

进士科探花,深得皇恩。

仅这两点原因,这些混迹官场的老手们就不敢轻视自己……不敢轻视自己的身份,能力上那要两说。

所以才会出现倾城迎探花的局面。

因为他们知晓,自己这个探花郎在襄阳绝对不会呆太久。

很可能是来镀金一层就回临安。

傻子也懂得要和自己交好。

这倒是个好消息,有了这层神功护体,自己貌似是可以和即将通判襄阳的朱文修斗上一斗。



第六章 吾不忍弃汉衣冠



然后,李凤梧忽然现,襄阳知府有点面善啊。≧≥≧

襄阳知府狄少生,年四十许,方面大耳,目光坦诚,让人很是好感,在其身上看不见一府长官的威压。

这当然是因为李凤梧的缘故。

如果寻常人,你看看狄少生的官威,能不能让小儿夜哭。

别说襄阳小儿,府治之中谁不忌怕黑着脸的狄少生。

狄少生双手拉着李凤梧,很是亲近啊,亲近得襄阳县衙、襄阳府治诸多官员都眼红,什么时候见到咱们的知府这么平易近人了。

完全就是以平辈好友礼相待啊。

狄少生轻声说道:“犬子当日在临安多有冒犯,某甚感激探花郎救了他一命。”

李凤梧恍然大悟。

卧槽,我就说这襄阳知府怎么这么眼熟。

原来是那位尚书右郎中……

当日初到临安,是耶律弥勒陪在自己身后,有一天出梧桐公社,一个纨绔公子哥儿酒后调戏耶律弥勒,差点当众说出耶律弥勒的身份。

幸亏自己当机立断,让李巨鹿揍了那货一顿。

那货就是这位襄阳知府的公子。

当时的狄少生还只是尚书右郎中,想不到他竟然被官家外派到襄阳府,当起了一府长官,前途量啊……

本来是尚书右郎中,当一任知府后,若是政绩出色,很有可能会成为京西南路的安抚使、制置使之类的高官。

然后镀完金再回临安的话,必然成为中枢重臣。

移驾襄阳城最好的酒楼大宴。

碧云天有着整个京西南路最好的条件,也有着不输临安三元楼的厨子,当然,还有着从隔壁荆湖北路请过来的湘妹儿服务员。

火辣辣的湘妹儿……

李凤梧、狄少生等众多官员在碧云天最高端的雅阁,一墙之隔就是李巨鹿和朱唤儿等奴仆随从的雅室。

是以李凤梧倒是不用担心,任由火辣辣的湘妹儿坐到了自己身旁。

这是官场应酬。

退一万步说,就算不应酬,看见这些美貌姑娘,李凤梧也是有点招架不住的。

入乡随俗,该放纵就得放纵。

斟酒满杯,襄阳知府狄少生作为现场最高的官员,按说应该要端着架子,不知道他是处于当初的感激,还是忌惮于李凤梧的未来。

很是出人意料的当起了东主。

一一为李凤梧介绍在场众多官员。

襄阳府推官钟蘅,签书判官厅公事谢萧何,节度判官李紫阳,观察判官周书……

当介绍到节度掌书记时,李凤梧口瞪目呆。

节度掌书记是个五十出头的大叔,一身儒气,须灰白,也是方面大耳,面目之中却多憨厚,一双眼眸囧囧有神……

狄少生介绍他的名字,郭靖。

没,李凤梧真的没听,这位节度掌书记叫郭靖,不是郭瑾!

襄阳!

郭靖!

李凤梧几乎以为自己到了南宋末年的襄阳,几乎以为自己穿越到了射雕英雄传里。

然而李凤梧清楚的知道。

这是隆兴二年,不是南宋末年。

那么这个郭靖是谁便呼之欲出。

北宋灭亡时,郭靖因反抗女真金国强迫汉人削且改易女真服饰而被追杀,他逃至白崖关江边,眼见路可走,说:吾不忍弃汉衣冠。

遂投江而死。

这是历史上真实的郭靖,南宋义士。

只不曾想,竟然没死,而是来到了襄阳,几十年后成为了襄阳的节度掌书记。

李凤梧肃然起敬。

态度比恭谨的敬酒,“我居于建康,曾听说过天下义士,最振聋聩的,当属君在白崖关之言,‘吾不忍弃汉衣冠’,此言当为中原遗民之举头三尺训。”

郭靖震惊莫名,端着酒杯说不出话来。

想不到竟然有人知晓自己当初的事迹,还是一个远在建康的年轻士子?

这怎么可能,当初自己投河之后,只有弟弟郭端听说了自己的话,但弟弟郭端已死,这话怎么也可能传出来啊?

郭靖真心茫然了。

眼前这位探花郎究竟是从何知晓的?

节度判官李紫阳闻言很是讶然,吾不忍弃汉衣冠,这话端的是忠臣节气,有些不解的问道:“探花郎,郭书记什么时候说过这话?”

印象中郭靖在襄阳城几十年,和金人接触的次数极少。

哪有机会说出这等大义。

李凤梧笑了笑,指着郭靖,“感情诸位还不知晓这位郭书记的光辉事迹?”

顿得一顿,道:“郭书记曾是高桥土豪巡检。昔金人南下有宋将反叛,四州之民不愿臣金,弃田宅推老稚顺嘉陵而下。过大安军时,宋地方官吏计口给粟,境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