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乱世英魂 >

第489章

乱世英魂-第489章

小说: 乱世英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明顶,在黄山中部,海拔84米,为三大主峰的第二高峰。《黄山指南》称其“状若覆体,旁无依附,秋水银河,长空一色”,因地势高旷,是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之处:东观“东海”奇景;西望“西海”群峰;向南,炼丹、天都、莲花、玉屏、鳌鱼诸峰尽收眼底。顶上设有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黄山气象站。

“炼丹峰”,在黄山中部,海拔827米,《黄山志》列其为三十六大峰之首。相传浮丘为轩辕黄帝炼丹于此。峰上有石室,室内有炼丹灶;峰前有炼丹台,广可容万人,玉屏、天都、莲花、大悲顶诸峰耸立台前。台向东南倾斜,谷深莫沿。台下有炼丹源,源中巧石林立,佳木密布。台与晒药岩相望。古人有诗云:“一声天上玉箫来,三十六峰花尽开。向夕轩辕招饮酒,骑鸾更过紫阳台。”

狮子峰,在黄山北部,海拔690米,因峰形似卧地雄师,故名。狮首有丹霞峰,腰有清凉台,尾有曙光亭,狮子张口处有狮林精舍、狮子林等庙宇,近有宝塔、麒麋等奇松、薄团、凤凰等古柏,四季喷涌的天眼泉。这一带风景多且集中,俗称:“没到狮子峰,不见黄山踪!”所以,不看这,你看到黄山了么?

始信峰,在黄山东部,海拔668米。传说有一古人,持怀疑态度游山,到此始信黄山可爱,故名。你说这人可爱不可爱?不知你信不信?要不要到这“始信峰”上去溜达溜达?这里巧石争妍,奇松林立,三面临空,悬崖千丈,石笋峰、上升峰左右陪衬,成鼎足之势,峰巅有渡仙桥,桥畔石隙有状似接引仙人渡桥的接引松。历史上文人雅士,登峰饱览山景、饮酒无琴,故此峰又有琴台之称。瞧瞧!它如人名一样,还有别名一个!明末清初江天一曾在此独坐弹琴,有“寒江子独坐”石刻。

鳌鱼峰,在黄山中部,海拔780米,因其形似张嘴待食的鳌鱼,故名。脚下有三角形的鳌鱼洞,洞额刻“天造”二字,洞内有梯道,游人经梯道自洞内出入,如鳌鱼吞吐状。峰前有数石,远望类螺蛳;峰背有一龟形大巧石,近卧几个蛋形小石,构成鳌鱼吃螺蛳、鳌鱼驮金龟、老鳖下蛋等“象形仿生”景象。

西海群峰,在黄山西部,是黄山风景中最秀丽、最邃之处。挺立的山峰如无数利剑直插霄汉,知名者有双笋峰、石床峰、尖刀峰、飞来峰,不知名的无法数计。大峰磅礴,小峰重迭,每当云雾萦绕,层层叠叠的峰峦时隐时现,酷象浩瀚大海中的无数岛屿。悬崖峭壁间建有排云亭,扶栏凭眺:仙人晒鞋、仙人晒靴、仙人踩高跷、仙女绣花、老僧打钟、武松打虎等奇观,历历可数。呵!如此景象之壮观,你不去看看多可惜呀!好在黄山派掌门人黄克祥面对如此众多的山峰,手下已无人可设峰主,甚至是“黄山三十六大峰”尚未填满主人,还望后世的有关机关单位抓紧设立峰主,及时填补这一空缺,分人负责,各司其职,做好各处交通、安全、保卫、卫生等工作。

笔峰,在黄山东北部、北海宾馆前,一石挺出,平空耸立,下圆上尖,象一枝书法家的斗笔,故名。峰尖石缝中,长有一株奇巧古松,盘旋曲折,绿荫一团,宛如盛开的鲜花。峰下有一巧石,形如人卧睡,故游人又称“梦笔生花”。

笔架峰,在黄山东北部、北海宾馆前右侧。一峰突起,顶分五岔,形似笔架,故名。与笔峰相对,有笔有架,相映成趣。左有骆驼峰、飞来钟,右有姜太公钓鱼诸名胜古迹。

芙蓉岭,在黄山北部,是北路登山的必经之地。岭上有芙蓉洞,游人必须穿洞上山,在洞中举目远眺,群峰高耸,溪水如带。逾洞越岭而下有芙蓉居,亦称芙蓉庵,看来应是女尼姑或是女道姑所居住的地方。岭右有芙蓉峰,峰似一朵“出水芙蓉”,艳丽无比。前人有诗赞曰:“谁把芙蓉云外栽,亭亭秀丽四时开。清霄皓月峰头挂,宛似佳人对镜台。”

迎客松,在黄山南部玉屏楼东,文殊洞顶。松破石而长,枝干苍劲,形态优美,寿逾千年,世称黄山十大名松之冠。一枝长丫低垂文殊洞口,恰似好客的主人伸手迎接四面八方的来客,故“形神合一”而名之。它的形象已作成铁画,悬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内,作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的美好象征。

黄山温泉,又名汤池、汤泉。古名朱砂泉。在黄山紫云峰下。水质以含重碳酸为主,常年水温42℃,可饮可浴。每小时出水量48吨,久旱不涸。具有一定医疗价值,相传轩辕黄帝浴后,白发变黑,返老还童,故誉为灵泉。唐大历间,歙州刺史薛邕浴此治好愈时疫,于是在此立庐舍,设盆盂,名声大振。古诗云“五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今辟有浴室和游泳池。

一线天,在黄山南部玉屏峰,为登玉屏峰顶之咽喉要道。道在两峰之间,狭长如巷,只容一人通过,曲折如蚁穿珠。仰望高空,蓝天一线,“天人合一”,故名。

蓬莱三岛,在黄山南部玉屏峰,过一线天,登数十级,回首再望,可见三座参差不齐的石峰,峰上奇松挺拔,峰下白云荡漾,宛若仙境,人称蓬莱三岛。

飞来石,在黄山西部飞来峰上。石高0余米,孤耸峰头,根部和山峰截然分离,似天外飞来,故名。又因石上尖下圆,形如仙桃,又名仙桃峰。明程玉衡诗云:“策杖游兹峰,怕上最高处,知尔是飞来,恐尔复飞去。”石上镌在“画境”二字。

猴子石,为黄山著名巧石,在狮子峰顶,形若石猴,故名。宿雨初晴,云铺深壑,絮掩危岩,峰顶展望,眼前、脚底似汪洋一片,风吹云动,波涛汹涌,巧石伫立云海之上神似远望,故称猴子观海;云海散去,对面群峦林立,深壑为堑,石猴状如跳跃,又称猴子过山;久晴之日,石猴前方太平县境绿野平畴,别呈一番景象,人们称之为猴子望太平。

九龙瀑,在黄山罗汉峰与香炉峰之间,为黄山最壮丽的瀑布。源于天都、玉屏、炼丹、仙掌诸峰,出丞相源,悬在千仞青壁之上,飞流九折而下,一折一潭,瀑折为九,故名九龙潭,潭潴亦九,故亦名九龙潭。大雨之后,飞瀑宛如九条白龙,腾空起舞,气势磅礴,堪与庐山飞瀑相媲美,古人有诗赞曰:“飞泉不让匡庐瀑,峭壁撑天挂九龙。”

清凉台,原名法台,为黄山九台之首,在狮子峰腰部。海拔700米,是黄山后山观云海和日出的最佳处;而光明顶是黄山中部观云海和看日出的最佳处。我就纳闷了,这狮子峰海拔690米,可在它腰部的“清凉台”却海拔700米?看来,这“腰部”不是“山腰”的“腰”,而是“狮子后腰”的“腰”,它的“腰”鼓起来得比头部还要高出0米对,竟然还是个“驼背”狮子!此台突出在三面临空的危岩上,周围置有栏杆,游人凭栏远眺;台下是峰云绝妙的后海,台侧有破石、扇子等古老奇松,附近有望仙台、猴子观海、猪八戒吃西瓜等著名风景。台旁山岩上“清凉世界”、“天然图画”等题刻,笔力苍劲。

百丈瀑,在黄山青潭、紫云峰之间,顺千尺悬崖而降,形成百丈瀑布,故名。枯水季节涓涓细流,如轻纱缥缈,称百丈泉,泉上为布水源,下为百丈潭。大雨初晴,当山风将飞流吹离岩壁,好象无数条洁白绸带在空中舞动,美妙多姿,观者赞不绝口。近有百丈台,台上观瀑最佳,台前建有观瀑亭,越南胡志明为亭手书题额。

人字瀑,古名飞雨泉,在黄山紫云、朱砂两峰之间。危岩百丈,石挺岩腹,清泉分左右走壁下泻,成“人”字形飞瀑,声震如雷。965年董必武游此,得句云:“晴望诸奇峰,雨看两飞瀑,黄山当吾前,晴雨皆悦目。”瀑床间岩石凿有云梯般磴道,名罗汉级,古人由此登山。

铁线潭,又名赤线潭,在黄山西北部,石鼓峰下,丹霞与狮子两峰之间,是黄山二十潭中最深幽者。相传黄帝在此探玄珠,故又名神龙宫。

五龙潭,在黄山北部松谷溪中,青龙、乌龙、黄龙、白龙、油潭,总称五龙潭。五潭深浅不同,水色各异:青龙翠,乌龙黝,黄龙橙,油潭绿。乌龙潭岩两侧刻有巨大的“龙”、“虎”二字和乌龙将军像,北岸石凹如锅,俗称油锅。油潭岸南壁崖横迭,形似油榨,油潭岸北有石如瓮,名曰油缸。油锅、油缸、油榨齐备,就是没有“油条、散子、麻花和油馍馍”,天然巧合。

神仙洞,又名仙人洞,在黄山东北轩辕峰。洞为嵌在峰上石窟,深7米,宽约3米,前高2米,后高7米。洞额刻“简默洞天”四字,相传为容成子所题。因原奉观音大士像,故又名大士洞;洞外悬崖陡壁,洞内有一小池,终年不枯,名流杯泉;后壁有一小洞,人不能入,有风习习;前额又有一小洞,名曰天眼。游人缘石级攀入此洞,仰观诸山云景,俯听鸟语溪声,如入仙境。

慈光阁,在黄山南部朱砂峰下。古称朱砂庵。明嘉靖间,玄阳道士居此,题额“步云亭”。明万历三十四年(606年)普门僧来此,改法海禅院。神宗敕封“护国慈光寺”,皇太后赐以佛经、佛像、袈裟、锡杖、钵盂等物,盛极一时。清新安画派创始人渐江和尚(弘仁)和国画大师石涛均曾居此。原址尚存部分楼房,解放后建为宾馆。965年,“文化大革命”前夕,董必武手书题额“慈光阁”。四周群山环抱,茂林修竹相掩,十分幽静。有千僧灶、法眼泉、披云桥诸名胜古迹。

半山寺,在黄山南部老人峰与朱砂峰之间,海拔340米。因寺处前山温泉区登天都、玉屏峰路途之半,故名。原寺已圮,957年重建,有刘伯承所题匾额。上、下山游人多在此憩息、观赏风光。站立寺前,可望天都峰老鹰抓鸡、金鸡叫天门诸巧石,寺旁有空中闻天鸡摩崖石刻。

玉屏楼,在黄山天都、莲花两大主峰之间。海拔680米,为温泉区至北海必经之咽喉要道。背靠玉屏峰,前拱文殊台,左有狮石,右有象石,势若守门。明万历四十二年(64年)普门和尚攀涉至此。他在代州(今山西代县,在北岳恒山和五台山之间雁门关的东南约20公里处。)时梦见文殊菩萨(本在五台山修炼)端坐石台情景,与此境恰合,遂辟径构屋,名文殊院,悬文殊像。院左侧下方有文殊池(今名天池),前有一线天、文殊洞,西有立雪台;狮石前有迎客松,象石前有送客松;伫立于此,可望天都、莲花以及东海、黄海、后海诸峰,风光奇美。《徐霞客游记》称此是“黄山绝胜处!”民谣曰“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好家伙!看来,前面说了那么多有关黄山的名胜古迹,不说到此处,还是“不见黄山面”!我的个天哪!这简直是“不识黄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我们看这黄山要“飞天入地”地去看!时至952年,院毁于火,955年在旧址上建成500平方米的一座宾馆,名玉屏楼。楼东石壁有朱德题“风景如画”四字刻石和刘伯承《与皖南抗日诸老同志游黄山》诗刻。

这就是黄山派所据黄山的大致面貌,还望各位大侠于“华山擂”结束后前去瞻仰一下这中国的黄山!

在这五代十国的乱世之期,黄山之名依然赛比当初、不亚其后。虽然在此乱世之际盘据其中的黄山派并未列入名门正派,但其势力也是非同小可、名震江湖,而且在这次的“华山擂”之邀中,黄山派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