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民国演义 >

第130章

民国演义-第130章

小说: 民国演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干事并出厅站班,李纯向他摇手,似叫他不必客气,且口中方说出“各位”二字,不防脚下一绊,竟从第一层台阶,跌至第四层台阶,直挺挺的仰卧台阶面上,背骨被第一层台阶所硌,忍不住疼痛起来,一时不便呼号,只好闭目熬住。嗣经从役将他扶起,勉强在廊下缓行数十步,舒动筋骨。各干事见此情形,只得告辞。李纯复慢慢儿回入别厅,再与朱总代表谈话片时,朱始别去。
纯素性坚忍,尚以为稍稍痛苦,不必多虑,又往签押房批览文件。到了午刻,背骨越觉加痛,乃趋入内室,取饮舒筋和血的药酒,大约数杯,继以午膳,然后睡息了两三钟点。至起食夜餐,仍照午膳办法,是夕尚得安睡。越宿醒来,觉得腰背酸疼得很,再加两胁气痛,以致不能起床。麾下僚属,闻知督军有恙,自然前来请安。适警察厅中有张医官,素精按摩各术,大众统交口保荐,请李纯召入医治。纯乃将张医官召至军署,先令亲吏传述病状,与他讨论,嗣闻他确有心得,乃引入上房,嘱用手术疗治。张医官问及事前种种情状,并倾跌后种种感觉,纯历述无遗,即由张医官诊视脉象,并替他前后按摩,果然胁间气痛,较前舒快。张医官方说道:“失足跌倒,七日内必发酸痛,这乃当然的事情。而且仓猝跌倒,因痛闷气,害得两胁气痛,亦是寻常病患,毋庸深忧。”纯不待说毕,便诘问道:“此外果无别症吗?”张医官答道:“此乃失足致跌,与风火痰三种症候,毫无关系,但教用止痛和血的药料,按穴敷治,再施运舒筋顺气的手术,逐日抚摩,待阅一星期,自然痊可了。”张医官颇有经验。李纯点首称善,遂命张医官如法施治,一面乞假静养。过了七日,疼痛虽已减轻,举动还未能复原,直延至旬月余,始得告痊,这也是翊赞和议中一段轶闻。恐即是不祥之兆。惟当李纯告假时,朱总代表启钤等,已赴上海,履行开会期约,借上海旧德国总会为会场。二月二十日上午,南北总代表各引分代表等,同莅会所,衣冠跄济,秩序雍容,相见无非旧识,两派并聚一堂,差不多与辛亥会议相似。彼时唐为北方代表,此次却易北为南。少川少川,可曾回忆七年前情事否?当时列席诸公,姓氏如下:
(北方总代表) 朱启钤 (分代表) 吴鼎昌 王克敏
施愚 方枢 汪有龄 刘恩格李国珍 江绍杰 徐佛苏
(南方总代表) 唐绍仪 (分代表) 章士钊 胡汉民
缪嘉寿 曾彦 郭椿森 刘光烈王伯群 彭允彝
开会伊始,不及议款,但两总代表依次表明宗旨,先由南总代表宣言云:
国内战争,至今日告一结束,但推厥祸源,外力实有以助长之。盖武人派苟不借助外力,则金钱无自来,军械无从购,兄弟阋墙,早言归于好矣。何至兵连祸结,延至今日,使人民痛苦,至于此极?今北方已经觉悟,开诚言和,舍旧谋新,请自今始!
南总代表宣言甫止,北总代表也即宣言道:
民国成立以来,国家政权,多提于武力派之手,故战争纷乱,迄无宁岁。迩者时势所趋,潮流所迫,将化干戈为玉帛,换刀剑以犊牛,一切干羽戈矛,皆应视为过去陈旧之骨董,后此战争,当无从再起,和平统一,请视诸斯。
宣言俱毕,两总代表与各代表均起座,向着国旗,欢呼中华民国万岁!和平统一万岁!极力为下文反射。嗣复闲谈数语,各随意取食茶点,便即散席。越日,始开正式会议。南方总代表唐绍仪,首先提出陕西问题,要求撤换陕督陈树藩。原来南方民党于右任,曾入陕西境内,纠合党徒,与陈树藩互相争论,致起战争。树藩本段派健将,不肯容留民党,占据片土,因此屡攻于军。于军亦不甘退让,相持未下。徐政府虽已通令停战,但于陕西一方面,不甚注意。且陈树藩靠着段氏势力,玩视中央命令,自由行兵,所以唐总代表首先质问,迫令将陕督撤换。此外尚有闽鄂冲突等情,亦曾连类谈及,但尚未及陕西的紧要。北方总代表朱启钤,愿转达中央,即席草就电稿,着人拍发,请政府速令陕督陈树藩停战。此外所议各件,如八年公债,参战借款,以及湘督张敬尧仇视民党等情,尚没有极大辨难。或拟电京问明,或拟电湘阻止,否则交付审查,决诸后议。越日,得徐政府复电,谓已特派妥员张瑞玑,赴陕监视,实行停战。于是两总代表又复会议,彼此商榷,决用和会名义,致函张瑞玑,催他即日赴陕,监束两方军队,以便和议早日结束。当下函电并发,约俟陕战实停,再申余议。两下便又散归。又越两日,再行开会,两总代表相见后,南方总代表唐绍仪,取出陕西于右任来电,声言陈树藩部下刘世珑,仍率众进攻于军,如此情形,显背和议,应归北方担负责任。朱总代表只好申电陈请,权词相答。又越二日,唐绍仪又邀朱启钤赴会,取示于军失去盩;厔;的警电,累得朱总代表无可容喙,但言政府如不速停陕战,自当辞职以谢。再越二日,已是二月二十八日了,唐总代表至会议席上,竟向朱总代表,抗议陕西战事,限期四十八小时答复,也是一篇哀的美敦书。说毕即去。朱总代表自觉中央理屈,未便议和,特与各分代表,全体电京,请即辞职,徐政府复电慰留,并令陕西一体停战。令文有云:
陕西兵燹频年,疮痍满目,眷言民瘼,轸念殊深。亟应促进和平,早谋安集。前由国务院依照协定办法,通饬停战划防。已派张瑞玑驰往,监视区分,务在一律实行,克期竣事。各该将领,自应共体斯意,恪遵办理。倘或奉行不力,职责所在,不得辞其咎也。此令。
徐政府虽决意停战,始终谋和,但陈树藩仍未遵令,备战不休。南方总代表唐绍仪,且得于右任亲笔书函,谓:“陈树藩密奉参陆处电文,促令进攻,故北京运陕军械,或由参陆处,或由汉阳兵工厂,次第出发,络绎不绝”云云。唐总代表乃复提出宣言书,归咎北方,中止和议,是为第一次和议停顿。江苏督军李纯,得知消息,很是愤闷,因力疾起床,特拟定办法五条,电陈中央请行。徐总统原无他意,不过为安福系所牵掣,未能贯彻主张,既得李纯电请,自然照准。李纯又电达广东军政府,请求同意,随即通告全国云:
万急。北京国务院,各部院,广州军府各总裁,保定曹经略使,各省巡阅使,督军,省长,都统,护军使,海陆军各司令,南京朱总代表暨代表诸公,上海唐总代表暨代表诸公,永州谭月波、组庵两先生,衡州吴将军均鉴:近月以来,和平空气布满全国,因善后之解决,有会议之盛举。既经中央复准,各方赞同,双方各推总代表、代表,亦均先后分莅宁、沪。惟以中央颁布停战罢兵令,广东军府亦通令停战罢兵,各省虽皆奉行,而陕、闽、鄂西等处,尚有纠葛,经多次之协商,定简捷之办法:(一)陕、闽、鄂西双方,一律严令实行停战。
(二)援闽援陕军队,即停住前进,担任后方剿匪任务,嗣后不再增援。(三)闽省、鄂西、陕南,由双方将领,直接商定停战区域办法。签字后,各呈报备案。(四)陕省内部,由双方总代表,公推德望夙著人员,前往监视区分。(五)划定区域,各担任剿匪卫民,毋相侵越。反是者国人共弃之。此上五条,均陈奉中央允准,电得广州军府同意,即日双方通令,按照实行。所有陕、闽等问题,指日解决,会议即可进行。知关廑念,特此布闻!
自经李督军通电后,上海和会又有复活的趋向。再经朱总代表启钤,函致陕西陈树藩,并及于右任,竭诚劝解,为赓续和议地步。就是中外舆情,也多方敦促,催令速议。只南方总代表唐绍仪,因未得陕省停战确闻,尚未便与北方议和,连日托词称疾,杜门不出。冤冤相凑,又有一种外交刺激,从海外传入中华,遂致群情大愤,竞起诋诽,东也噪,西也闹,反把上海和会,视为缓图。正是:
内地欃;枪犹未靖,外洋波浪又重生。
究竟外交刺激,从何而生,容待下回再详。
督军如李秀山,尚为军阀中之有心人,故本回具述其求和之苦心,并及当时致仆情状,为世间之凉血动物,作一龟鉴。朱启钤之平时行谊,虽不甚卓著,然观其赴沪议和,犹非悍然不顾公议,自作主张。陕战未停,曲在陈树藩,陈无大过人之才力,乃敢违背中央命令,备战不休,此非有人煽使,谁其信之?天下方日望和平,而主战派乃好为播弄,必欲破碎河山,涂炭生灵而后快。甚矣其惑也!鸡鹜相争,终无了期,虽有文治派之徐世昌,亦奚补乎?而李督军则更枉费苦心矣。
第一百三回 集巴黎欣逢盛会 争胶澳勉抗强权
    却说外交总长陆徵祥,奉命赴欧,参与和会,嗣又有顾维钧、王正廷、施肇基、魏宸组,依次续发,同充巴黎和议全权委员。陆徵祥到法国时,各协约国所派专使,先后驰集。既而顾、王、施、魏各委员,亦皆踵至,共计列席会议,得二十七国使人。全权大使,约有数十,代表及秘书等,不下数百,好算是五大洲中,空前绝后的盛会。当时会中议定各国列席委员,多寡不一。中国指定两人,除陆总长外,余四人得轮流出席。小子闻得和会组织的大略,开列如下:美国专使列席得五人。英国同上。法国同上。意国同上。日本同上。比国三人。波利维亚一人。巴西三人。中国二人。古巴一人。厄瓜多尔一人。希腊二人。危地马拉一人。海地一人。汉志国二人。即阿剌伯国。哄都拉斯一人。里卑利亚一人。巴拿马一人。秘鲁一人。波兰一人。葡萄牙二人。罗马尼亚二人。塞尔维亚三人。暹罗二人。捷克斯洛伐克二人。乌拉圭一人。
''和会中正副会长''
会长 法人克勒孟沙
副会长 美人蓝辛 英人劳合乔治 意人欧兰都 日本人西园寺侯爵
''协约国最高议会中会长会员''
会长 法人克勒孟沙
会员 美总统威尔逊 蓝辛 英人劳合乔治 贝尔福 法人克勒孟沙 毕勋 意人欧兰都 沙尼诺 
日本人 西园寺侯爵 牧野男爵
据上所列,已见得和会大权,实为美、法、英、意、日本五大国所把持。中国专使,虽得列席,已等诸自郐以下,无足重轻。就中对于德、奥两国,如何赔偿损失,如何割让土地,如何放弃权利,如何撤除兵备,统归五大国主张,中国专使,几无容喙余地。堂堂古国,如此倒霉,岂不可耻?惟关系中、德事件,始准中国与议,但也须由五大国决定,大致如下:
(一)德国对华,放弃由一九○一年拳匪条约而得之各种特别权利与赔款,与其在天津、汉口德租界,及其他中国境内,除胶州外,所有之房屋码头营房炮台军火船只无线电台及其他产业,惟使署领署不在其内,并允将一九○○年与一九○一年所夺取之所有天文仪器,一律归还中国。
(二)中国未经署名于拳乱条约之各国同意,不得施行处分北京使馆界内德人产业之计划。
(三)德国承认放弃汉口与天津之租界,中国允准两处租界,辟为万国公用。
(四)德国对于中国,或对于任何与国之政府,不得因在华德人被幽禁或被遣回,及因德人利益于一九一七年八月十四日被没收或被清理之故,而有所要求。
(五)德国放弃其在广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