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唐皇太子-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爱卿不必如此,周中丞也不过一时失言罢了,本宫也并无指责张爱卿的意思,贺兰敏之之事已经过去,不必再提,至于淳于氏一案,尚未审结,张爱卿不必急在一时,何况今日是议三司会审一事。不议其他,张爱卿且先起来吧!”
无奈之下,武后只好轻缓的劝解着张文瓘。
虽然这个老头子一副软硬不吃的样子,但是既然现在硬的来不了。只能来软的了。
本以为张文瓘还会再继续坚持一会,没想到老头子施施然的站了起来,拱手说道。
“谢娘娘隆恩!”
说罢,还不忘挑衅的看了一眼周允元。
瞧瞧,你刚刚那么奉迎武后。换来的不过是一顿训斥罢了,现在我自请罢官,还要被挽留。
咱俩的待遇,简直是天差地别!
顿时把周允元气的脸都绿了,不过碍于武后刚刚的态度,却是不敢发作,只好尴尬的站在原地,狠狠的盯着张文瓘。
而示威够了的张文瓘心满意足的退回了原地,不过李弘却是在他的眼中捕捉到一丝顽皮的笑意。
心中缓缓摇了摇头。
李弘暗叹,看来这个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张文瓘也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的。虽然他刚刚的举动看起来十分鲁莽,但细细思量,却也别具匠心。
他相信,自从上次东宫夜谈之后,张文瓘也就打消了辞官的念头,此刻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
当然,李弘知道张文瓘是在吓唬人,但是武后却不知道,她怎么可能会想到,以张文瓘这个看起来无比古板严明的性格。也会玩空城计这一套把戏。
何况张文瓘也必定是算准了武后不敢贸贸然处置他,才把这招搬出来吓人,不过看起来似乎效果还不错,至少看着周允元那张被气的通红的老脸。张文瓘觉得心情无比舒畅!
不过张文瓘这么一闹倒是冲淡了大殿内原本紧张压抑的气氛。
片刻之后还是武后率先开口道。
“三司之事,乃为大事,虽然未有明旨,但此议在大朝会上陛下也的确已经允准,此刻陛下龙体抱恙,擅改此事恐怕不妥吧!”
武后说的很婉转。但是态度很明白。
皇帝现在刚刚生病,你们就急着说皇帝的指令不对,是在落井下石吗?何况让刘仁轨主审是陛下的意思,现在陛下不在,我们怎么能够轻易改变!
话里话外的意思还是要让刘仁轨主审此案!
李弘眉头一皱,正要出列,却见已经有人抢先一步,站到了殿下。
“娘娘此言差矣!”
此人正是李弘刚刚进殿的时候见到的那个御史服色的大臣,那时候李弘匆匆一撇饿,并没有看清楚他的长相,现在他站到了大殿中央,李弘才得以仔细打量着他。
此人约莫四十岁左右,朝服洗的很干净,但是看的出来十分破旧,面色白净,勉强算得上是个俊朗的书生,只是一直面无表情,而且说起话来比张文瓘还不客气。
“陛下有错,臣子自当匡正,否则要我等御史何用?如今陛下虽龙体抱恙,但娘娘既代替陛下视朝,自有责任匡扶君上之错,而非以此为借口,包庇臣下,徇私枉法!刘仁轨和李义府私交极佳,此乃众所周知,而此案的嫌疑之人便是李义府,如此让臣如何能够相信刘仁轨能够秉公处置此案!”
那御史依旧是面无表情,话语中缺是毫不留情,听的李弘一阵心惊肉跳。
难道现在是御史都这么胆肥吗?
这话里就差指着武后的鼻子骂她故意袒护李义府了,而且对李治下这个指令是错的也直言不讳,这是一次性把帝后一起得罪的节奏啊!
“那王大人觉得应该如何呢?”
那御史自己倒是说的痛快,但是武后的脸色却是越发的难看起来。
这句问话简直是一个字一个字挤出来的,不满之意溢于言表。
何况御史虽有风闻言事之权,但是却并没有直接插手政务的权力,武后这句话讥讽之意甚为浓厚,很显然是觉得他自不量力。
“回娘娘,臣身为御史,见君上有错上书劝谏乃是职责所在至于如何处置,非臣可以决断!”
那名御史面色不动,继续说道。
听到这句话,武后面色稍缓,看了来这个人还不至于彻底的不知进退!
不过下一刻,武后就知道自己错了!而且错的很彻底!
只见那御史顿了顿,继续说道。
“不过臣身为大唐臣民,亦有进谏君上之权,故臣以一个大唐臣民的名义,请娘娘罢免刘仁轨主审之位,另择公正廉明之人主审此案!”
ps:百票加更,第二更!
本周242票,所以只有两更了……
下周是四月的最后一周了,大家加油!
第一百六十八章:虎口救人!
武后听到这句话之后,满脑子都是一个念头。
竟然有人敢如此戏耍她?!
自从长孙无忌死了之后,已经很久没有人让武后如此生气了,一时之间,她竟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不过仅仅片刻之后,武后充满怒火的声音就穿透了整个紫宸殿。
“放肆,来人!”
“母后且慢!”
武后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弘打断了。
于是一时之间,武后的目光紧紧的钉在了李弘的身上。
“母后,王大人此言虽有不妥,但一片拳拳之心可表,先帝之时,曾有魏征犯言直谏,先帝盛怒,文德皇后却朝服祝贺,言道君上开明方有臣下正直,如今殿中情形与当年如此相似,先帝与文德皇后之贤,我等难以企及,然御史诤谏,正是我朝繁荣之象,亦是父皇母后英明治下,是以儿臣恳请母后暂息雷霆,宽裕一二!”
也亏得李弘短短时间之内能够想出如此说辞。
虽然将武后比作太宗有些不妥,但是此刻也顾不得了,先救人再说!
今天的情景,要是李治在还好说,说不定还会顾及皇帝杀御史的名声不好,但是不要忘了,武后是一个女人,女人要是真的被逼急了做事不计一切后果!
要是武后真的一怒之下,将这个御史给杀了,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果然,一顶高帽子戴了上去,武后的面色缓和了下来。
停了片刻,武后冷静下来,面色也恢复了平静,挥了挥手道。
“王大人所说,本宫已然知晓,暂且退下吧!”
那御史淡淡的扫了李弘一眼,脸上带着一丝不甘,退到了一旁。
而李弘却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
此刻他正在暗叹刚才的形式好险。若是他晚了一步,恐怕这个清正廉洁的御史就要夭折在这里了!
刚刚进殿的时候,李弘就觉得他有几分眼熟,但是一时却没想起来是谁。等到武后提及他的姓氏,李弘才恍然大悟!
此人恐怕就是这次弹劾刘仁轨最激烈的御史台侍御史王义方!
这个人李弘对他所知不多,最初引起李弘注意还是因为他是魏征的侄女婿,但是李弘素来知晓他清正廉洁,刚正不阿!
今日一见果真如此!看他身上所穿的略显破旧的朝服就知道此人平时必然并不阔绰。虽然御史不是什么有油水的官职,但是至少也不会混到如此地步,王义方如此拮据,显然是因为受罚太多,压根没领过几次俸禄!
至于为什么会受罚?自然是因为他这张嘴,比张文瓘还不知道婉转,要说李治也不算什么气量狭小的皇帝,这个主愣是能回回都把李治气的想把他打发的远远的!
不过虽然如此,此人却不失为一个好官,是以无论如何李弘也不能坐视他就此被武后责罚。方才出言解救!
偷偷的看了王义方一眼,却见他依旧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让李弘不禁苦笑,看来他真是性子如此……
“弘儿?”
不过武后却是没有给李弘太多感慨的时间。
“你觉得此事应当如何处置?”
武后神色平静,似笑非笑的对着李弘问道。
李弘定了定神,缓缓开口。
“回禀母后,儿臣以为刘相不可继续担任主审官之位!”
抬起头,李弘丝毫不惧武后陡然变得冷冽的目光,稳稳的站在原地。
今日他既然来了,就不会轻易放弃。
哪怕李治表示了对武后的支持。李弘也不可能就此放过李义府,不单单是因为这个老家伙一直跟他过不去,明里暗里的绊子不知道使了多少。
更重要的是,当初李弘随驾洛阳宫的时候。那一次莫名其妙的中毒事件!
当初李弘醒来的时候,身单力薄,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何谈追查自己中毒一事?何况当时的情况处处透着古怪,可疑之处甚多。
李弘当时没有深究,但是并不代表他放弃了此事。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弘对此事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隐约中,李弘总觉得在暗中有一条蛰伏的毒蛇时时刻刻的注视着他,正在伺机而动。
所以李弘这些日子行事低调,以守为主,实际上却是加紧调查此事!
而随着一个个可能的人选被排除,李弘越发觉得李义府的嫌疑深重,当天晚上到李弘宫中去是女官虽然早就被处理了,但是李弘追查到,她的家人早在一个月前就不知所踪,而那个时候,李义府身边的侍卫也莫名消失了一段时间。
还有就是中毒的那天晚上,直到李弘醒来是一段时间,李弘虽然未曾亲眼见过,但是据千儿和几名宫人所说,李义府一直都陪在洛阳宫,一步都不曾离去!
中毒当晚,李义府并未被帝后召见,却主动觐见,这一点在李弘看来极为可疑。
何况李弘和李义府平时的关系就很差,他寸步不离的守在洛阳宫,让李弘反而觉得他是在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死了。
加上武后诡异的态度,和李治的蒙然不知,而且李弘到现在都忘不了,李义府那天在洛阳宫见到他的时候,一闪而过的失望眼神!
桩桩件件,都将矛头指向了李义府!
如今布局这么久,终于有机会将李义府扳倒,不所以不管遇到多大的阻挠,哪怕顶着李治和武后的双重压力,李弘都不会放弃!
李义府不除,誓不罢休!
“就为了这些捕风捉影之词?”
眼见李弘如此姿态,武后越发心中火起,冷笑道。
“母后此言差矣!”
李弘眼神微眯,口气恭敬,但是丝毫不让。
“世上从来都无空穴来风之事,刘相和李中书的关系朝野皆知,由他来主审此案,的确难以服众!故而儿臣恳请母后另择清廉明正之臣主审此案!”
“哼,太子莫不是忘了,当日大朝会之时举荐刘相之人,正是太子殿下!如今出尔反尔,岂是储君之象!”
眼见武后的脸色越发变得阴沉起来,周允元又跳了出来,指着李弘指责道。
“周中丞这是在弹劾于孤吗?”
李弘口气冷淡的说道。
周允元被李弘冷冽的眼光一扫,立刻有些心虚的退了两步。
反应过来之后,顿时老脸一阵通红。
ps:新的一周,兄弟们加油!
求一波月票~~~
第一百六十九章:挖坑
“是又如何?老夫身为御史中丞,莫不成连风闻言事都不成了吗?”
周允元咬了咬牙恨声说道。
这句话一出,周允元就算是彻底和李弘撕破了脸皮,正式被李弘划到了敌人的行列。
就在周允元以为李弘会勃然大怒的时候,却没想到后者脸上陡然浮出一丝笑意,让周允元心下莫名升起一阵不安。
难道他又做错了什么?
“儿臣恳请母后恕罪!”
听完了周允元的这句话,李弘淡然一笑,不过转过身子,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沉痛无比!
“当日大朝会之时,是儿臣考虑不周,致使如今朝野震动,更是令父皇母后无比为难,此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