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唐皇太子-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上官婉儿没有明说,但是李弘已然明白了她的意思。
也正因如此,李弘的脸色才变得越发的难看起来。
李治无法视朝,就代表这段时间朝局会由武后把持。虽然不到一手遮天的地步,但是却也会让李弘变得寸步难行。
何况如今正是议定三司会审人选的节骨眼上,李治若是无法出面,李弘就失去了制衡武后的最大一张底牌。
而此刻,李弘也突然明白过来,为什么武后刚刚会莫名其妙的召他进殿,然后不说一句话,又让他离开。
因为这个时间太凑巧了,所以武后需要一个人来帮她证明,证明自己并不是为了保住李义府而挟持了君上。证明她代李治视朝是皇帝的意思。
而李弘,正是最有说服力的人选!
武后不需要李弘怎么样,只需要他看到皇帝陛下仍旧好好的,就足够让其他人闭嘴了。
而且李弘还不得不这么做!
因为武后代掌朝政是李治的意思。要是李弘敢在这个时候使绊子,倒霉的绝对是他。
等李弘回到前殿。
一干大臣立刻就围了上来,在座的都是人精,从武后召见李弘入后殿的时候就隐约猜到了些什么。
此刻李弘出来,自然是要问个明白。
不过李弘却是一言不发,悄然坐下。
片刻后。吴良辅略带尖利的声音响起。
“皇后娘娘驾到!”
紧接着,一干大臣手忙脚乱的行礼之后,便看到脸色略带疲惫的武后走了出来。
与往常不同的是这一次武后的身后不单单跟着一群女官,还站着吴良辅。
见此情景,戴至德越发坚定自己的猜测,联系起太子殿下刚刚的反应,心中顿时一沉!
“陛下龙体有恙,命本宫暂且视朝!”
武后在御座上坐下,扫视了一圈,缓缓开口道。
大殿内的气氛顿时一冷,要说如今的皇帝陛下身体的确是不怎么好,武后代为视朝也不是第一回了,但是偏偏这个时间点实在是巧,刚刚要商议李义府一案的主审,李治就突然病了,着实是有些惹人猜疑。
见一干大臣有些犹豫不决,李弘叹了口气,上前一步。
“父皇此刻当安心静养,朝政之事自是听凭母后决断!”
其实李弘一开始就知道,武后是不会挟持李治的,且不谈他刚刚在后殿见到的情形,便是眼下面无表情的吴良辅就是明证!
这个老家伙是李治心腹中的心腹,此刻站着武后的身后,只能代表一种含义,这是李治的意思!
这也正是李弘发愁的原因。
李治不会不清楚眼下这个时机,更不会不知道大臣们蜂拥而至的奏折,尽管可能这个节骨眼上犯病是个意外,但是李治还是选择了让武后全权主持大局。
并且用这么强力的行动表达了对武后的支持,已经可以看出很多东西来。
至少这代表着李治对于李义府依旧是回护的态度,或许顾及着太子的面子未曾正面说出来,但是这种不闻不问的态度已经表明了一切。
何况以往武后代为视朝的时候,李治都会下旨令政事堂诸位宰相共同参知政事,但是这次却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其中恐怕不乏想要让李弘知难而退的意思。
而这也是武后这次动用这么大阵仗的原因,李治贸然让她独自主持朝局,底下的诸多大臣必会不服,所以她抢先一步将事实摆出来,确定自己权力的正统性。
如此一来,不管今日议事的结果是什么,朝臣都必须接受。
因为武后这次是真正的代行君权,她的意思就是皇帝的意思!
大殿内的诸位眼见李弘的行动,顿时打消了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
武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停了片刻,开口道。
“今日召诸位前来,是因为前日政事堂送来了诸多奏折,内容皆是弹劾此次三司会审的主审刘仁轨,认为他和李中书关系密切,请求撤换主审官一事!诸位相公有何意见,便说说吧!”
第一百六十六章:无节操的周允元
武后的话音刚落。
周允元就站了出来,朗声说道。
“三司会审乃是大事岂可轻易改弦更张,大朝会之时既然已然议定,如何能够朝令夕改!”
说罢,得意洋洋的朝着李弘的方向望了一眼,让李弘眉头一皱,他没想到这个老头竟然这么气量狭小,自己上次不过是略微教训了他,周允元竟然记到了现在!
一念至此,李弘心中微微摇了摇头,看来这个老头是铁了心要和他作对了,甚至为此连向武后靠拢都在所不惜。
其实李弘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地位到了周允元这种地步,哪有中立的说法,不在某一个派系的话最后只能在政治斗争中失败,除非我你自己自成一派,如同李绩一般。
拥有超高的资历和威望,让皇帝也敬重三分。
其实周允元原本就有像武系靠拢的意图,否则上次三司会审的态度也不会如此暧昧,李弘的所作所为不过是给了他一个合理的理由罢了。
“周中丞此言差矣,正因为三司会审乃是大事,方才不得不慎之又慎,何况大朝会刚刚过去不久,此议也未曾明旨下发,如何就是已成定局?”
戴至德却不在乎周允元御史中丞的身份,张口就反驳道。
“何况如今朝臣汹涌,若是坚持让正则主审此案,岂不是陷君上于不义?我等身为臣子,当敢言直谏!如周大人这般媚迎君上,真是妄居御史之职!”
戴至德说完,张文瓘便硬梆梆的接口道,言语中一点面子都不给。
李弘心中捏了把冷汗,这个张老头还真是什么都敢说?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分明是说李治的决定是错的,否则何来敢言直谏四个字!
不过李弘也知道张文瓘就是这么一副刚正不阿的性子,有什么说什么,也正因如此,他才多年不得拜相。
“你……”
周允元顿时被气的说不出话来。
何况张文瓘在他这个御史中丞面前说敢言直谏四个字。简直是在赤裸裸的打脸!
片刻之后,周中丞冷静下来,方才冷笑道。
“本官是否称职轮不到张大人关心,倒是大理寺连几个犯人都看不住。眼皮子底下都能死掉,如今更是犯下重犯逃脱的重案,这份尽忠职守周某真是自愧不如!”
周允元阴阳怪气的讥讽着面前的张老头,就差没掐起来了。
这一下张文瓘也是气炸了,他自认对周允元的评价并无不实之处。没想到他竟然如此不顾脸面,在这紫宸殿中口出狂言。
张老头顿时怒发冲冠,气的浑身发抖,抬起手指着周允元。
“匹夫狂言!”
“够了!”
眼见大殿内的情形越发的混乱起来,武后终于再也忍不住了,冷哼一声,生气的喊道。
“瞧瞧你们现在像个什么样子!”
武后眉头紧皱,眉眼间流露出几分怒意。
“一个是御史中丞,一个是大理寺卿,当着储君和诸位宰相的面。相互诋毁,大肆谩骂,你们把紫宸殿当自己的府邸吗?还是觉得陛下如今抱病,认为本宫软弱可欺!”
大殿内霎时一静,只剩下武后充满冷意的声音。
周允元反应的最快,何况他现在和刘仁轨走得近,也算得上武后一系的人马,是以也没什么忌讳的,拱了拱手。
“娘娘教训的是,老臣知罪!”
不过那张老脸不仅没有半点惭愧之色。反倒带着一丝洋洋得意,仿佛武后如此训斥于他是一种荣耀一样。
李弘心中摇了摇头,人一旦丧失了底线,还真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周允元如此急切的向武后表忠,而且将姿态放得如此低,真是让人有些瞧他不起。
要知道名义上来说,御史台是和三省一个级别的,作为御史台的实际主官,就算是李治要动他。都不大容易,更何况是武后!
现在他如此立场明显,只能说明他急于投靠武后,让李弘心中不免有几分鄙夷之色。
相比之下,张文瓘的态度就硬气许多。
老头子是个耿直的脾气,自己没有做错的事情绝不低头,就是李治当前也是如此。
当下抱着象笏冷着一张脸不说话。
李弘甚至觉得,张文瓘这个性子比周允元更适合主掌御史台,当然,若是真的让张老头当了御史,恐怕李治和武后都要被他说话不带拐弯的性子气死!
“张文瓘,皇后娘娘与你说话,你为何不答?是在藐视娘娘吗?”
武后还没有说话,周允元倒是跳了出来,声色俱厉的指责道,看来是下定决心要向武后靠拢了。
“哼,娘娘在此,何须你来聒噪!”
张文瓘冷静下来,也知道此刻不是于他计较的时候,不过话一出口,依旧是硬邦邦的。
眼看张文瓘如此态度,武后眉头微皱,正要说话。
却见张文瓘一撩衣袍,跪在地上,紧接着摘下头上的官帽,闷声说道。
“启禀娘娘,老臣失职,虽居大理寺卿,却无力统御大理寺,先有贺兰敏之狱中中毒,而后莫名被杀,如今又闹出私放囚犯之事,实乃老臣之罪,臣伏请娘娘将臣罢官夺职,按律处置!”
武后扶着额头,面色发苦。
以前她视朝的时候,并没有直面过张文瓘,毕竟大理寺卿虽然位居九卿,但是并非宰相,而武后往常代李治处理朝政的时候接触更多的则是政事堂的宰相,大理寺如果不出事的话,张文瓘这个大理寺卿倒真是存在感不强!
所以虽然武后以前也听李治抱怨过张文瓘这个固执的老毛病,但是并没有亲身体会过,今天看着老头子硬邦邦的话语。
武后才真正体会到了李治面对张文瓘的时候有多么无奈!
她刚刚虽然声色俱厉,但是本意只是想要震慑一下他们,借而竖立自己的威严,并没有想要真的对他们怎么样,但是她光看张文瓘此刻认真的表情,就知道这个老头又犯了倔脾气。
他说要辞官绝对不是在以退为进,更不是在开玩笑,而是真真切切的觉得自己失职,所以才提出辞官!
ps:百票加更,第一更!
第一百六十七章:令人头疼的张文瓘
但是问题就在于,武后不能也没有这个权力罢免张文瓘!
尽管如今李治有病在身,她代替李治视朝,但是如同张文瓘这等九卿重臣,必然要惊动皇帝,如今她还没有那个威望一言而决!
何况更重要的是,张文瓘的大理寺卿根本就不能罢免,且不谈他是两朝元老,忠心耿耿,虽然这个老头有时候说话不怎么好听,但是素来公正严明,在朝臣中的威望极佳,贸然动他必定会令朝臣心寒。
再说虽然这个老头时常将李治气的吹胡子瞪眼,但是武后心里清楚,李治的心中其实是对于张文瓘十分倚重的,否则也不会将主掌天下刑狱的大理寺放心的交给他。
便是在武后本人来说,也是对于张文瓘极为认可的,抛开派系不谈,武后不得不承认,张文瓘公正严明的性格,是执掌大理寺的最合适人选。
除了脾气实在是太倔了一点!
因为顶撞李治,张文瓘受罚早就不是一回了,但是依旧我行我素,而且自从上次张文瓘提过一次辞官之后,李治就担心了好久,生怕这个认真的老头子真的挂印而去!
到时候失去一个能力出众又忠心耿耿的臣子还是轻的,大理寺卿之位空缺,引起的朝堂风波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
所以碰上这么个软硬不吃的臣子,李治可是一直头疼的紧。
现在武后也体会到了这种感觉。
定了定神,武后缓缓开口道。
“张爱卿不必如此,周中丞也不过一时失言罢了,本宫也并无指责张爱卿的意思,贺兰敏之之事已经过去,不必再提,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