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唐皇太子-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此次的东征倒是不必担心,只是这英国公让薛仁贵随行也就罢了,为何连刘仆射也指明前去?
而且这东征是一块肥肉,这一点谁都看得出来,英国公一直在着力培养裴行俭,为何这一次,却是没有让他随行呢?这一点倒是让本王难以理解。”
李贤此刻冷静下来,却是眉头微皱开口道。
要知道,裴行俭是李绩最为看好之人,但是这一次李绩要出征,居然会将她陪看,着实是有些奇怪。
“王爷,此事依某家看来,却不是什么难以理解是事情!”
不料青衣男子却是微微一笑,淡然开口道。
“没错,裴将军是被英国公极为看好,但是王爷可知道,这世上有烈火烹油之说,去岁裴将军西征刚刚大胜而归,军功之上无需多言,此刻再让裴将军继续出征,恐怕并非好事!”
李贤微微沉吟,心头却是隐约有些不安。
只是却不知道这份不安究竟来自何处,所以一时之间神情竟有些烦躁。
“可是先生,刘仆射如今是本王手中最强的一张牌,若是连他也随同出京的话,恐怕本王的处境将会更加难过啊!
何况如今刘仆射和裴行俭正在相争,英国公却要送给他一场军功,岂不是反倒弱了裴行俭的声势?”
思量了片刻,李贤的心中还是不大放心,带着一丝疑虑开口道。
顿了顿,李贤有些犹豫的开口道。
“先生,英国公这次会不会是故意让刘仆射出京?”
而这下子青衣男子也是沉默下来。
眉头微皱,眼神之间也有些犹豫不定,只是不过片刻之间,青衣男子便缓缓开口道。
“王爷所虑的确不无道理,这一点的确有些奇怪,但是王爷要明白,如今英国公尚在,但是裴将军的声势却是一天高过一天,英国公想要略微抬高刘仆射也并非难以理解。”
青衣男子说话极为缓慢,显然这一次就连他也不是十分确定。
只是听完他的话,李贤的脸色却是不免变了一变,这一招和李治对待自己,岂不是一模一样。
想起自己不过是被李治抬出来遏制太子的工具,李贤的心中也是不免有些黯然。
“至于刘仆射之事,某家倒是认为王爷不必担心,刘仆射身居尚书省右仆射之职,位高权重,即便是陛下要动刘仆射,也并非简单之事,何况英国公的势力主要在军中,而非朝上。
到时候大军得胜而归,刘仆射挟军功而回,恐怕能够在军方更进一步!”
青衣男子却是没有注意到李贤的神色,眉头紧皱继续说道。
只是口气当中却是带着一丝犹疑。
“不过刘仆射一旦离开,京中之事的确有几分麻烦,但是王爷不要忘了,如今的王爷身后站的是陛下,否则的话,恐怕太子殿下也不会隐忍到今天。
而只要这一点不变,王爷最多不过是受几分委屈而已,等到刘仆射回京之时,便是我们反攻之时!”
这句话青衣男子倒是说得毫不犹豫,显得极为有自信。
也让李贤慢慢放下了心中的疑惑,脸色一阵变化,最终还是轻轻点了点头。
…………
紫宸殿。
就在李贤和青衣男子见面的同时,李治也收到了消息,甚至于他收到的消息更加的详实和具体。
因为就在他的桌案之上,摆着两份文书,一份是刚刚从政事堂递上来的奏折,来自英国公府。
另一份却是一封私信,同样是来自英国公府,不过是李绩亲自交给吴良辅带进宫中的,也正是因为这一封信,方才让李治怔怔的坐在这紫宸殿中,足足有将近一刻钟都没有动弹。
“陛下,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片刻之后,武后匆匆忙忙的从后殿当中赶了出来,一眼便看到李治失魂落魄的样子,心中顿时一沉,急声开口道。
要知道,今天正午她离开的时候,李治尚且还在为李弘的巧思而感到得意,怎么她不过去照料了太平公主一会,回来便成了这样。
眼见李治并不答话,武后神色一凛,转身对着吴良辅问道。
“这是怎么回事?”
“回禀娘娘,今儿老奴去政事堂取奏折的时候,正碰上英国公的家奴将老奴唤了去。
后来英国公交给老奴一封私信,叮嘱务必要亲自交到陛下手中,陛下看完之后,便是如此,再未动过!老奴这才急忙去请了娘娘过来!”
吴良辅也是不敢怠慢,站在武后的身后恭敬的开口答道。
听完之后,武后柳眉微皱,快步走到李治的身前,伸手便拿起桌案上写着“陛下亲启”的信封,毫不犹豫的便将信拆了开。
只是就连武后,在读完这封信之后,也是神情微怔,脸色一阵复杂。
片刻之后,武后放下手中的信,轻声叹了口气,缓缓坐在了李治的身边,却是没有说话。
第三百二十六章:帅位终定!
大殿内的气氛忽然变得有些伤感,就连武后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来劝解李治。
要知道,当年太宗皇帝为李治留下了不少的辅政大臣,但是时至今日,他们或遭贬谪,或遭斩杀,仍然能立于朝堂之上的就只剩下李绩一人!
而且这么多年以来,李绩一直是大唐定海神针一样的角色,只要他坐镇京城,李治就永远不会担心军方发生任何乱子。
但是现在就连他也要去了,那么从此以后,李治还能够倚重谁呢?
“陛下,生老病死乃是人间至理,想来英国公也明白这一点,陛下也不必太过伤心了!”
沉默了片刻,武后还是幽幽的开口道。
只是说话之间更像是叹息,而不像是在劝慰李治。
“媚娘,今天李师的这封信让朕忽然想起,朕已经登基三十余载了,这么多年了,朕已经老了,但是你却还是像当初朕见到你的时候,那般年轻!”
李治抬头,仔细的端详着这位多年以来的妻子。
虽然比自己要大上三岁,但是如今的武后两鬓乌黑,体态雍容,只是眼角细微的皱纹微微泄露了主人的年龄。
只是若是两人站在一起,恐怕任何人都不会看出,武后竟然要比李治更大。
“陛下****为国事操劳,殚精竭虑,自然是显得疲乏,何况妾身若是依旧像当年那般年轻,岂不是成了妖怪!”
眼见李治并未沉浸在悲伤当中,武后的心绪顿时放下了大半。
微微一笑,略带嗔怪的说道。
“只不过,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了倒是真的,弘儿如今也算得上能够独当一面了,陛下以后也不用这么费心了!”
顿了顿,武后又再度劝慰道。
只是话刚出口,便察觉到不对,但是已经晚了,李治刚刚有些好转的脸色已经因为这句话而显得有些难看起来。
“媚娘,朕不明白,为何明明没有希望的事情,有些人却如此执着,难道皇家注定逃不过这一遭吗?”
李治的口气有些复杂,神色之间也黯淡了许多。
可是武后却是没有答话,因为她知道,李治的心中早已经有了答案,那个位子实在太过诱人,只要生在皇家,便躲不过这一劫。
顿了顿,武后轻声开口,却是不愿再过多谈论此事。
“既然英国公有意亲自出征,那陛下又是如何决断的,英国公毕竟年纪大了,若是按照这信上的说法,英国公又用了虎狼之药,恐怕是撑不过几个月了,可是前线战事瞬息万变,若是突然没了主帅,可不是小事!”
其实这些话,若是落在外人的耳朵里,必然会大吃一惊。
外界皆道皇后娘娘虽然擅长政事,但是却对军阵一窍不通,所以方才从不插手这些事情。
但是这两句话,虽然不是精通兵阵,却也不是全无所知,而李治的脸上没有丝毫的诧异之色,显然是对武后的本事早已知晓。
“这一点不必担心,征伐高句丽也是英国公的毕生夙愿,他岂会不思量周全,这是政事堂刚刚送来的奏折,便是写明了英国公对于东征的具体安排!”
只是听得武后有些担心的口气,李治却是眉头一挑,随手从桌案上拿起李绩刚刚送过来的奏折,递给了武后。
“刘仁轨?”
武后的眉头微微皱起,淡淡的重复着这个名字,声音中也带着一丝诧异。
“英国公怎么会突然指明要刘仁轨随他出征?”
不得不说,武后的眼力是一流的。
丝毫没有受到薛仁贵的干扰,直接便断定了李绩的目标是刘仁轨。
“呵呵,军方当中如今以英国公为首,如今他时日无多,自然要为身后之人铺好路,如今英国公尚在,军中自然不会有任何不同的声音,但是若是他不在了,恐怕军方就不那么太平了!”
李治却是轻笑一声,口气淡然的说道。
只是声音当中不喜不怒,让人猜不透他的想法。
“看来英国公是确意要将军方交给裴行俭了,只是妾身有些不明白的是,即便是如今英国公将刘仁轨带到了高句丽,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到时候他挟军功而回,同样会成为裴行俭的威胁,那么英国公这么做,究竟意义何在呢?”
这一点显然武后也料到了,只是顿了顿,武后的眉间泛起一丝疑惑,开口说道。
“这一点朕也看不明白,不过料想英国公不会漏下这么重要的一点,想来今天他和弘儿密谈了这么许久,便是因此而来……”
李治思量了片刻,缓缓开口道,只是眉宇之间同样是带着不解之意。
…………
对于朝中大臣来说,东征之事无疑是最近的朝中最紧要的事情了,即便是这些日子突厥可汗遇刺,也没能盖住这件事情的风头。
先是雍王殿下举荐了薛仁贵大将军,然后又是戴仆射举荐了裴行俭大将军,似乎这一次的主帅人选已经成了东宫和雍王两方的博弈场。
而最紧要的英国公则是一直闭门谢客,直到昨日太子殿下面色难看的从英国公府中走出。
嗅觉灵敏的势力便已经感觉到,恐怕这件事情要定下了。
只是让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皇帝的旨意来的如此之快,也如此的坚决,甚至没有和政事堂商议,完全是圣心独断。
而更让所有人震惊的是,这份旨意的内容!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场胜算如此之大的东征之战,竟然要由英国公他老人家亲自挂帅,而跟随大军前去的,不仅有雍王殿下举荐的猛将薛仁贵。
还有尚书省右仆射刘仁轨,要知道,这三位不论是哪一个挑出来,都足以支撑起东征的大局,但是这一次居然要一同出马,怎能不让人感到震惊?
一时之间,长安城中议论纷纷,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对这件事情提出任何的反对意见,甚至就连刘仁轨接到旨意之后,也未曾提出任何不同的意见。
他只是微微愣了片刻,便赶往了雍王殿下的府邸。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今早政事堂当中传出了消息,这份出征的名单,是由英国公李绩亲自拟定,尔后呈报陛下的!
第三百二十七章:遇刺主谋
对于军事上的一途,恐怕没有人能够比英国公更加有发言权,何况这件事情皇帝陛下已经明旨昭发天下,还会有谁再继续去触那个霉头!
虽然大家觉得这件事情有些小题大做,但是毕竟没有任何的违制之事,所以就算有些人想要发作,也没有办法。
东宫。
自从那天太子拜访过英国公府,然后貌似不欢而散之后,东宫便一直闭门,即便是东征之事,太子殿下也未曾说过任何的意见,只是东宫的这种态度,似乎就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而有心人也察觉到,英国公此次东征带去的两员副将,也都和雍王府关系不浅,相反的是,和东宫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