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雄师:四野档案-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月5日,林彪、罗荣桓一行自阜新换乘汽车到达锦州西北20余公里的牤牛屯,设立了东北野战军前线指挥所。经过慎密侦察,东北野战军确定了攻锦计划:第一步,扫清外围据点,接近城垣;第二步,南北对进,实施向心突击。10月9日晨,锦州外围争夺战开始。
东北野战军第七和第九纵队攻占城南炮台山、双山子、罕王殿山、朝阳堡,将女儿河南岸守敌肃清。
10日,八纵攻占城东大小紫荆山、百官屯,11日,攻占北大营、八家子,一直打到锦州城东关。
12日至13日,第二和第三纵队在城北攻占合成燃料厂、团管区、师管区、配水池和大疙瘩,逼近城垣。经过国民党守军两年多时间的苦心经营,锦州的城防工事已构成环城纵深防御体系。在攻克外围防御地带的战斗中,东北野战军付出了重大代价。其中,攻打位于城北的配水池,便是一场恶战。
配水池,位于锦州城北约两里处的一个高地上,高出地面六米多,是一个利用伪满时期钢筋水泥蓄水建筑改造成的防御支撑点,为进抵城垣的必经之途。
以配水池为核心,在不到半平方公里的阵地内,构筑有20多个永久和半永久性明碉暗堡,碉堡之间是密如蛛网的交通壕。坡下玉米地里,有一道宽深各3米的环形外壕。壕外,则是雷场、铁丝网。
守卫配水池的是国民党暂二十二师一团二连,150余人,是清一色的老兵,枪打得准,有战斗经验。该连还配属一个重机枪连、一个战防炮排。战斗打响后,兵力增加到一个营。
攻打配水他的,是三纵七师二十团的一营和三营。10月12日清早,攻打配水他的战斗开始,直至晚6时,这个城北防御支撑点才易手。在长达十几个小时的争夺中,三纵连续发动进攻数十次。战斗结束后,一营清点人数时,600多人的营仅剩26人。
外围战斗逐步逼向城垣,范汉杰召集兵团司令卢浚泉和各军长们研究对策,决定将守军撤到锦西,与侯镜如的东进兵团会合,然后再回师北上,与廖耀湘的西进兵团夹击位于锦州的东北野战军。
12日,范汉杰把向锦西撤退的决定报告了卫立煌,卫立煌不同意。正在僵持之中,范汉杰收到蒋介石发来的急电:“锦州关系全局,请吾兄坚守待援。”
锦州外围虽四面环山,但城垣脚下是大片开阔地,对进攻一方威胁极大。攻击纵队都各自挖了十多里长的交通壕,推进到锦州城下。锦州城完全裸露在东北野战军的兵马之下,成为林彪、罗荣桓的囊中之物。
10月14日上午,经过几天激烈战斗的锦州外围忽然呈现出一片寂静,淡淡的雾蔼掺杂着缕缕硝烟,使这座古老的城垣显得那么幽远而神秘。。
10时整,林彪向刘亚楼点了点头。刘亚楼下达了命令:总攻开始!
东北野战军的1000余门火炮率先开火,城塌堡飞,烟尘迷漫。
东北野战军二纵、三纵和六纵十七师组成的北集团,在韩先楚、罗舜初的统一指挥下,由北向南实施突击;
邓华、吴富善指挥七纵、九纵组成南集团,由南向北实施突击;八纵则部署在城东,担负由东向西的辅助突击任务。
半个小时后,除八纵外,各突击集团分别从8个突破口冲入市区,与守敌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数小时的激战,彻底汀乱了范汉杰的防御体系。
下午,范汉杰决定向锦西方向突围。先以暂编十八师向北猛攻,范汉杰与卢浚泉等将领则在特务团的护送下,从第六兵团司令部北面的坑道向东门转移。
15日10时许,东北野战军攻占了第六兵团司令部,将残存敌人压缩至老城。至下午6时,二纵、七纵在老城胜利会师,全歼了残敌。正当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和谭政等为攻克锦州而谈笑风生之时,范汉杰、卢浚泉却落荒而逃。原来,范汉杰的突围计划没有成功。范脱下国军中将军服,化装潜逃,于16日下午,在锦州城南的谷家窝棚,被东北野战军俘虏。当日,在忙牛屯,林彪、罗荣桓接见了范汉杰。
锦州的迅速攻克,得益于西东两线的阻击,尤其是西线的培山阻击战,更是关键之中的关键。
塔山位于锦州以西40公里处,距锦西仅10余公里。此处名曰山,实则仅为濒临渤海的一片开阔地带,海拔50余米,无险可守。就在这无险可守的开阔地带,第四纵队筑起了一条塔山防线,抗击着九个师的国民党军东进兵团。下达任务时,林彪对纵队司令吴克华、政治委员莫文骅说:“守住塔山,胜利就抓住了一半。告诉你,塔山必须守住!拿不下锦州,军委唯我是问,要我的脑袋;守不住塔山,我唯你是问,要你的脑袋!”
从10月10日开始,四纵在塔山恶战六个昼夜,每日击退国民党军三至五个师的轮番攻击,阵地屹立不动。
10月13日,蒋介石乘坐“重庆号”巡洋舰亲临塔山附近海面,下达死命令:“限于明日黄昏前攻下塔山,否则,军法从事。”
14日,国民党军对塔山的攻击更为猛烈。从北平机场起飞的B—24型轰炸机将一颗颗重磅炸弹扔向塔山;“重庆号”巡洋舰上的大口径火炮也参加了轰击;从华北调去的独立第九十五师,团长、营长带头,一波又一波涌向四纵的前沿阵地。连四纵的老兵也感到惊诧:国民党军会有这种劲头?
15日,侯镜如集中五个师轮番攻击,战至下午,当锦州方向炮声沉寂后,这位东进兵团的司令官亦感到大势已去了。16日,蒋介石从北平乘机又一次亲抵葫芦岛,等待他的是:“锦州陷落、范汉杰下落不明”的消息。蒋介石痛骂进攻塔山的五十四军军长阙汉骞。
18日,蒋介石携杜聿明飞往沈阳。此次一是要撤卫立煌换杜聿明,二是仍要东西对进,攻占锦州。
由于蒋介石一意孤行,强令部属攻打锦州,使国民党在东北的最后一点力量终于葬送在辽西。
10月15日,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后,长春国民党守军完全处于绝境。16日,蒋介石向长春空投手令,命郑洞国率部突围。17日深夜,第六十军军长曾泽生,率领所部三个师2。6万余人悄然撤出防区,将长春市区东半部完整地交给了东北野战军。六十军起义后,新七军防线一片混乱,李涛魂不守舍,郑洞国惶惶不安。
10月18日,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给曾就学于黄埔一期的郑洞国写了一封信,劝其弃暗投明。周恩来在信中说:欣闻曾泽生军长已率部起义,兄亦在考虑中。目前,全国胜负之局已定。。兄今孤处危城,人心士气久已背离,蒋介石纵数令兄部突围,但已遭解放军重重包围,何能逃脱。。。望兄回念当年黄埔之革命初衷,毅然重举反帝反封建大旗,率领长春全部守军,宣布反姜反蒋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
面对现实,郑洞国万念俱灰,无可奈何地叹道:“哎!辛苦遭逢起一经,万事皆休,任它去吧!”
10月19日,郑洞国让报务员打开电台,与南京作了最后的“诀别”,命身边警卫部队轻重武器一齐开火,好让南京从电波中听到他最后抗争的“壮烈”场面。然后,郑洞国率领他的兵团部和直属部队,走出了堡垒般的中央银行大楼,宣布投降。新七军也宣布投降。
蒋介石再次飞临沈阳,命令徘徊于彰武一线的廖耀湘兵团继续西进,收复锦州;命第五十二军迅速南下,抢占营口,预留一条海上逃生之路;宣布杜聿明为东北“剿总”副司令兼冀热辽边区司令,统一指挥葫芦岛和彰武的廖耀湘兵团,东西对进,夹击东北野战军。
攻下锦州和解放长春后,东北野战军原准备继续南下,打葫芦岛之敌。可是,没曾想到蒋介石会如此“不识时务”,督令廖耀湘兵团坚持西进。于是,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当机立断,将攻锦主力转用于围歼廖耀湘兵团,并上报军委。
10月19日,中央军委在两次电报指示中指出:如果在长春事件之后,蒋介石、卫立煌仍不变更锦葫、沈阳两路向你们寻战的方针,那就是很有利的。在此种情形下,你们采取诱敌深入,打大歼灭战的方针,甚为正确。
堵住廖耀湘兵团东逃沈阳,任务落在处于该敌侧后的第六纵队身上。林彪迅速向第六纵队司令黄永胜发去特急电报,令其率六纵以强行军的速度从彰武插至新民以西地区,坚决堵死廖耀湘兵团的东逃退路。同时,命令原攻打锦州的一、三、八、七和九纵,自24日分三路北上,准备围歼廖耀湘兵团于辽西。
为了麻痹敌人,东北野战军还通过新华社发了一篇报导,详细介绍攻锦部队在锦州召开祝捷大会、经验总结会和军民联欢会的盛况,描述得维妙维肖,好像真有其事的样子。实际上,主力部队则轻装北上,迅即扑向廖耀湘兵团。
一切布置就绪之后,林彪、刘亚楼专候在锦州的指挥所内,等待着黄永胜的消息。可是,一天一夜过去了,不但不知六纵是否堵住了廖耀湘,连六纵本身也不知去向。
25日下午,林彪的司令部上上下下心急如火。午夜,一份被破译的卫立煌致廖耀湘的电报送到了机要秘书谭云鹏处。
谭云鹏眼睛一亮,原来廖耀湘没有跑,仍滞留在黑山、大虎山和北镇一带!谭云鹏觉得事关重大,需要报告已经睡下了的林彪。
看到谭秘书进来,林彪问:“么子事?”
谭云鹏按捺住兴奋的心情,对林彪说:“廖耀湘没有跑掉,还在辽西!”
“嗯?”林彪不动声色,示意他继续讲下去。谭云鹏便把截获并破译之东北“剿总”的电报念了一遍。念完电报抬头一看,见林彪无动于衷。谭云鹏决定把电报再念一遍。
可是,当他把电文又认真清楚地念完一遍后,林彪仍一气不吭,在床上静躺着。
谭云鹏便轻手轻脚地退了出来。刚回到办公室,刘亚楼便打来电话,着急地询问:“刚才卫立煌那份电报你看了没有?是否送给了一○一?他看了以后怎么说?”
谭云鹏将刚才那一幕如实汇报给刘亚楼。刘亚楼在电话中严肃地说:“谭秘书,你再会给一○一讲一下,这可是军机大事,耽误不得的呀!”
谭云鹏便对刘亚楼说:“我已尽了最大的努力了,我们当秘书的实在是不好办啊!是否请参谋长亲自来一下?”
电话中,刘亚楼略为一顿,然后说:“参谋长去就更不好。你们当秘书的,天天泡在首长身边,说话办事深一点浅一点都关系不大,还是你去合适。”
谭云鹏决心向林彪第三次宣读卫立煌的电报。
一进林彪的住房,林彪便问:“是谭秘书吗?又有么子事?”
谭云鹏小心地说:“刚才那份电报,可能是我没有说清楚。我回去以后,又仔细看了一遍,并重新查对了地图。我认为廖耀湘没有跑,怕耽误大事,所以想给你再念一遍。”
说完这段开场白后,谭云鹏准备着林彪不耐烦。试想,为一份十分简单的电报,秘书三番两次半夜闯入首长住室,罗罗嗦嗦的,有谁不烦?然而,对于秘书的这个“非分”举动,林彪居然没有吭气,也就是说默许了。于是,谭云鹏又把电报读了一遍。这已经是一小时之内的第三遍了。林彪仍不置一词。这时,谭云鹏大着胆子对林彪说:“看来廖耀湘还在黑山、大虎山、北镇一带,真的还没跑,首长是否要发报?”说罢,谭云鹏打开电报夹,准备记录林彪口述的电报内容。
此时,林彪已经披衣起床,在屋内踱来踱去。沉思了一会儿后,终于开口了:“谭秘书,记录。命令: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