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路军战记-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镇苦笑回答道:“总共有三十七个德国工程师在这里工作,兵工厂里有二十八个,平均分配到每个分厂只有四五个人,他们又不会说中文,配备的四个翻译每天疲于奔命,还是无法满足需要,最后只能先重点支援难度较低的几个分厂。”
孙百里点了点头,正准备说点什么,忽然发现已经走进钢铁厂,于是抛开了刚才的话题,专心致志的参观起来。刚进门,逼人的热浪就包围过来,感觉好像置身于蒸炉之中。在厂房的中间矗立着三个高约五六米的炼钢炉,向外辐射出大量的热量,几名工人不停地挥动铁铲向炉底加煤,每个人头上都戴着安全帽,身穿帆布做成的工作服,由于长期工作在高温的环境下,衣服的外面满是细小的盐粒。在炼钢炉的正上方几米高的地方,一个德国工程师用手指着沸腾的钢水向身旁的几个中国工人说着什么,似乎在指导他们掌握火候。
孙百里等人来的正是时候,正中间的高炉开始出钢,炉门从底部打开后,火红的钢水立刻奔涌而出,四溅的钢花飞出好远才落下。工人们站在旁边,把钢水导入预先放好的模子中,制成不同形状的钢锭。等钢水出完后,孙百里走过去,对一名工人问道:“你们每天工作几个小时,每周休息几天?”
工人回答道:“每天八小时,每周休息一天。”
孙百里回头对黄镇说道:“这里实在是太热了,要把工人的休息时间延长一些,人手不够就再招募一批,多花点钱没关系,一定要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
黄镇连忙点头答应。
参观完钢铁厂,接下来就是兵工厂。孙百里虽然以前从没有到过钢铁厂,但是还能够想象出大致的样子,而兵工厂就完全没有概念,看到什么都觉得新鲜。他对生产过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不但非常仔细地察看每一到工序,而且不时提出疑问。黄镇在讲解的同时不停地解答孙百里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随着参观工序的增加,孙百里越来越觉得这个黄镇很不简单:有着相当的兵工知识,对每一道工序都了如指掌。
正文 第四十九章 视察军工(下)
当视察队伍行进到火炮分厂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一个德国工程师仰面躺在地上,一点点把自己的身体移动到一台机器的底部,进行检修。可能是发现了故障的原因,就大声地对站在机器旁边的翻译说着什么,孙百里和蔡思强虽然精通德语,但是由于距离较远,再加上噪音比较大,没有听清楚他说的是什么。翻译先是显出迷惑不解的神情,接着就急忙地跑开了,重新回到机器旁边的时候,手里多了一个巨大的扳手。他把扳手小心翼翼地递到机器下面,却立刻被扔了出来,德国工程师爬出来后,怒容满面地向翻译咆哮起来。
孙百里看到翻译尴尬地站在那里,连忙示意蔡思强上前询问。蔡思强走过去,用德语和工程师交谈几句后,又用中文和翻译说明了一下,翻译立刻恍然大悟,跑去换了把不同型号的扳手过来,工程师的怒火终于平息下来,对蔡思强赞赏地笑笑,又钻进去继续工作。
蔡思强走回来之后,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下,原来,德国工程师要的是不是这种扳手。蔡思强解释道:“扳手的规格很多,不同的螺钉需要不同的扳手,而在德语当中的差别有非常微小,这位翻译没有工科的背景,理解起来当然会有些偏差。”
孙百里问道:“那你就留在这里帮忙怎么样?”
黄镇看蔡思强不但德语流利,而且还有丰富的工科知识,也非常满意,极力邀请他留在火炮工厂。
蔡思强说道:“我愿意留下来工作,但是我感觉这样的问题肯定还有不少,只增加一个人,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
黄镇看他的神情似乎有解决的办法,感到非常高兴,说道:“这个问题已经困扰兵工厂很长时间了,蔡先生是不是有解决的办法?”
蔡思强看了看孙百里,脸上露出欲言又止的表情。孙百里连忙说道:“黄处长,这里环境嘈杂,不适合讨论问题。等参观完之后,我们到你的办公室再详细研究吧!”
黄镇立刻会意,带领孙百里等人继续参观。
吃完午饭,黄镇把孙百里和蔡思强带到自己的办公室,要蔡思强把他的解决办法说出来。
蔡思强说道:“照目前兵工厂的情形看,至少还要增加十几个有工科背景的德语翻译才能解决问题,我个人认为在国内很难请到这么多人。”
孙百里说道:“这一点我们也想到了,已经通知在德国的人员,准备在留学生当中物色人选。”
蔡思强摇摇头,说道:“这个办法不大行的通!这些留学生,以官派的居多,中央肯定不会放人的,我估计大部分的自费学生也不会愿意为地方势力效力的。像我回国之后,本来就是准备到南京去的,要不是我父亲极力坚持,肯定来不了这里。”
黄镇不解地问道:“我们虽然是地方势力,但是支付的报酬比南京的只多不少呀!”
蔡思强回答道:“这不是钱的问题!我们这些海外学子,目睹西方国家的强大与富裕,殷切希望自己的祖国也能够繁荣富强,但是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的前提条件是先要有个真正意义上统一的国家。而国内连年军阀混战,搞得民不聊生,很长时间,很多地方都是处于无政府状态,严重制约了社会的进步。故而,大部分留学生把责任归结在地方势力的身上,回国后直接加入中央政府,希望为祖国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孙百里苦笑着说道:“是啊,中央政府这面招牌怎么看也比十九路军的吸引力要大的多!”
黄镇感到非常不满,气愤地说道:“地方势力又怎么了?难道我们这里民众的生活不如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地区吗?”
蔡思强回答道:“当然要好很多,这也是我留在福建的一个原因。但是,哪些还在海外的学生没有机会看到这些呀!没有亲身的体会,他们怎么能了解福建呢!”
孙百里说道:“这样说来岂不是没有办法解决了?但是我想你还有其他的解决办法,不是吗?”
蔡思强回答道:“是的,还有一个变通的办法:直接招募德国技术工人。”
黄镇说道:“这怎么可能呀!福建的条件比德国差远了,谁会愿意到这里来: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也完全不一样。再说,就是他们愿意来,我们也付不起工资,不要忘了,目前在兵工厂工作的德国人都是德国政府雇佣的,不是我们支付工资。”
蔡思强看着孙百里说道:“有一部分德国人愿意到中国来,要求的工资也不高,但是不知道军长能不能接纳?”
黄镇奇怪地反问道:“怎么会不接纳呢,这不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吗?”
孙百里看蔡思强的表情有些怪异,知道里面肯定有隐情,说道:“蔡老弟,你不用有顾虑,把事情的原委全部说出来就是了。”
蔡思强说道:“我所说的这部分人是德国犹太人。自从希特勒上台以后,全力推行纳粹党的种族主义政策,认为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卑劣的人种,要把德国的犹太人全部驱逐出去。我的同学当中就有几个是犹太人,他们在德国的生活在朝不保夕当中,迫切想在德国之外寻找安区的地方。由于德国政府不愿意为犹太人提供护照,很多国家都拒绝接收。在回国之前,我的同学希望我能够帮助他们在中国找到愿意接收的地方。本来已经有很多犹太人迁移到上海,但是我实地考察之后,发现他们的生活不尽人意,所以改变主意,希望能在福建给他们找到更好的地方。”
孙百里听完后,明白了蔡思强顾虑的是什么,说道:“你看到我们十九路军和德国政府的关系这么密切,所以怕我也不愿意接收?”
蔡思强说道:“是啊,当我得知这么多的项目都是德国政府支援的,就知道你肯定要顾及德国政府的反应。但是,为了那些犹太同学的前途,我还是要试一试!犹太人的聪明是举世公认的,如果得到他们的帮助,对福建的发展肯定是极为有利的!”说罢,用期盼的眼神看着孙百里。
黄镇连忙说道:“军长,你可不能答应啊!万一惹恼了德国政府,这些项目可就全部泡汤,以后也别指望再进口武器装备了。”
孙百里微笑着说道:“你们都把问题想得太严重了!上海接收了犹太人,也没听说德国政府和中国政府有什么矛盾,武器装备还不是照样源源不断地运过来?德国顾问团还不是照样帮助中央军整编部队?德国政府既然想把犹太人赶走,那么巴不得有人接收,要不然往哪赶?”
蔡思强立刻高兴地跳起来,说道:“这么说,你愿意接收他们了!?”
孙百里连忙说道:“你不要高兴的太早,我还需要从侧面了解一下德国政府对这件事的态度,然后才能作最后的决定。”
蔡思强追问道:“那还要多长时间?”
孙百里回答道:“最多一个星期!”
蔡思强说道:“好,我等你决定之后再通知德国的同学!”
黄镇不放心地说道:“军长,你不再考虑考虑?”
孙百里说道:“咱们靠德国人也不能靠一辈子,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现在有机会招募到足够的技术人员,为什么放弃呢?这些项目都是我们自己掏钱搞的,德国政府不过支援技术人员而已,凭什么和我们翻脸?”
正文 第五十章 开办银行
视察完兵工厂,孙百里和军部的随行人员继续余下的行程,把蔡思强留在火炮分厂担任技术翻译。临行前,孙百里特意嘱咐黄镇要对蔡思强多加关心,争取尽快把他培养成独当一面的领导。
清流的钨砂矿是德国政府重点关注的项目,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人员,都是最好的,再加上福建省政府的全力协助,进展一直比较顺利。孙百里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后,又顺路拜访钨砂部队的两位指挥官,鲁大海和杨英杰,希望借机说服杨英杰到政府任职。然而,杨英杰和在福州时的态度一样,坚决不同意。倒是鲁大海有点不安分守己的样子,显然在山沟里闷坏了,孙百里悄悄记在心上,不露声色地告辞离开。
孙百里回到福州的第一件事联络德国大使馆的克劳茨,询问德国政府对中国政府接收犹太人的态度,克劳茨非常明确地答复他,德国政府对此并不在意。摸清了德国政府的态度,孙百里决定接收犹太人入境,为了不给财政增加太大的压力,他嘱咐蔡思强要告诉犹太自同学,福建最多只能接收五千人,除非有相当数量的财产作担保。
一九三六年四月中旬,两百多名犹太人在蔡思强的同学带领下抵达福州。为了不刺激德国政府,除了特意从龙岩赶来的蔡思强外,仅仅安排一名省政府的普通官员负责安置工作,孙百里和杜周南都没有出面。
这批犹太人基本上都是熟练的技术工人,是蔡思强的同学根据福建政府的要求特意挑选出来的,并且大都没有携带家小,显然带有探路的性质。
在福州稍事休息后,犹太人全部到龙岩的兵工厂工作。为了表明政府的重视,这些犹太人的工资是中国工人的两倍,并且不用住在厂区,和德国工程师一样住在龙岩市区,每天由班车接送上下班。开始,孙百里还担心德国工程师会反对和犹太人一起工作,没想到的是,双方合作的非常愉快,由此看来并不是每个德国人都支持纳粹党的种族政策。有了这批生力军的加入,兵工厂很快走上正轨,产量开始迅速攀升,月产步枪3000枝,捷克式轻机枪 400挺,马克沁水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