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抉择(一)-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要把那银库给我挖出来!”
“是大人!”
眼看着随行的军官令命后匆忙离去的身影,何腾蛟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他又回头瞥了一眼底下趴着的刘掌柜,厌恶的命令道:“来人啊。把这叛逆给本官押下去,秋后再问斩。”
一听自己转眼间就被判了个秋后问斩,那刘掌柜顿时就象是发了疯似的狂吼道:“大人,饶命啊。饶命啊,大人。小的知道的可都告诉大人您了啊。”然而无论他怎么叫唤都是无济于事的。他身后了两名军士三下五除二地就将他又架了下去。而此时的何腾蛟也已经没心思听这小角色多言了。他的心思完全都扑在了眼前的这五栋大楼之上。
随着日头的渐渐升高,四周看热闹的人也越来越多起来。人们纷纷在私底下窃窃私语着,揣测着从这五栋楼里究竟能搞出多少金银财宝来。楼外太师椅上的何腾蛟手里虽端着茶碗,心里却还惦记着里头的情景。一直于那茶就算凉了,他也不自觉地往嘴里送。而随着日头的越升越高,何腾蛟的心情也越来越焦躁起来。怎么还没有反应?莫非自己要空忙一场了吗?
可就在何腾蛟心急如焚之时,先前进去的军官突然出来。却见他在何腾蛟耳边耳语了几句。这位青天大老爷原本霜着的脸,瞬间就象是沐浴在了春天的和风之下。急不可耐的他赶忙命令道:“快,快,快。那还等什么!还不快点搬出来。”
“是,大人。”随着那军官的匆匆离去,不一会儿从大楼中就搬出了七、八只箱子来。周围的百姓见状,无不好奇地伸长了脖子张望起来。可怎奈四周都有士兵把守,众人离交易所又太远。大多数人只能远远地看着何腾蛟眉开眼笑着将那些几口箱子一一查验,再一一贴上封条。当太阳升上正当空之时,一切似乎都已经结束了。满脸得意的何腾蛟就此带着八个沉甸甸的箱子离开了中华门。只留下一片狼籍的五栋大楼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而当人们叹息着世事无常之时。却并没有注意到,此时此刻在阴暗的角落中十数双眼睛至始至终都在冷冷地注视着中华门前所发生的事。而这一切都结束之时,他们也想遇见阳光的积雪一般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于是乎,就在何腾蛟抄没中华交易所、香江银行与扬子银行后的一天一夜。远在太湖边上了一个山庄之里便响起了一阵恼怒的咒骂之声。
“妈的!他何腾蛟究竟算是个什么东西!竟敢抄没老子的钱财!”书房中听闻香江银行被抄的郑蜒福猛地一排桌子咒骂道。由于用力过猛,就连桌上的摆放的茶杯都被震跌到了地上,摔了个粉碎。
然而漫骂声与茶杯的破碎声并没引来外面任何动静。外面的家丁都清楚里头的老爷们正在开会。没有老爷的首肯,任何人都不得在此时踏入房间一步。而他们的老爷也正在尽地主之仪,劝慰着眼前的客人们。却听身为主人的王霖生连忙开口劝说道:“郑会长,请冷静一些。冷静一些。在场的众人这次都受到了损失。老夫召集大家伙来是为了商讨对策的而不是来做无谓的漫骂的。”
“是啊,郑会长。若说损失的话,你们福建郑家怎么都比咱们几人来得少吧。要知道南京那里可存着咱们的血汗钱呢!”徽州盐商江元奇愁眉苦脸地摇头道
“若只是损失些钱那也就算了。最主要的是连带着南京的交易所也停止营业。这可让咱们松江商会损失了不少生意。连带着倭国那里的交易都乱了套。你说这都是怎么回事嘛。南京的那帮子人难道脑袋都进水了吗。难道不知道这两家银行存的是谁的钱?不知道交易所的交易关系到大明钱粮的进出吗?”贾敏则气急败坏的怒斥道。
“哼,南京那个所谓的孝慈太后连藩王都敢扣押,连孙首相都敢得罪。她还会在乎,我等几个商贾的利益吗?”朱统锐挑了挑眉毛自嘲地反问道。作为世居南京的皇族,他或许是唯一一个溜出来的人。当然就朱统锐本人而言他早就同朱明皇室划清了关系。说他是一个带有皇族血统的商人更为合适。
“那她就可以枉顾整个江南缙绅的利益吗!那女人简直太不知天高地厚了。钱大人他们怎么会扶持这么一个无知妇人掌控朝政。这简直是在将大明的江山社稷当儿戏!”江元奇愤愤不平的嚷嚷道。
“江会长,你可不能这么说啊。人家好歹也是正统的太后,她的儿子也是正统的皇储。你们徽州缙绅不是一向支持正溯的嘛。怎么?这会儿又搬起石头砸到自己脚了吗?”郑蜒福阴阳怪气的反问道。
原来徽州以及江南等地向来正统观念深入人心。文人士大夫在这些地区也有着难以预计的影响力。就算是当地的商贾也同士大夫阶级有着千思万缕的联系。他们中的不少人甚至本人就拥有秀才、举人等功名。之所以会选择从商,有些是因为科场失意考不取功名,有些则是因为仕途不顺有了功名却得不到官职。当然出于连年的兵荒马乱,他们中也有不少弃官从商之人。由于这些商人亦儒亦商的身份,因此人们又称他们为“儒商”。儒商或许是最有中国特色的一个阶级。作为商人,他们往往自视甚高,看不起象郑蜒福之类的海商。作为儒生,他们却又被文人士大夫所鄙视排挤。算得上是一群自强而又自卑的群体。他们中的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想提高自己的地位,得到正统社会的认可。因此这一次在暗中资助隆武帝的缙绅之中江南两淮等地的儒商占了很大一部分。而郑蜒福所讽刺的也正是这一点。
“郑会长这算什么话。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先帝的为人,大家伙也是有目共睹的。可谁曾想到如此英明的中兴之主会突然驾崩。而现在的孝慈太后简直就是一个泼妇。她完全背弃了先帝在世时的承诺。既然如此我等也不必再为皇室遵循什么了。”江元奇理直气壮的说道。其实对于在太后与首相之间的选择,徽州等地的儒商们一开始还是有些犹豫的。但随着何腾蛟抄没交易所与银行后,江元奇等人在心中终于做出了最后的选择。他们是儒商,而不是纯粹的儒生。他们也知道什么是交易,并且遵从契约与信用。既然皇室首先撕毁了先前的契约,那他们也不必再遵守什么信用了。
“好了。我们就别在追究谁对,谁错的事了。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咱们现在要讨论的事眼前的事。”王霖生又一次和稀泥般的打圆场道。他虽然也知道了江元奇等人先前同隆武帝接触的事。但总的来说他还是能理解的。毕竟做为一个商人无论在什么时期都不容易。能给自己多留一条路就多留一条。但现在南京那里似乎已经堵死他们的路。想到这儿,王霖生不由扫视了众人一边,正色问道:“也就是说我等究竟该站在哪儿一边?”
“这还用问当然是站在首相大人一边咯。”郑蜒福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道。
“我等当然知道是站在首相大人这边。问题是首相大人这次回来究竟会扶持谁上龙椅。是太子?还是众多藩王中的一个?”江元奇抬杠似地瞪了郑蜒福一眼道。
而众人也觉得江元奇说到了点子上。于是纷纷点头窃窃私语着开始讨论可能的皇帝人选来。然而就在众人专心的讨论之时,从房间的角落里传出了一个年轻声音道:“依我看孙首相谁都不会扶持。她只会扶持她自己。”
第九章 第十四节 同气联枝(下)
“依我看孙首相谁都不会扶持。她只会扶持她自己。”
随着这一声语出惊人的话音落下,众人的目光刹那时就聚集在了角落中的一个年轻人身上。此人约莫二十四、五岁的模样。一席质地上成的青衫穿在他身上显得儒雅而又倜傥。但从他的双眸之中却透着一种与其年龄及不相称的老练与果断。若不是他先前突然发话,在场的众人甚至都没觉察到他的存在。正当众人交头接耳着猜测眼前这个年轻的身份之时,却见身为主人的王霖生尴尬地开口介绍道:“诸位莫要见怪。此乃犬子王罡。”
“哦,原来是王会长的公子啊。恩,果然是一表人才,年轻有为啊。”离得最近的郑蜒福,打量了一番王罡后,头一个奉承道。
“那里,犬子年幼不懂事,还望诸位多多见谅。”王霖生客气的朝众人拱了拱手。继而他又把脸一唬朝自己的儿子呵斥道:“罡儿!为父先前是怎么嘱咐你的?你不乖乖的在一旁旁听,反倒是当着众位叔伯的面胡言乱语起来。还不快快给众位叔叔伯伯赔罪!”
然而面对王霖生的呵斥与在场众人异样的目光,王罡本人却显得依旧镇定自若。只见他起身朝着四周的众人恭敬地行了个礼后,从容地开口道:“父亲误会了。孩儿深知今日聚会的事关重大。几位叔叔伯伯也都是各地翻手覆雨的人物。孩儿又怎敢在诸位叔伯面前造次呢。”
“你还嘴硬。你刚才说什么来着。那还不算是在胡言乱语吗!”王霖生瞪着眼睛斥责道。对于自己这个桀骜不逊的儿子,他可又是自豪又是担忧的。自豪的是儿子天资聪怡,无论是读书还是做生意,都既有天赋。而让他担忧的同样还是儿子那过人的天资。同许多天资过人的青年一样,王罡似乎中有一些奇特的想法。然而这在王霖生看来却并不是一个好兆头。在商场沉浮多年的他经历过了太多的东西。知道在大明无论在商场还是在官场,太过胆大妄为都是没有好下场的。惟有格守中庸之道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他也曾不止一次地告戒过儿子王罡要收敛。
不过王罡似乎并不领自己父亲的情。在他看来父亲的那一套早就过时了。如今的时代是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只要你够胆量一切都是可能的。而现在摆在自己面前的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却见满不在乎的王罡潇洒地一笑道:“不就是说孙首相会扶持她自己称帝吗。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你,你……”气急败坏的王霖生当下就有了把儿子赶出去的念头。而一旁的贾敏则等人则低着头切切私语起来。眼看着众人一副又是惊愕又是缄默的表现,王罡脸上的笑意更浓了。顾不得父亲吹胡子瞪眼的他,这一次将话挑得更为明了起来道:“父亲,您先别着急。其实您与诸位叔叔伯伯也已猜到了几分不是吗?北伐的大军从北京到南京,算是爬现在也早该爬到南京城外了。但现实是咱们的孙首相不过才过了徐州而已。深知先帝驾崩后,南京无人做主的她,为何要如此拖拉行程?”
被王罡这么一反问,在场的众人顿时没了声响。这也是他们一直在纳闷的事。其实在先帝驾崩之后,孙露只要派支亲兵先行南下,那南京就不会乱成现在这副模样。但她在这件事上却一直显得晦深莫测。难道真的是象王罡所言那女人早有不臣之心了吗?众人在心中虽然也有过象类似的揣测。但却一直不敢往那个方向上想。毕竟女子登基称帝的事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是难以想象的事。虽然历史上也曾有过则天武后,但那位大周皇帝当得也并不消停。
然而王罡并不在乎这些,在他看来自己的分析比约定俗成更有说服力。于是他又继续分析道:“诸位想必也已经知道南京不少官宦脱逃的事了吧。那孙首相既然能将自己的一家老小在第一时间转移出城。凭什么就带不走一两个藩王呢。害得那些个藩王各个被孝慈太后请进了宫。是她无力解救?还是根本就没打算这事?各位叔叔伯伯都是明白人,就不用侄儿再多言了吧。”
“这么说来。那孙露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