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命运的抉择(一) >

第180章

命运的抉择(一)-第180章

小说: 命运的抉择(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的国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北京。
从内阁到内宫只有半时辰的路程。孙露一路走来仔细的思考着可能发生的事以及如何应付隆武帝。忽然一个念头从她的脑中一闪而过。根据内侍的报告据说前天司法院的左督御史张慎言曾经独自晋见过隆武皇帝。今天朱聿键找自己会不会同张慎言有关呢?一想起张慎言不苟言笑的“扑克脸”。孙露心中就一阵的无奈。她是很敬佩这个刚正不阿的张大人。可是张慎言看孙露的眼神总是一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模样。张慎言独自入宫究竟所为何事呢?
满心疑惑的孙露到达御花园时,身着龙袍的朱聿键早就等在了凉亭之中。不可否认这几年朱聿键更有九五之尊的气度了。原本消瘦的身材现在看来也魁梧了许多。由保养的原因已经46岁的他看上却年轻了不少。一见孙露到来。我们的隆武皇帝立刻就眉开眼笑的迎了上去:“孙爱卿,你来了啊。来人啊!快快赐坐。”
“臣孙露参见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孙露恭敬的行礼道。无论隆武帝对她有多客气,或是对她有多宠信。孙露都不会得意忘形的忘记自己的身份。在日常用品上孙露更是小心翼翼从不越界。自然也不会使用明黄色等禁忌的颜色。作为一个权臣韬光养晦同挟天子以令诸侯同样的重要。叩完首的孙露转身又向隆武帝身后的一个年轻女子行礼道:“臣孙露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孙首相,快快请起。请坐吧。”那年轻的皇后不禁受宠若惊的回道。眼前的年轻皇后姓李,闺名淑君,今年叫名才二十一岁。比皇帝朱聿键足足小了二十五岁。按照明朝皇室的规定皇后必须出生身家清白的平民之家。为的就是防止日后外戚干政。这个李皇后当然满足的以上的各种要求。她家三代都是书香门第,其父李再善乃是河南商丘的一个秀才。崇祯十三年河南闹灾荒,李再善全家随一群流民流浪到广东桃源山庄。之后李再善被桃源山庄聘为教书先生在广东落户。至于李淑君则在此后的五年中就读于广州女子学校。毕业后她和其他女学生一样进入了广东政务院庶务科就职。
孙露恭敬地在隆武帝的下手坐定了。李皇后则谦逊的坐在了皇帝的右手边。宫女们鱼贯而入端上了香茗与茶点。朱聿键欣慰的看着身边的温柔贤淑的李皇后。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对于这个可以做他女儿的妻子可谓是宠爱有加。之前的朱聿键也曾有过妻妾,然而牢狱之灾以及后来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得他这四十多年的从未真正享受过天伦之乐。李氏的到来却让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竟也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却听朱聿键轻咳了一声对孙露说道:“今日朕找爱卿前来主要是为了凤阳皇陵修复的事宜。今年清明朕想偕皇后一起前去祭拜一下祖宗。也好求祖宗保佑我大明早日光复故土,皇室开枝散叶。”说罢他便轻轻握住了李皇后的手以期盼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娇小的妻子。李皇后被皇帝这么一说也不由的涨红了粉颊,颔首不语。
孙露见隆武帝对新皇后宠爱有加,心中也是一片释然。历来宫闱之挣往往比朝堂之挣更加复杂残酷。孙露可不希望因为妃子们的挣风吃醋而后院起火。幸好这朱聿键本就没什么家室这后宫的人选当然也就由孙露一手包办了。虽然也有大臣对李皇后广东政务院出身甚至其没有裹脚等等事宜表示过不满。但只要首相同意,皇帝满意一切当然就着办了。眼下那些大臣估计最关心的就是李皇后什么时候有子嗣。就象朱聿键自己所说的希望能早日为皇室“开枝散叶”。不过清明节去扫皇陵?不是说去祭拜岳庙吗?于是孙露想了一下问道:“皇上不是打算清明节赶去杭州祭拜岳庙吗?”
“祭拜岳庙的事就由卿家替朕代劳吧。当初闯贼攻馅凤阳掘毁皇室祖庙。之后又多次遭受刀兵之灾。如今局势初定朝廷也派人修复了凤阳皇陵。百善孝为先,朕还想亲自祭拜皇陵。还请爱卿早做准备。”朱聿键解释道。
孙露听罢二话不说着应了下来:“陛下孝感动天,臣即可就去准备祭拜事宜。为陛下娘娘准备好行宫。”
“恩,如此甚好。孙爱卿办事朕一向放心得很。”朱聿键点头微笑道。紧接着他转儿又朝李皇后望了一眼。善解人意的李皇后立刻便起身朝着两人行了个礼道:“陛下、首相大人。哀家先行告退了。”说罢便在宫女们的簇拥下离开了御花园。孙露见此情形心想朱聿键摒退李皇后莫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同自己讲吧。
果然眼见着四下无人后朱聿键叹了口气向孙露说道:“孙爱卿,前天左督御史张大人来找过朕说了些事情,递了份折子。朕听了之后也颇为感慨啊。不知此事孙爱卿知道否?”
说罢朱聿键便拿出了一份折子递给了孙露。原来那日张慎言进宫是向皇帝递折子来着。故意跳开自己向朱聿键直接上奏该不会是弹劾自己吧。当下孙露不动声色的接过了折子仔细的查阅了一番。
孙露的双眼迅速的扫过了折子,那双黛眉却渐渐的揪在了一起。原来这是以张慎言为首的五名内阁及地方官员的联名奏章。例数了这一年多来新政策颁布后在地方实行的种种弊端。按照上面的说法自己这一年推广的政策都是劳民伤财的无用功。张慎言等人强烈要求压制商会的发展。甚至提出要废除去年刚刚颁布的《工商统制法》。这《工商统制法》与另一部《军需业统制法》是隆武内阁“五年计划”中的两个重要文件。它们涉及到了隆武王朝今后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工商统制法》可是被孙露看作是未来经济发展的第一宝典。然而在这分折子里却被人贬低得一无是处。看得孙露心中是一阵气急恨不得当下就想起身声辩。然而其中一个案例却让孙露顿时冷静了下来。
这是一件民事纠纷案。大致是说苏州严家村数十名百姓联名上告商会强占良田,苏州府衙贪赃枉法包庇商会。孙露一看立刻便想起了那日元宵节同王霖生的谈话。看来此事远不象王霖生当时所说的那样简单。以商会的作风少不了仗势欺人一番。其中大概还牵扯到了当地的官府。按照折子上所说那些百姓已经派了代表直接到南京的大理寺状告商会。这使得孙露不得不重新审视之前所看的内容。若是张慎言等人所言属实又该如何呢?这其中会不会牵扯到其他更深的东西?同为司法院御史的汤来贺又是否知道此事?如今朱聿键又特地找来自己将张慎言奏折交给自己。是在试探自己呢?还是真的怕事不敢管这事呢?不敢大意的孙露在心中思量一番后立刻将折子一合起身跪地道:“臣疏虞管束,致使地方官吏做出如此枉法之事。还请皇上将罪!”
“孙爱卿,快快请起。爱卿并无罪过啊。”朱聿键连忙扶起了孙露。他没想到孙露看过折子后既不辩解,也不申驳。而是直接朝自己这么一跪连声告罪。这下反倒是朱聿键有些不知所措了。于是慌忙解释道:“况且这折子上的事也是那严姓百姓的一面之词。朕只是希望爱卿能撤查此事。给百姓一个说法罢了。朕是绝对相信爱卿的。”
原来那日张慎言突然进宫面圣。见到朱聿键又是递折子又是跪求他为百姓做主的。朱聿键起先还能打打哈哈。可是一听此事同商会有联系当下心中便打起了鼓。同商会有关就必然会牵扯到孙露。后来打开折子一看更是吓了一跳。张慎言竟然要自己下旨废除《工商统制法》。这《工商统制法》可是孙露亲自制定的。自己虽是皇帝可是有些事情也不敢管,也不能管。他当然更不敢向孙露兴师问罪了。本想就此安慰几句打发张慎言走。可谁知这个脾气比驴还犟的张慎言软硬不吃,硬是将折子留下后才肯走。收下折子的朱聿键觉得自己就象收了一个随时都会爆炸的炸弹一般。连日来心中一直忐忑不安。生怕就此惹出祸端来。所以才会借嘱咐祭拜皇陵的机会招孙露入宫将张慎言的折子交给孙露也算是了结此事。至于孙露最终会如何处理那就不是朱聿键考虑的事。
孙露眼见朱聿键一脸的慌张并不象是装出来的。心想这皇帝老儿或许真的是怕事把这烫手的山芋直接丢回给自己呢。于是恭敬的回道:“遵命陛下,臣定当认真撤查此事还百姓一个应有的公道。”
“如此甚好。那就是有劳孙爱卿了。”见孙露如此爽快的答复朱聿键心中一阵释然。不过他转念一想觉得自己多多少少有些对不起张慎言。毕竟自己是一国之君。臣子们是相信自己才冒着风险请自己为百姓做主。于是有些心虚的朱聿键犹豫了一下试探着向孙露说道:“不过,孙爱卿啊。张大人这次也并无恶意他也是为百姓请命罢了。”
怎么?怕自己回去收拾张慎言吗?难道自己在众人心中真成了徇私舞弊的奸相了吗?一个个不是“歌功颂德”,就是“心存猜忌”。若是真是这样那你们也太小看我孙露了。无论这事的背后有无阴谋我孙露都会给每个人以应有的处断!想到这儿孙露神色一凛起身抱拳道:“陛下放心。臣查明此事后定会给个公断。决不徇私舞弊!”


第六章 第四十二节 桑稻之争(二)
南京内阁的会议事中,六个身着官服的官员背对着窗户端坐一排。他们分别是左督御史张慎言、刑部右侍郎沈宸荃、礼部右侍郎朱舜水、湖州布政使黄淳耀、苏州按察使孙兆奎。他们中有官及极品的左督御史,也有五品的地方官员。然而此刻他们的表情都异常的严肃凝重,象是下了很大一番决心一般。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但整个会议室却静得令人窒息。因为会议的主角还没到。是的,在座的五人都是接受了一个人的邀请来到这儿的。她就是帝国首相孙露。
此刻张慎言的表情虽然严肃但比起其他人来要从容得多。当他接到内阁会议通知时心里便清楚的知道自己将遇到什么样的结局了。对于直接向皇帝递奏折的事张慎言并不后悔。对此他倒是觉得心安理得。张慎言从来都不是“重农抑商”者。相反他一直提倡本末兼治、“恤商”的经济思想。但现在的朝廷太过放任那些商贾,简直将赚钱放在了第一位。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作为司法院左督御史的他要为大明的律法尽责。有些事情必须要让皇上知晓。当然皇帝最后的选择让张慎言多多少少有些心寒。这也进一步证明了那女人只手遮天的力量。若朝廷真就这么被一群小人所把持的话自己的努力又有何用。还不如早日弃官回乡来得清静呢。想到这儿张慎言下意识的摸了一下自己袖子中的一封信。这是他告老还乡的折子。等待会儿自己驳斥过那女人后就直接递这折子。省得就此受辱。
至于坐在末尾的黄淳耀和孙兆奎就是另一番心思了。作为地方官员他二人本没有资格进入这间会议室。不过整个事件的最初发起者正是黄淳耀和孙兆奎。湖州、苏州历来都是桑蚕业都极其发达。随着当地商会势力的日益增强以及《工商统制法》的颁布。商人们也越发的肆无忌惮起来。他们到处圈地将原本肥沃的稻田改种桑树以获取更多的生丝。丝绸业虽然能带来大量的财富。可是就长远看来这却是极其危险的。大量的稻田被占用势必导致粮食的减产,粮价的飚升。作为湖州、苏州的地方司法官员黄淳耀和孙兆奎已经见过太多由此引起的纠纷与官司。因此两人虽知商会同首相有着密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