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明-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年七月,一支仅有一百多人的小规模海盗登陆,深入内地转战千里,制造了一个奇迹。
这一路倭寇从上虞的爵溪登陆,当时大约六千倭寇围攻苏州,被抗倭名将任环歼灭。本来这批倭寇登陆大约是闻风而来,想分一杯羹的。但到了绍兴,方知情形有异,只得转向,占领了会稽的高埠,盘据民宅观望。当地知府刘锡、干户徐子鳃闻报,率兵围攻。
海盗趁夜扎木筏渡江冲出包围,转道杭州向北而去,一路劫掠于潜、昌化,一直到严州的淳安。
官府下令追剿,浙江各路军马逼得甚紧,双方一路皆有小遭遇战,但始终无法将其成功围剿。
第一百零八章 海患(下)
这股海盗在官军追剿之下,一路皆有伤亡。
至严州淳安县时,只剩下大约六十多人。因迫于追杀,乃昼赴夜行翻山越岭,进歙县杀奔江苏。
官府急调江苏兵扼守。在旌德,典史蔡尧率当地民兵千余迎敌,但海盗们再次突破封锁线,在南门外大肆劫掠之后扬长而去。随后在泾县,又击败率兵前来围剿的知县邱时庸。
七月十三日,这几十名海盗抵达南陵县城,守城军民望风而逃,海盗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占了县城,在城中再度烧杀劫掠,这时,建阳指挥廖印、当涂县丞郭耿郊、芜湖县丞陈一道、太平府知事郭章,分别领兵起来增援,与海盗们在县城东门外遭遇。
双方正面交战。廖印等拉弓射击,海盗们缺少箭矢,顺手接过官军箭矢反射,就这么区区几十个海盗,竟然杀的各路兵马溃败。陈一道带兵独进,奋力拼战而不克,终被杀死。
出南陵之后,海盗们又流窜于芜湖,但遭当地平民百姓抗击,只得后撤向东,转道太平府,杀入江宁镇。指挥朱襄率几百名勇士奉命守卫。海盗们趁其不备,忽施偷袭。
朱襄等人不知敌情,正在纵酒狂欢之际被劫营。朱襄奋力拼杀,身中数枪倒马而死,官兵死亡三百多人,全部被几十个海盗歼灭。
海盗们一路杀到了南京城下,耀武扬威地从安德门外经过,一时间城内人心惶惶,但竟无人敢出城迎击。
南京举城鼎沸,军民皆惊。而倭寇不过五十余人。而当时南京守城明军在册是十二万。留都兵部尚书张时彻、侍郎陈洙等闭门不敢出兵。反令市民自备粮械,登城守卫。
从南京城下示威而过的海盗,一路劫掠溧阳、宣兴,因听闻官兵在太湖出现,又跨过武进,越过无锡,一昼夜奔走了一百八十余里,到达济墅关。
这时,有一路围攻杭州的倭寇残部正据此不远,会师在即。
到这个时候,南京方面才作出了反应。南直巡抚曹邦辅亲自督促副使王崇古,集各部军队,扼守要路,四面围剿。俭事董邦政、把总娄宇率兵在陶宅镇终于捕捉到了敌踪。两军合剿,斩获敌首十九级。海盗们这时方才穷途末路,想逃向太湖时,被官兵一路拦截,在杨林桥被追上并全部歼灭。
就这样,这支历史上最神奇百人海盗队伍在横行干里,杀戮战伤官民四千人,官员阵亡一御史、一县丞、二指挥、二把总,经历了八十余日之后,终于结束了其传奇般的旅途。
丁云毅说到这问道:“陛下认为这股倭寇是倭人还是大明子民?”
“倭寇,自然是倭人了。”崇祯不解地道。
丁云毅一笑:“臣认为此不尽然。从转战历程看,其熟悉民情和地理,善于隐匿,能捕捉到官军的弱点和心理,长于灵活机动的游击战,当非语言不通,水土不服的外国人。而其他们皆是黄衣红盖,这也不是扶桑国人装束,故臣以为这股所谓‘倭寇’当为我大明子民。”
“什么?”这话听在崇祯、王承恩、吴直等人耳中大觉惊讶:“既然我大明子民,为何还要冒充倭寇?”
丁云毅一声叹息:“因为海禁让这些沿海百姓实在无法生存下去,他们不得不做起了海盗。而为了害怕连累到自己家人,他们又只能冒充起了倭寇那。”
崇祯的眉头紧紧锁了起来。
王承恩也在一边说道:“陛下,隆庆元年我大明在月港设海澄县。同年,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议开禁例,准民间通海贸易,但拒绝与日本贸易,也终于得到批准。于是自此开始,海澄的月港都是唯一合法的出海通商进行海外贸易港口。而江南也一直是最富庶的地方,并且少有大规模的叛乱,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
“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崇祯喃喃的念着这两句话。
丁云毅趁热打铁:“倭寇之乱在戚继光、俞大酞等名将的围追堵截下,逐渐平息下来。与此同时,在一些官员的倡议下,我大明开始放宽海禁,这种明智的措施使长期军事行动难以压制的局面迅速稳定下来,这甚至使一些官员也感到吃惊,从而更明确地认识到‘市通则寇转化为商’的道理。海防力量的增强以及海禁的放宽,是从根本上解决倭患问题的两个必要条件,两者不应相互抵触,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大明强大的海防力量是保证自身安全及发展对外贸易的保障,而畅通的对外贸易又会成为我大明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说到这,丁云毅深吸了口气:“所以,海禁断不可行,只有开放海运,才能确保我大明海疆畅通无阻,使得百姓归心于朝廷,使得海盗灭绝。”
“好,说得好!”崇祯一下提高了声音:“丁云毅,说得好啊,只有开放海运,才能确保我大明海疆畅通无阻,使得百姓归心于朝廷,使得海盗灭绝。朕今天开心得很,朕今天听到了过去听不到的话。福建巡抚邹维琏原本上书,恢复海禁,朕也准了,现在看来,倒是朕没有经过仔细调查,贸然下了决定。”
王承恩和吴直大骇,陛下这可是在那承认自己的错误了。
崇祯却丝毫没有注意这些,终于放下了手里的茶碗:“看来要解决海患问题,一个‘禁’字是禁不住的,比如当年大禹治水,必须改‘禁’为‘疏’,这才能确保我大明之海防那!”
“陛下英明!”这次是丁云毅真心说出了“英明”这两个字来。
崇祯兴致颇高:“所以整天坐在宫里,看那些奏本丝毫用也没有。朕之前听唐定王说你如何如何出色,朕这心里还不太相信,这才动了想要见你一次的念头,朕这次见对了,见对了,你很有见识,很有见识那。”
丁云毅起身恭恭敬敬地道:“臣愧不敢当。”
“当得起,当得起,你当然当得起!”崇祯的声音一下变得热切起来。
第一百零九章 澎湖守备、骁骑尉!
崇祯这一刻对丁云毅是赞赏有加的。
他确信自己“发现”了一个人才,而丁云毅对于海患的见解,也让崇祯大开眼界。
崇祯兴致勃勃,又问了丁云毅对流寇和金虏的看法,这已经是第三次有人向丁云毅问这个问题了。之前是朱聿键,后来是王承恩,现在又到了崇祯。
丁云毅把自己的想法一一说了出来,崇祯听的时尔皱眉,时尔展颜,时尔又打断丁云毅的话,把时间完全忘记。
王承恩和吴直互相看了眼,脸上都露出了一丝笑意。
从皇上的态度来看,他是看上这名比皇上年纪还轻的年轻的把总了。
“流寇之危害,远胜于金虏那!”不知不觉竟然谈论了有一个多时辰,崇祯谈兴丝毫不减:“那些朝廷里的官员始终对朕说,流寇不过是疥癣之患,旦夕可以平定,可平来平去却始终未能平了。倒是唐王前些日子带罪视察回京,和朕把你在澎湖对他说的话原原本本说了一遍,这才让朕换了一个思路。。。。。。”
说到了朱聿键,丁云毅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唐王他。。。。。。”
“哦,朕让他暂时恢复了王位,回到凤阳去了。”崇祯不以为然地道。
丁云毅不再说话。虽然朱聿键恢复了王位,但既然又被送去凤阳,说来说去还是个被监视居住,只不过日子比以前要好过一些罢了。
崇祯没有把朱聿键放在心上:“丁云毅,你很有本事,澎湖苦寒之地,又太小,施展不开拳脚,朕想把你调离澎湖,另委重任,你以为如何?”
又来了,上次是王承恩,这次换到崇祯了。丁云毅心里想着,嘴上急忙说道:“陛下,澎湖是小,是苦,但位置重要。其既可监视台湾,又是保卫福建第一道屏障。当初我大明水师连番恶战,才把红夷赶出澎湖,眼下断然不可有失。臣斗胆,肯请陛下让臣继续留在澎湖。臣不惧苦寒,愿为陛下镇守着海防要隘!”
“你们看看,你们看看。”崇祯指着丁云毅说道:“什么是忠臣?这才是真正的忠臣!朕听说因为澎湖实在太苦了,许多人都推三阻四,到处寻找门路,目的无非只有一个,就是不愿意去。可丁项文他有了机会,却一心念着守着我大明的海疆要地,不肯离开,甘受清贫劳苦,这才是朕要的忠臣那!”
崇祯对丁云毅赞不绝口,但却不知道丁云毅心中另有盘算,他是千方百计也不肯放弃好容易有了一些规模的澎湖的。
“丁云毅!”崇祯忽然提高了一些声音。
“臣在!”
崇祯略一沉吟:“你先败巨盗,再挡红夷,又救了王承恩。这些功劳,也给了你赏赐,也给你升了官。九边之地,比你功劳大的比比皆是,可朕欣赏的就是你这份忠贞。丁云毅听封。朕加你为澎湖守备,授骁骑尉!节制澎湖、大员!”
“臣丁云毅谢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丁云毅大声说道。
此时的他心中大动。骁骑尉、澎湖守备,这些忽如其来的荣耀都不重要,关键是崇祯的最后一句话,“节制澎湖、大员”!
大员虽然有时候指全台湾,但主要说的还是台湾的台南地区,眼下大员被荷兰人所霸占,难道崇祯的意思是要让自己找机会收复大员吗?
“丁云毅,你懂朕的意思吗?”崇祯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问道。
“臣懂了!”崇祯的这一句话,让丁云毅再无犹豫:“臣现在弱小得很,只能保住澎湖,但臣早晚会将我大明战旗插上大员!”
“好一个将我大明战旗插上大员!”崇祯“嚯”的一下站了起来:“不错,你现在是弱小得很,朝廷主要精力用在九边和中原之地,也帮不上你什么忙。要人,朕没有;要银子,朕也没有。可福建有、澎湖有,台湾有,你自己给朕想办法去!朕给你一道特权,只要你不谋逆造反,你在澎湖和台湾想做什么都可以!”
“臣知道了!”
这等于是崇祯给了丁云毅一个官衔和番号,但没人没钱,一切都得靠丁云毅知道想办法。丁云毅也不怪崇祯,朝廷国库空虚,有了一些银子都送到了边关和中原,澎湖那里崇祯是有心无力顾不到了。
可这已经足够了。
尤其是崇祯给自己的特权,足以让自己在澎湖、台湾放开手脚大干一番。
崇祯慢慢坐了下来:“丁云毅,你回到澎湖之后准备如何做?”
丁云毅仔细考虑了下,崇祯也不催促。过了会,丁云毅才说道:“臣回到澎湖,第一要紧的便是开放海禁,当然,邹抚帅下达海禁令,他是臣的上司,臣不敢和他对着干,只在澎湖等地开放而已。然后,臣斗胆,将尽力招安海盗。那些海盗常年在海上生活,九死一生,一是最富有战斗经验,二来他们中的许多人也不想过这样朝不保夕的生活,既然海禁开了,又有机会能为朝廷效力,臣以为他们必然对朝廷心生感激。。。。。。”
丁云毅说的仔细,崇祯听的也异常仔细。
丁云毅把心里的想法一一说完,崇祯忽然插嘴问了句:“那郑芝龙呢?”
丁云毅一怔,崇祯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