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第9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127章 火炮为先
“轰轰轰!”隆隆的炮声连成片的从地面翻起,大地更像是打摆子一样的不停的震颤,就像是有无数怒吼的恶魔要顶开地壳爬出来一样。
美国人先进攻了。
学乖了的美国人首先就祭起了万能的火炮大阵。
虽然美国人部署在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数万门火炮已经在华夏的空中打击和重炮反击下毁了大半,但美国人却从中看到了火炮的威力。
猛烈的重炮防线可以阻断华夏超重型坦克的冲击,密集的防空火炮网可以拦截华夏喷气式战机的肆虐,就已经是美国人手中最为廉价的手段了。
对比那些正在研制和生产的存在各种问题的新式武器,美国大工业更适合暴技术成熟的火炮群,而美国大兵的素质,也使得他们可以很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炮兵,甚至比端着冲锋枪在前线冲锋做的更好。
这个时候的美国大兵们最不愿意端着步枪在前边了。华夏的机枪以及自动步枪的弹雨足以把所有能喘气生物体的生机全都抹杀,随后突袭而来的华夏坦克的履带则直接把那些倒下的尸体彻底碾压成碎末,搅入泥土回归大自然,那些士兵的家人只能收到一块扭曲变形的狗牌。
虽然炮兵同样容易在华夏反击的炮弹和炸弹中被炸得人仰马翻,但离得最为残酷的前线远一些,心里边也安稳一些。最起码见势不妙也能逃得快一些,不至于被突袭的华夏坦克用冰冷的钢铁给你再撞开一扇通往地狱的大门。
应军队的要求,美**队中的火炮数量猛增。尤其是在和华夏对峙的边境,借助着那些钢筋混净土堡垒和工事,不需要大范围挪动转移的大炮比坦克发挥的作用更大,而费用更为廉价。
费用是美国人始终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虽说前世美国人大手大脚的奢侈。让世界羡慕,但在这个时空,在全世界到处奔波,那胜利果实却都被华夏摘去了,就连欧洲盟友的军火暴利也被孟享分割了一半去,影响世界的各种商品更是屡屡败在“”上。
若不是因为这些原因,使得资本大鳄们恼怒的要彻底打败华夏,受到战争和经济危机影响的美国财政根本支撑不了连续的全球战争。
但屡屡的投入却得不到足够回报,也让那些大鳄们的激情缩水。再加上越来越鼓的军火大鳄们的腰包的刺激,美**费的开支遭到了国会和各种监察部门越来越严格的审查和刁难。
在精打细算中,廉价的火炮就成为了美**队的新宠。
虽然对于以前的华夏这类工业基础极为薄弱的国家来说,火炮这个战争之王是昂贵而且极难伺候的,但对于已经有了一定工业基础的国家来说。已经在西方世界流行了数百年的火炮是效费比最高的大威力武器。
苏俄人的大炮主义之所以流行,就是建立在火炮和炮弹廉价的成本以及廉价的制造条件基础上的。
美国庞大的工业体系更是可以随时扩充出更多的火炮生产线。
靠着从英法等盟友手中得来的技术和人才,再加上美国人自己的技术积累,美国人的火炮水准更上层楼,大工业生产也使得美国人的火炮产量激增,尤其是在没法再向盟友销售大量武器后,美国人原有的庞大武器生产数量压力就落到了国内。
这才转化为美国人此时在边界上10万门规模的火炮壁垒。再加上美国人妖孽般的炮弹产量,完全可排出一堵彻底封死边界的火力墙。
就是靠着美国人自产自用的炮弹产量,美国人可以不歇气的砸出上万吨的炮弹,把这堵泛着金属光泽的火焰墙一点点的向华夏军队一侧推移。
但是没多久。这堵火墙就被华夏的反击捅出了无数的缺口。
虽然华夏的三千多架战机早早的跟六千多架美国的战机绞杀在一起,顾不上摧毁地面的火炮群,但华夏的重炮群却在之前那安宁的日子里越繁衍越多。
美国人布置在边界的不止是火炮,还有密密麻麻的堡垒和要塞。
大量的钢铁和水泥堆彻在美国北方的边界线上。凝固成了堪比马奇诺防线的一道道封锁线。
虽然马奇诺防线被后人当做一个笑话,但不可埋没它的牢固。如果德军真的从这里突破。撞得头破血流都不一定能攻克。
美国人无奈的选择了防守,不惜血本下的防御体系,更是堵塞了一切企图绕行的漏洞,除了从海上攻略外,要从北方的陆地攻来,必须要先解决这一道道的钢铁水泥防线。
孟享明知道那些笨重的大口径重炮会逐渐的落伍,但为了敲开美国人这道坚硬的乌龟壳,还是毫不犹豫的调集和生产了一千多门大口径重炮汇集在美国北方边界线上。
低于203毫米口径的,都不好意思列入大口径重炮行列之中。甚至在基地升级后,借着2个分基地智脑的协助,在前沿阵地上竖起了12门先锋巨炮。
可以说,华夏汇聚起这个星球上前所未有的最为豪华的一场重炮盛宴,但就重炮数量和质量来说,甚至比对面的美国人都强一头。若不是靠着分基地的就近处理,仅仅是在陆地上挪动这些庞大的钢铁怪兽,就足够让后勤人员崩溃。
这一场矛和盾的对决,已经不简简单单的是一场战斗或者战役。
孟享就是要借助重炮的威力,不仅敲开美国人的国门,还要敲碎美国人的抵抗信心。
这样的阵容,无疑宣布华夏可以用这些重炮平推出一条废墟铺就的胜利通道。美国又有哪个城市能抵御千门重炮的蹂躏?
这样的攻心之战,远比以后要一座座城市的巷战推移,远比面对一个个手持武器守卫自己家园的美国平民要有效的多。
所以当美国人的火炮开响后不久,华夏的重炮群立马还击。
即使基地还因为一些技术限制,没法让华夏军队装备上反炮兵雷达,但分基地的卫星却早已经把边界美国的炮兵阵地扫描的一清二楚。尤其是很多炮兵阵地是依靠那些堡垒和要塞,根本就是不动的靶子。
华夏重炮轰过去的时候,唯一需要顾虑的就是那些钢筋混净土硬壳。
美国人舍得下血本,动辄四五米,甚至更厚的钢筋混凝土硬壳,根本不是那些普通火炮能击穿的,这也是孟享直接选测203毫米口径以上的重炮群来对付的一个主要理由。
砸烂了美国人的这些乌龟壳,就没有什么能阻挡华夏军队在美国土地上的横扫了。
“轰轰!”随着一声声的巨响,华夏重炮的重磅炮弹砸落在美国那些炮兵阵地上,砸起漫天的混凝土块和各种扭曲的金属。
根据卫星和侦察机的指引,最先反击的目标是那些防御较为薄弱的美国重炮和加农炮群。
美国人的火炮群是为了对付华夏的坦克和陆军的突袭,华夏阵地上也根本没有什么堡垒群来让美国的重炮来发威,考虑到运输和成本的问题,美国人的105毫米和155毫米的火炮最多,还有部分175毫米和203毫米重炮来对付华夏的猛犸坦克。更大口径的火炮就少多了。
炮兵最先攻击的是那些对炮兵最有威胁的目标,远征而来的华夏根本没有什么多余的防护,只能靠着大口径重炮的射程优势减少了威胁,所以先扫除那些射程远对华夏重炮群有威胁的155毫米以上的美国重炮。
只是有些美国重炮已经盖上了厚厚的乌龟壳,缩守在那些要塞和堡垒中,只有先锋巨炮和少数的大口径重炮才能摧毁。没有反击目标,只能把首要攻击目标改为了那些对华夏坦克部队和步兵威胁巨大的155毫米炮群或者那些密集的105毫米野战炮群,立即在美国人的火力墙上打出了大量的豁口。
“发现新的华夏先锋巨炮坐标!”美国人在吃惊华夏重炮火力猛烈之余,也把先锋巨炮的威胁排到了最前列。
有些要塞和堡垒无论再怎么加厚,也容易被威力巨大的先锋巨炮轰垮,美国人把亮在明处的5门先锋巨炮列为了首先打击的目标。
在420毫米汤姆巨炮失利后,随着海军的20英寸舰炮的研制,美国人的20英寸列车炮也服役了。借助着美国便捷的铁路体系,7门被取名为超级汤姆的列车炮要凭借着508毫米口径的炮管来挑战华夏亮相的5门500毫米四级先锋巨炮。
但战争一开始,以为胜券在握的美国人就有些发懵了。
华夏的先锋巨炮不仅一下子全部亮出了12门,而且其中还有6门的口径竟然达到了600毫米。
“不惜一切代价,必须摧毁这些魔鬼造就的武器!它们会毁了我们的一切!”信心再次动摇的美国指挥官们不由竭力嘶喊。
第二卷扬帆,1938到1939 第1128章 美国地地导弹来了
“发现有美国导弹向我们袭来!”基地雷达站快速扑捉到了空中划过的黑影。
“攻击目标是巨炮阵地,各单位做好拦截准备!”雷达站很快就分析出了美国人的那些初代导弹的轨迹,并直接通报到了相关防空阵地上的克隆兵指挥官耳边。
华夏的导弹让美国人印象深刻,这一段时间来举国研究,大大加快了导弹研制的进程。
但真空管和继电器造成的致命缺陷一时半会儿的弥补不了,即使美国人已经从华夏弹道的残骸中发现了晶体管的秘密,但要研制出来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美国导弹的体积依旧庞大,性能还是有些不可靠。
不过,这并不影响美国人对导弹的狂热。
前世美国人借助他们的强势海军力量以及强大的航面舰队,向来是他们攻击别人的份,哪里轮到他们来研制岸舰导弹,甚至强压着舰舰导弹的发展,维持他们的世界第一海军的传统地位,避免一朝把所有传统战舰都一下子被淘汰。直到五十年代中期被苏俄人压着,才逐渐的过渡到了导弹时代。
但现在,他们却被华夏的导弹,尤其是海上的反舰导弹压得不得不放弃大片大片的海域。尤其是北海之战,彻底刺激了美国人。
一下子切换到了小受身份的美国人,不惜代价的要解决导弹这个最让他们无奈的威胁。
在多番试验,最终发现现有条件无法对导弹进行有效拦截后,美国人的兴趣转向研制自己的导弹长矛。
接收了大量欧洲科学家的美国,即使没有美国火箭之父戈达德的经验,在丰厚科技底蕴支持下以及在英国人的帮助下,也很快研制出了一系列的导弹型号。
体积庞大的真空管导弹虽然还无法像华夏那样搬上飞机来一个空对舰,但先来个舰对舰、岸对舰和地对地却没问题。
当研制出的20英寸舰炮用于陆地,准备来对付华夏的先锋巨炮的时候,因为考虑到了先锋巨炮曾经打出60公里的射程,而有些底气不足的美国人还是准备了导弹攻击的预备方案。
因为这个时空。一直在山寨公司和华夏的支持下。不缺常规武器的德国人还没有发疯的放V1和V2,所以美国人的导弹研制主要还是跟在华夏后边模仿。
当遭遇华夏喷气式飞机危机的时候,美国人从华夏的空空导弹那里获得了灵感,才加快了美国人空空导弹的研制速度。
在遭遇北海之战的危机后,美国人的反舰导弹的研制工作才得到了加强。
也只有地对地导弹,对华夏的V3火箭了解不多的美国人更多的是借鉴了德国人的经验。
西方世界各国之间本来就是关系错综复杂,交往很多。德国国内的盟军间谍也就层出不穷。
美国人的导弹研制的开端也是受到了德国人影响,华夏导弹的出现只是催化剂。
当德国人内乱后,德国导弹的研制情报大量的泄露了出去,除了一直跟德国人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