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阴谋与仕途 >

第13章

阴谋与仕途-第13章

小说: 阴谋与仕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遭了吕太后的毒手。令吕后生出杀机的只是一件小事而已,在吕太后、惠帝和刘肥的宴会上,惠帝出于对兄长的尊敬,让刘肥坐了上座。吕太后见状大怒,派人取来两杯毒酒放在刘肥面前,命刘肥起身祝寿。不知为什么,放在刘肥面前的是两杯而不是一杯。要毒死刘肥,一杯毒酒也就足够了,为何会出现两杯?原因不明。或许是吕太后愤怒之下口误所致,或者是侍从的失误。正是这个阴差阳错的失误救了刘肥一命,刘肥端起酒杯后,惠帝也想凑个热闹,就端起了另一杯毒酒。吕太后大吃一惊,赶紧站起来打翻了惠帝的酒。刘肥心知有异,假装酒醉而去。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一杯毒酒,刘肥顿时惊恐万状。就在刘肥担心自己不能安全返回齐国的时候,他手下一个官员献计,让他将自己国中的城阳郡献给鲁元公主作汤沐邑(指国君、皇后、公主等征收赋税的私邑)。刘肥依之行事,并上书请求奉鲁元公主为自己的王太后,也就是说认自己的妹妹为母,吕太后大喜,置酒欢饮,放之归国。

    在这次不大不小的事件中,吕太后已经有了杀人的意图和行动,但是我们并不能将这件事情看作是吕太后铲除刘氏子孙行动的开端。铲刘行动要到十几年后才正式展开,这次不过是一个插曲,是吕太后的一次心血来潮罢了。吕太后起了杀心,仅仅是因为刘肥在吕太后面前不尊君臣之礼坐了上座,仅此而已,所以刘肥后来的讨好举动才能成功。如果吕太后早就有杀刘肥之心,刘肥别说献出一个郡,尊鲁元公主为母,就是献出两个郡,尊鲁元公主为奶奶都不好使。

    虽然这不是蓄谋已久的杀人,但是这么一点小事就要杀掉刘邦的庶长子,就要除掉汉帝国最大一个封国的国王,这让人对吕太后的毒辣和疯狂更加胆寒。

    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八月,饱受煎熬的惠帝终于在自创的〃快乐折磨法〃中解脱了自己,驾崩了。

    于是就出现了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吕太后哭而不泣的事情。张良十五岁的儿子张辟强这时担任侍中,他发现了吕太后的这个秘密,便对丞相陈平说:〃惠帝是太后唯一的儿子,如今惠帝驾崩了,太后虽然也哭,却一点都不悲伤,你知道原因吗?〃陈平问道:〃为何?〃张辟强回答道:〃惠帝的太子还没有成年,太后心里委实惧怕你等功臣。只有奏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掌管南军北军,以及吕氏诸人入宫主事,太后才能心安,你们才可以避免祸患。〃吕太后听到陈平的建议,这才定下心来,号哭中才开始透露出悲伤的意思。

    惠帝留下了巨大政治真空,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他的皇后是他的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这种近亲的结合自然是出于吕太后的授意。大婚之时,惠帝二十岁,张嫣还是个十岁的小女孩。刘盈驾崩时,张嫣年仅十四岁,没能诞下龙子凤女。不过这也难不倒吕太后,吕太后早就想好了对策,提前瞅准了宫内一个怀孕的美人(妃嫔名称),然后将张嫣伪装成怀有身孕的样子,等到这个美人产子之后,就把这个美人给杀了,对外宣称皇后产子,并立为太子。八月,惠帝驾崩,九月,这个小太子继位为帝,历史上称之为少帝。吕太后正式称制,大赦天下,〃号令一出太后。〃吕太后终于可以只手遮天了。

第二编  诛吕之役 第27节:扶吕抑刘(1)

    5。扶吕抑刘

    从秦始皇开始,天子自称〃朕〃,命为〃制〃,令为〃诏〃,吕太后称制,也就是说吕太后行使皇帝的权力,其实就是皇帝。到了这一步,吕太后已经攀登到了政治生涯的最高地位,后世只有武则天作了中国第一个女皇帝才算是超越了吕太后的境界。但吕太后并不满意,因为她的地位虽然高至称制,她的势力却没有达到顶峰。刘氏集团和功臣集团就是她前进路上的障碍,刘氏集团根深蒂固,功臣集团阵营庞大,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要压制刘氏集团和功臣集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于是,紧接着吕太后就开始以她一贯的雷厉风行风格谋划壮大吕氏实力。称制的第二个月,也就是吕太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十月,吕太后就以立吕氏为王的事情展开了试探。汉代尊右,所以吕太后第一个试探的是右丞相王陵。没想到王陵当场就顶了回来,说道:〃当年高祖曾经立下'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白马之盟,如今太后想要封诸吕为王,违背了当年的盟约。〃吕太后闻之不悦,转而去问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周勃、陈平回答道:〃当年高祖平定天下,而后封自己的子弟为王,现在陛下称制,封自己的亲戚为王亦无不可。〃吕太后大喜。

    罢朝之后,王陵忍不住责备陈平和周勃违背了当年的誓约。二人却回答道:〃当面顶撞主上,我二人不如你;但日后保全社稷,安定刘氏子弟,你就不如我们了!〃王陵无言以对。

    很多人都批评陈平和周勃不坚守当年的盟约,是不折不扣的政治投机分子,证据之一便是上面这一番话。这种批评用在陈平身上或许还能沾点边,但用在周勃身上就绝对不适用了。陈平这个人明晓大局,目光深远,机巧圆滑,善用阴谋。自从跟随刘邦之后,陈平如鱼得水,〃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这个人是政治上的老泥鳅,深明政治诀窍,在各种势力间闪转腾挪,游刃有余。

    有一例为证,刘邦病重的时候,燕王卢绾谋反,刘邦派樊哙率兵前去平叛。有人便趁机在刘邦面前大讲樊哙的坏话。刘邦也是一个冲动型的人,自己先前封的王和侯一个接一个地反了,本来心里就很是恼怒,听到别有用心的谗言后,以为樊哙也要造反,立时大怒,命陈平和周勃立即赶往樊哙军中,以周勃代替樊哙领军,陈平即时诛杀樊哙。陈平周勃领命出发。路上,陈平和周勃就开始在心里嘀咕,两人商议说:〃樊哙是皇帝的故人,功劳甚大,又是吕后妹妹吕媭的丈夫,既亲且贵。皇帝要杀樊哙,可能只是一时气愤,日后恐怕会后悔。不如我们将樊哙押回长安,交由皇帝处理。〃在陈平押解樊哙回长安的路上,陈平获知刘邦去世,立时快马加鞭赶回长安,向吕太后痛哭流涕,说明事情原委。吕太后听了陈平的陈述,明白了陈平的难处,对他说:〃你一路上鞍马劳顿,先回去休息一下吧。〃陈平仍然不放心,唯恐吕媭会在吕太后那里说自己的坏话,坚决要求充当皇宫的侍卫,吕太后一看陈平对自己这么忠心,高兴得很,就任命他为郎中令(职责是负责宫廷保卫)。〃是后吕媭谗乃不得行〃。樊哙回到长安后,果然被赦免,恢复爵邑如旧。陈平的灵敏狡猾一至于斯,他能做到〃以荣名终,称贤相〃,善始善终,实非侥幸。

    绛侯周勃的军事能力实际上并不突出,优点在于做事稳重,〃为人木强敦厚〃,属于那种大事上看得明白的人。刘邦在对政局做出安排时就曾点评过陈平周勃二人,认为〃陈平智有馀,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在此我们不得不佩服刘邦的知人之明。单凭用人一项,刘邦就平定了天下,奠定大汉四百年基业。

    以刘邦的识人之能,自然不会恰好挑选两个政治投机分子来做大汉的丞相和太尉,更不会错把一个政治投机分子当成安定刘氏者。陈平和周勃两人乃是看清了当时的政治大格局和走向,所以才虚与委蛇附和吕太后的意图,所以才有了〃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一番话。当然,陈平脑筋极为活络,这里面政治投机的成分可能会多一点。但要说这两个人是彻头彻尾的政治投机分子是绝对不正确的。

第二编  诛吕之役 第28节:扶吕抑刘(2)

    刘邦生有八子,刘盈作了皇帝,剩下七子分封各地为王,形成实力庞大的刘氏集团。但惠帝懦弱,大权落入吕太后之手,刘氏集团空有外围实力,民心所向,偏偏因为缺乏一个领导核心,以致形成吕太后主宰中央的格局,急切间难以改动。吕氏集团方面,吕太后是当时绝对的领导核心,不过还没有形成自己势力圈和关系网,而且吕太后年事已高,最重要的是人心不附,吕太后后继无人。综合来看,拖延下去实际上对刘氏集团和功臣集团更为有利。

    像王陵这样当面顶撞吕太后,效果当然是有的,最起码可以让吕太后认识到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自己的想法,都会屈服在自己的权威之下。但混迹政治,如果不明白〃刚则易折,柔则常存〃的道理,那么注定就是政治的失败者。王陵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难怪刘邦说他〃戆〃(音zhuang,四声,意思是迂直、不知变通,接近于愚蠢),需要陈平在旁辅助。十一月,王陵被改为太傅,相权被夺,原来的左丞相陈平改为右丞相,吕太后的宠臣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王陵大为恼怒,称病闭门不出,于吕太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卒。

    刘邦在去世前已经预见到了吕后掌权,所以搞了一个〃白马之盟〃,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针对的就是吕氏集团。这个盟约其实是强词夺理,你刘邦可以封,我吕太后为什么就不能封,你刘氏可以封王,我吕氏为什么就最多只能作侯?所以,周勃和陈平说的那番话反而才是正确的。这个盟约虽为广大功臣诸侯所认同,但没有实际的强制力量来保证这个盟约的有效性,在吕太后专权和称制时期,这么盟约就面临一种尴尬的境地,吕太后很快就用自己的权势破坏了这个盟约。

    祖宗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的地位是今天的人难以想象的,祖宗的地位相当于神,祖训、祖宗之法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刘邦立过白马之盟,后来的赵匡胤也曾立过善待大臣的祖训,朱元璋更是将宦官不得干政的话刻在铁牌上。但是后代人还是违背了这些祖训,而结果也不过如此。刘邦之后有诸吕封王,南宋有高宗杀岳飞,朱元璋立的那块看似神圣不可侵犯的铁牌子更是不知被王振扔到哪去了。在现实的政治权势下,这些祖训都形同摆设。

    不过,吕太后并没有莽撞行事,而是在安抚功臣集团和刘氏集团的前提下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吕太后先是封了一批功臣和大臣为侯,而后着意笼络刘氏集团,例如封齐悼惠王刘肥(这时刘肥已死,长子刘襄继为齐王)的次子刘章为朱虚侯,并以吕禄之女为妻,以示恩宠,然后又封了惠帝的五个儿子为王或侯。在这其中夹杂着一些吕氏集团的次要人物封王封侯,例如追封郦侯吕台的父亲吕泽(吕太后的哥哥)为悼武王,鲁元公主的儿子为鲁王,吕种(吕太后的哥哥吕释之之子)为沛侯,吕平(吕太后的姐姐吕长姁之子)为扶柳侯。这些不过是一些试探性的举动,用意在于刺探刘氏集团和朝中大臣们的倾向。恐怕吕太后也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番举措后,朝中大臣们竟然十分乖巧地上书请立郦侯吕台为吕王,太后自然乐意之至。随即吕太后又立吕释之之子吕禄为胡陵侯。

    真正对吕后的举动持敌对态度的恐怕就只有刘氏集团中的一部分人了,而朝中大臣们十分聪明地认清了形势,倒向了吕太后一边。这并不是朝中大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