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真时代-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吹模炫赖绞魃希龊锒谎G虮鸲运茫阜盅誷è他就敢开染坊,甭到时候他和你没大没小,管不了他了。”
“他敢!”陈新虽然嘴里说的挺狠,但心里却有点发虚。那可真是个机灵鬼呀,恐怕有自己头痛的时候呢。
开饭了。也不知道是小华妈妈的手艺好呢还是养在山野间的鸡的品质好,反正这鸡炖出来是满院子飘香,陈新和小韩吃的是赞不绝口,连小华这个因病已经好久不碰荤腥的也喝了两碗鸡汤。
小华妈妈吃得很少,不过,她觉得自己已经很饱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感充斥了她的身心。
………【第一部 童年变奏曲 第四章 初练功法】………
在小华家吃过饭后,陈新就和小韩一起把小华领到了自己的住处,除了课本什么也没带。陈新现在住的是医院里分给单身职工的筒子楼,面积有二十五个平方左右,屋里放着一张床,一张三抽桌和一个碗橱,另外就是两把椅子和一个脸盆架,被褥叠得板板正正,桌子上的书也摆放的整整齐齐,整个屋子显得很有条理,很整洁。小华过来以后,只需再加上一张行军床就可以了,光晚上用,白天就收起来,医院里床垫有的是,被子陈新有多余的,反正天气也暖和了。
找同事借了一张行军床,又领了一床没用过的棕垫,就基本安排妥了。
小韩跟着搬搬抬抬地忙活了一阵,又在这里吃过晚饭,才回单位上去。接下来,陈新带小华去医院的澡堂洗了个澡,回来又给小华做了一次针灸,完了,就要小华早些睡。
可是,小华可能是因为刚换了地方,兴奋的睡不着,便心痒难耐地缠着陈新要他讲怎样练功。
想起自己当初学习功夫的时候,好像也是这么一刻也等不及的期待吧——陈新在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想着——但愿小华在以后忍受不了练功的折磨时不会后悔,站桩,那可不是一般的难熬……
不过,以小华这种倔强的xìng格来看,也说不定成就会在自己之上呢。陈新收拢心思,开始给小华讲解:“我要教你的这功夫,是形意拳中的三体式站桩,这站桩功要是练好了,不仅能强身健体,还可以练出真气,就像我一样,用真气点穴针灸。”
“好耶,我就要学站桩,快跟我说说怎样练。”小华的眼睛里满是渴盼。
陈新看小华一副天真烂漫的样子,微微一笑,道:“要练站桩,说简单很简单,说难也很难……调身,调息,调心,是站桩的基本要求。调身,就是把身体调整到最符合经络运行的状态,譬如,”陈新说到这里,便站起身来,做出一个姿势:“双脚平行与肩同宽,脚尖微往里抓,双膝微屈,臀部微夹,头顶要与会yīn成一直线,双臂相对,如抱圆球,头要上顶,如顶重物,双眼微闭,留有余光,舌尖轻抵上颚,全身的肌肉逐渐放松——这就是站桩调身的要领。”讲解完了之后,问小华:“怎么样,听懂了嘛?”
小华眯了一下眼睛,似乎是在把陈新的话深深地记在心里,然后起身,站在陈新对面,做出一个和陈新一样的姿势:“舅舅,您看是这样吗?”
“唔……”陈新从上到下细细地观察了小华一遍,又在他的肩、腰部轻拍了下,示意这些地方要放松,然后欣慰地表扬道:“嗯,做的不错,基本就是这个样子了。不过,你的身体还很弱,站桩姿势目前还不适合你,等你身体好些了再做这个姿势。现在,我先教你两种轻松的,就是坐姿和卧姿。”
陈新把椅子搬到房间正中,边说边演示:“坐姿一种是坐在椅子上的,双脚踩地,小心背部不要与椅背接触,其余都和站桩的要领一样。另一个是盘坐,你可以坐在床上,就像平时那样盘腿坐着就行,做这种姿势时你的手背可以放到大腿上。而卧姿最轻松,只要平躺着,躺舒服了就成,但也最不容易掌握,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容易睡过去,呵呵!”
小华按照陈新所说的要领把动作认真地做了一遍,在做盘坐姿势的时候,陈新突然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仿佛眼前这个小孩一下变得……“庄严”,是,是庄严,仿佛有那么一种不合他年龄的,一种难以言表的神圣气息正在从他的身上散发出来。陈新悚然一惊,然后再定睛看时,却又像是从未有过一样的消失了。
一定是自己眼花了,这么个小屁孩,怎么会……陈新摇摇头,自嘲地一笑。
“很好!你的领悟能力很强。但是,调身只是一种最表面的东西,它只在你刚开始入门的时候起作用,一旦你进入小周天以后,就不用在乎姿势是不是合乎标准了,那时,只要你想练,随时随地都可以练。”
顿了顿,陈新继续讲:“第二点,是调息,也就是调整呼吸。站桩的呼吸和普通的呼吸是不一样的,普通的呼吸是用胸部呼吸,而站桩呼吸则是用腹部呼吸,同时,呼吸的节律也是不一样的……深长、轻缓,当练功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便要做到若有若无,直至无息,也就是不用肺呼吸。”
小华听了陈新的话,不由得吃惊地张大了嘴巴:“不用肺呼吸?那不会把人憋死?”
“不用肺呼吸不等于不呼吸,而是用身上的毛孔呼吸,在气功里,那叫胎息。好了,要达到胎息的境界,你还早呢。下面我要说的,是站桩最关键的一点——调心。”陈新加重语气道:“调心是所有气功功法中最重要的,又叫意守,或者入静。功法不同,意守的位置也不同,我们形意拳站桩意守的是下丹田。”说着,他点了点小华的下腹部:“就是这个位置,脐下一寸二分处,脊前脐后的这个中间。意守下丹田,就是把思想集中起来,只想着下丹田这个位置,不要胡思乱想。”
“可要是控制不住,老胡思乱想怎么办?”
“那也没关系,一开始的时候自然会心猿意马,只要意识到了,再把心收回来就是了,也可以先采用逐步放松法,使思想渐渐集中,杂念逐步减少,从而达到气沉丹田的入静状态。在运用过程中,不要过分用意,要似守非守,若即若离。如果勉强死守,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紧张。因此,要注意意守的火候……”
小华着急地打断陈新的话问:“火候是什么呀?”
陈新见小华发问,立刻意识到对一个小孩子来说自己讲的有些太专业了,就耐心地解释道:“火候就是意守时的注意力的强度。意守强度太小,杂念难以排除,丹田也难以守住;意守强度偏大,虽然杂念可以减少,但容易导致头痛头胀,jīng神紧张等不适症状的出现。所以,练功初期意守火候比起‘似有似无’应偏大些,jīng神要放松,以头不胀痛为度,这样有助于排除杂念,帮助入静。随着练功实践的加长,可逐渐减小意守的强度,渐渐达到似守非守,绵绵若存的程度。要紧的是不要有急躁情绪,慢慢的,凝想入静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
“哦,我明白了,练功就是意守,那光意守丹田就能练出功夫吗?”小华疑惑地问,那也太简单了吧。
“对,通过一定时间的意守锻炼,真气就会在丹田聚集,慢慢地还会产生一些热、重、胀以及类似热气流的感觉,那就叫得气了。得气之后再继续练下去,真气就会越来越多,最后顺着任督二脉通开小周天,就能达到我现在的程度了。”
“就这些了吧?”小华似乎已经急不可待了。
陈新瞪了他一眼:“最后是收功,这收功也很重要,有一句话,叫‘练功不收功,等于一场空’,收功的方法很简单,具体cāo练方法是:将意守丹田改为意守呼吸,意念随呼吸而动,慢慢睁开眼,慢慢地将意念力转移向身体外部,一定不要在收功时突然地动作。还有要注意的是,练功的时候最忌受到惊吓和打扰,如果遇到了,千万不要慌张,只要顺呼吸默念‘松、静’三遍就可以了。”说到这里,陈新挥了挥手,道:“好了,今天先到这里吧,下去自己慢慢领会,我说的有些简略,你在开始练习之后肯定会遇到一些我没讲到的事情,到时候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就问,我再跟你解释。”
“哎!”小华痛快地答应了一声,迅速脱掉衣服钻进了被窝。
躺在舒适的行军床上,小华还是睡不着,他一想到自己有可能成为电视里那种侠客之类的人,心里就兴奋不已。他回忆了一遍舅舅讲的那些练功要领,就开始按照要领练习起来。
可是,在做完调身、调息之后,他却怎么也没办法让自己入静,更别提意守丹田了,脑子里乱哄哄的,一会儿想这,一会儿想那,乱七八糟的画面就像走马灯一样在脑海里转。努力了半天,最后还是无奈地叹了口气:“唉——”
“怎么了?”陈新也没睡着,听到小华叹气,感到奇怪,便问了一句。
“我入不了静。”小华有些沮丧地说。
陈新想了想,道:“那就先想自己身体的一个部位,比如印堂穴,就是两眉中间。”这个穴位很容易有气感。
“嗯。”小华努力摒弃胡思乱想,按照舅舅教给他的方法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两眉之间,只一会儿功夫,就感觉印堂穴涨涨的,连带整个脑袋都沉重起来了,而且越来越重。
“舅舅,我的印堂穴很涨,头也很重,不舒服。”小华最后忍不住叫了起来。
“啊?这么快。”陈新惊奇小华如此快速就有了气感,连忙下床,走到小华的床前道:“这是气感,不要怕,我来帮你。”说着,掀开小华的被子,用气针在下丹田这个位置点了下去。
“有感觉吗?”陈新轻轻地抽提着,问道。
“嗯,有感觉。”
“好,现在不要想印堂穴了,改为意守下丹田,记住,不要特别使劲地去想,只要轻轻想着就可以了,主要是感觉丹田的所在位置。”
小华这次很轻松地就意守住了下丹田,因为那个地方一跳一跳的。意守了一会儿,下丹田里也出现了在意守印堂穴时的那种涨涨的感觉。——这就是气感了!小华心里一阵激动,可是,这一激动不要紧,结果那种涨涨的感觉忽然就消失了。小华赶紧静下心来,重新意守下丹田,很快,那种涨涨的感觉又出现了,小华这次吸取了教训,平心静气地感觉着下丹田的气感。他觉得,下丹田的涨和印堂穴的涨不是一个滋味,下丹田涨起来不光不难受,还有点暖暖的,很舒服。
陈新见小华平静了半天,也没有再表示什么,便把手收了回来。不过,还仍旧站在小华的床旁边,静静地观察着他。
半个小时过去了,小华忽然睁开眼,先咽了一口唾沫,然后对陈新说:“舅舅,我的舌头下面冒出很多唾沫,那是怎么回事?”
陈新笑道:“那可是好东西,叫琼浆玉液,只有在练功的时候出来的唾沫才是,对身体有特别的好处。你知道‘活’字怎么写吗?三点水一个舌,就是说,这唾沫是可以活命的水。不过,这唾沫你不要就那么咽下去,要在咽的时候感觉着唾沫从喉咙一直往下,到达下丹田,这样才会有成效。”又问:“怎么样?下丹田有气感了吗?”
“嗯,涨涨的,还有点暖乎乎的。”
“啊?”陈新有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