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倾汉 >

第307章

倾汉-第307章

小说: 倾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试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识见!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如此勉语,说与人体会。雄壮之笔,字字掷地有声!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腔忠愤,丹心碧血,倾出肺腑。用文学的眼光视之结束全篇,神气十足,无复豪遗憾,令人神往,叫人起舞。

    拍案叫绝!

    “时下风雪依旧,却是哪来的‘潇潇雨歇’,该不会是又抄袭得来的吧?”突地,袁术酸溜溜的嗤笑道。

    只是,谁又来听他的只言片语?纵是袁绍有心帮腔,却也指责不出个一二来。

    初平耻……眼下,初平元年正月方过,很显然,这一乃是新作,抄袭剽窃?抄袭的何人,剽窃的又是何人?

    董贼、西凉、虎牢关,无一不是在言讨伐董卓,乃是应景之诗,如何剽窃,如何抄袭?

    所有人,自动忽略了袁术的话。

    有道是瑕不掩瑜。

    如此佳作,哪里还管它究竟是雪,还是雨!

    “文节,这孩子,老朽很喜欢。”
正文 第四十九章 韩非拜师(中)
    ()    保底两更先送上,继续码15o票的加更!

    ————————————————————————————

    韩非的心,顿时,拔凉拔凉的。

    如果说是随便的做一,韩非纵然是自己做不出来,有着前世的记忆在,临时抄袭来一应应景,也不是什么难事,以那些流传千古的诗句,过关,还是轻松的。

    可如今,郑玄要他做应景诗。

    韩非忍不住都有点怀疑了,郑玄这老头儿是不是和袁绍串通了一气,来坑他。

    这却是韩非冤枉了郑玄。

    古人收徒,是一件很严肃的事,一桩极为重要的事。

    人道:天地君亲师。

    师道之重要,可见一斑。古人常说,一rì为师,终身为父。当了人家的老师,就要为学生的一辈子而cao劳。郑玄要收弟子,尤其是关门弟子,又怎么会不仔细对之?

    而应景作诗,更是能显现一人的才学,是个读书人就能理解。

    只能说,郑玄对这关门弟子的要求,很严格,容不得半点的马虎。

    不等韩非说什么,袁绍早已令人取来了一柱香,点燃。

    眼见着那柱香一点一点的燃烧下去,感受着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自己的身上,韩非知道,话已至此,他已经没有退路可走。

    吟得出,那么,可拜郑玄为师。

    若吟之不出……

    明天,我韩非就是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料了吧?!

    兀自直起身,一步步的缓慢的踱着,厅堂内,丝竹声已是不见,歌舞声渐平,所有人,都屏着呼吸,似是在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好戏。

    静谧。

    可韩非的心,此刻却静不下来。

    应景,应景啊!

    简单的两个字,却是难倒了韩非,他又哪里会写什么应景的诗句?无奈,只能从不多的前世记忆中,竭力的攫取着,希望能现一能应得上眼下之景的诗词。

    《将进酒》?

    不行,这个明显不适合自己。

    《水调歌头》?

    不应景啊!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忒过于前了啊!

    ……

    一诗词幻灯片一般闪过脑海,韩非都不得不佩服自己了,竟然记下了如此多的诗词,虽然大多都不是整……只可惜,却找不出一可以应得上景的!

    眼见着那柱香已燃尽了四分之一,韩非第一次觉得,时间竟是过得如此之快!再有一段这时间,憋不出一诗来的话,就别再提什么拜师的事了。

    难道说,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大好的机会溜走?

    不甘心呐!

    时间流逝,韩非的脸上,不自觉的,升起了一丝的焦急。

    “我就说是假的吧!”和韩非过节最大的袁术,见了韩非这般模样,也不掩饰什么,忍不住冷笑道:“我年前可就听说了,那《从军行》是他听一隐世的高人吟出来的,嘁……他窃为己用而已,还恬不知耻的……如今,全露馅了吧……”

    “呵呵,隐世的高人,这说法,说出来可是没多少人会信,”与袁术相离不远的北海太守孔融这时候笑道。他也是饱读诗书的人,又和韩非没什么仇怨,自然看得更为旁观一些。要说是剽窃抄袭,孔融觉得不太可能。

    一时间,静悄悄地厅堂又是喧哗了起来,开始,只是三两人,渐渐地,人越来越多,交头接耳,说什么的都有。

    “韩公子一身才学,当rì一《从军行》惊艳陈留。今rì难得康成公至于此,亦是韩公子拜师考校,韩公子再留下一大作,让我等rì后说起,与有荣焉哪!”

    “没错,韩公子若再留一大作,rì后必成佳话。”

    苍蝇般的声音径直钻进了耳中,扰得韩非更是心烦意乱不已,忍不住横了一眼过去,一看下,却也认识,可不就是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熙。

    冷静,要冷静啊!

    成败,就在此一举了……可不要给人留下什么笑柄啊!

    韩非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不住的告戒自己。

    只是越是这般,脑中越是凌乱。

    “贤侄,你在犹豫什么?”

    正这时,一人走到了韩非的旁边,拍着韩非的肩膀,笑道:“《从军行》是你所作,足以证明你之才华,这个我一直都是深信不疑的,还不只一次的羡慕文节兄,羡慕他能有你这么一个儿子。”

    “贤侄该不会是因为康成公的话,而太过紧张了吧?还是怕作出的诗句不够好?”

    “放心,只要有些灵感,随便作上那么一,也不一定要《从军行》那样的绝妙好句,相信康成公也是能够理解的!只要有一,下次吾若再遇上有人拿此事非议贤侄,绝对大耳瓜子抽他!叫上十几二十个军兵,打他!把他抓进衙门,以毁谤他人声名告他!哈哈,如此岂不快哉!”

    说着这话,此人还示威xìng的看了袁术一眼,换来的,却是袁术的一声冷哼。

    听了此人的话,饶是韩非的心情之乱,也是不由得为之一轻。

    这人,正是此间的主人,陈留太守,张邈。

    看来,自己那便宜老爹最后投靠了张邈,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啊!

    张邈与韩馥有交情,十六年了,韩非自然也是知道一些的,不过,具体交情有多深,这个韩非就不知道了。如今,这个时候,张邈站在了自己这边,还挑衅袁术,韩非顿是意识到,张邈与自己那便宜老爹,交情绝对不只是泛泛。

    微微一笑,心明显静下了许多,韩非道:“叔父教训的极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此却是侄儿紧张了,惭愧。”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哈哈哈,好啊!只这两句,就已是绝妙!贤侄,叔父绝对的看好你!”又是大力的拍打了两下韩非的肩膀,张邈大笑着坐了回去。

    张邈这话说完,另一侧,满堂的窃窃私语声中,也有一个声音响了起来,“韩公子,莫不是不想让我等见识百夫长之风采?年轻人嘛,懂得韬光养晦是好,偶尔也得露露锋芒,今rì,众诸侯在座,康成公位临,何不大胆的放开些,表现一番,如何?”

    声音中,略带调侃。

    曹netbsp; ; ; ;韩非寻声望去,却见是一黑矮之人,正眼中含笑的看着自己。

    年轻人?!

    貌似你曹cao也才三十六岁吧?!

    好吧,古人三十即称老……

    “韩公子,你这种反应到底是何意思?老实说,近rì老夫也听说有一传言传得沸沸扬扬,说《从军行》乃是公子剽窃之作,老夫本是不信,以文节兄之家教,岂会有如此之事!只是,抵不住众声涛涛。韩公子,若真有此事,便是老夫看错了你,看走了眼。”却是河间太守,张杨。

    张杨这话,逻辑上倒是没有什么可取的,只是说得义正言辞的模样,若是韩非真作不出诗来,那么,当即就要把剽窃之名给坐实了。

    可不单单是拜不成师那么简单。

    韩非知道,这张杨,乃是袁家的一忠犬。

    话音落啊,厅堂内有些安静,所有人,都在等着看方才那个还很是高调的韩非的反应。

    所有人的注视中,韩非面sè渐渐回转了平静,平静的好象一泓死水,紧接着,一步步踱出厅堂,呼吸着直令肺叶有些刺痛的寒风,凭栏远望……

    等等,凭栏远望?!
正文 第四十八章 韩非拜师(上)
    ()    最见不得韩非好的,莫过于一心谋夺冀州为基业的袁绍。

    袁绍突然现,夺取冀州,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嗯,韩非、张郃,还有那个叫麴义的……一时间,袁绍感觉自己的头都大了。

    以前怎么就没见到冀州是这般的人才济济?!

    斩华雄、败张飞、挑桥蕤……好吧,就算张飞、桥蕤在袁绍的眼里并不算强大,但华雄呢?昨天一役,虽然不能直接的说明什么,但从其中也是不难看得出,韩非并不是一个莽夫,他也懂得冲锋陷阵,懂得战略……

    若是他再拜得郑玄为师……

    以郑玄康成公之名,一个具备了文韬武略的韩非,会对他将来的夺取冀州产生怎样的影响。

    届时,人心向背,军心如一……

    袁绍有点不敢想下去了。

    听到韩非要拜郑玄为师,袁绍想都不想,立马横插上一杠子。他算是打定了主意,无论如何,也不能让韩非拜在了郑玄的门下!

    想想也是,如果随便一个人都能拜在郑玄门下的话,以郑玄之名,又岂止是千数的学生?万不足以计也!

    只是袁绍这个时间,说出了这般话……明显的,不应时候。

    韩馥不禁怒目而视,心里老不是滋味。

    身为袁门故吏,他自问对得起师门,对得起袁家,可如今……

    韩非却像是没有听到袁绍这话一般,起身离坐,径直来到郑玄案前,躬身深深地拜了下去,双眼一瞬不瞬的看着郑玄,眼中,满是诚挚,“望康成公成全!”

    如果,郑玄会因为袁绍的一句话而断了本来就有的收徒念想,那康成公,也就不是康成公了。

    有些事,记在心里就可以了,至于找场子……时间多的是!

    咬人的狗,往往是不叫的。

    “一别经年,却是相遇陈留,康成公,可还记得广平沮授乎?”这时,沮授也是离开了坐席,走至韩非身侧,拜道。

    “原来是沮公与。“郑玄点点头,笑道:“汝父身体可安泰否?”

    显然,沮授与郑玄有旧,干系还匪浅。

    “劳康成公挂念,家父一切尚好。”沮授回了一声,随之,看了看韩非,满脸的正sè,说道:“康成公,授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