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倾汉 >

第208章

倾汉-第208章

小说: 倾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非远远的喊着,心中肯定:一定,一定不会远的!

    ……

    应该说,这里不会再有韩非什么事了,众诸侯也准备班师各回各家了,可韩非却留了下来,即便是韩馥已决定离开。

    人才!

    汉末三国,人才才是最为重要的。尤其是像韩非这样,手下大猫三两只。小猫一个也没有的,更显得窘迫了许多。

    将来想要有地盘,至少有人管理才是。

    这几日,他脑中一个个过滤着还能记在印象中的三国时期的一个个有名有姓的人,尤其是出身在洛阳附近的。

    这是他的优势,先下手的可能。

    想来想去,他终于确定了一个可行的人——贾逵。

    在韩非的印象中,贾逵世为著姓。但少孤家贫,甚至冬天连棉裤也没有。有一次,他在妻兄柳孚家借宿,天亮后只好穿着柳孚的裤子走了。家境虽贫寒,而贾逵还是立志从军。他“戏弄常设部伍”,使他的祖父甚表奇异,说:“汝大必为将。”并向他口授兵法数万言。

    贾逵。字梁道,河东襄陵人(今山西临汾东南)。他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世,是曹魏政权中具有政治、军事才干的人物,终其一生为曹魏的统一事业作出贡献。担任豫州刺史期间,曾建起了一条二百余里的运河,称为“贾侯渠”。便利民生。石亭之战中,率军救出曹休。去世后谥曰肃侯。

    曹操评他为“使天下二千石悉如贾逵,吾何忧?”可见贾逵之能,实在是一个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治理地方上都很卓越的人,若能招揽在麾下。当可为他镇守一方。

    贾逵,字梁道。河东襄陵人,有了籍贯可以查阅,韩非只要知道这条就够了。

    在当地官员的帮助下,韩非查阅了襄陵全部姓贾的人家,只发现了一个大族。就是襄陵以西五十里的贾家村。

    那里大部分人都姓邓,都是一个族群,很庞大。

    贾逵具体是哪个人,韩非现在还不知道,只有慢慢查了。

    放下了竹简,韩非告别了这个官员。回到了自己临时的宅院中。

    在房内,韩非让欧蝶儿为自己穿上便服,穿上鞋子,挂上宝刀。

    站在铜镜前,欧蝶儿看着铜镜内韩非的身影,眉眼弯弯道:“公子穿成这样,估计连州牧大人看了都会楞上一愣。”

    铜镜内是一个与往常的韩非截然不同的一种气质。

    以往的韩非,怎么看都是一战场上出来的将军,可此时的韩非,却更像是一个翩翩美少年。

    听着欧蝶儿的赞叹,韩非看着铜镜内的身影,也不由有些纳罕。

    可能是真的最近战事太多,对自己的性情压仰的太多了。这次难得出去透透气,不用面对刀枪,不用面对血型的战场,不用事事先想后做,压仰的性情不由有些反弹。

    有机会就多出去走走,呼吸一下外边的空气吧。韩非心中想着,同时一股不可压制的想打在韩非的心中升起。

    或许,这个惫懒的,才是真正的自己。

    收起了心中忽然升起的念头,韩非对着欧蝶儿笑了笑道:“通知护卫,准备出行吧。”

    “是。”欧蝶儿点了点头,端庄的礼了礼,走了出去。

    正门外边,韩非坐在一辆平常的马车上。旁边有三十个护卫随行,正是他的盾卫,外加一个车夫。

    坐好后,韩非淡淡的开口道:“往西五十里,贾家村。”

    “诺。”车夫应诺了一声,缓缓的调动了马车,向西行去。三十名护卫一言不发的跟随着。

    尽管马车的速度不比战马,但是五十里的路还是转瞬既至。

    大道上,韩非乘坐着马车缓缓往西,前方隐约出现了一座较大的村落,道路两旁都是荒芜的田地。

    时下已进春天,农忙又开始了,田地上稀疏的都是忙着农活的汉子、妇人,还有很多一些半大不小的孩童,也帮着大人干活。

    人口,严重的不足啊!

    韩非环视了一下四周,不由赞叹了一声。

    村口附近,刚好有一个老翁拿着锄头,正打算出去。

    韩非眼前一亮,走下了马车,朝着老翁抱了抱拳,高声道:“老者留步。”

    这老翁耳聪目明,听见有人叫他,立刻转头看向韩非。见韩非虽然便服出行,但身上的衣服掩饰不住的光鲜,四周的护卫也一个个彪壮。

    老者眼中闪过几分敬畏,抱拳道:“不知这位公子呼住小老儿。有何见教?”

    “不敢见教。”韩非称了一声不敢。随即,笑着道:“我只是想向老者打听一个人。”

    显然韩非的态度赢得了老者的好感。眼神中少了分敬畏,多了分亲近。

    “公子请说。”老者也笑着道。

    “一个大约和我差不多大小的青年,姓贾。”韩非眼中闪过一分火热,开口相问道。

    韩非没记错的话,贾逵先是在河东郡担任郡吏,后又迁为了绛邑县长。当时,正是东汉末年群雄纷争,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时期。如此算来,那贾逵的年岁,应该和自己差不多才对。

    老者却是哈哈一笑,指着身后的村子道:“如公子所说的少年,这里边不下数十人。”

    韩非眼中闪过一分尴尬,却是说漏了一项。立刻补充道,“这人家里很穷。”

    按照韩非想来。打听一个十六岁左右的少年,无疑是大海捞针。但是加上一个穷,应该就能锁定贾逵的下落了。

    “穷?这里的人怕是都不富裕。”老者道。

    韩非更尴尬了,如今的百姓,经过了战乱,还真是鲜少有太富裕的。都很穷啊!“那个,他家非常穷,甚至冬天连棉服也没有……”

    但没想到,面前的老者却是神色微变,眼中闪过几分警惕。声音也冷了几分。“不知公子寻那少年有何事?”

    这前后的差别太大,让韩非心下一愣。但随即却是明白了过来。这老者肯定是知道贾逵的下落,至于为听到韩非打听贾逵后,态度大变,韩非就不知道了。

    韩非心下的火热稍微被扑灭了一下,心中想了想,举拳笑着道:“前些日我路过此地,落下了一块玉佩,正是这少年帮我捡了回来。本想感谢一番,但奈何那日有些急事,匆匆的走了。今日却是特地前来向那孩童的父母拜谢的。”

    老者却是不信,但是看着韩非虽然四周环视着十余个护卫,但并没有仗势欺人的意思,反而态度亲切,举止有礼。

    神色有很是坦然。老者打量了片刻,却是信了七分。不由笑着道:“那孩子虽然穷,但人穷志不穷,心性却很好。”

    说着,老者伸出手,指着村子道:“前方一百步处,有一户较大的宅院,朱门斑驳,就是公子说的那少年的家了。”

    总算是找到了!

    韩非按捺下心下的火热,弯着腰对着老者行礼道:“多谢老者指点。”

    “公子客气了。”老者笑着道了一声,拿着锄头走了。

    韩非驻足了片刻,对着身后的护卫道:“走吧。”

    马车再次出发,缓缓的朝着村落行去。

    贾家村不小了,至少在这周围百里来说,有七八十户的人家,四百来口的人。

    但这只是韩非脑中的记忆,当韩非看着眼前的村落后,才知道四百来口人是什么概念。

    一个族群能繁衍成这么庞大,起码得几百年。

    不仅是韩非在打量着这座村落,村落中的人也打量着韩非。

    这么庞大的族群,当然也会有贫富差距。富贵者是附近的豪强,贫穷的,只是小老百姓。但是村民们觉得就算是族长那一支也没有眼前这人威风。

    不是身上穿着的衣服,也不是随从的人数,而是一种气质。

    坐在马车上的韩非,仪态,姿势。都无可挑剔。就算是这些百姓不懂礼仪,但是是否好坏,是否优雅还是看得出来的。

    “这是咱们襄陵哪家的世家公子出行?”一个三十余的妇人,手中怀抱着幼子,低声问旁边的人道。

    “我们襄陵恐怕养不出这样气质的公子,应该是从河东,或是洛阳来的吧。”旁边迟疑了一下,道。

    “不知来我们贾家村是干什么的。”另一个人轻声道。

    像这样的议论有很多,有的人小声细语。有的人则是掩不住大嗓门。

    韩非脸上微微闪过一丝尴尬,被人像是观看稀世宝物一般的瞩目,也不是一件好事。

    低声咳嗽了一下,韩非下令道:“加快速度。”

    “诺。”走在前方的护卫什长,应了一声后,毫不犹豫的执行了韩非的命令。队伍本来缓慢的速度,立刻增加了三四倍。

    很快,那老者说的一处较大的宅院出现在了韩非的视线内。

    本朱红色的大门随着岁月的流逝变得斑斑点点。就像老者说的,朱门斑驳。

    这户人家的家境并不好,应该是家道中落。

    韩非站起了身体,缓缓的走下了马车,在门前驻足了片刻,才上前叩门。

    很快,门打开了一个缝隙,随即一个貌美的妇人走了出来。

    这妇人先是看了一眼韩非,随即又看了眼韩非身后的三十个护卫,眼中闪过几分警惕。开口问道:“不知公子有何事?”

    韩非厚起脸皮,抱拳道:“我出门游玩,路过此地,忽然感觉有些口渴,不知夫人能否让我进去喝口水。”

    虽然是厚起脸皮,但是韩非尽量做到眼不斜视,神色坦然。

    这副模样落在这妇人眼中,却是让妇人眼中的警惕少了几分。又加上韩非的年纪不大,脸上还残存着几分稚气。

    这里又是贾家村,四周七百余人。妇人心中斟酌了一下,点头道:“公子要是不嫌弃寒舍简陋,就请进来吧。”

    说着,妇人让开了身子,挪出一个道来,让韩非进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du8du8。)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du8du8。阅读。)
正文 第一百六十六章 再破徐荣
    韩非倒是错怪了李儒,他没想到董卓早成惊弓之根本不曾在函谷关停留,连夜赶往长安,只留下郭汜把守。更没有想到,他一把火烧尽郭汜两万大军烧了个精光,。也不会想到,一把火烧出了他诺大的威名,董卓大军一闻他韩非之名,端是一个胆战心惊!

    “嘿嘿,俺老典算是知道了,和谁作对也不要和主公作对,要不绝对讨不到好,那董卓赔了财宝,又折了许多的兵马,嘿嘿……”典韦不住的嘿笑,平时憨憨的脸上居然浮现出了那么一丝奸猾之色。

    那叫赔了夫人又折兵!

    韩非以左手举至额头,拢目光向着洛阳方向眺望,此时,洛阳的大火已经熄灭,再也看不见那冲天的火光。韩非突然道:“让兄弟们抓紧休息,明天一早,准备进洛阳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