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怕疼-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电话。我没有回,心想这辈子都不想听见她的声音了。
其实,那时自己真是幼稚,看不出小房倒是一个光明正大的人,她的不搞小动作,有话直说的作风,在职场是多么难得。从那以后,我再没有见过像她这样直率的人,她就像天方夜谭,是童话是传说。
我不能说我不知道后来小房的下落。因为也是几年前,在中央台一个节目里看到她全家作为嘉宾谈孩子的教育问题。她老公性格诙谐幽默,对自己的女儿说:“孩子,当不了班干部没啥,我就没当过班干部,我那些同学里,当班干部的今天混得还不如你爸我呢!” 小房则从小到大都当班干部,说话理直气壮,还如领导我时那样像放枪,可说的什么我一句也没记住。总的感觉,她爱人比她可爱多了。
全家上了节目,说明没离婚,说明三口又聚到了一起。不错!
作者简介
海格:1993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在中学当过一年半的教师,后跳槽从事记者、编辑等职业。1996年进入北京一家文摘报做编辑至今。做编辑12年,为人作嫁衣裳,有自娱博客一个,每周有拙文面世描绘生活小景。特此做一下广告:新浪博客——花猫的幸福生活 ,欢迎留言。
点评:
我们除了能看到自己三十岁以后的样子,还可以学会怎么当一个还不算太糟的助理。(By the way,我还想到《穿着Prada的恶魔》。)
个性张扬、自以为是的领导,貌似软弱、违心敷衍的下属,太多单位的太多场景。作者没有仇恨与抱怨,却是一份理智与关切,不错。
虽然最后作者选择“炒”了领导小房,但能看出小房是一个很敬业的也很典型的职业女性,私人生活的状态不必多说,在职场上绝对能独当一面。职场上有很多这样的人,能力强,要求高,对人苛刻。曾荫权说:“我要做好这份工。”小房应该不成问题。
永远不要低估自己(1)
高齐
切莫“机关算尽耍聪明”。人生在世,没有谁是可以永远一帆风顺的。大事当前,一味地算计个人得失,到头来往往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反过来,很多时候看似山穷水尽的境地却蕴藏着转折和机遇,常常多一秒的坚持和执著就会柳暗花明、峰回路转。
都说人生如戏,纷繁复杂的生活比任何大导演的作品都曲折离奇。或许失败各有不同,但成功似乎都有相似之处——有勇气和胸襟在关键时候做出重要的决定:美国的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年轻时放弃了哈佛大学的学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设想一下当年的他如果更在乎名校的一纸文凭而继续学业,恐怕就不会有现在改变世界的微软了;秦末的张良要是没有替人拾鞋纳履的度量,肯定得不到那部太公兵法,也成不了汉朝的开国功臣。
回忆毕业后工作至今,普通人身在江湖,每天也无不面临着各种选择和决定,而这些决定也关乎个人的职业发展。在这个说它是酱缸也好、熔炉也好的职场,在里面摸爬滚打的我总结了两条自以为是的经验,在此写出来以飨读者。
第一条:切莫“机关算尽耍聪明”。人生在世,没有谁是可以永远一帆风顺的。大事当前,一味地算计个人得失,到头来往往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反过来,很多时候看似山穷水尽的境地却蕴藏着转折和机遇,常常多一秒的坚持和执著就会柳暗花明、峰回路转。
曾经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刚进公司的时候,赶上上级分配绿化任务,我们单位被安排到廊坊郊区一段铁路的沿线地段,不仅需要修复路基,还得翻土栽树。公司考虑再三,决定让我们新来的三个男生跟随相关负责领导驻扎在现场,监督工程进度,那时已经是11月底的光景,野外沙尘漫天,冷风刺骨,艰苦程度可想而知。于是我们三人中的一个打了退堂鼓——找个“长辈生病需要服侍”之类的理由留在了北京。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当我和另外一个同事在干冷多雾的河北郊区沐雨栉风的时候,想到那位聪明的同事舒服地享受着办公室里空调的温暖,也常常感到不平衡:都是新来的,凭什么别人能享福,我就得受罪?为啥我就不能使个心眼儿少吃点苦呢?但转念一想,这可是领导给的第一项任务,虽然苦,却也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决不能临阵退缩,不然以后叫领导怎么看你?更何况年纪轻轻、身强体健,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于是我们两人一直从年底坚持到了来年开春工程结束。慢慢地也不觉着辛苦,还发现了其中的乐趣。比如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铁路、土建、农林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了当地的民俗风情,甚至和很多农民兄弟成了朋友。不仅如此,这次工作中最意外的收获是和单位的很多领导建立起比较深的感情和良好的互动关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和领导同吃、同住、同劳动,几乎是24小时待在一起,几个月下来,大家彼此之间已经非常熟悉和了解了。这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受益匪浅,不仅没有初来乍到的陌生与尴尬,遇到困难的时候,还会得到曾经一起“同甘共苦”的几位领导的主动帮助。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永远不要低估自己(2)
而我们那位聪明同事呢,后来忽然积极、主动地请缨要到廊坊跟我们一起工作。单位批准了他的请求,因为那时候春暖花开,已经不需要防寒衣,而工程接近尾声,领导们也基本不去现场了,他也没有什么机会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了……
所以说,越是机关算尽想要得些眼前利益的人,辛苦钻营的结果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看似吃了小亏的人,最后却总能接到天上掉下的馅饼。身处纷乱复杂的职场,我们需要保持的,是一颗不计得失的质朴之心。
我要说的第二条经验就是:相信自己,坚持到底。
其实在职场里打拼,有点像冲浪。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犹如一波波扑面而来的巨浪,永无休止,如果不像冲浪手一样勇敢地迎上去,征服它,就只有被它掀翻。在最困难的时候咬牙顶住,才有可能在下一秒冲上潮头,迎接胜利的曙光,然后略作喘息,再奔向另一朵巨浪。
我记得工作之后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在2007年的年底,那次的严峻考验至今历历在目。
这还要从我的专业和公司性质说起。我的专业是国际贸易,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北京铁路局下属的一家外贸公司,属于铁路辅业。而一般来说,辅业系统人员是不参与铁路运营工作的,但是由于去年春节,南方爆发了几十年不遇的大雪灾,交通大面积瘫痪,仅广州车站就滞留了十几万旅客。北京铁路局的很多列车和人员都跑去救灾和疏散旅客,于是我们这些铁路系统内的门外汉就被“光荣”征用,作为临时列车员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春运战役中去了。
以前只知道坐火车,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当上列车员,还是条件最差的临客,绿皮车,目的地是重庆,全程往返要耗时五天。直到出发当天,被拉到列车上集中培训,我还在怀疑这一切的真实性。甚至幻想着突然有人来宣布这次的跑车取消了,又或许自己急病住了院……浑浑噩噩、胡思乱想中跟着别人一起熟悉着列车上的各种业务。
晚上9点左右,列车蓄势待发,我和我的搭挡终于学会了如何用三角形的钥匙打开车门,掀起挡板,露出台阶;以及如何将车厢号牌插在门外的铁栏上,站在车门的右侧迎接旅客;还有怎样添煤才能既保证节省燃料,又让车厢锅炉的火不灭……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做这么多事情,这让我的心里有了些底:看来躲是躲不过了,既然不能逃避,就好好面对吧!
检票时间刚到,乘客便如潮水般涌进站台,争先恐后、山呼海啸般奔来。春运的最大特点就是人多、行李更多,且琳琅满目,玩具、食品、棉被、水桶、电脑,居然还有抬着折叠桌子上车的。等到收起踏板,关上车门,列车缓缓开行的时候,转身一看,车厢里从行李架到卫生间已经基本没有了任何空间。后来我们得知,这趟临时列车整整超员了80%!
永远不要低估自己(3)
于是我和我的搭挡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指导乘客重新摆放行李。在拥挤、嘈杂的狭小空间里,每个人的情绪都变得焦躁,一件小事也争得面红耳赤,各不相让。我们只能耐着性子,不厌其烦地劝说、指导、亲身示范。
刚开车的时候,车厢里挤满了旅客,根本连地板的面都见不着,自然不用打扫。人少一些之后,地面上的卫生状况就暴露出来,称得上触目惊心,果皮、甘蔗渣、鸡爪、玉米棒、饮料瓶甚至还有尿不湿,更不用说遍地都是的瓜子皮,密密地仿佛铺了一层地毯,蔚为壮观。按规定,车厢内必须随时保持清洁,所以我只好拿着簸箕、笤帚,一点点地从这头打扫到那头。可气的是,鱼龙混杂的乘客里,总有一些素质低下的,在你前脚扫完的地上,马上一扬手,又是一堆垃圾。那满不在乎的表情分明是说:“老子买票交钱了,你就得伺候我!”有几次真想发飙,最后心一横:“你扔我就扫,看你有多少扔的!”于是只要地上一有脏东西,我就一声不吭地去清理,有几次干脆走到吐瓜子皮的人跟前,你吐一点我扫一点。这样再理直气壮的人也不好意思了,自觉地把垃圾收在袋中放好。很多乘客还主动帮我打扫座位下的死角,这样,不但解决了卫生问题,还缓和了紧张的气氛,大家也变得熟络起来了。
可惜轻松了没多久,最大的麻烦还是找上了门,车厢的炉子又灭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虽然列车是往南方走,窗外却是冰天雪地。没有了热量来源,车厢里的旅客很快就开始喊冷。没办法,只好把炉膛全部掏空,重新生火,可生炉子需要劈柴,上哪找呢?跑去宿营车跟列车长求援,列车长“深谋远虑”,早预备了一箱固体酒精。把借来的酒精抹在报纸和炭块上,点着了扔进炉膛,盖上盖子合十祈祷。十分钟之后打开一看,居然重新着起来了!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次的火不但重新点燃,又因为掏空了先前的炉灰,通风效果特好,越烧越旺,很快车厢里的温度就迅速升高,渐渐地比其他车厢还要暖和了。
之后的整个旅途,更像是一场我们和旅客并肩进行的战役,而大家彼此之间则经历了从互相抵触、质疑到彼此谅解、信任的过程。
冬天的重庆,潮湿而阴冷,而我伫立车边,却感不到一丝寒意,因为从上面下来的每一位旅客居然都主动热情地与我道别,眼神中满是真诚和赞许。让我感动又骄傲:我成功了!所有的辛苦都没有白费,旅客的笑容就是最好的回报。
这次的经历让我在之后的每一件工作中都充满了信心和勇气。其实,人的伟大就在于征服困难的无尽潜力,每个人都是如此,所以在艰难险阻面前,永远别低估自己,不要总想着如何阻挡事情的发生,逃避不是办法,而应该积极面对、勇敢坚持。危险与机遇从来都是一对连体的双生儿,没有困难的挑战,也许你就永远无法了解自己的强大。
作者简介
高齐:1978年生, 200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硕士,毕业后任职于一家外贸公司至今,从事外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