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只有香如故 >

第24章

只有香如故-第24章

小说: 只有香如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坛领袖,彼此在精神、气节上的反差判若云泥。从这里首先可见的是一个人的骨头的脆坚软硬并不以性别与年龄为区划;其次可见文化与知识对人性的陶冶,也是因人而异的,各人的灵魂的底数不同,决定了文化的陶冶也具有微妙的二重性。
托尔斯泰临终时说过:“生命的本质,不过是——为了爱。”这话仿佛是直接对柳如是、李香君这样的女中翘楚而言的。一个“爱”字,往往只是将执著于爱的女性置于极为尴尬的境地。后来的柳如是,郁郁度日,始终视“反清复明”为己任,她曾以师母的身份与来其家求教的郑成功谈论国是,二人建立了师生之谊,给郑成功以很大的影响。
学究天人、笔参造化的钱牧斋,康熙三年死去了,他刚死,钱氏家族内部就爆发了争夺财产的“钱氏家难”。44岁的柳如是悬梁自尽之前,在遗言中写道:“死后棺木不能入土,因国土被人占去了。要在土室中悬空置铁索,再放棺木于铁索上……”
在官本位面前,文化人的雌化与无行(投靠、服从)是整体性的,他们灵魂上的败北(变易节操)趋向也就从整体上决定了以柳如是、李香君为首的“秦淮八艳”的执著追求属于“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悲剧命运。
在历史转变的关键时刻,色艺俱佳的女子因为爱民忧国、识大义、重节操而受到后人的敬重。李香君、柳如是遂成为青楼夜空里最明亮的两颗星辰;紧要关口,须眉文士暴露出的只是嘴巴上与笔杆上的功夫,在骨力气节上反倒成了巾帼们的陪衬。文人无行之议,源于此乎?
                  六代绮罗成旧梦
南京是“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的一座名城,自“金陵”始,到秣陵、建业、建康,再从白门、白下、集庆到南京,历史变迁中先后八易其名。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太平天国、*,九个朝代在此建都,鬼知道怎么回事,全有些短命。长江一条支流旧名淮水,自东而西横穿古城南郊,直至唐代,才根据“秦凿方山,断长垄”以破“王气”之说,更名为“秦淮河”。王脉既破而王朝短命,淮水已通而脂粉染波,秦淮河的名声,是在明末风雨飘摇的日子里才大幅度传扬起来的。
那时的秦淮河一带,“耽繁华之积习,沿淫冶之遗风,盖犹有南朝金粉之流芳余韵”,*云集,美著东南,被誉之为山温水软的靡丽之乡。在中外历史上,这地方很可能是“红灯区”的发祥地。著名的“秦淮八艳”,就形成于此时此地。
提起“秦淮”名妓,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李香君。
温柔美丽、色艺俱佳的李香君,与复社名士侯方域相知相许。有一天,李香君听说阮大铖欲出300两黄金为侯公子梳拢自己时,当即惊觉到权奸是在以此种方式收买侯公子,便义正词严地对侯公子讲道:“阮大铖趋附权奸,廉耻尽丧,士人女子无不唾骂。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公子深受感动,拒绝了引诱。侯公子下第离开南京时,李香君又置酒送行,暗示他应当注重操守,爱惜名节。
嗣后,权奸又设计以重金欲买李香君为妾,她誓死不从,以头撞柱,溅飞的鲜血染红了她与侯公子定情时的一柄宫扇,李香君求死不得,又被推倒在雪地上……侠骨柔肠,言行如一,又刚烈如此的李香君,却万万没有料到,一向慷慨激昂、纵谈为国效忠的侯公子,却难耐寂寞,仍是从清朝设立的考场里,去乞求到些微功名。
受侮辱、被践踏的*,因为在谋生过程中遭到全社会特别的歧视和冷遇,她们对自己毫无人格与尊严的生活极度厌倦和痛苦,骨子里重义重节的成分反而在泪水中积淀得甚为凝重。可以推知,像李香君这样有节操、有骨气的*,在当时不止一个两个,而侯方域那等平日信誓旦旦,关键时刻又腿软失节的所谓知识精英,在历史进程中则是结伙成群的。一为文人,便无足观,一个“文”字,致使文人很切近于脆弱易碎的陶质文物,中国文人在政治上的没有定性、易于雌化,并非一时一地的偶然现象。*与文士,两相比照,反差实在是太大了。
引人思索的是,明末时世,学子入仕的考场与秦淮河比邻而设,河房对面就是鳞次栉比的阔大的考场。对考生而言,仕途与美女就摆放在秦淮河的两边,考场上烤焦了、败北了,一转身就到秦淮河那边的脂粉群中去厮混,落魄于仕途,立马就倒向女人怀抱里去寻求慰藉。“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失落文人的情绪,这般时候最难述说。
侯公子之失节,比他考场落榜更下一筹。对此,李香君吟下了“曾诩豪情今变节,转恨无月更添愁”的诗句,因悔而愁,这简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悔恨,终身的悔,永久的悔。
后来的描写秦淮河的文字,无不注意这悠悠河水的色调。这色调里掺和了墨汁的臭味,又仿佛透出几丝红颜薄命的无奈气色,胭脂色,玫瑰色的闪烁不定的光晕里,浸淫着南京衰亡之都晃漾不已的倒影。
孔子的64代孙孔尚任,依据李香君的故事,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写出了传奇剧本《桃花扇》。这个剧本,为什么能盛传300余年呢?因为这柄桃花扇上的花瓣是李香君头上的鲜血溅染的,龙蟠虎踞的南京,人才济济的江南,因为封建王朝的全面*、因为文化君子的虚有其表,在历史急遽转弯之际,水落石出,山高月小,似乎就是*的几滴血痕还存有些微的亮色。这样的亮色是太微弱了,用偌大的秦淮河与石头城衬托着它,连历史老人也感到有些扫兴。
                  三生有幸董小宛(1)
苏绣有名。苏州有座“董家绣庄”,因活计精致而小有名气;因为刺绣接近于绘画艺术,这董家便颇有些书香气息。女主人白氏之父是个老秀才,平生不得志,便将满腹经纶传给了女儿。白氏为董家生了个千金,为寄托夫妻融洽之情,便为女儿起名董白,董白13岁时,父亲突然病故。料理完丈夫后事,白氏不愿在苏州旧城中睹物伤怀,于是花了一笔钱,在城外半塘河滨筑下一座幽室,母女二人在城外过起了悠闲恬淡的日子。
明末政治*,天下陷入战乱之中,城内的“董家绣庄”由伙计当家,两年后算账时,非但没有盈利,反而对外欠下了上千两银子,白氏气得病倒在床,生活重担一下压在了15岁的董白身上。债务加上药费,董白便答应了别人的引荐,去南京秦淮河画舫中卖艺。因为出落得姿容秀丽,鸨儿见其直如一方美玉,当即说道:“西域的大宛出美玉,就叫董小宛吧。”从此,董白更名董小宛。
董小宛天资巧慧,容貌娟妍,超尘脱俗的气质很快就在秦淮河上下出了名,但她孤芳自赏,自重自爱,又决不肯听凭客人的摆布,如此一来,影响了鸨儿的进项,二人发生争执,小宛郁怒之下,一跺脚回到了苏州,索性将自己卖到了半塘子的妓院,陪酒,卖笑,时时陪客人出游。陪客出游,小宛最有兴趣,能有出游雅兴的多是些上了年岁的文化人,从不喜插金戴银的董小宛与之一块醉心于青山绿水之间,素洁天然,不时给客人以婉媚娇笑,并不觉得白发雅士有什么可憎之处。
江苏如皋人冒襄(冒辟疆),素有“江南第一才子”之称,在南京参加过几次乡试,因为他自有见地,针砭时局,所以屡试屡败。第三次应考前有点闲暇,好友方密之介绍说秦淮河新来了个冰清玉洁的“冷美人”董小宛,在青楼女子中别树一格。冒襄觉得冰清玉洁正合自己的心意,便与方密之特意前往造访。他二人去时,偏巧是赌气的董小宛离开了秦淮河的时节。乡试放榜,冒襄又一次名落孙山。他没有失望,径自收拾了行装,转往苏州闲游。
在苏州访胜探幽时,冒襄打听出小宛在半塘待客,他专程前去拜访,而小宛已受人之邀,出游烟波浩淼的太湖去了。连去几次,次次扑空,直至准备离开苏州之前夕,没抱多大希望了,却终于得以相晤。深秋寒夜,小宛刚刚参加一个酒宴归来,微带醉意地斜倚在床头,见了客人,想挣扎起身,却是坐起身都有些摇晃。侍婢在床头摆了坐凳,冒襄坐了下来,作了自我介绍。小宛听后称赞说:“早闻‘四公子’大名,心中钦佩已久!”这“四公子”是结社金陵,伸张正义的冒襄、陈贞慧、方密之、侯方域,皆少年才士,终因势弱力薄,空际过云,未成什么气候,反遭阉党摧折。冒襄没想到一个风尘女子对他们匡扶正义之举竟大感兴趣,也不由得对这个素衣淡妆、酒后神倦的女子肃然起敬,她虽醉眸矇眬,娇弱不胜。纵谈时局却思路清晰,颇有见地。谈了约有半个时辰,冒襄告辞离去。
                  三生有幸董小宛(2)
翌年春天,冒襄再到苏州半塘寻访,听说小宛陪钱谦益游西湖去了,不知何时能归。冒襄只好悻悻而去。转眼又是一春,冒襄奉母命往襄阳去看望在那里做官的父亲冒起宗,经过苏州,又去半塘寻访小宛,这次小宛又陪客人远游黄山去了。冒襄自叹:“竟是如此无缘!”到襄阳小住一段时日,又返苏州,冒襄便再无心思去半塘了,他怅然若失,只身雇一小舟,郁郁地沿着半塘河前往虎丘,小舟漫无目的地穿过一座青石桥,眼前现出一派绿盈盈的柳林,柳林深处竟隐隐透出一幢小楼的檐角,柳浪轻拂,如诗如画……冒襄一时有了兴趣,命舟子将船系在柳树上,他则登岸向小楼走去。
院门紧闭,悄无声息,冒襄唤了几次,才有一小丫环开门,一打问,此处竟是董小宛的家。此时董母新丧,刚办完丧事,小宛正忧伤地病在床上。丫环通报之后,将冒襄径直引入了小宛的卧房。事过三年,这是第二次相见,上次小宛是娇憨轻醉的笑容,这次却是凄怆含泪。冒襄满怀同情地安慰一番,且述说了自己这几年多次寻访而不遇的经过……见她病体虚弱,遂又早早告辞。这一日的遭遇,仿佛鬼使神差,连冒襄自己也想不透小舟为什么就那样不知不觉地驶进了柳林深处。
第二天一早,冒襄忍不住又雇小舟来到了半塘河畔之柳林。二人并未相约,小宛却笑盈盈地站在门外柳阴下相迎。冒襄从舟上望见她,直如星妃临水而脉脉盈盈,又似峡女行云而朝朝暮暮,浅艳媚丽,宛若仙姬。一夜之间,她的病竟然好了大半。小宛将他迎到屋里,奉上茶后,幽幽地自言自语:“此番公子前来,妾身的病竟不药自愈,看来与公子定有夙缘,万望公子不弃!”冒襄试探地问道:“小生与姑娘交浅言少,姑娘难道不为此话而后悔吗?”小宛禁不住倒在他的怀里,嘤嘤地抽泣起来……
董小宛与冒襄于崇祯十六年(1643)初春赶到冒家,冒家通情达理地接待了小宛这位侍妾。冒襄之父也从襄阳辞官回家,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宁静的生活只过了一年,清兵入关南下,冒家的家产在战乱中丢失净尽。在节骨眼上,冒襄病倒了,小宛将一张破草席摊在丈夫榻边作为自己的卧床,日夜服侍,丈夫恶寒发颤时,她紧紧将他抱在怀里,从无厌倦之色。冒襄连病数次,最后一次背上生疽,不能仰卧,小宛就夜夜搂抱着丈夫,让他靠在自己身上安寝……
艰难生活中饮食不继,加上接连数次照料丈夫,冒襄病愈时,体质极度亏虚的小宛却一下病倒了。顺治八年(1651)正月,在冒家待了八年的董小宛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