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玩转战国 >

第4章

玩转战国-第4章

小说: 玩转战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章 出秦入楚
    公子胤受伤的消息早就传到了秦都咸阳,秦王对此到是颇为关心,因为他生怕这做抵押的儿子没了,要是这儿子没了,那他的联楚大计就没了着落,联合不了楚国,自己这王位还能不能坐稳都是个问题。着急的秦王破天荒的关心起他这个儿子起来,确切的说是关心这次使楚的结果,当公子胤从昏迷中醒过来的消息再次传到秦王这儿的时候,,秦王兴奋不已,当时就下令:赐六王子黄金五镒,作为王子的养伤之资,不必养伤,直接上路,继续使楚。
秦王的这道诏令丝毫不顾父子之情,想让公子胤马不停蹄的赶往楚国,完成他的任务。
护卫的士卒看了秦王的召令,都觉得秦王不近人情,虽然有心抗令,可秦国的律法是严厉的,自己又不得不遵,最后经过众人的研究,大家一致决定拖上一天,就说王子的马车坏掉了,需要修理。
那老者秦自仁似乎赖上了公子胤,他自己不走,随行的众人当然求之不得,用老许的话说就是:不但王子殿下的命保住了,路上有个伤风拉肚,头痛发热什么的,俺老许也不用愁了,嘎嘎!
于是,使楚的车队里多了两头驴子和一老一少两个人。
三辆马车,五十名护卫骑坐的马,外加两头驴子,这就是这支队伍的所有交通工具。
公子胤觉得让一个漂亮的丫头骑在一头毛驴上,有些不厚道,心里也有一点点过一不去,毕竟,自己是命都是人家救的。
众人拖了一天,最终还是踏上了使楚的路,公子胤被抬到了马车里,马车里面垫上了厚厚的野草和野兽皮,为了方便照顾公子胤,秦兰儿也上了这辆马车,马车里面进了两个人之后,就显的有些拥挤了,小丫头为了避免自己挤到伤员公子胤,尽量使自己往马车壁上靠。
公子胤看见了秦兰儿的动作,心理很是感动,嘴里打趣道:“别挤了,再挤下去,马车就要被你挤坏了,没事,你往我这儿靠靠,我还不是重伤员呢!放心!”
确实,公子胤受了箭伤不假,可当时中箭的时候,他胸前的玉配为他挡了一下,弓箭前进的劲头小了很多,伤口不是很深,再加上秦自仁高超的医术和药物的治疗,他现在的伤口已经完全止住了血,“伤筋动骨一百天”我们的公子胤同学伤的却没有那么严重,只要再安静的休息十多天就安然无恙了。如今虽然坐在这马车上,可不需一个月,公子胤的身体肯定能恢复如初。
秦兰儿闻言停止了移动,凝神注视着公子胤的眸子。公子胤将这丫头的表情和动作尽收眼底,释然的一笑,没有再多言。
随着太阳的升起,路面的积雪开始融化,马车的速度也缓缓的降了下来。只是这一切都不是公子胤需要考虑的,三天的时间过去了,公子胤的身体大为好转,现在基本上已经不需要人搀扶了,可在秦自仁的要求下,秦兰儿还是继续待在了马车里,毕竟,坐马车要比骑驴子舒服多了!
两人在车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用以打发路上无聊的时间。时不时的,公子胤还会插播上几条搞笑的故事,这几次秦兰儿笑了,而且笑的很开心。
马车外的众人骑在马上,紧紧的裹着自己的衣裳,马儿迈着固定的节奏,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又行了三日,姬胤一行人来到了秦楚交界处的秦国城市——西峡,这西峡可以说是一座天然要塞,先不说那东侧的伏牛山,就连河流的流向都可以作为它的屏障。奔腾的浙水和湍水把西峡夹在中间,要想进入西峡,你就要渡过汹涌的河水。而河流的两侧都是山谷,甚少有人渡过。
两条河流加上伏牛山脉把那西峡的西东两面都封住了,只有南北经过西峡这一条路走。所以秦军在此地驻扎了五万的大军,这五万大军占据地利可抵二十万。虽然说函谷吃紧,可谁也猜不到楚王是什么意思,万一楚军趁西峡兵力空虚攻下西峡的话,那楚军就可以长驱直入了,所以这五万大军一直驻扎在此处,没人敢随便调动。
公子胤一行到达西峡的时候,秦军正在操练,远远的传来“风,大风~~”的声音,就连在车中的姬胤都感到热血沸腾。
不可否认,秦军战斗力的形成是和他们残酷的训练和繁多的实战经验密不可分的。
公子胤一行人递上了通关印信,顺顺利利的出了西峡。只是秦军那雄壮的声音一直在姬胤的耳畔徘徊。
出了西峡,就出了秦国的国界,再前行一百里就是楚国的重镇—邓县了。
楚国的大部分兵力一直分布在邓县、宛城一线,南方的百蛮已经不足为惧了,
越国更是在几年前就被楚国所灭。雄心勃勃的楚烈王一直准备进军中原,因为当时只有中原才有肥沃的土地和众多的人口,而这两这者就是当时最大的财富。
进了邓县,拿出了国书,楚国的守将不只放了行,而且还派了一个百人队护送他们一行。至于那百人队的任务是护送还是监视那就不为人所知了。
进入楚国境内,民风民俗明显与秦地不同,秦地民风彪悍,而楚地素有崇巫尚卜的传统。事无大小,楚人无不行卜观兆,以预知事情成败。这种观兆卜问的风气,在楚地传袭不衰,也构成了楚地节日巫术的一大特色。卜问及前兆预知巫术,几乎无节不有,表现楚人对未来的生活的注重,也正反映出楚地人民谋生的艰难。楚地预知巫术,形式多样,按类型分有人事卜、天象卜、物候卜等,预知的内容主要为年成、子嗣、福寿等。其中卜问年成的巫术最为多见。
一路上随处可见的一些巫术活动,使得公子胤一时间大为好奇。
于是,公子胤就问起了张岳。张岳是一辩士,这次随着公子胤出使楚国。作为辩士,他十分了解楚地的这一风俗。“巫术依其性质,大致可划分为驱邪巫术、求福巫术与预知巫术三种形态。楚国巫师无论大小都有着显要的地位,大巫观射父就曾被奉为“国宝”。“信巫鬼、重淫祀”成为楚人的文化特征之一。这种巫鬼信仰在楚立国的七百年中铸成了难以移易的文化传统,所以在楚国最不能得罪的就是这些巫师,王子要小心些。”
公子胤对楚国巫师有这么高的地位感到惊讶,有些震撼的同时也觉得这或许是自己能否出楚回秦的关键,这些楚国的“国宝”人物,有可能的话,自己还要好好结交这些巫师,有了一番计较的公子胤暗暗记下了这一发现。
行了这么久,公子胤的伤势已经好了许多,即使不靠人搀扶,他也能自己起身走动了,当然,这个幅度不会太大。
楚地的平原很少,更多的是丘陵和盆地,所以路面的平整和宽度都是无法和秦国相比的,虽然道路不整,可楚地的风景是不错的。连绵不绝的高山,奔腾不息的流水,还有路上行人那特色的服装,总是使得公子胤和兰儿驻足以久。
楚地,虽然没有秦岭那般高大的山脉,可这连绵不绝的小山,也别有一番韵味。尤其是山里带水,水过小山的景色,更是一绝。
一行人寻了个山脚,休息了会。公子胤他们都坐在了石头上休息,而那百人队里的楚军分出了一个十人的小队,那小队拿了竹筒,往山上爬了过去。楚国的士兵一会儿的功夫就从山上接了几竹筒的泉水,有几个把泉水递给了秦国的使者。刚开始公子胤还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等看到竹筒里的水之后才明白过来,不过公子胤对他们能这么快找到水感到惊讶,最后还是听了楚军百人长的解释才明白,原来楚军的士兵大多数都是在山里长大的,他们对这地方的地形熟悉无比,刚才那一队取水的人就是在这山的附近长大的。
接过了竹筒,只见那泉水清澈透明,没有一丝杂质。看到这么干净的水,公子胤和兰儿忍不住也喝了些,甜甜的,有股很舒服的大山味道。没喝过山泉水的秦人对这水赞不绝口,楚军虽然听不懂秦人的话,可是那夸奖的样子是能看懂的,一时间,欢声笑语不断。
休息了会,一行人又上路了。
第五章 秦楚之好
    走走停停的,五天以后,公子胤终于到了楚都——郢。漫漫的征程终于结束,不必风吹日晒、不必担心天降暴雨;不用老吃干粮、不用啃那没有盐巴的肉味。到了楚国,他质子的身份就会被确定,人身自由、一举一动都会被监视甚至限制。公子胤上一世是一个帝王,而且是一个勤奋的帝王,来到这个世界,骤然间清闲了下来,这让勤奋的他有些不适应,伤势尚未痊愈,做不了剧烈的运动,车上又没有什么消遣的东西,书籍?没有!美酒?妄想!美人?这到有,可目前还属于可看不可吃一类,半个多月的日子让公子胤的心态更加坚忍。虽说没有表现出来,可随行的众人都已经厌烦了这种无聊透顶的行程。王子有伤,骑不了马,速度自然快不起来,再说他们的任务是保护王子和随行的礼物,可不是让他们来旅游的,虽然无奈,可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
过了这些日子,公子胤已经可以下车行走了,伤口结了疤,长了新肉,已经不影响他的日常活动了。
郢城的人口虽然不象邯郸“摩肩接踵,车水马龙,挥汗如雨”那么夸张,可是作为楚国的国都,南北方货物的集中地,郢城也小不到哪里去。
高高的城墙,深不见底的护城河,还有密密麻麻的房屋,许许多多的人口,这就是郢城给公子胤的印象。当然,从后世而来的他,见过后世的盛京、京师,那可都是比郢城大了不知道多少倍的大城,所以,初见郢城他有的只是好奇,而不是震撼。
这就是自己要待好久的地方,现在这世上没有作为语言标准的普通话,人们交谈只能靠自己的表达能力,手写、实物表达等等,这些交流方式在郢城随处可见。
方言,各种各样的方言,还有那混杂着北方口音的叫卖声,都充斥着公子胤的大脑。虽然大多数的方言姬胤都听不懂,可是那不同的发音、不同的口型,再配合上那不断挥动的手臂,使得公子胤乐在其中。要是在后世的清朝,人们肯定不会相信,这位被视为冷血帝王的雍正爷竟然会笑的这么阳光(才十多岁的少年),这么和谐。(难道和谐社会在古代就有了?)
南方的百蛮人,在这郢城里随处可见。他们有一些是作一些买卖的,比如说:药材、各种珍奇动物、茶叶……也有一些人是做各大家族、商队的护卫和门客。谋生的手段不同,生活的方式自然也就不同。
百蛮人是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少数民族大多生活在大山之中,而大山中虎豹狼群众多。这就迫使少数民族自幼就要学会怎么生存下去,打猎一直是他们的维生手段,而他们也一直生活在大山之中。直到楚国收服了一部分的少数民族后,他们才开始走出大山,在山外谋生。少数民族自幼学会的一些谋生手段到了山的外面就成了一些特殊技能,比如说毒药的判断和采制,驯服虎豹的训兽术等等,这些对于山外面的人来说,都是令人艳羡的绝技。于是,一些豪门贵族看中了他们的本领,招收他们为门客。那是,这些百蛮人可是居家必备、杀人灭口的最佳人选,谁不想拥有一个震慑宵小的高手?谁不想活的自在、活的安全?
少数民族在打猎之余也会采集一些植物食用,这就使得他们十分了解各种植物:哪种有毒,哪种可以吃,哪种可以止血治病。在楚文化的融合下,慢慢的,他们知道在山的外面,这些可以止血治病的植物可以换很多的钱,然后通过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